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开发出可调节特性的聚酯材料
据报道,英国伯明翰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的一个团队研究人员,成功设计“微调”了一种新型的热塑性生物材料,以使其在人体中的降解速率及其机械性能能够独立控制,这种材料是一种聚酯,可用于软组织修复或柔性生物电子学。
研究人员展示了聚酯生物材料如何在四个月的时间内逐渐降解,健康的组织长入并最终取代了植入物。还对大鼠进行了测试,以确认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这种材料已设计成具有模仿天然橡胶的特殊立体化学,并可以对其机械性能进行精细控制。这意味着可以通过进行适当的立体化学调节来补偿强度的损失。这是迄今为止在任何其他可降解生物材料中均未实现的重大进步。
该研究的合著者安德鲁·多夫教授解释说:生物组织是复杂的,具有不同的弹性。数十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生产具有适当物理特性并且还会在体内降解的合成代用品。”
杜克大学的马修·贝克尔教授指出,生物材料和再生医学界已被严格限于少数几种缺乏本研究报道的特性多样性的材料。“我们开发的材料在不断寻找新的生物材料方面提供了真正的进步。这种材料的可调性使其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从替换骨头到血管支架再到可穿戴电子设备。正在进行进一步的工作以证明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在更高级的演示中的使用。”(环球塑化)
国内规模最大、产能最高可降解塑料项目落户恒力石化
2021年1月19日,恒力石化(600346)与欧瑞康巴马格惠通举行年产60万吨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签约仪式,这标志着国内规模最大、产能最高的可降解塑料项目正式落户恒力石化。
根据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2021年1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禁塑令”。2020年11月30日,商务部发布《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办法(试行)》,被认为是“限塑令”的再升级。随着全面禁塑的临近,可降解塑料制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
相关专业人士介绍,PBS是以脂肪族丁二酸、丁二醇为原料制备的新一代全生物可降解材料,可通过石油制取,也可通过生物发酵来制备。PBS降解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热性能,其加工性能是目前降解塑料中最好的,几乎可在现有通用塑料加工设备上进行各类成型加工;同时,可以将大量碳酸钙、淀粉等廉价填料与PBS共混,以降低成本。其在包餐饮用材、发泡包材、日用品瓶、农用薄膜、农药及化肥缓释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此次,恒力石化年产60万吨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同样落户康辉石化并采用恒力石化自主研发的工艺技术和配方。这一国内最大规模和最高产能的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将大幅缓解国内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供需缺口。(人民网)
中复神鹰青海碳纤维项目有新进展
据报道,2020年12月30日,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青海中复神鹰年产10 000t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1号碳化车间生产线试车成功。
该项目是青海省与中国建材集团的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青海西宁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碳纤维生产基地,也将极大提高国产高性能碳纤维的自主保障能力。六化建负责中复神鹰整个青海项目的施工。在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前提下,加大各项目人力和物料的投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确保了此次节点顺利完成。(中国化工报)
精功科技完成首条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国产化
据报道,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功科技”)宣布,截至目前已先后完成1条500t级碳纤维生产线的升级改造和4条千吨级高性能生产线的交钥匙工程。
2020年交付的千吨线,是精功科技最新推出的2 500吨级25K/50K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为吉林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定制,系国内首条接近全国产化的千吨级别生产线。
為确保质量可控,精功科技下设精密制造公司,整线多数零部件都由自己公司完成加工制作,避免了多个供应商相互推诿。最终,该生产线于项目启动后9个月内完工并一次性满负荷开车成功,在国产降本的同时,实现了同规格生产线史上最短工期,避免了早期调试期间大量碳纤维和原材料的浪费,极大地为用户提升了投资效率和市场效益。该生产线实际运行速度达16m/min, 年可产碳纤维2 500t。
为杜绝以往常规装备在国产化后性能配置降低等现象,此次国产化在早前千吨线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升级,并在配置方面坚持与国际一流装备齐平,成功打造出了最具性价比的碳纤维生产线。
同时,多项创新清理技术的在线应用,延长了生产线单次稳定运行周期,减少了停机率和检修率,尤其是高低温碳化炉单次运行周期在满负荷工况下可达60天。除2 500t级碳纤维生产线外,精功科技也正在根据市场需求推出定制化产线,目前正在建设的1m幅宽1K/3K/6K小丝束碳纤维生产线。
除此之外,精功科技目前正在筹备吉林4条大碳化线的建设工作和大丝束预氧炉的定制工作。(精功科技)
中国化学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一体化项目进入全面实施建设阶段
近日,中国化学年产5万m3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项目在重庆长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的正式开工,标志着中国化学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一体化项目进入全面实施建设阶段。
该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一体化项目总投资40亿元,分3期建设。项目将围绕硅基气凝胶复合材料上下游及衍生产业,形成多产品协同发展产业布局,建成后将成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集研发、生产、销售多元一体化新材料产业基地。
气凝胶作为一种高分散固态三维纳米材料,是目前已知热导率最低的固体材料,在热学、光学、电学、力学、声学等领域显示出许多独特性能,被誉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及工业绝热、建筑节能等民用领域都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中国化学华陆公司将以该项目建设为契机,努力建设硅基纳米气凝胶及其他硅基新材料的新型化工产业基地,更好助推行业进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化学工程集团)
2项抗病毒涂料团体标准发布
据报道,2020年12月1日,由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主持起草的《抗菌及抗病毒涂料》和《涂料(漆膜)抗病毒性能测试方法》2项团体标准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
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会长孙莲英介绍,具有抗菌、抗病毒功能的涂料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是涂料功能性的又一次突破,不仅可以改善消费者的生活水平,降低感染风险,也已经成为行业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如何有效地规范抗病毒、抗菌涂料市场,科学判定涂料的抗病毒性能,将抗菌、抗病毒涂料引入正确的发展道路,成为摆在涂料行业面前的新命题。
此前,抗菌涂料已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可以作为参照,但抗病毒涂料国内并没有成熟的测试方法。各家涂料企业也没有对涂料的抗病毒机理进行明确的阐述。2020年3月24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的《2020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加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领域标准,推进疫情应急处理、社会防控、防护用品、疫情防控物资及产业链配套设备等标准制修订工作。因此,新冠疫情防控对于抗病毒产品及其标准的要求显得十分的迫切。作为病毒日常防护的有力杀灭武器,涂料显然在抗病毒方面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业内专家表示,这2项标准的发布不仅使得抗病毒涂料生产及涂料抗病毒性能判定将“有法可依”,而且为行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和实用的涂料抗病毒性能测试方法,从而推动抗病毒涂料市场的规范发展,为疫情常态化防控作出贡献。(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