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翻译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

2021-05-25 08:34廖锦凤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外语协同一带

廖锦凤

一、引言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首先提出了“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倡议,当时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序幕的开启,2016年11月,这一倡议正式成为了联合国决议,被誉为全球化30模式。[1]“一带一路”是中国特色外交的重大战略规划,也是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机遇,努力实现“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才能增添发展新动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目前,“一带一路”沿线有65个国家,涉及53种官方语言,是全球语言最多样化的地区,因此,语言相通是实现“五通”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2]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语言不仅是经贸合作交流的重要支撑,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更具有战略意义。语言服务作为“语言互通”的桥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培养翻译人才既是一个国家的战略,也是一个世界战略。[3]

立足于国内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语言服务的研究,最早始于2015年。其中魏晖的《“一带一路”与语言互通》和赵世举的《“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及服务对策》分别提到提升语言服务能力的途径和规划语言服务体系,直到2017年以后,才逐渐出现针对“一带一路”与语言服务相关的研究,这些研究也仅限于人才培养体系和语言教学改革,较少涉及语言服务和翻译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种类丰富,文化差异突出,语言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而翻译人才的培养是实现语言互通的重要手段。“一带一路”的建设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使语言服务的协同创新成为必要。基于协同创新的内涵和框架,本文从文化传承创新、科学前沿创新、行业产业创新和区域发展创新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翻译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为语言服务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

二、“一带一路”建设对翻译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外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懂外语的人才,极大地增强了国家实力。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提出,国家外语能力建设正发生着重大的转型,对语言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提升语言服务人才的综合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成为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之下,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翻译人才的培养势必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

目前,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已经渗透到各国的教育体系中,并且在国际贸易、高等研究、国际金融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英语“一家独大”的局面也不例外,目前我国能够开设的外语语种有五六十种,较常使用的大约有十来种,许多高校仅能开设英语、日语等通用语种专业,外语语种单一。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达65个,涉及约44亿人,目前还有不少国家准备积极加入,许多沿线国家不仅有多个官方语言,甚至还有部族语言,在跨国合作和民间贸易中,单一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难以达到“民心互通”,“一带一路”沿线语言的多元化决定了翻译人才的培养必须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化。

2.由“工具型”向“专业型”转变

一直以来,我国外语人才规划是以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为主,强调的是满足通用性的语言沟通和交流,在从事国际专业领域工作的时候,往往不能满足高水平的需要,常常出现高水平外语人才“一将难求”的窘境。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和重要建设者,我们不仅需要语言能力过硬、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专才,而且需要培养出高层次高水平、熟悉沿线国家语言的区域语言研究人才,这是解决语言互通、降低语言沟通成本的手段,也是彰显大国实力的重要标志。

3.由“内”向“外”的双向互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开国门,向发达国家学习优秀的文化和思想,大量引入国外的经验和资源,展开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外语翻译人才,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国家的外语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内需。“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劳动力充足,国际贸易缺乏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更多地需要避免语言障碍,对出口国的语言需求旺盛。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往来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沿线国家对汉语的国际传播提出了更大的需求。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建设者,有效地进行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促进汉语进入沿线国家的经济教育体系中去,外语翻译人才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语言服务人才应该“走出去”,传播中国声音,服务于中国走向世界的外语需求,为国家“软实力”的建设添砖加瓦。由此可见,语言服务由“内”向“外”的双向互动,是带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经之路。

三、翻译人才培养的意义及协同创新的框架

1.翻譯人才培养的意义

从字面上来说,翻译服务指的是语言转换和应用的服务,翻译人才的培养是传统意义的翻译服务或语言服务的延伸。除了需要过硬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支撑,翻译人才的培养更需要突显翻译服务功能和职业属性,更强调的是与语言服务相关的行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应该说,翻译人才的培养涵盖的范围比翻译服务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更为广泛,还包括了为语言服务行为和活动提供技术支撑、行业支持的各种服务功能。从这点上来说,翻译服务人才培养需要嵌入更丰富、更明显的职业特征。外语翻译人才的专业性、应用性和职业性决定了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单一的教育机构难以完成这项系统工程。因此,以高校为主体,以企业、行业、科研机构、政府等为参与主体的语言服务人才协同培养是实现外语翻译服务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必经之路,也是顺应高校协同创新办学的必然选择。

2.翻译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框架

(1)協同创新的内涵和意义

协同创新指的是通过打破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分享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将创新资源和要素进行重新整合而实现的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关键是形成以校、企、政、协、研为核心要素,以组织创新平台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协同创新使各个创新主体实现创新互惠,知识共享,资源配置优化,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其内涵本质是高校、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协会和用户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展开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模式。协同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要素并促进其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促成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随着我国协同创新战略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一个非常重要的办学战略和办学理念。[4]

(2)协同创新的框架

协同创新是组织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各独立的新主体拥有共同的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协同创新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而协同创新有效执行的关键在于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需要指出的是,“协同”在运行的过程中向横向与纵向的渗透:一是多元协同,即校企政协研的协同不但包括高校、企业、行业和政府之间的横向协同,还包括高校与高校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纵向协同;二是全程式协同,即协同不限于某个项目或者某个环节,而是自始至终体现在各个环节。依托协同创新平台,语言服务的创新协同可以从图1中得到启示。

四、翻译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探索

1.文化传承创新

语言建设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基础,不同的语言背后往往蕴含着不同的民俗文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的语言种类众多,要实现深层次的“民心相通”,不仅仅需要懂得他们的语言,还需要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文化意识、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把握其思想观念,从语言到文化,从文化到思想上产生共鸣,才能达到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和相互融合的境界,拉紧与沿线国家经济利益的纽带。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依托,思想文化的深度融合有赖于语言服务的建设。过去,我国在“引进来”为主的外语建设指导下,培养了大批外语翻译人才的同时,也引入了世界各国的文化思想。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广泛推进,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以“引进来”为主的发展定位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服务于中国走向世界的发展目标,外语翻译人才将随之经历重大的转型,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上传播中国声音,引领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语言文化的双向互动和双向融合,为“一带一路”新格局架设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汉语国际教育,不仅有经济价值,还能进行有效的文化融合。加强国际合作,在沿线国家的高校进行合作办学、科研合作、校际交流、远程教育、人才培养、人文沟通,充分发挥语言服务(如语言培训、语言咨询、语言翻译、在线语言教育及语言技术支持等)在境外教育合作中的作用,同时,在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课程中实施CMI(Chinese as Medium of Instruction)课程,全方位构建高水平、多层次的语言教育交流平台。做好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服务,还需要政府加大双向留学规模,实现语言文化的双向互动,外语翻译人才在思想文化上深度融合。

另外,在语言文化融合的道路上,加强传播协同机制的建设,深层把握不同人群的语言习惯和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以“一国一语”甚至“一国多语”为导向,借助国外主流媒体、公关公司,实现文化传播形式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的协同创新,以符合当地受众的语言习惯,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多元、向好的中国。[5]

2.科学前沿创新

当今,人类社会正大步迈向以大数据为新动力的智能时代。[6]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大数据技术为“一带一路”语言服务资源提供了新技术。数字信息技术带动语言技术数字化转型,实现语音识别、人脸识别,通过大数据技术提取储存、提取和处理,可以有效地进行语言信息检索、提炼、过滤以及文本数据挖掘、语种自动辨识、跨语言检索等语言功能,促进语言云资源的整合、处理、开发和利用效果[7],为“一带一路”语言应用服务和语言资源共享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其次,大数据技术从大规模文本语料库中获取语言信息,为“一带一路”搭建新的语言服务平台,如人工智能平台、语言云平台、在线翻译平台等,为“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人才提供复杂语言环境下的智能学习、跨语言沟通多维协同平台。另外,大数据推动了语言智能产品的开发,为“一带一路”创造新的语言服务,如开发翻译服务客户端、语言云服务平台,建设“互联网+”语言服务,为语言交流提供机器翻译等等。大数据技术提高了语言信息处理网络化、智能化,为“一带一路”外语翻译人才克服语言障碍、顺利展开语言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数据技术融合的背景下,对外语翻译人才的语言技术和掌握翻译技术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利用高校院系协同的优势,打破传统外语学科的课程体系结构,将计算机信息检索技术、机器翻译的原理以及大数据技术下的翻译应用等课程整合到外语教学中去,构建新的语言服务课程体系。“一带一路”沿线的语言环境较为复杂,语言服务难度大,掌握语言数字信息技术、熟悉语言服务平台和语言智能产品的使用,外语翻译人才才能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

3.行业产业创新

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创新在于外语学科的转型和多专业融合。将语言服务与行业领域的语言需求、语言能力、语言资源配置和语言支持等方面联系起来,是目前国内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步步推进,外语翻译人才要求由“工具型”向“专业型”转化,不仅需要精通沿线某一国家的语言,了解当地的文化,甚至需要熟悉某一领域问题或者熟练掌握某一行业技术。传统的外语学科往往只注重语言基本知识和语言技能训练,缺乏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为此,外语学科应当研究语言能力与其他学科的组合,优化外语教育。多专业的融合,使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获得必要的语言能力,使外语人才具备某一领域的知识。

打破傳统外语学科的专业结构模式,利用高校院系协同及校际协同,构建以学科交叉和融合为基础的语言服务课程体系,将计算机、管理、财务、跨文化交际与外语翻译融入语言服务课程体系中去,使之成为有机的综合体,培养某一领域或者某一行业的外语翻译专才,是实现语言服务行业的协同创新的重要方式。另外,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协同机制,引入语言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技术专家参与的协同教学,融入以职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使新形势下的外语学科建设不但重新构建出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还能使核心的职业技能得到有效的延伸。

4.区域发展创新

“一带一路”的本质在于互联互通,语言互通是互通的基础和前提,外语翻译人才是互通的桥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种类丰富,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并不多,有些国家甚至“一国多语”,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语言服务正面临着由“单一型”向“多元化”的转变,制定专门的“一带一路”语言和人才规划也成为实现“一带一路”区域发展创新的重要方向。

首先,区域发展创新要依靠语言服务的语种规划来实现,使加强“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建设成为共识。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新设专业中,有一半是小语种专业。增设语种专业确实是补充小语种人才的一个有效手段,然而,由于目前国内小语种师资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急速扩大招生只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语言服务人才不仅能通语言、懂文化,还要熟悉专业知识,要求的不仅仅是数量,更是高水平的质量,语种的规划不能单靠增加语种专业来实现。小语种的教育规划需要把握优先次序和轻重缓急,对“一带一路”官方语言、通用语言、民族语言、宗教语言进行分类规划,积极与“一带一路”重大项目相结合,有计划地建立“一带一路”语言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教育合作平台的作用,如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等。构建高水平、多层次、全方位的语言教育交流平台,架设好语言服务的桥梁。

其次,区域发展创新需要做好人才规划。一方面,外语学科需要创新教育协同培养模式,加强“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知识教育,展开跨学科外语教学研究,培养多元化的国际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另一方面,语言服务的人才规划要满足“一带一路”建设高层次、多元化的需要,探讨“外语+专业”和“英语+X”(“一带一路”非通用外语)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

五、结语

“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贸往来的通道,也是我们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通道。语言服务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纽带,面临着新的变化。语言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重视协同创新,通过政产学研一体化的途径,不断驱动经济、社会、文化、科研等领域的创新发展。[8]作为语言服务的支撑,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创新需要校、企、政、协、研的共同参与和广泛合作。基于翻译人才培养的意义和协同创新框架的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翻译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需要从文化传承创新、科学前沿创新、行业产业创新和区域发展创新等四个方面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文化传承创新需要文化融合,实现语言服务从“内”向“外”的双向互动;科学前沿创新需要大数据技术的融合,为“一带一路”复杂的语言环境提供解决方案;行业产业创新需要外语学科的转型和多专业融合,以适应语言服务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而区域发展创新需要制定语种规划和人才规划,以满足“一带一路”语言服务的高标准。这四大创新点搭建的语言服务协同创新平台,为有效地执行“一带一路”语言服务的协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外语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王义桅.“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权探析[J].探索,2016(2): 46-54.

[2]李宇明.“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N].人民日报,2015-09-22(7).

[3]李宇明.发展语言消费意识,培养语言服务人才[EB/OL].[2016-06-17].http://news.china.com.cn/2016-06/17/content_38687803.htm.

[4]孙清忠.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5(11):124-127.

[5]张耀军.“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路径[J].人民论坛,2017(30).

[6]张耀军,宋佳芸.数字“一带一路”的挑战与应对[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 38-39.

[7]赵世举,黄南津.语言服务与“一带一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李瑞林.语言服务的发展方向与创新近路[EB/OL].[2017-01-17].http://china.huanqiu.com/bianyinews/2016-08/9270085.html.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院级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翻译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课题编号:2020-SK-37)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外语协同一带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