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琪
陕北说书是流行于陕西北部榆林、延安两地的一种民间说唱文学。从地方志中记载的“刘第说传奇”算起,陕北说书至少有340年历史了。三百多年来,一代代自称“书匠”的陕北盲说书人,背负三弦(或琵琶),行走在黄土高原上,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蹒跚,游走在村落之间,为山村的老百姓带去欢乐,是老百姓的故事歌手。长期以来,学界对陕北说书及陕北说书人的研究不够充分。2006年,陕北说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内对陕北说书的关注度迅速提高,学者们从文学、艺术学、社会学、文化哲学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关于陕北盲说书人的研究甚少。孙宏亮教授的《黄土高原上的荷马:陕北盲说书人研究》给我们展示了这一特殊艺人群体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
孙宏亮教授十多年来一直从事陕北说书搜集整理和研究,成果颇丰,已出版《陕北说书精选》《陕北说书研究》《弹起三弦定准音——陕北说书考察》《红色说书人——韩起祥陕北说书口述史》《韩起祥陕北说书曲目选编》(4卷本)等著作。《黄土高原上的荷马:陕北盲说书人研究》以陕北盲说书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追溯盲说书人口头传统的起源、勾勒陕北盲说书人的传承脉络和门派谱系的基础上,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借鉴“口头诗学”、“表演理论”等当代民俗文艺学理论方法,立体化地叙述了陕北盲说书人从拜师、学艺到行艺的过程,真实记录了他们的生活图景,对陕北盲说书人口头艺术表演做了充分而深入的理论阐释。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肯定。
第一,揭示了陕北盲说书人的生存现状和精神世界,其中饱含着孙宏亮教授对这一艺术家群体的深情关注,体现了他深邃的学术思考。
陕北说书对一般人来说或许只是一种民间艺术,但对于盲人来说,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谋生手段甚至是生存手段。陕北盲说书人和伟大的天才荷马一样,都属于古老口头传统的一部分,是中国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多少年来,陕北说书是陕北人最喜爱的娱乐活动,是陕北人们逢年过节的必备节目,婚嫁、庙会、乔迁、祭祖等都少不了它。但是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电视、电影、手机等娱乐方式日渐多样化,听书的“书跟”越来越少;加之视力健全的说书人增多,盲说书人的表演机会逐渐减少,收入十分微薄,大部分人生活无以为继。书中多处体现了作者对陕北盲说书人命运的深切怜惜和担忧。例如关于命运多舛的盲说书人张成祥,书中写道“9月27日,曹伯植和《书匠》剧组赶往张成祥家中进行最后的拍摄。窑洞里,瘦骨嶙峋的张成祥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微微哆嗦着嘴,眼角里闪着泪水,竟未能说出话来”;关于张成祥的师傅白志亮表演状态,书中说:“中场休息时,张成祥拉起二胡,几名村民跟着唱起民歌,白志亮受到感染,突然站起来,手里拿着一对铜铃,边唱边跳,像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似的。在这个短暂的瞬间,他似乎回到了从前,郁积于内心的不堪忍受的生活的重负和苦闷,都借着艺术的狂欢而消散。”这些文字,读起来令人感慨欷吁。
作者在多年的田野调查中,亲眼目睹了古老农村和陕北说书的时代变迁,在书中作者仿佛也变成了一个说书者,把读者带到了陕北盲说书人的世界,让读者身临其境般看到了陕北盲说书人的生活状态、同情陕北盲说书人的困境以及他们的苦痛和悲伤,进而会敬佩陕北盲说书人生命的坚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代一代盲说书人背负着三弦(或琵琶),蹒跚在崎岖的山径上,默默传衍着古老的传统。他们中的大多数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名姓全无,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感谢孙宏亮教授《黄土高原上的荷马:陕北盲说书人研究》一书,为当下的陕北盲说书人在世间留下了一抹深深的印记,让世人知道在黄土高原上还有一群失明的说书人,为人们传唱着古老的故事;他们述说着遥远的文化记忆,成为我们古老文化流传至今的伟大使者。
第二,该著作综合运用“口头诗学”、“表演理论”等理论方法,全景式地论述、剖析陕北盲说书人口头传统的特征,体现了作者当代学术视野和创新性的学术思维。
口头诗学,亦称“帕里—洛德理论”、“口头程式理论”,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于美国的民俗学理论方法。口头诗学中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三个结构性单元概念:“程式”、“主题或典型场景”、“故事型式或故事类型”。作者借鉴口头诗学理论方法和相关分析模式,对陕北说书的程式、“书套”、故事类型进行了全景式的分析,发现陕北说书中程式随处可见,例如“名词性程式”、“表达年轻美貌的女性的程式”、“表达男性书生的程式”、“描写特定动作的程式”、“表达时间的程式”、“地名程式”,无论是说唱故事的开场还是结束,程式始终出现在演唱文本之中。
表演理论,又称“美国表演学派”,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民俗学研究视角和方法。表演理论关注口头艺术文本在特定语境中的动态形成过程以及讲述人、听众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该著作中,作者特别注重演唱文本的动态性,所分析的实例文本均来自盲说书人演唱的真实文本,并从“文言和飘言”、“韵辙和程式”、“套语和书套”、“刚口和喷口”等多个角度分析了陕北说书演唱文本的构成特点。
口头诗学强调记录歌手演唱的异文,通过文本比较,从而证明在表演中编创的口头文本的独特性;表演理论重视特定场景中表演的分析,从动态语境中捕捉产生新生性的因素。作者在书中综合运用这两种理论方法,兼顾文本和表演,通过“从书面文本到演唱文本的比较”、“同一位盲说书人演唱同一个书目的文本比较”、“不同盲说书人演唱同一个书目的文本比较”,揭示了陕北盲说书人表演独特性和新生性呈现的一般特点。这为我国同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一个更加科学的研究范式,对于深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具有推动作用。
第三,该著材料丰富、鲜活、可靠,反映了作者求真务实的研究精神。
该著作中的材料主要来源于作者的田野调查。作者从2006年开始采访陕北说书人,14年里,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走遍了陕北地区所有县(区),采访了几十位盲说书人,共采录了140多本中长篇传统曲目的演唱视频和录音,整理了600多万字书词。这些丰富翔实的说书材料和采访语料为其观点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立论基础。例如为了考证“三皇说”的形成,作者亲赴子州、米脂县的6处三皇庙(殿)实地考察,详细记录了《重修三皇庙碑记》。在梳理陕北盲说书人的门派谱系时,作者同样通过实地考察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将陕北盲说人分为老一代和新生代两代,并对新生代盲说书人的四位代表人物的门派谱系做了详细说明。在叙述陕北盲说书人拜师、学艺到行艺的过程时,书中更是用了大量真实的案例。例如在描述盲说人“家书”、“会书”演唱时,作者对仪式和演唱程序的记录都非常详尽,时间甚至具体到某分某秒。书中比比皆是的说书文本和采访记录,一方面让读者从多个角度认识、了解、欣赏陕北说书,另一方面也为传承陕北说书留下了宝贵的原始资料。
陕北说书是一门古老的文化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是陕北文化的活化石。陕北盲说书人是陕北说书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因此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对于传承和保护陕北说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土高原上的荷马:陕北盲说书人》作者富有当代学术视野,理論功底深厚,加之长期深入田野调查,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因此书中新见迭出,精彩纷呈。此外,该书语言流畅优美,字里行间充满了人文关怀。该书不仅对陕北说书的传播与研究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陕北盲说书人这一群体的悲欢离合与精神生活,很值得一读。
责任编辑:魏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