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现状、困境及对策

2021-05-25 08:33鹿遥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鹿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馆藏建设

摘 要:接受图书捐赠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长期工作。文章结合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的实践案例,对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捐赠现状和困境进行了分析,从安排专人负责、提高捐赠图书利用率、规范细化图书捐赠流程、增强捐赠工作主动性、完善图书捐赠制度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的高效开展。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2-0055-03

高校图书馆接受图书捐赠,是节约采购经费、充实馆藏、建设特色馆藏的有效途径。笔者多年从事图书捐赠管理工作,发现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以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为例,对目前该馆的图书捐赠现状和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建议,以期推进该项工作的持续开展。

1 图书捐赠现状和困境

1.1 捐赠渠道众多、目的多样

1.1.1 捐赠渠道众多。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校内捐赠,包括本校师生捐赠、校内学院捐赠和机关单位捐赠。二是校外捐赠,包括校友、文化机构、出版机构、政策研究机构、党史研究机构、校外读者及爱心人士捐赠。三是国际捐赠,主要是指国际友好人士和机构捐赠外文图书。例如,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会不定期接受日本科协赠送的日文图书、韩国友好学校捐赠的韩文图书,以及日语系外教捐赠的日文图书。

1.1.2 捐赠目的多样。教工捐赠的图书多为闲置的研究用书、个人著作和私藏,其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被图书馆收藏和利用。捐赠图书的学生多为毕业生,其在离校前一般将不能带走的一些图书捐赠给图书馆,希望能为其他读者提供帮助。学院捐赠图书的目的是推广与学院相关的专业研究成果,如东北亚学院捐赠的《东亚评论》系列图书。各机关单位捐赠的图书内容繁杂,目的是处理闲置用书。校外人士和机构捐赠图书的目的各有不同。文化机构捐赠图书是为了扩大宣传、提升自身影响力。出版机构、政策研究机构及党史研究机构捐赠图书的目的是推介图书、扩大传播。一些爱心人士出资购书予以捐赠,是奉献爱心的可贵之举。校外读者捐赠的图书大多是抒发情致的作品及个人自传,希望通过捐赠实现自我价值。国际赠书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外合作与交流。

1.2 赠书质量参差不齐

质量参差不齐是捐赠图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捐赠者不是按照学校的学科、专业需求配置图书,而高校图书馆多为被动接受捐赠。总的来说,捐赠者的文化背景和学习经历往往决定其捐赠图书的质量,离校毕业生捐赠的经典文学作品和社会科学类图书质量较好,教师捐赠的个人著作及研究用书的质量也较好。有的赠书为多卷本图书中的一卷或几卷,此类图书不连贯、不系统,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展现著作水平。以扩大宣传、提升影响力和推介为目的的赠书质量普遍不高。外文赠书涉及多个学科门类,其中休闲、旅游、美食及通俗小说类图书较多,而真正适合高校读者的高质量图书并不多。

1.3 人情捐赠屡见不鲜

人情捐赠是图书捐赠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希望赠书能被收藏和利用,是捐赠者的普遍心理。出于这种考虑,一些捐赠者会委托图书馆工作人员将图书转送给图书馆;一些捐赠者会先征得相关负责人的同意后,再将图书捐赠给图书馆;一些捐赠者会委托他人转赠图书;一些捐赠者会直接把图书捐赠给图书馆,并向负责捐赠业务的工作人员推荐图书,希望捐赠的图书被收藏。人情捐赠常常会使图书馆工作人员陷入两难境地,决定收藏与否难免会照顾捐赠者的感受,放宽规则从宽受赠[1]。高校图书馆应重点收藏价值较高的学术资源,加强馆藏资源建设,避免人情捐赠对馆藏资源结构的不良影响。

1.4 利用率普遍不高

捐赠图书的利用率普遍不高。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近三年(2017—2019)入藏的捐赠图书统计结果显示:毕业生捐赠的文学类图书利用率较高,考试类和教辅类图书利用率较低;时效性较强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著利用率较低,如出版年代较为久远的计算机类和临床医学类图书;资深学者捐赠的理论书籍利用率较高;国际友好人士和机构捐赠的外文图书利用率较低;部分中外文赠书的借阅率为零。

1.5 捐赠者与所赠图书之间连接缺失

很多捐赠者将图书捐赠给图书馆后,无法追踪所赠图书的去向、收藏情况及利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捐赠者的捐赠积极性。一些捐赠者想通过捐赠图书的方式,了解图书馆的工作态度和服务水平,并决定是否加大捐赠力度。捐赠者与所赠图书之间的连接缺失,会打击捐赠者的捐赠热情,使图书馆失去获得优质馆藏和捐款的机会。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在确定接受捐赠后,妥善做好后续工作,与捐赠者建立联系,将赠书的收藏及利用情况及时反馈给捐赠者。

1.6 受赠者主动性有待提高

高校图书馆在接受图书捐赠的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很多捐赠者没有事先与高校图书馆沟通联系,就直接将图书邮寄或送至图书馆,通常是捐赠者赠送什么,高校图书馆被动接受什么。国际赠书入境手续非常繁琐,且需要高校图书馆缴纳较高的入境关税,但捐赠图书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由于缺乏科学的捐赠审核、筛选环节,高校图书馆在接受捐赠图书的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一些不符合入藏要求的图书进入馆藏体系,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此外,由于高校图书馆在接受图书捐赠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的图书流失。对于中小型图书馆和普通高校图书馆来说,其如果不主动争取,就有可能与珍贵图书失之交臂,因为捐赠者更倾向于将珍贵图书捐赠给大型图书馆和名校图书馆。

1.7 捐赠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没有制定图书捐赠制度,一些高校图书馆虽然制定了图书捐赠制度,但仍有待完善。笔者对全国39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进行了网络调研,重点对捐赠图书的法律归属问题进行了研究。相关的调研结果显示,有28%的高校图书馆在捐赠制度中沒有明确规定捐赠图书的法律归属权,如:没有强调捐赠图书的所有权及处置权归图书馆所有,也没有明确图书馆拥有对捐赠图书进行适当处理的权利[2]。因此,如果捐赠者的要求遭到拒绝或对捐赠图书的处理结果不满意,高校图书馆就无法根据相关制度,做出令捐赠者信服的解释,也有可能陷入法律纠纷,影响自身的信誉。

2 对策和建议

2.1 安排专人负责捐赠工作

高校图书馆应安排专人负责图书捐赠工作,使政策解释与具体工作相一致[3],推动捐赠工作的顺利开展。负责图书捐赠工作的馆员需具备以下素质:一是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馆员不仅应熟悉馆藏和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情况,对读者需求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还能从质量良莠不齐的捐赠图书中甄别符合读者需求的好书,以充实馆藏。二是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充分展现馆员的专业能力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馆员即使拒绝捐赠,也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争取获得捐赠者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馆员只有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才能接受优质捐赠,拒绝人情捐赠和不合理要求,不曲意迎合,不敷衍了事,始终以图书馆和读者利益为重,把高校图书馆利益放在首位。

2.2 提高捐赠图书的利用率

高校图书馆接受图书捐赠的目的是利用,因此,其要努力提高捐赠图书的利用率,让更多读者从中受益。有些捐赠图书不宜纳入馆藏体系,但仍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高校图书馆可采取多种措施,如图书漂流、转赠和支援其他图书馆等,最大限度地提高捐赠图书的利用率。对于适宜纳入馆藏体系的捐赠图书,高校图书馆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具体措施如下:一是从源头严把准入关。高校图书馆要对捐赠图书进行严格把关、筛选、查重,在此基础上把质量高、内容好的图书纳入馆藏资源体系,不断优化馆藏资源体系。二是做好加工整理和流通工作。高校图书馆应及时对确定入藏的捐赠图书进行分编整理,把捐赠图书纳入馆藏图书流通体系,为读者通过OPAC系统查询、获取资源提供便利。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把捐赠图书与现有馆藏资源整合为一体,以便于读者利用;如果高校图书馆采取单独陈列的方式,就难以达到理想的利用效果。三是扩大宣传和推广。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宣传栏、馆刊、校报、微信推送、校园广播等方式,加大对捐赠图书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发挥捐赠图书在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捐赠图书的利用率。

2.3 规范、细化图书捐赠流程

接受图书捐赠是图书馆的一项长期工作,因此,高校图书馆只有规范、细化捐赠工作流程,才能保证该项工作的规范、稳步推进。针对已纳入馆藏体系的捐赠图书,高校图书馆要先做好登记在册、贴条码、贴磁条、盖馆藏章等前期工作,再做好采访、编目、典藏、粘贴书标、与阅览室交接等后续工作。高校图书馆技术人员也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积极探索,开发图书捐赠管理系统[4],为捐赠工作提供帮助。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利用本馆开发的图书捐赠管理系统,上传捐赠者姓名、MARC数据及捐赠种数、册数、日期等内容,深入揭示赠书信息,形成“图书受赠名册”,为读者获取资源提供了便利。读者在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网站主页点开“图书受赠名册”,即可查看赠书信息,点击书名链接还可查看该书详细的MARC数据信息,并了解其利用情况。高校图书馆在上传捐赠图书信息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细节,力求准确,尤其是要认真核实捐赠者姓名,以示对捐赠者的尊重。规范、细致的捐赠流程既能展现图书捐赠工作的正规和严谨,也能为高校图书馆创造更多机会,吸引更多捐赠者参与捐赠工作。

2.4 增强捐赠工作的主动性

为了提高图书捐赠工作的效率,保证捐赠图书的质量,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在捐赠工作中把握主动权。首先,高校图书馆应做好捐赠前的审核、筛选工作,在受赠前过滤掉一部分不符合馆藏要求的图书,尽量避免不符合要求的圖书进入馆藏体系。其次,高校图书馆应提前制作缺藏书目表单,提高捐赠导向性,以便于爱心捐赠人士能够有针对性地捐赠图书。再次,高校图书馆可根据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情况,追踪相关学科杰出学者的科研动态,吸引这些学者捐赠与学科、专业相契合的、深受读者认可的图书,以充实馆藏。优秀捐赠不是坐等来的,需要图书馆主动争取。例如,美国加州大学河滨校区图书馆馆员邱葵花费了五年时间,争取到周伯鲁先生捐赠的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充分说明馆员的工作主动性在捐赠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5 完善图书捐赠制度

完善的图书捐赠制度可使该项工作有章可循,保障捐赠工作顺畅、有序开展。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明确接受范畴。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重点收藏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内容契合学科专业设置的图书。针对利用率较高的图书,高校图书馆可适当增加复本量。二是明确不予接受的赠书。高校图书馆不予接受的赠书主要包括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著作权法规定的图书,破损严重、有批注划线、内容过时、学术价值低的图书,馆藏复本量较多的图书,以及期刊和不成套的图书。三是明确捐赠图书的处理办法。高校图书馆要特别明确捐赠图书的所有权及处置权,对捐赠图书进行适当处理,如出售、转让、废纸回收等,以避免矛盾和法律纠纷。图书捐赠制度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图书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捐赠工作流程,不断完善图书捐赠制度。

3 结语

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是一项科学有序的工作,无法控制的捐赠会使该项工作陷入无序和混乱状态。对于捐赠图书,高校图书馆既不宜全盘否定,也不能照单全收,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契合图书捐赠的新思路、新方法,保障图书捐赠工作的长期、稳定、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高军善.论图书馆上门收赠工作[J].图书馆,2020(2):99-105.

[2] 杨新涯,罗丽,王彦力,等.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服务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5):31-36.

[3] 邱葵.圕人访谈:收藏捐赠图书的利弊[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5):87-94.

[4] 袁健,李权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捐赠图书服务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3):109-112.

(编校:孙新梅)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中文电子书馆配市场发展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