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2021-05-24 22:33:05罗美玲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4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初中

罗美玲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民工进城务工的衍生问题,是不可避免、必须缓解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是农村中小学学校的重要教育责任,学校和教师需要从音乐、体育运动等方面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缓解父母缺位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从心理健康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入手,分析探讨辅导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具体策略,推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初中;心理健康辅导

一、心理健康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

农民工打工热潮推动了城市发展也引发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长期家长缺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心理上缺少依靠和安全感,容易出现自卑、交流障碍、孤僻、压抑等心理问题。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逐步进入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会愈发严重,不仅心理世界会变得脆弱,还有可能因为抵挡不住来自外界的打击、诱惑而走上错误的道路,给家庭带来伤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牵动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农村中小学校需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在知识教育的同时做好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升农村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帮助这些长期家长缺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的方向

(一)心理健康相关教育

初中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认知理解能力,学校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课程,举出相应的案例能够帮助留守儿童们警醒,帮助留守儿童们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内心世界;举出有引导价值的榜样能够帮助留守儿童坚定未来发展、生活的信心,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初中阶段留守儿童虽然陆续进入青春期,但自我意识的觉醒让他们希望被关注,学校和教师应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关注,在尊重留守儿童个性的基础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减轻留守儿童因为心理问题而反应过激的可能性,逐步唤醒留守儿童对生活、对未来、对爱的正确感受能力。学校应建立其线上线下的心理诊疗室,借助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对有需求的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诊疗服务,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

(二)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影响作用

体育运动不仅能提升身体生理素质、保持运动机能,还能够帮助留守儿童缓解心理上的压力,让留守儿童从体育运动、体育游戏中感受到团队集体力量,减弱留守儿童心理上的孤独感,辅助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农村初中学校应保证每个年级学生的体育课、体育活动时间,保证每天的体育运动量和运动时长,积极在校内组织集体体育活动项目和赛事,让体育运动成为留守儿童生活的一部分。篮球、足球、排球、長绳等带有一定社交属性的体育运动能够提升留守儿童的集体意识,帮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巨大,降低留守儿童内心的孤独感。田赛、径赛中的体育运动更突出自己与自己的对抗特性,有助于留守儿童正视对自身的超越,从体育运动上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改变留守儿童自卑、压抑的心理状况。总而言之,体育运动对健康留守儿童心理状态有所帮助,农村初中学校应保证体育运动量和时长,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影响作用。

(三)借音乐力量改善心理状况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具有一定的情绪抚慰能力,能够带动留守儿童从听觉感官的角度去体会美、体会积极的情绪,填充留守儿童因为家长缺位导致的心理空虚。留守儿童能够借助音乐的力量形成审美能力,形成对音乐的感知判断能力,这让他们的生活充满趣味。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逐步进入青春期,敏感的心灵容易伤春悲秋、容易产生抑郁情绪,积极向上的音乐情绪能够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农村初中音乐教师应选择正能量、情感积极丰富的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素材,将音乐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鉴赏之上,而非乐理知识、音乐技巧之上。爱国方面的音乐如《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等,父母亲情的音乐如《父亲》等,地方风土人情的音乐需要教师根据本地资源进行选择。除了音乐课堂外,教师可以组织有兴趣、有天赋的留守儿童组成合唱团,用最简单的音乐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本土有特色乐器也可以加入进来,让音乐成为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态的积极因素。在日常学校生活中,广播站途径可充分用来传播音乐,上下课的铃声可以更换成音乐,午休时间可以为全校播放一些流行音乐、民歌民乐,让音乐成为熏陶留守儿童心灵的教材。

(四)培养兴趣引导心理健康

兴趣对于心理健康的支持力度不可忽视,拥有个人兴趣爱好能够帮助留守儿童建立更强有力的心理素质。农村初中学校可从体育、音乐、阅读、科学四个方面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学校和留守儿童家庭可以承受的资源将学习与兴趣爱好相结合,改变学习对于留守儿童的印象和意义,从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转成“我想学”“我要学”的兴趣。各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关注留守儿童的兴趣培养,比如将图书馆、图书室中社会捐赠书籍里适合各个年级阅读的内容整理出来,定期向留守儿童做推荐,组织留守儿童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引导留守儿童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用阅读来丰富留守儿童的心灵。

结束语: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父母长期缺位已经成为几乎无法改变的现实情况,智能手机视频联通也并不能真正代替父母在身边的陪伴感。农村学校能够做的是从音乐、体育、阅读等角度去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让留守儿童从兴趣爱好中获取心灵力量,帮助留守儿童尽早脱离对父母的依赖,降低父母缺位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欢. 试析音乐实践课程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黄冈师范学院,2020.

[2]栾增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体育行为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1.

[3]严昌帝.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基于重庆市荣昌县峰高中学留守儿童个案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07):32-34.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初中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
浅析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成绩分析及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30:01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3:16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4:33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3:51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1:44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