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瑶洁,韩 露,冯尚坤,段文凯,廖建伟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农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泡菜脆嫩芳香、口感独特,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具有健胃理气、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但腌制过程中,微生物产生的硝酸盐还原酶将蔬菜中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后者在体内能将血红蛋白Fe2+氧化,使其变为高铁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易引起急性中毒,严重时可致死亡[1]。另外,亚硝酸盐会与胃中含氮化合物结合成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2]。
截止目前,亚硝酸盐控制方法的研究重点在发酵方法的选择、辅料的添加和发酵过程条件控制上。如发酵方法方面,郝明玉、陈聪等[3-4]从传统腌制泡菜中筛选得到乳酸菌,比较了直投式和自然发酵方法的优劣。乳酸菌研究集中在筛选产酸和降解亚硝酸盐能力较强的菌株上[5]。发酵过程,调节盐的添加量、温度和发酵液的PH值来降低亚硝酸盐[6-8]。泡菜原辅料使用中,潮州菜惯用薄荷、罗勒和香菜调味,三者均有很好的亚硝酸盐的清除和亚硝胺合成的阻断能力[9]。另外随着茶多酚、谷胱甘肽、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泡菜与泡菜液中亚硝酸盐含量均逐渐减少[10-12]。
泡菜中添加中草药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方法,相关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如贾晶晶[13]等研究发现添加黄芩溶液会降低发酵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使用历史悠久,本课题在复合中药水煎液中,采用人工接种结合自然发酵方法腌制泡菜,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工艺,以期提高泡菜的安全、风味和保健功能,助力本国泡菜特色化,标准化,进而提高中式泡菜的国际地位。
豇豆、白菜、白萝卜、胡萝卜、黄瓜、蒜、生姜、白砂糖、食盐(无碘):浙江省台州市市椒江欧尚超市;当归、党参、黄芪:岷县和泰中药材有限公司;乳酸菌:四川高福记生物科技有限公;亚硝酸盐:分析纯,江苏强盛功能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对氨基苯磺酸: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盐酸萘乙二胺:分析纯,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亚铁氰化钾: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酸锌:分析纯,永华化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乙酸:分析纯,杭州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722sp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FA1004C电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学仪器(苏州)制造有限公司;PYX-DH450B-S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天恒医疗器械有限公司;HH2恒温水浴锅,邦西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800 mL自动排气发酵罐,淄博治德轻工制品有限公司。
1.3.1 泡菜试验技术方法
泡菜试验技术路线图见图1。
图1 泡菜试验技术路线图
1.3.2 复合中药水煎液的制备
称取不同质量(90 g、180 g、270 g、360 g和 450 g)的复合中药材(切片后的当归,党参,黄芪质量比为5∶3∶2)于3 000 mL烧杯中,加水浸泡 0.5 h,烧杯盖上玻璃皿盖,前后分3次共煎120 min,分别为50 min、40 min和30 min。每次煎之前加水,水量为中药重量的5倍。单次煎煮结束趁热过滤,最后合并3次过滤液加热浓缩至450 mL,于121 ℃下高压灭菌20 min。
1.3.3 发酵过程中不同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比较
蔬菜分别选择豇豆、白菜、白萝卜、胡萝卜、黄瓜去杂清洗干净,切分后,晾干(所有接触蔬菜的刀具、案板等都提前清洗干净,保证无油)。同时泡菜罐清洗后(无油)晾干。称取晾干的蔬菜各225 g,分别置于泡菜罐中。用凉白开配制盐3%、糖2%的盐水溶液,分别倒入泡菜罐,各泡菜添加4.5 g蒜和生姜,泡菜罐做好标记,30 ℃密封腌制。每24 h检测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1.3.4 乳酸菌接种量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将新鲜的白菜清洗干净,剥除坏叶,切去根部,切成2 cm×2 cm见方的块状,称取晾干的蔬菜225 g, 生姜、大蒜各4.5 g,白砂糖9 g,置于发酵罐中。发酵罐中发酵条件:倒入0.6 g·mL-1复合中药水煎液 450 mL,食盐5%。泡菜罐上做好标记,密封于30 ℃腌制。各罐乳酸菌添加量依次是:0.1‰、0.2‰、0.3‰、0.4‰和0.5‰。
1.3.5 食盐浓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蔬菜和辅料质量及处理技术见1.3.4,发酵罐中发酵条件:倒入0.6 g·mL-1复合中药水煎液450 mL,添加0.2‰乳酸菌。泡菜罐上做好标记,密封于30 ℃腌制。各罐的食盐浓度依次为:1%、3%、5%、7%和9%。
1.3.6 中药复合水煎液浓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蔬菜和辅料质量及处理技术见1.3.4,发酵罐中发酵条件:倒入复合中药水煎液450 mL,食盐5%、乳酸菌0.2‰。泡菜罐上做好标记,密封于25 ℃腌制。各罐中药复合水煎液浓度依次为:0.2 g·mL-1、 0.4 g·mL-1、0.6 g·mL-1、0.8 g·mL-1和1.0 g·mL-1。
1.3.7 发酵温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蔬菜和辅料质量及处理技术见1.3.4,发酵罐中发酵条件:倒入0.6 g·mL-1复合中药水煎液450 mL,添加0.2‰乳酸菌、5%食盐。各泡菜罐上做好标记,分别密封于20 ℃、25 ℃、30 ℃、35 ℃和40 ℃腌制。
1.3.8 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参见国家标准GB 5009.33—2016 第二法——分光光度法。
由图2知,在自然发酵情况下,不同蔬菜均在第2 d达到亚硝酸盐峰值,之后亚硝酸盐含量慢慢下降至国家限量以下。其中尤以白菜的亚硝酸盐含量为高,其峰值达到249.56 mg·kg-1,其他蔬菜亚硝酸盐峰值均低于100 mg·kg-1,且同一时间,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白菜。为了便于观察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选择白菜进行后续试验。
图2 不同蔬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图
2.2.1 乳酸菌接种量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目前已有商业化的固体泡菜乳酸菌发酵剂,方便直投式发酵泡菜或者人工接种结合自然发酵。直投式发酵亚硝酸盐含量远低于自然发酵,但是前者需要预先对蔬菜原料进行灭菌处理,对实验材料风味有一定影响,且增加成本。董静等[6]比较了人工接种结合自然发酵与纯自然发酵的优劣,发现人工接种乳酸菌结合自然发酵,不仅不破坏蔬菜本身风味,而且相比自然发酵,亚硝酸盐峰值低,降低速度快,含量少。因此,本实验采用人工接种结合自然发酵的方法。
由图3知,白菜本身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不同乳酸菌添加量下,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且均在24 h到达亚硝酸盐峰值。之后,亚硝酸盐含量迅速降低,在72 h候后变化平缓。乳酸菌添加量越高,亚硝酸盐的峰值越低,添加量为0.1‰时,峰值达到113.7 mg·kg-1,添加量增加到0.2‰时,峰值迅速降至26.4 mg·kg-1。同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6 d后的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减少。添加量为0.5‰时,尽管亚硝酸盐终值非常低,但是乳酸菌添加量偏大,泡菜口感过酸。经综合考虑选择0.2‰、0.3‰和0.4‰做后续的正交试验。
2.2.2 食盐浓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在泡菜腌制初期,乳酸未大量生成,对各类杂菌的抑制作用比较弱,主要依靠食盐来抑菌。由图4知,不同食盐浓度,各个泡菜的出峰时间差异比较大。1%和3%浓度是在24 h出峰,5%浓度72 h出峰,7%和9%浓度96 h出峰。这是因为食盐浓度越高,杂菌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因此,亚硝酸盐出峰时间较晚,但是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抑制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导致峰值较高。因此可以看到6 d以后亚硝酸盐含量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考虑到7%和9%浓度的泡菜亚硝酸盐含量均偏高,同时口感上过咸不利健康,取1%、3%、5%做进一步的正交试验。
图3 不同乳酸菌添加量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图
图4 食盐浓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图
2.2.3 中药复合水煎液浓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中药黄芪、当归、党参具有补气益血的效用,同时经研究证实,能抑制泡菜中有害杂菌的生长又对有益乳酸菌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4]。由图5知,黄芪、当归、党参的复合中药水煎液0.2 g·mL-1和0.4 g·mL-1浓度48 h出峰,0.6 g·mL-1、0.8 g·mL-1以及1.0 g·mL-1均在24 h出峰。亚硝酸盐峰值随中药浓度的增加而整体下降,但是1.0 g·mL-1浓度峰值却较0.8 g·mL浓度的 高,这可能是因为高浓度的中药水煎液不利于乳酸菌的生长。取出峰时间相对较前,峰值较低的0.6 g·mL-1、 0.8 g·mL-1、1.0 g·mL-1做进一步的正交试验。
2.2.4 不同发酵温度对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由图6知,温度对亚硝酸盐出峰时间及峰值均有较大影响。发酵温度为20 ℃和25 ℃时,均在第3 d出峰,而30 ℃、35 ℃和40 ℃均在24 h即出峰,即温度越高,出峰时间越早。同时总体来看40 ℃以下,温度越高,峰值越小,第6 d终值也越小。温度从35 ℃变为40 ℃,峰值不降低反而增大,这可能是因为温度较高以后,开始部分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导致其他杂菌生长繁殖加快,硝酸盐较多被还原为亚硝酸盐。
图5 不同浓度中药复合水煎液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图
图6 不同发酵温度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图
在温度的研究上存在一些争议,徐海菊等[15]发现高温比低温的亚硝酸盐峰值低,亚硝酸盐峰提前,这与本研究一致,但是周强[16]等人研究结果则显示,温度高,亚硝酸盐含量高,出峰时间不变。这可能是原辅材料种类、微生物本底数、体系pH以及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繁殖速度的影响所致。综合考虑到峰值、终值以及能耗,选择25 ℃、30 ℃和35 ℃作为后续正交试验水平。
2.2.5 白菜泡菜最佳工艺条件优化
根据各个单因素的实验结果,每个因素取三水平进行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见表1。以正交设计表安排实验,以6 d后的亚硝酸盐含量为指标。由表2知,极差A>B>D>C,即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顺序依次是乳酸菌添加量、食盐浓度、温度、中药复合水煎液浓度。极差分析结果显示,以6 d后亚硝酸盐含量为指标,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A2B2C1D2。即当乳酸菌添加量0.3‰,食盐浓度为3%,复合中药水煎液浓度为0.6 g·mL-1,温度为30 ℃时,亚硝酸盐含量最低。按照这一最佳条件进行验证试验,6 d后亚硝酸盐含量为0.713 mg·kg-1。从本课题研究来看,通过调整乳酸菌添加量、食盐浓度、发酵温度和复合中药水煎液浓度可有效消减泡菜中亚硝酸盐,且短期内就可以降至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上限的范围。
表1 L9(34)优化白菜泡菜工艺的因素水平表
表2 正交实验结果表
结果表明,各个因素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大小依次是乳酸菌添加量>食盐浓度>温度>中药复合水煎液浓度。当乳酸菌添加量0.3‰、食盐浓度3%,复合中药水煎液浓度为0.6 g·mL-1、温度30 ℃时,6 d后亚硝酸盐含量最低。在这样的条件下,泡菜安全性最高,同时口感爽脆,营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