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宏伟
【摘 要】科普说明文是作者智慧、思考、探究的结晶,但它又具有先天性的局限性,因为它的主观性认知条件和客观性研究环境都存在一定限制。所以科学研究是迷人的,因为它会让我们绞尽脑汁只为探索世界的真相和本质。同时它也是遗憾的,因为我们自身的局限性和世界的无限性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这同时也成为科普说明文中科学研究无止境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科普说明文 策略 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5.070
阅读实用文中的科普说明文(包括科学小论文),主要目的是满足和激发人类探知世界的好奇心,获取人类对未知世界的研究信息,获得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实用知识,发展思维,为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提供和创造条件。而科普说明文是普及科学知识的实用文。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标志人类文明的尺度。学生通过阅读科普文章,可以启迪心智,激发想象,带领他们进入全新的科学天地,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过程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
《课程标准》对实用类阅读教学功能有如下阐述: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述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現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积累。”可见,实用文的主要目的和价值在于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思想。在语文的高考试卷中,实用文是必考文类之一,且重在对文章阅读的分析综合能力和价值取向的评价上面。
一、当前高中科普说明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本身素质和知识储备是一大制约因素。长期以来,大多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如下:古今汉语知识、中外文学知识、文体写作知识、逻辑知识和一定程度的历史知识。在这样的知识储备下,教师自身对阅读科普文章都会感到吃力,更何况还要组织教学,这样的知识结构显然不能很好地适应于科普说明文的教学,导致有的教师照本宣科,围绕考纲。
2.教师教学模式化。比如关于说明文中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就总结出了语言准确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第二步如果不用这个词就会改变这个意思,不符合实际情况。第三步,这个词准确地说明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答题技巧和模式,教师在教学中也简化了讲解的难度。但坏处是学生根本不用去理解这个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说明文的准确性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但实际上,学生根本没有真正理解和接受在具体语境中准确性这三个字的实质含义以及为何要准确不能不准确的原因。
3.学生对科普说明文兴趣不大。人教版高中科普说明文包括必修3第四单元的《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和必修5第四单元《中国建筑的特征》《作为生物的社会》《宇宙的未来》共计6篇文章,这6篇文章都有科学领域的专业性,部分篇目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难度,篇幅较长,学生虽然对这些问题有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但也容易产生畏难和半途而废的心理。
二、阅读教学策略
1.“学生自我经验——文本对话”建构教学策略。
以《动物游戏之谜》为例,这类文本特点有二:(1)文本通俗易懂。这类文本在没有教师教的情况下,学生几乎都能读懂,比较容易完成科普说明文中筛选信息获得字面意思的认知和理解。(2)文无定论。这类文本作者没有给出一个特定的绝对性结论。每种学说都有道理,但每种学说却又不尽完美。
比如,学生初读《动物游戏之谜》时,便已经能够形成几种学说的初步概念。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的意义不能机械灌输给学生,必须靠学生先前知识经验主动建构。也就是说,学生必须把旧学和新知融合在一起,这个知识的获得才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个人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文本,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学说基本情况之后,可以提出让学生联系自己日常生活对动物的观察和认知来佐证自己比较认同的学说,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单纯重复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学生要说明自己的态度,他就不能仅停留在知道这个学说的基本观点,必须还要理解这个学说的根据。这等于为他进一步深入文本提供了一个有待攻破的疑难点,诱发其研究和阅读心理与兴趣。为文本与学生经验之间搭起了一座意义连接的桥梁。书上例子是很容易理解的,但需要学生联想实际生活,并对实际生活经验进行再现、用书中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得出认同与不认同的观点。这整个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学生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也是学生真正理解文本含义的开始。
这类文本还有一个特点:文无定论。这恰好是教师可以把握和注意的一个入手点。实用文阅读目的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批判性思维。学生在结合其日常经验对各种学说形成一个自我的观点之后,教师可以提出疑问:既然四种学说都有道理,为何还是不能得出一个圆满结论呢?原因何在?针对这一现象谈谈你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在这里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比如动物行为本身的复杂性,从而延伸到人对动物的认识以及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变化和思考;还有可以延伸到科学研究本身便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或者延伸至科学家本身,正是因为科学家们的不断批判和探究,才有科学研究的百花齐放。
2.以点带面的阅读教学策略。
以点带面的阅读教学策略顾名思义即是通过对科普说明文的典型的重点的段落进行重点分析和把握来达到对科普说明文全文的掌握。通过对某几段的结构的分析和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达到对教学重点的把握和教学效果最大化的实现。
综观人教版高中的几篇科普说明文,其中大部分篇幅都较长,涉及知识点也较多。如《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主体的特征部分便多达9个,那么教师该如何处理如此庞大的知识系统,在教学中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就需要教师细细研读文本,根据教学目标认真组织教学。这样处理是因为:(1)一堂课只有40分钟,教师能教授的和学生能学到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所以对教学内容如何最大化利用,是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用面面俱到。学生能读懂的,教师就没必要再去重复。关键是解决学生很难读懂可在全篇又很关键的内容,根据教学目标也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从而对全篇起到一个以点带面的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师必须用心去思考如何安排教学,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2)这是由课文本身特点决定。以《中国建筑的特征》为例,作者虽然介绍了9个特征,可并非平均用力,而是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而且在结构的逻辑安排上也是符合科普说明文的逻辑说明顺序,并非天马行空,任意为之。综上,教师在教学知识点庞杂而繁复的课文的时候,以点带面,即通过文章的关键段落分析和讲授,从而对文章进行全篇性的辐射是一个必然性的高效率的选择。
比如《中国建筑的特征》最为关键的同时也是学生最难读懂的是第三第四特征,那么教师如何通过处理这两个部分即达到对全篇主体部分的把握呢?具体操作如下:
(1)段段相比,点点相较。全文共描写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多达9个,那么这9个特征的描述是否平分秋色,平均用力呢?学生通过阅读比较,即可看出文章的安排重点是在第三和第四两个部分,即可看出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是详略有分、主次分明的特点。
(2)置换段段顺序,弄清文章思路。以三和四两个段落的结构为例,提问可否把第三和第四两部分的顺序进行置换,这就要求学生:①弄清楚两个段落具体在讲什么特征。这主要是分析每段主要讲了哪一个特征,主要可以运用关键概念法,看每一段特征的关键词是什么。学生可以在每部分的开头或者结尾进行寻找。这就需要学生具备文本阅读的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②还要对两个部分的关系(是逻辑还是空间或者时间顺序,是逻辑顺序中的哪种,由主到次,或者由现象到本质等)进行思考以及理解作者为何这样安排的缘由。这就需要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的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这样其实是以这两个部分的结构安排来对文章的主体特征部分进行一个模板示范,教师可以只讲这两个部分的结构安排方法,学生却可以仿照同样的思路来分析其他的特征段落。这就达到了教师不用把9个特征一一涉及,却达到了学生能够自主阅读9个特征部分的效果。
(3)以一段为例,分析具体段落的结构安排。以第四个特征为例,它的段落的逻辑结构安排主要是:定义——作用,其中作用又分为四个子目(减力、加固、承托、装饰)。其中对于作用的概括可以利用:①动词法:可以,也可以,用以等的运用,这都是典型的关键性的能愿动词。②找出表作用的具体性动词,如减少剪力,加固横木,承托结构等,在这里可以训练学生的词语概括能力,缩减为两字短语“减力、加固、承托、装饰”。③标点符号法。这是最直观的方法之一。句号代表一个意思的完結,通过对标点符号的关注,学生对于句读的领悟会更深刻和更清晰。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联词。关联词代表两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表转折,或表并列,需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在这个部分中“还、也、不但”这些关联词的运用,很容易得出这几个句子之间是讲斗拱的不同作用,是并列关系。通过这样的层层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安排具体段落的一个定义——作用的逻辑关系,其实这不但是这一段的安排方法,综观这9个特征的具体安排,都是如此。同时,科普说明文阅读不仅仅是学会阅读,还要求锻炼学生学会写作的基本能力。对文章中的结构安排的讲究也是必须要注意理解和学会运用的。让学生不仅学习作者谋篇的筹谋,更要学会作者布局的考量,关注文章局部段落的结构安排,这也是我们教师必须关注的,在说明文教学中能够达到对学生以良好的启发的教学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
[1]罗艳锋.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000(015):187.
[2]杨帆.高中科普文教学的问题设计思路——以《动物游戏之谜》为例[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000(007):100-101.
[3]王舒成.给说明文以温度——《中国建筑的特征》课堂实录及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2,000(00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