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影响乙肝治疗

2018-04-19 01:31王俊忠杨东亮
大众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表面抗原免疫耐受乙肝病毒

王俊忠 杨东亮

慢性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患者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将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或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目前用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长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控制慢性乙肝进展的关键,绝大部分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乙肝病毒的复制能得到长期抑制,肝细胞炎性坏死及纤维化能得到减轻,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能得以延缓和减少,生存时间得以延长,部分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能被彻底清除。

慢性乙肝能否被治愈

乙肝病毒感染人肝细胞后,病毒复制中间体cccDNA(共价闭合环状DNA)可进入肝细胞核,并以cccDNA为模板复制出子代病毒。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均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但是不能彻底清除cccDNA。所以,目前的抗病毒治疗很难完全治愈慢性乙肝。5%左右的患者在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可以彻底清除血液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达到功能性治愈。

乙肝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

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病毒和机体的多种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疗效。

四大病毒因素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水平及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表面抗原滴度的下降速度,均能影响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抗病毒治疗后,前12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滴度的下降速度是预测疗效的重要指标。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原是乙肝病毒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重要因素。e抗原阳性的患者,乙肝病毒复制较活跃,乙肝病毒DNA的水平也相对较高。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e抗原消失或出现血清学转换(转阴),提示抗病毒治疗能控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并部分恢复了机体的抗病毒免疫。

·乙肝病毒DNA(HBV DNA)患者血清乙肝病毒DNA水平是决定抗病毒治疗时机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2周内,血清乙肝病毒DNA下降的速度也是预测疗效的重要指标。

·乙肝病毒耐药、突变核苷酸类药物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乙肝病毒可能产生耐药、突变,导致治疗失败。预防耐药、突变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在初始治疗时应选用合适的抗病毒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耐药并及时更换药物,是实现有效抗病毒治疗的关键。

六大患者因素

·遗传和免疫状态根据患者的遗传特点和免疫状态,慢性乙肝患者的病程可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再活动期。处于免疫耐受期和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的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对抗病毒治疗的应答较差。

·年龄患者的年龄影响抗病毒治疗的效果。由于抗病毒药物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潜在影响,所以儿童不宜进行抗病毒治疗。大多数年轻患者处于免疫耐受期,抗病毒治疗应答较差;老年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应答也相对较差。

·生活习惯劳累、饮酒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等,会促使慢性乙肝病情的进展,也同样影响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基础疾病某些基础疾病,如免疫缺陷疾病、慢性肾脏疾病,以及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接受放疗或化疗的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难度会大大增加。

·依从性患者能否遵从医嘱,坚持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和随访,是决定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经济状况慢性乙肝的一线抗病毒治疗药物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这几种药物的价格相对较高,部分患者由于经济原因会推迟抗病毒治疗或者选取其他非一线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疾病进展,耐药发生率增高,治疗难度增大。

牢记三要点,获得更好疗效

目前,慢性乙肝很难被徹底治愈,但是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能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降低终末期肝病的发生率。患者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规范治疗

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定期复诊

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患者虽然暂时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应每3~6个月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甲胎蛋白、肝脏B超、无创肝纤维化检查等,必要时可进行肝组织活检。一旦符合抗病毒治疗的要求,应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

已经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应严格遵从医嘱,每3~6个月进行常规检查,监测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是否发生耐药和不良反应等。

已经结束抗病毒治疗或者自行停药的患者,不论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是否获得应答,在停药后3个月内,应每个月检测一次肝功能,之后每3-6个月进行上述常规检查。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避免劳累、少饮酒或避免饮酒、适当运动、避免肥胖等,有助于提高乙肝治疗效果。

专家提醒

目前,慢性乙肝很难被彻底治愈,但是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能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降低终末期肝病的发生率。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2周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DNA下降的速度是预测疗效的重要指标。

猜你喜欢
表面抗原免疫耐受乙肝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截短片段P165在酵母中表达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动态监测脾脏大小和肝硬度值协助判断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应精准抗病毒治疗
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不建议抗病毒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全球和我国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人数估计更正说明
胡蝶飞:面对乙肝病毒,乙肝感染育龄期女性该怎么做?
选择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胶体金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效果对比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