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2021-05-24 07:57:54周卉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4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习惯培养

周卉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园;生活;习惯;培养

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不断落实,幼小衔接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幼儿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教师要全面认识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的差异,了解幼儿在生活习惯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从作息、饮食、锻炼和休闲等方面设定相应的培育活动,以此让幼儿在小学生活中能够按时上学、规律饮食、积极锻炼、合理休闲,从而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科学调节身心状态,保障身体健康,有效增强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生活习惯的培育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上学时间的提前和放学时间的延迟是小学与幼儿园生活最明显的区别。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引导幼儿在夜晚尽早入睡,在清晨尽早起床,在中午适当午睡,以此保持充沛的精力,以良好的状态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充分认识培养良好作息习惯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幼儿产生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时,教室可以与幼儿交流:“小朋友,昨天你是几点入睡的呢?今天中午有没有午睡呢?”幼儿通过回顾生活经历,能够认识到,在作息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出调整作息的意识。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制定作息计划表,规范日常生活。比如,一些幼儿可以计划在每晚十点入睡,在早晨六点半起床。教师在这些时间段可以与家长进行微信交流,了解幼儿对作息计划的实施状况。

二、培养规律的饮食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习节奏较快,幼儿经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会忽略正常的饮食,存在饮食量过少或饮食不及时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幼儿及时饮水、规律饮食的习惯,让幼儿具备充沛的体能,高效投入到小学生活中。

首先,教师可以培养幼儿及时饮水的习惯。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阅读与饮水有关的绘本,让幼儿意识到在每天饮用八杯水。接着可以在完成一定的教育活动后组织幼儿集体饮水,或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精神状况及时饮水。其次,教师可以培养幼儿科学的饮食习惯。比如,可以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督促幼儿在上学之前吃早餐;又比如,在午餐时,可以引导幼儿合理搭配蔬菜和肉类,并引用一定的牛奶或豆浆,以此保持有识结构的平衡,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让幼儿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及时为身体补充能量,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三、培养定期的锻炼习惯

进入小学阶段后,幼儿会面临较为繁重的学习压力。很多的家长会让幼儿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在学习中,不能够给予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参与身体锻炼,造成幼儿会产生肥胖、近视等生理问题以及悲观、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教师还要对家长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鼓励幼儿定期参与锻炼活动,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首先,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中展开有趣的户外活动,培养幼儿的锻炼习惯。比如,在清晨时,可以引导幼儿在户外呼吸新鲜的空气,表演舞蹈,进行慢跑,体会这些活动对于舒展筋骨,放松身心的重要作用。又比如,在下午时,可以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斜坡攀爬、多人运球、多人跳绳等游戏,让幼儿体会到户外锻炼的乐趣。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展开户外活动。比如,可以指导家长带领幼儿在户外进行散步、与幼儿在宽阔的场地中打羽毛球和拍皮球,以此充分锻炼幼儿的身体。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培养幼儿强烈的锻炼意识,让幼儿及时放松身心状态,增强体质健康,进一步适应小学生活。

四、培养健康的休闲习惯

在目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幼儿在进入小学阶段后普遍会接触大量的电子产品。很多幼儿会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网络中的视频,既不能按时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也会造成精神状态涣散,注意力不集中,人际交往能力低下等问题。因此,教师还要从这一角度入手,培养幼儿健康的休闲习惯,让幼儿广泛参与绘本阅读、手工制作等有趣的活动,形成健康的休闲方式。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具体案例让幼儿认识到沉迷电子产品的危害。比如,可以为学生讲解网瘾少年的案例,观察网瘾少年的图片,让幼儿从网隐少年的生活行为和精神状态中体会电子游戏的危害,产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的意识。其次,教师可以幫助幼儿设定科学的休闲方案,丰富幼儿的休闲生活。比如,在晚饭后,可以引导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有趣的绘本,向幼儿讲解有趣的故事。又比如,在周末时,可以鼓励幼儿在公园中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在社区中参与简单的劳动活动。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引导幼儿形成健康的休闲习惯,帮助幼儿合理处理空闲时间,培养高雅的生活趣味,有效调节身心状态。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教育对于幼儿走向小学,独立学习和独立生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中,教师要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研究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差异,从作息习惯、饮食习惯、锻炼习惯、休闲习惯等方面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幼儿行成早睡早起、规律饮食、积极锻炼、健康休闲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有效适应小学生活,充分提高幼小衔接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安海燕. 家园合作,助幼儿健康成长——谈“幼小衔接”那些事儿[J]. 山西教育(幼教),2019(05):17-18.

[2]丁孟学. 幼小衔接视角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研究[J]. 内蒙古教育,2019(02):29-30.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习惯培养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4:20:25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1:56:34
初谈幼小衔接之家园配合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10:08:40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