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山石窟塑像壁画探析

2021-05-19 15:56汤凤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6期
关键词:凉州塑像佛教

汤凤萍

摘 要:凉州地接西域,是河西走廊上的重要枢纽,加上这里淳朴的人文情怀,使佛教优先传入凉州并且繁荣发展。矗立在凉州的武威天梯山石窟是我国一座重要的具有深厚佛教背景的石窟寺,它记录了佛教的传入及发展过程。文章通过介绍佛教在凉州盛行的原因和不同时期天梯山石窟中的塑像形制和壁画特点的变化,构筑一个深入了解天梯山石窟重要地位和佛教发展历程的向导。

关键词:凉州;天梯山石窟;佛教;塑像;壁画特点

1 佛教在凉州盛行的原因

1.1 凉州的地理位置

“襟带西蕃,葱右诸国”“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喉襟”,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凉州,作为河西都会,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同时凉州是很多政权建立后成立的治所,东晋十六国时期,凉州先后出现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四个割据政权,再加上隋末唐初李轨占据凉州后建立大凉国,对佛教在凉州的盛行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人为因素

历史上凉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西戎、乌孙、月氏、匈奴、氐、鲜卑、吐谷浑、吐蕃、党项、回鹘、蒙古、藏、满、回等各民族生活在这里”①。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包容创新,共同进步,实现了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

孙昌武先生《中国佛教文化史》中说:“在古代各国、各民族间交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当时的中国人努力吸纳外国和周边地区的文明成果,滋养发展自身的文化,就中土方面说,则要具有广阔的思想境界和巨大的包容力,以开阔通达的胸襟容纳和汲取外来的新宗教。”②高僧在凉州不断翻译佛教经典,从理论上满足僧侣及广大信徒的需要,从而使佛法深入人心,被广泛传播普及。“姚秦时代印度名僧鸠摩罗什经西域来中国,大事翻译佛经,弘扬般若佛学,这是沟通中印文化思想、开展佛教文化的最大关键。”③

1.3 凉州相对稳定的环境

中国古代社会历来战乱频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林立,战乱不断,秦汉实现了大一统,然而东汉末年,战争又起,硝烟弥漫,群雄割据,各民族遭受战乱,这一时期的凉州,相对于中原地区而言,则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晋书》卷八十六《张轨传》记载:“秘书监缪世徵,少府挚虞夜观星象,相与言曰:‘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唯凉土耳。”④“五凉”统治下的凉州,总的政治概况正如陈寅恪先生所称:“秩序安定,经济丰饶,即为中州人士避难之地,复是流民徙移地区,百余年间,固所不免,但较之河北山东,屡经大乱者,略胜一筹。”⑤凉州相对稳定的环境也为佛教兴盛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1.4 天梯山的岩石构成

根据黄羊河水库地质资料表明,天梯山为第三纪上新统砖红色砂岩及土黄色砾岩和砾砂角岩与黏土胶结形成的二元结构地层。⑥天梯山北麓,是从祁连山分离出来的一支由东南向西北的山脉。在它的东面为小坡山,西南有观音山,南面为磨脐山,北面为水峡口。天梯山因山峰巍峨,道路崎岖,登临之难犹如攀登天梯,故而得名。整个山体呈现红色,间或黄色,显然与佛教及佛教对石窟选址有关(图1)。当黄遇到红,无声地传达着对生命的喜悦。红色是象征勇敢的颜色。如在红山之上修建的布达拉宫、甘肃武威鸠摩罗什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作海寺,这些祭堂涂红的做法,也是古代贵人和勇士墓上涂红做法的延续。黄色之所以在佛教中有尊贵的地位,和佛祖有着直接的渊源。天梯山是砾岩和砂岩结构的地层,石质疏松,便于开窟塑像,这样也使凭借当时生产力与生产工具完成开窟塑像的任务成为可能。

2 背景介绍

据史书记载,西汉元朔二年(前127),汉武帝将禹贡时期沿袭下来的雍州改为凉州,将“雍”改为“凉”字的主要原因是这里南面有山,终年积雪不化,周边气候寒凉,故取名为凉州。凉州凭借它地接西域承担着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转任务,成为河西走廊重镇。

据史料记载,很多政权建立后都会在这里成立治所,以方便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因此这里商业贸易繁荣、文化交流频繁,因而成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此同时,凉州成为佛教向东传播进入中原的首要枢纽。各个时期的天梯山石窟形態形象地记录了这一传播及发展的过程。

《十六国春秋·北凉录》记载:“先是蒙逊王有凉土,专弘事佛,于凉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千变万化,惊人炫目。”天梯山石窟,俗名大佛寺,又称广善寺,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的悠久历史,历经北魏、北周、唐、西夏、元、明、清等不同时期的相继开凿和修复,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整个窟群南北长130米,离地面30~60米处,洞窟比较集中,大体上可分为三层。其中第6窟、7窟、8窟为北魏石窟,第1窟、4窟、18窟为北凉洞窟,第2窟、3窟、13窟为唐代石窟,第11窟是西夏时期开凿的。因此了解天梯山石窟的开凿和发展,也能有效了解凉州佛教、文化及经济的发展。

3 天梯山石窟发展

3.1 北凉时期

3.1.1 塑像

天梯山石窟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它几乎涵盖了石窟寺的所有洞窟形制,像中心塔柱窟、大像窟、佛殿窟、佛坛窟、僧房窟、小型禅窟等,每一种窟形都有不同的用途。天梯山石窟的第1窟、4窟、15窟、18窟就是时期较早的中心塔柱窟。

北凉洞窟,是天梯山最早开凿的洞窟,雕刻艺术的开启是这一时期的重大成就。在这一时期下绘画艺术、人物肖像画逐渐体现出佛教元素。并且,佛造像也从印度犍陀罗风格和笈多艺术逐渐向汉地风格转变。这种窟形源自印度的支提式洞窟,在十六国与北朝时期比较盛行。它的基本窟形呈“凸”字形,窟顶中部隆起,分前、后两室,前室横阔呈矩形,后室呈方形。方柱象征着佛塔,它的每面都划分成多层,每层每面都开着圆拱形的窟龛,里面供奉着佛与菩萨的塑像。方立天先生在《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提道,“窟正中有方形的塔柱或佛龛,以代表支提分位。有许多窟是正中后靠壁前雕刻大佛,左右是菩萨、天王”。①孙昌武先生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中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主尊释迦和弥勒之外,又添附众多力士、飞天、伎乐人、供养人像相陪衬,它们千姿百态、生动鲜活,雕造技法娴熟,繁复多变,主次分明,与主像相配合,使每个窟龛在艺术上构成完美和谐的整体。”②

3.1.2 壁画

这一时期的壁画人物绘画线条朴实古拙,着色用笔雄健壮丽,层层晕染,立体感很强,具有原始的粗犷风格。祁志祥先生在《佛教美学》一书中提道,“中国关于佛教壁画的记载见于东汉明帝时期,而中国佛教壁画的兴盛始于魏晋南北朝”。③对于佛教壁画在佛教史中的重要地位,方立天先生在《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说:“佛教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是显著的、重要的。它不仅在形象上创造了许多典范作品,新创别开生面的形式,而且丰富了绘画的题材。”①天梯山石窟群的早期壁画都是用土红色作底色,然后再在紅土的底色上面敷彩作画,其线条几乎都是铁线描,在上彩、设色和平涂、晕染方面,都给人以和谐、自然、高雅、鲜明的质感。

天梯山壁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后代重修的次数较多,保存在墙壁上的壁画层次也较多,在有些窟内(如第1窟和第4窟),壁画的层次竟达到了七八层甚至是十层之多,这在其他的石窟当中是绝无仅有的。北凉壁画可以说是天梯山石窟的镇窟之宝,也是天梯山石窟最珍贵的壁画,它是证明天梯山石窟是北凉石窟的实物证据之一,也是研究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北凉时期壁画最明显的特征是大都以菩萨为中心,内容画面比较单一,人物形象反映的是古代印度人细腰、高身、脸庞圆大的特点。此时的塑像和壁画既有中国典雅含蓄的风韵,又富有古印度风格,更是与印度早期石窟中的壁画风格相似。

3.2 北魏时期

3.2.1 塑像

第6窟、7窟、8窟为北魏石窟,这一时期菩萨像由北凉时期的印度人物形象逐渐向汉人化方向发展。此时的菩萨身材修长,额广颐窄,后脑突出,脖颈细长,长裙裹脚,挥巾起舞。从效果上看,给人以清雅秀丽、飘飘若仙的感觉。有鲜卑文化与中原和南朝汉族文化融合,外来佛教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相融合的独特样式。这时其“秀骨清像”的形象、“褒衣博带”的服饰不仅占据天梯山石窟的主导地位,也主宰了全国石窟造像的风格。

3.2.2 壁画

这一时期壁画的特点是“所有壁画,全都直接绘制在壁面的泥层上,一般都先用淡土红线起稿作画,色彩以土红色着底,色调温暖厚重,之后,则按不同部位施以朱红、浅青、淡绿和白垩等色,在用墨线勾勒定型后,略加淡色涂抹,素净淡雅,往往在最主要的部位,再加上一道或两道白线,以增强效果”。②这一时期壁画中的佛像慈眉善目,面部逐渐趋于汉化,深情、温婉、恬静,服饰保留了印度、波斯的古老习俗,又是北凉风格的一种变异。

3.3 北周时期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进而到北周,中原文化艺术西涉河西,使原有的艺术风格呈现出综合东西艺术形象的新面貌。第8窟右壁第二层为北周时期重绘。其中左胁侍菩萨头戴多瓣花冠,系白色巾带,并在两侧上部紧挨耳朵处做结下垂。白净面皮,脸盘长圆,尽管鼻子和嘴巴模糊不清,但留在脸面上的长眉细眼很是清晰,显得十分沉静和优美。丰满的脸颊十分饱满,裸上身,斜披络掖,颈戴项圈,肌肤白净,双肩浑圆,特别是横放在胸前的右手以及下垂的左臂,仅仅几条轮廓线,便使整个肌体显得优美异常。不论是从整体形象上来说,还是从画风上看,它们既有北周时期那种珠圆玉润、婀娜多姿和雍容大度的风韵,又有隋代沉静优雅的特色,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融合的佳作。北周中期,统治者“灭法禁佛”,废寺庙、罢沙门,佛教的发展一时受阻。天梯山石窟中北周作品稀少可能与周武帝灭法有关,保留的这幅作品成为研究北周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3.4 隋唐时期

3.4.1 塑像

第2窟、3窟、13窟为唐代石窟,这一时期佛像的塑造艺术兴盛,佛教在我国石窟史上的影响尤其深远。这个时期整个社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安定,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读史方舆纪要》记述“唐之盛世,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其地”。天梯山呈现出的灿烂艺术,特别是13窟巨佛的出现,标志着唐代佛教的鼎盛。这一时期天梯山石窟壁画特点是其壁画风格吸收了中原地区的艺术新风。壁画在形态上更近乎人情,更加写实。壁画大都色彩艳丽,线条清晰,人物造型丰满,服饰华丽,神态悠闲典雅,反映出宫廷里歌舞、宴乐升平的繁荣景象。

同时,也反映出唐时河西一带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达,也说明当时人民的生活比较富足安定。唐代开凿的石窟中有不少故事是讲佛教的因果报应的。此外,石窟塑像和壁画形式,其始源莫不与隋唐时期带有浓厚佛教色彩的佛曲、讲经、变文有关。现存第3窟的释迦结痂像和二胁侍、第2窟的两身供养菩萨,比例适度,神情自若,丰肌秀骨,衣着贴体,好像落落大方的俊俏少女,充分反映了凉州地区在盛唐时期文化艺术的高度繁荣。

祁志祥先生在《佛教美学》一书中提道,“隋唐时期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辉煌灿烂的时代,佛教雕塑在武则天时期达到高潮。群像布局严谨,刀法纯熟。佛像面容贴切近人,身体圆肥丰硕,笔意豪壮,菩萨雍容华丽,细腰斜款,楚楚动人,天王力士肌肉怒凸,赳赳雄武。玄宗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的黄金时期,此时的造像写实逼真,线条古拙流畅,技法严谨纯熟,形象洗练概括,不难看出唐代塑像雍容华贵,圆润丰腴,宽妆高髻,神情自若,姿态优美动人,充满生命的活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圆熟与完美”。①

3.4.2 壁画

在这一时期而天梯山石窟的壁画特点是壁画风格吸收了中原地区的艺术新风。壁画在形态上更近乎人情,色彩艳丽,更加写实,线条清晰,人物造型丰满,神态悠闲典雅,反映了宫廷里歌舞、宴乐升平的繁荣景象。衣褶浑圆流畅,手法细腻,服饰华丽,厚重又柔和,线条清晰,服饰华丽。分布合理均匀,惟妙惟肖,作为我国早期石窟的代表,对传播弘扬凉州佛教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我国石窟发展乃至整个佛教发展史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壁画艺术凸显佛教兴盛,壁画造像等佛教艺术也得到长足的发展。

从隋唐的壁画题材来看,壁画中的菩萨、伎乐天、供养人等形象更加世俗化,使神祇和现实更为接近,俗人形象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特点也更鲜明。第3窟中的壁画菩萨头像完全像是一位优雅高贵的妇人。正如祁志祥所说,“唐代是中国窟龛和造像艺术最为成熟的时期,发展到这一阶段,外来的石窟艺术已经完全中国化了,隋唐时期的凉州佛教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主要窟型已由中心塔柱型演化为接近方形的殿堂式;造像则凸显民族特色人物的躯体修长丰腴,表情或肃穆端庄,或温厚优雅,衣服装饰等细节已摆脱外来面目”。②

3.5 西夏时期

3.5.1 塑像

这一时期,西夏在凉州大规模重修寺窟,第11窟是西夏时期开凿的。这一时期修建寺窟的风格在吸收吐蕃佛教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其内容和艺术表现出多元化的风格,注入了新内容,形成了民族特色。在这一时期的塑像中,菩萨着西夏服饰,旁边女供养人半跪,手持花茎,为典型的西夏藏传佛教风格。

3.5.2 壁画

壁画造型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天梯山石窟壁画内容艺术多元化,民族融合对这一时期的石窟壁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多数壁画题材已演变为中国化、格式化、图案化,如第3窟的立佛画,佛像袒胸露颈,内穿绿色中衣,外罩紫红袈裟,腰系长绦,下穿紧身绛色长裙,左手举胸前,右手垂下,气度文静自若,整幅画色彩清新淡雅,线条匀整而流畅”。③第7窟童女像,在圆圆的头顶上,髻发双分呈人字形,红唇大眼,稚气十足,身穿绿色长袖大翻领左衽长袍,束腰带,双手张开,作舞蹈状,线条清晰可辨,凸显西夏壁画特点。北宋时期,武威被西夏党项民族所统治,随着西夏与吐蕃两国的友好往来,藏传佛教逐渐渗入到河西,使这一时期的佛教艺术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

在绘画特点上,西夏早中期的佛教壁画继承晚唐五代和北宋的画风,晚期佛教壁画则具有自己的特点。此时壁画运用描画晕染的方法,线条较粗,多以大面积的石绿色打底,呈现出清新的色调,使土红色线条勾勒出来的轮廓更加明显,色调整体偏冷色系,展示出西夏党项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

3.6 蒙元时期

蒙元时期,天梯山石窟发现的文物多为壁画。元朝信奉佛教,使凉州佛教得以延续和发展。在元朝统治下民族关系较为復杂。因此在河西石窟艺术中表现出多元化样貌。特别是西藏宗教领袖萨班智达·迦贡噶坚赞亲抵凉州弘扬佛法,并出资建刹立寺,重修原有佛教寺塔,使天梯山石窟出现明显的藏传佛教风格。元代壁画色彩浓厚、单纯,人物造型凝重、色调和谐,蕴含着蒙古人的特点,壁画多以朱色为基调,反映了元代厚重的画风。

4 结语

总之,佛教自从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保留着原来印度佛教的特色,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伴随着佛教兴盛而来的石窟艺术、石窟造像壁画艺术也得到丰富和发展。天梯山石窟历经岁月的沧桑,保存了长达千年的佛教艺术精华,其开凿年代之久远,时间跨度之绵长,保存遗物之丰富,当属我国石窟开凿史上的一部恢宏巨制。天梯山石窟不仅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史上一座珍贵的文化宝库,在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猜你喜欢
凉州塑像佛教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浮尘
最爱凉州面皮子
佛教艺术
凉州七里十万家
塑像和井
唐代边塞诗歌中的凉州和酒意象例谈
看中国·在浙江
毛主席塑像今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