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TLIF与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远期疗效比较

2021-05-24 07:03刘烔宋红星
医学综述 2021年9期
关键词:融合术椎板退行性

刘烔,宋红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脊柱外科,北京 100038)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常导致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痛、麻木及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临床上,通常根据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等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症状较轻、体征不甚明显者,首先考虑保守治疗;症状较重或保守治疗无效,正常工作或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者,需要行手术治疗。腰椎融合术是目前应用相对广泛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后外侧融合术、椎体间融合术等。与后外侧融合术不同,椎体间融合术需要切除引发疼痛的椎间盘,且植骨位置要求尽可能接近椎体间活动的中心,以极大限度地恢复相对正常的椎间隙高度、扩大相应的椎间孔范围,从而缓解甚至解除椎间盘等病变组织对神经根的压迫,且植骨量相对较少。Cloward[1]提出的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Harms和Rolinger[2]提出的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在临床上都可达到令人相对满意的疗效[3]。2003年,Foley等[4]提出了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该术式切口更小,选择肌肉间隙入路,有效保护了椎旁肌肉,成为腰椎微创减压融合手术的主要术式之一。本研究主要比较MIS-TLIF与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远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3月至2018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31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PLIF组(20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12例,腰椎管狭窄5例,腰椎滑脱3例)和MIS-TLIF组(11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7例,腰椎管狭窄3例,腰椎峡部裂1例)。手术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完成。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峡部裂和腰椎滑脱,其中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前腰椎稳定性较差,或术中减压范围较大,导致腰椎稳定性破坏;②有严重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感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者;③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或症状加重者;④未经其他腰部手术治疗者;⑤未合并感染、结核、肿瘤等疾病者;⑥无手术禁忌证者。排除标准:①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及腰椎骨折等;②既往有腰部手术史,有感染、结核或肿瘤等疾病或病史。

1.3手术方法

1.3.1MIS-TLIF法 患者取俯卧位,腰椎椎旁入路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腰背筋膜,分离、显露多裂肌、最长肌间隙,上通道自动拉钩,显露病变关节突关节;在“C”型臂透视下置入椎弓根螺钉,透视见椎弓根螺钉位置好。切除关节突及半椎板,切除椎管内及椎间孔处突出间盘,切除增厚黄韧带,扩大侧隐窝或神经根管,松解神经根。处理终板软骨,椎间隙前部植入自体骨骨粒,选用合适融合器植入,透视融合器位置合适。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法置入健侧椎弓根螺钉。将预弯联结棒连接两侧椎弓根螺钉,完成椎间减压、固定。透视见椎弓根螺钉及融合器位置好。留置引流,缝合切口。

1.3.2PLIF法 患者取俯卧位,逐层切开皮肤、皮下、棘上韧带,用电刀沿棘突、椎板两侧骨膜下剥离骶棘肌,显露病变关节突、人字嵴;随后用椎板牵开器将骶棘肌向两侧牵开,显露关节突。“C”型臂透视下于病变节段置入椎弓根钉。用骨刀、椎板咬钳切除双侧关节突内1/2及增生黄韧带,切开后纵韧带摘除髓核、脱落终板,行椎管或神经管减压,松解神经根。用铰刀清理上下终板,透视下置入试模显示椎间隙高度满意后,于椎间隙植入大量自体骨,置入椎间融合器。冲洗切口,测量椎弓根钉联结棒长、预弯重建腰椎体生理前凸,上棒,加压;再次透视确认椎弓根钉系统及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后,切口内置引流管,逐层缝合。

1.4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前和术后2年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ODI指数=[所得分数/(5×回答问题数)]×100%。术后随访均采用电话随访。

2 结 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节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MIS-TLIF组手术时间长于PLIF组,切口长度小于PLIF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PLIF组(P<0.0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2.3两组JOA评分、VAS评分、ODI指数比较 术前、术后2年JOA评分、VAS评分、ODI指数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两组间JOA评分、VAS评分、ODI指数的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VAS评分、ODI指数的时点间与组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见表3。

表3 两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VAS评分、ODI指数比较

3 讨 论

腰椎退行性病变在中老年人群多发,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和腰椎滑脱等最常见,多以椎间盘病变首发。椎间盘由中央的髓核及包绕髓核的纤维环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纤维环由最初Ⅰ型、Ⅱ型胶原纤维含量相同转变为Ⅰ型胶原纤维占比增加,髓核含水量也逐渐降低,两者之间的界限不再明显。椎间隙高度降低是椎间盘退变最明显的改变,当纤维环破裂、髓核被挤压突出时,常对椎管内的脊髓或神经根等结构形成压迫,产生相应症状。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及间歇性跛行等,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日常生活。因此,在保守治疗无效且符合手术适应证时,手术治疗成为必要选择。

PLIF是临床最常用的腰椎手术方式,术中需将椎旁肌从棘突及椎板上剥离至小关节突外侧后,再切除病变节段棘突椎板进行椎间融合,由于术中椎旁肌剥离范围较大、损伤较重,患者术后腰痛多发;且病变节段棘突和椎板的切除破坏了脊柱后部结构;此外,椎间融合时硬膜和神经根损伤的发生率也较高,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MIS-TLIF[4]。我国于2009年第一次将MIS-TLIF应用于临床[5]。在手术入路方面,一般认为PLIF对椎旁肌的破坏较大,是术后患者腰背痛的原因之一。范顺武等[6]认为,肌间隙入路存在特有的优势,不需剥离肌肉,术后肌间也不会形成瘢痕组织,且保留了多裂肌位于骨的起点,保护了肌肉正常生理特性。但术后长期随访研究的结果不同,王振军[7]的研究显示,在MIS-TLIF与PLIF术后2年多裂肌萎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关于MIS-TLIF与PLIF手术对椎旁肌的损伤仍需深入研究。

MIS-TLIF减压侧可以利用椎旁手术切口置入椎弓根螺钉,未减压侧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方式,切口较传统PLIF明显缩短。张威等[8]研究显示,MIS-TLIF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传统PLIF组。本研究结果显示,MIS-TLIF组切口长度小于PLIF组,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MIS-TLIF采用腰椎椎旁肌间隙入路行手术减压,避免了椎旁肌肉的广泛剥离和牵拉损伤[9];且术中较少切除腰椎棘突和椎板等骨性结构,组织损伤小,故MIS-TLIF的手术创伤较PLIF更小[10]。MIS-TLIF经过准确的肌肉间分离,保证了手术操作在无血管界面间进行,术毕椎旁肌自行靠拢关闭潜在腔隙,使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显著减少。王晓陆等[11]的研究显示,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PLIF组。本研究结果显示,MIS-TLIF组手术时间长于PLIF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PLIF组(P<0.01),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有研究显示,MIS-TLIF组的手术时间较PLIF组明显延长,可能与MIS-TLIF术中透视次数较多、平均放射时间较长有关[12-13],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一致。此外,术者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亦是影响手术时间的因素之一[14]。有研究显示,具有一定手术经验术者(成功手术治疗51例)的术中中位透视时间可降至2.1 min[15]。MIS-TLIF的学习曲线较陡峭,Lee等[16]的研究显示,无MIS-TLIF手术经验医师在完成44台手术后,手术时间才趋于稳定。术者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随手术例数的增加而提高,且患者术中出血量也逐渐减少[17]。

在术后疗效方面,国内绝大多数关于PLIF、MIS-TLIF术后疗效的研究均随访半年或1年,多项研究认为,MIS-TLIF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以及ODI指数均优于PLIF[4,18-19],而PLIF、MIS-TLIF术后随访1年及以上的研究显示,两种术式的VAS评分以及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2年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上述研究结论相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好发部位是L3~S1。PLIF术中减压和融合器置入时硬脊膜和神经根的牵拉程度较大,增加了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2]。MIS-TLIF减压时,常仅对症状侧减压,对无症状侧不需要减压,故对无症状侧硬膜、神经无干扰;且放置融合器(由于切除了关节突)对硬脊膜和神经根的牵拉程度小,故对硬膜和神经根刺激小,有文献显示,与PLIF相比,MIS-TLIF的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此外,与PLIF相比,MIS-TLIF术中棘突、椎板等骨组织的切除范围更小,硬膜暴露的面积也更小,故MIS-TLIF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发生率也低[23]。本研究存在样本量有限等不足,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验证。

综上所述,MIS-TLIF与PLIF的远期疗效相近,但MIS-TLIF的手术损伤更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猜你喜欢
融合术椎板退行性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