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投入区域均衡配置的实证研究
——基于河南省数据

2021-05-20 05:32张睿雒曼别荣海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财政性泰尔教育经费

张睿,雒曼,别荣海

(1.新乡医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2.Envoy Global公司,伊利诺依 芝加哥 60606;3.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教育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方面,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区域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均等化是实现教育均等化的前提和基础。“十一五”以来,在全国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实现教育均等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河南省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河南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全省及所辖18个地市的教育经费总量不断增长。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整体大幅提升的同时,河南省各地市之间教育财政投入是否均衡,是制约河南省能否实现教育均等化的首要因素。本研究基于2006―2019年河南省18个地市教育财政经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数据,通过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三类指标,全面描述河南省18个地市间教育财政配置的均衡状况,探讨影响地方政府教育财政均衡配置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教育财政区域配置的相关研究

近十年,国内专家学者产出了不少关于区域教育财政配置公平均衡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侧重理论阐释,对教育资源配置理论进行分析与研究,如周洪新、杨克瑞对教育资源配置中政府的责任进行了剖析[1],赵祥、胡志军讨论了制度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2];二是着重实证研究,有学者站在全球视野下讨论教育经费的配置,如陈纯槿、郅庭瑾讨论了世界主要国家教育经费投入规模与配置结构[3];有学者基于全国31个省市区之间区域配置实证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如张炜等人对我国区域教育经费支出公平性开展了实证研究[4],卢晓旭等人对我国教育经费区域差异及教育公平演进进行了研究[5],孙凯、张劲英对不同经济基础省份间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6];有学者以高等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层次类型的教育投入为研究对象,或者以预算内教育经费收支、事业性经费收支等分项教育经费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指标展开讨论,如闫德明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一体化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7],黄建元等人开展了分税制下江苏高校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投入比较研究[8],郭化林、张婷运用了空间计量技术、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影响力及差异性进行了评价[9]。同时,在研究工具的选取方面,众多学者将统计学、经济学中的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作为评价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性的重要工具引入教育经济研究领域[10-12]。

以往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揭示了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和教育公平方面的一些发展趋势,这些成果在研究地理区域的选取方面多数是对全国教育财政经费配置情况的宏观分析,评价单元绝大多数是31个省级层面的数据。本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选取的数据主要聚焦于省域内部教育财政资源的区域配置;二是在学科方面兼顾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财政数据,避免了脱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孤立地分析教育财政发展水平的局限性,研究有助于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反映我国教育财政资源的配置状况。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的时效性、数据的可得性以及评价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性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数据来源和方法做以选择。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6―2019年)、《河南统计年鉴》(2006―2020年)。研究选取2006―2019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生均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地区GDP总值、地区人均GDP产出、地区财政收入总值、人口分布数据等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教育发展水平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研究进一步把河南省的18个地市按地理空间布局的不同,分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区域等四个区域进行比较。中原城市群指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9个城市组成的密集区;黄淮经济区包括驻马店、商丘、周口和信阳4个城市;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包括三门峡和南阳2个城市;豫北经济区由安阳、鹤壁、濮阳3个城市组成[13]。

(二)研究方法

在众多评价资源配置均衡性的方法中,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泰尔指数是较为常用且具有代表性的方法。

1.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相对离散程度,即差异大小的一个统计学指标。变异系数可以用来表示截面数据的区域变异程度,具有时间序列的截面数据可以反映区域差异状况在一定时期的时间演变。变异系数减小,则说明数据的变异程度缩小,数据分布更加均衡。

2.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设计的判断人群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具有直观、易于比较等特点。基尼系数做为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可以用于一切关于资源分配均衡程度的分析。通常来说,基尼系数在0~1,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是不平等。利用基尼系数评判收入公平程度的评价标准如下:基尼系数为0是绝对公平,为1是绝对不公平状态,0.2以下表示最佳的公平状态,0.2~0.3表示比较公平;0.3~0.4表示收入的差别相对合理,为正常状态;0.4是警戒线,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处于不公平状态;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处于高度不公平的危险状态。用于评价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评价标准可以借鉴经济学方面的评价标准[14]。在实际应用中,基尼系数在说明相同区域不同发展时期的均等程度时间序列分析中最为有效。本研究通过计算18个地市的生均财政性教育投入基尼系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尼系数,以此分析判断18个地方间教育财政配置的均衡程度以及这种配置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3.泰尔指数(Theil index)

泰尔指数是测量某地域社会各种资源分配均衡性评价的重要指标,泰尔指数值越低说明该区域社会资源分配均衡性越好[15]。泰尔指数同时具有可分解性质,可以将总体差异性分解为组内资源分布差异和组间资源分布差异,其中组内差异即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内部教育财政配置的差异;组间差异,即四个经济区之间教育财政投入的差异;据此,还可计算各部分差异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率。因此利用泰尔指数测量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均衡性,不仅可以测量一定地域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总体均衡性,还可以测量该地域内不同区域间和区域内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均衡性。

三、河南省教育财政投入区域配置均衡性及变化趋势分析

教育经费的投入水平,既取决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受区域学生数量的影响,为全面客观地衡量各地区教育投入水平的均衡程度及发展变化趋势,研究将从18个地市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两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区域配置

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讨论“十一五”以来18个地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绝对量的配置状况及发展趋势。

1.“十一五”以来河南省各地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绝对量大幅提升

区域教育财政投入的总量数据显示,2006年,教育财政投入绝对数量最多的城市——郑州市达到33.66亿,最少的城市是济源市2.75亿。发展至2019年,郑州市当年教育财政投入达到274.95亿元,比2006年投入水平增长了241.30亿元,是全省18个地市中投入量和增长量均位列第一的城市;济源市教育财政投入16.57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13.82亿元,是全省18个地市中投入量和增长量均位列末位的城市。2019年相较2006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数量均大幅提升,18个地市的平均投入水平从2006年的13.60亿元提升至2019年的104.41亿元,增长了6.68倍(见表1、表2、图1)。

表1 2006年和2019年河南省18个地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分布特征

图1 2006年和2019年河南省18个地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对比

表2 2006与2019年河南省18个地市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比较

从四个经济区域的角度分析,2019年四个区域的教育财政投入平均水平相较2006年均大幅提升,黄淮经济区城市的平均水平提升幅度最大,平均提高了113.23亿元,豫北地区提升幅度最小,提升了56.45亿元,豫西豫西南地区和中原城市群则分别提高了98.20亿元、81.47亿元。2006年以来,在全省18个地市中,郑州市投入水平领先于其他城市,黄淮经济区的四个地市(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量平均水平和增长幅度两个指标方面领先于其他三个地区。因此,尽管其生均教育财政经费方面始终落后于其他三个地区,但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见表3、图2)。

表3 2006年和2019年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域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比较

图2 2006年和2019年河南省四个经济区域教育财政投入量对比

2.“十一五”以来河南省18个地市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配置水平呈现“低投入水平的均衡—高投入水平的不均衡—高投入水平的均衡”的发展趋势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际标准分类,衡量教育经费投入规模的关键指标之一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这一比值越高说明国家在公共教育领域的投资比重越大[3],这一指标同时也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财政性教育经费的贡献度,代表每一元GDP产生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数量。在我国,1993年中央出台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是国家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对教育经费投入给出定量的评估标准和政策目标,是中国教育财政史上的一项重大政策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至2000年末应达到4%”[16]。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再次提出,“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17]。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18]。相对于国家的政策要求,特别是201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连续7年超过4%的教育财政投入表现,河南省这一比例与国家政策要求、与国家整体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实现这一政策目标仍需要省财政及各个地市的持续努力。

数据表明:2006年以来,河南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从2006年的2.29 %增长至2012年的4.05%,又回落至2019年的3.81%,河南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整体呈现持续增长的发展趋势见表2、表4。对比2006年和2019年各地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十一五”以来,河南省持续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的力度,18个地市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达到4%的地市数量,从2006年的0个发展至2019年的6个,各个地市积极贯彻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教育财政政策,积极提高教育投入水平,确保了河南省18个地市教育经费财政投入水平的整体上升(见图3)。

2006年,18个地市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均低于4%,河南省有三分之二(12个)地市的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9%,与国家政策要求的4%距离较大;黄淮经济区的商丘市位列全省第一(达到了3.12%),介于2%~3%的地市包括黄淮经济区的信阳2.99%、驻马店2.86%、周口2.49%以及豫北地区的濮阳2.57%和安阳2.31%。发展至2019年,尽管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上升至3.81%,仍然低于4%的目标要求;黄淮经济区的驻马店(5.09%)、信阳(4.83%)、周口(4.37%)、豫西南地区的南阳(4.61%)以及豫北地区的濮阳(4.87%)、安阳(4.25%)等6个地市完成了国家政策目标,进入河南省教育财政投入占GDP比例的第一梯队,占全省18个地市的三分之一。2019年,河南省三分之二的地市包括中原经济区的9个城市、黄淮经济区的商丘市、豫西地区的三门峡市、豫北地区的鹤壁等12个城市的教育财政投入占GDP比例仍未达到政策要求。对比2006年、2019年数据,“十一五”以来在河南省的四个经济区域中,黄淮经济区对教育财政投入的重视程度整体高于河南省其他经济区域,也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分析2006―2019年18个地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年度差异系数,其发展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相比2006年,差异系数在2008―2013年逐年提升,保持较高水平,2014年之后差异系数逐渐减小。设定2006年的状态是“低投入水平的均衡”,数据表明:2006年以来,伴随着河南省各地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地市教育财政投入占GDP比例的不断提高,同时18个地市之间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教育财政投入数量呈现出“低投入水平的均衡—高投入水平的不均衡—高投入水平的均衡”的发展趋势。

表4 2006―2019年河南省18个地市财政性 教育经费占地区GDP比例的变异系数 %

图3 2006年2019年河南省18个地市教育财政性经费占GDP比例分布

3.基于泰尔指数的均衡性变化

河南省18个地市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区域配置水平在总体趋于均衡的发展趋势之下,省内四个经济区域内部各自的均衡程度又有所不同,其中中原城市群、豫西豫西南内部的不均衡较为突出。

第一,基于泰尔总指数的教育财政投入区域均衡性变化。表5数据显示,2006―2019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总泰尔指数在0.003 82―0.019 77,处于较低水平,且2006年以来的十余年间泰尔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这表明”十一五”以来伴随着河南省及各地市教育财政投入总量的大幅提升,全省18个地市教育财政投入的区域配置均衡性和公平性有了很大的改善。

表5 2006―2019年河南省18个地市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泰尔指数

第二,基于分解泰尔指数的教育财政投入区域均衡性变化。分解的泰尔指数将河南省18个地市间教育财政投入总差异分解为中原经济区、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经济区之间的差异和四个经济区域内的差异。从数据分解的结果看(见表5),2006年以来,伴随着总差异的显著下降,四个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逐年减小,2012年是个分界点,2006―2011年,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影响力基本均等,2012―2019年,四个经济区域内的差异对全省总差异的影响超过了区域间的差异,2012―2019年由于区域内的差异造成教育财政配置不均衡的影响力,分别是54.0%、66.0%、77.0%、75.0%、64.0%、76.0%、90.0%、88.8%(见图4)。

通过比较表5中四个经济区域的泰尔指数,可以进一步发现,2006―2012年中原城市群的泰尔指数远远高于其他三个区域的泰尔指数,在此期间中原城市群内部教育财政的不均衡是造成河南省教育财政不均衡的主要因素;2013―2016年豫北3个地市的泰尔指数高于其他三个区域,在此期间豫北地区内部教育财政的不均衡是造成河南省教育财政不均衡的主要因素;2017年以来,豫西豫西南、中原城市群的泰尔指数高于其他两个区域,“十三五”后期这两个区域内部教育财政的不均衡是造成河南省教育财政不均衡的主要因素。以上结论在文中图1也能得到印证。分解泰尔指数提示:要实现河南省教育财政区域间配置的均衡状态,既要关注四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均衡与公平,同时也要重点关注不同经济区域内部各个地市教育财政配置的均衡与公平。

图4 2006―2019年河南省18个地市教育财政投入差异泰尔指数

(二)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区域配置

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讨论河南省18个地市的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配置状况及发展趋势。

1.18个地市的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整体水平和均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表2数据显示,18个地市的生均教育财政经费投入水平及区域间均衡程度得到大幅提升。2006年以来,河南省18个地市的生均教育经费从2006年的生均1 072.95元提升至2019年的8 229.87元,增长了6.67倍。2006年,生均教育财政投入最多的城市是济源市1 992.78元,最少的城市是周口市472.51元。发展至2019年,生均教育财政投入最多的城市三门峡市达到13 519.8元,最少的城市商丘市6 082.45元。同时,2019年相较2006年,尽管18个地市生均教育财政投入的极差、平均值、标准差均大幅提高,但变异系数由0.310 1减小至0.245 9,减少了0.059 8,说明:2019年与2006年相比,18个地市生均教育财政投入不仅整体水平大幅提高,区域之间的教育财政投入整体差异缩小,区域间教育经费配置的均衡性得到了有效提高(见图5)。

从四个经济区域的角度分析,2019年四个区域的生均教育财政经费水平相较2006年均呈现大幅提升,豫西豫西南地区提升幅度最大,提高了9 196.97元,黄淮经济区提升幅度最小,提高了6 450元,中原城市群和豫北地区则分别提高了7 180.35元、6 669.15元(见图6)。2006年以来全省18个地市中,豫西豫西南地区(三门峡、南阳)在平均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数量的增长幅度领先于其他地区,从2006年位列四个区域的第三位上升至2019年的首位,主要原因在于三门峡市生均教育财政投入的涨幅位列全省18个地市首位(见表2、图5)。

图6 2006年和2019年河南省4个经济区域生均教育财政经费对比

2.18个地市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配置的发展趋势

“十一五”以来河南省18个地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趋向更加均衡的同时,各地市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配置呈现趋向均衡与公平的发展趋势。

由表2、表6数据可知,2006―2019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人均GDP按各地市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由2006年的0.266 6降低至2019年的0.210 1,各地市生均教育财政性经费按各地市学生数量分布的基尼系数均在0.2以下,且表现出持续减小的发展趋势。由此说明:2006年以来,河南省18个地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更加均衡,伴随着各地市生均教育财政支出大幅提高的同时,其区域配置总体处于比较公平、比较均衡的状态,且一直向着更加均衡和公平的趋势发展(见图7)。

表6 2006―2019年河南省18个地市生均教育财政性经费的基尼系数

图7 2006―2019年生均教育财政性经费的基尼系数

3.18个地市教育财政经费的提升速度均远超区域经济发展速度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影响,可以通过对比一定时期内教育财政经费的增长速度与区域经济水平增长速度来分析。研究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倍数来反映2006―2019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经济增长速度,用生均教育财政经费增长倍数反映同期教育财政投入的增长速度。2006―2019年,18个地市的生均教育财政增长均高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平均高出3.88倍;黄淮经济区的周口市高出7.99倍、驻马店市高出4.53倍,豫北地区的鹤壁高出5.28倍,豫西豫西南的三门峡市高出10.09倍。这说明,2006年以来河南省各地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财政投入,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给予了教育更大力度的财政支持(见图8)。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十一五”以来(2006―2019年)河南省18个地市教育财政投入的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泰尔指数的测算与分析,通过对比各地市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2006年以来,生均教育财政投入按学生数分布的基尼系数与区域教育财政投入按学生数分布的总泰尔指数均呈现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河南省18个地市间教育财政投入水平整体快速提升的同时,其区域配置的均衡性也得到了持续改善。

第二,2006年以来,河南省18个地市的生均教育财政投入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省内经济发展水平相较落后、201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于全省后五位的黄淮经济区,对该地区的教育财政给予了比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市更大力度的支持,并没有让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制约区域教育财政投入的客观因素。

第三,河南省18个地市间教育财政配置的非均衡表现既有四个经济区域的区域间的不均衡,也有区域内地市之间配置的非均衡表现,形成全省非均衡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不同经济区域内部地市间配置的非均衡。

第四,需辩证地看待河南省教育财政经费的配置状况。仅分析河南省内数据,当前18个地市间教育财政经费配置接近绝对均衡和公平的状态;如果把河南省数据放在全国的层面分析,相较全国教育财政投入占GDP比例水平,近20年河南省整体持续低于全国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实质上处于低投入水平的教育财政区域均衡状态(见图9)。

图9 2000―2019年全国与河南省教育财政经费占GDP比例的比较

(二)政策建议

一是建立教育财政投入持续增长机制,确保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与全国水平一致。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赖以发展的必要物质保障。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自2012年以来连续7年保持在4%的水平线之上[19],我国已正式跨入“后4%”时代。在4%成为全国财政教育投入的新常态背景下,相比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财政教育投入占GDP比例长期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历史欠帐多,其主要原因在于:2000―2015年有8年的河南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年度增速滞后于当年GDP的年度增速,特别是2014年度全省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年度增长率是-0.77%,而当年的全省GDP年度增长率是8.56%[20]108。教育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河南省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水平,决定了河南省能否由人力资源大省进入到人力资源强省的行列,教育经费短缺将极大制约河南省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增加教育支出的财政政策,也是政府实施发展型社会政策——“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助力经济增长、提升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具体举措之一[21]。因而,河南省的财政教育投入能否满足省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是省市各级政府、教育政策制定者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截止到2019年底,河南省18个地市中仍有12个地市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低于4%(见表2),所以,省、市、县三级政府要建立教育财政投入持续增长机制,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教育投入力度,保持教育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持续增长,从而使全省各地市这一比例尽快达到国家的基本政策要求。

二是深化教育财政省级统筹体制改革,加强教育经费省内转移支付,充分发挥省、市、县级政府在教育财政投入中兼顾总量提升与区域均衡的保障作用。2005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确立了“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分担,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是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包括以下内容:合理确定省域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成本分担等方面的实施标准;统筹省级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安排财力,依法落实发展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强化省级政府在发展义务教育方面的支出责任和对省以下财政的转移支付能力。可以说,国家的相关政策文件规定并特别强化了省级政府在省域教育财政投入中的作用。

针对河南省教育财政投入区域配置现状,18个地市间教育财政投入趋向均衡的同时仍存在区域财政投入力量强与弱的区别,必须强化省级政府对教育财政经费的调配与转移支付等统筹作用,发挥市县级教育财政投入协同作用,遵循“省级统筹、构建标准、科学调控、持续增长”的管理原则,用好省级政府的教育财政自主权,在全省范围内统筹各地区教育的发展,统筹制定与实施符合河南省省情且利于未来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教育资源配置标准,合理设计并科学实施省内转移支付制度,优先增加经济欠发达地区、生均教育经费落后地区的教育财力供给,持续增长全省各级教育生均经费支出,最大程度地保证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财政均等配置,快速赶超全国教育财政投入的平均水平。

三是拓宽教育筹资渠道,提高教育筹资总量,促进省域教育财政整体实现生均经费高投入水平的均衡。“十一五”以来河南省内教育财政投入区域均衡性持续提高,但与全国水平相比,同期河南省各类教育生均教育事业费的绝对量低于全国相应指标水平。增长量方面,由于全省教育经费总量的限制,不同发展时期只能对不同的教育层次采取有选择的重视。“十一五”期间,河南省教育经费投入的重点放在义务教育阶段,“十二五”时期仅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教育经费高于全国的增长量,同期的河南省普通小学、普通中学、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增长量均低于全国平均增长量[20]117。相比河南省的人口基数和在校生数量,教育投入不足始终是制约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决定河南省经济发展未来能否赶超经济发达省市地区的重要因素之一。

分析河南省教育经费的筹集来源,2006年,教育总经费中国家财政性经费占67.92%,发展至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达到77.49%,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的比例从5.4%降低至1.14%,捐赠收入占比从0.14%降至0.05%,学生学费收入占比维持在17%左右。数据表明,近年来河南省教育经费数量的增长主要建立在国家及省财政资金大量投入基础之上,而通过教育经费来源的其他渠道如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投入、社会捐资和集资投入等获得的经费占比不升反降。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教育领域财政事务特别提出“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赠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教育”[22]。重视教育的政府未必就是教育上的大政府,承担了教育全部责任的政府,未必就能够做到教育资源配置的最大化[1]。省级政府今后在提高教育筹资总量过程中,除了提高省、市、县政府的教育财政持续支持力度,还要研究出台有利于捐资集资办学的相关优惠政策,充分拓展利用其他教育筹资渠道,实现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在教育发展中的协同力量,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捐资助学、投资办学不失为解决教育经费短缺、快速提高教育经费总量的良方。

四是改革完善各级政府教育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的考核监督机制,确保政策落实。为确保河南省教育财政投入总量持续增长、财政投入GDP占比和各级教育生均经费尽快达到国家平均水平,确保国家教育财政政策要求尽快落实,必须立足河南省省情,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省、市、县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投入考核、监督与保障机制。宏观层面,加强对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投入工作的考核监督,科学设计针对政府预算管理部门的考核奖励标准,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奖励手段,按照长期、中期、短期相结合的教育财政投入考核周期,针对教育财政投入完成情况奖优罚劣;微观层面,健全各级政府教育财政预算编制制度,科学制定预算,对经费的预算投入、执行严格管理,完善预算从制定至实施的全过程管理,强化教育财政预算的审计与监督机制,提高预算的执行效率。总之,要逐步实现省级统筹体制下的教育财政投入公开化、透明化,建立由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协同省级以下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监督考核体系和机制,确保国家政策的有效实施。

猜你喜欢
财政性泰尔教育经费
百忍寺
百忍寺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及改革策略
幽默救命
基层行财政性缴存款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