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县农产品全域电商发展模式及融合路径

2021-05-19 07:53张冀新汤洁文
科技和产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全域县域农产品

张冀新, 汤洁文

(湖北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 430068)

中国百强县全称为中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是对现行中国县级行政区域以县份、县级市与旗为主,包括部分市辖区的综合评价。为了客观衡量中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国家统计局连续多年根据全国2 000多个县域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3个方面对县域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进行测算。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经营流通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农产品电商不仅在较大程度上扩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利用农产品销售大数据可以有效引导和有力组织农业生产,对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农业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1]。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首次将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设为一节单独列出。农村电商线上线下互动发展、体系标准、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在农产品上行、打造农村电商生态体系方面更近一步。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越来越多的电商人在原有县域电商的基础之上,开始积极探索农产品的全域电商发展模式以及与其他产业相融合的路径方法。“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指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 文献回顾

目前已有众多学者对县域电商进行较为深刻的研究。陈端和聂玥煜[2]提出通过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政企合作、产业生态共建四步走方法是实现目标的基本路径。当地政府要充分发挥电商平台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为农村地区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实际业务需求的支撑力量,凭借用户群、大流量、大数据、强关联等降低上行流通成本,为农村创业者和优质农产品赋能助发展。同时也要为特产产品应季外销提供更多渠道对接服务,提供质检认证、品控分层等后端服务支持等方面加强战略合作、整合资源,破除一些存在于主体间信息等环节壁垒,共同推动农村电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陈文婕[3]在探究县域电商发展模式时提出构建自生态模式,该模式健康发展能够将平台、人才、GDP、纳税、数据等资源要素留在县域当地,不断整合县域乡镇资源,助力县域企业进行“互联网+”和新零售产业升级,引领电商个体抱团发展,建设“无缝经济”城乡联合发展。该模式有效缩小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区域贸易逆差,实现当地农产品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有效增加当地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对接我国各方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造农产品返销体系。曾骊[4]提出如何让农村分散的小市场精准对接网络大市场,有效优化供应链、不断打造新产业,让农村电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关键在于尽快形成农村电商“全域生态”发展体系。吴昊和张正荣[5]在对全国215个“淘宝村集聚县”代表县域数据进行分析以后提出人力资源与金融行业对农村电商的支持是农村电商大力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县域产品销售需求共同构成了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充分条件,即产业服务农村电商人才创业的发展模式。马如宇和张英[6]认为县域经济是中国特色区域经济体,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将会是第一抓手。

通过对相关的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县域经济发展借助电子商务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只是在一定区域内达到较高水平,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目标转向构建全域电商的发展方向,希望通过构建全域电子商务体系,采取全面带动的方法,走全面融合的路径。通过借助电子商务的引擎作用驱动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并且推动县域内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处在脱贫攻坚的决胜关键年末尾以及乡村振兴起始年的前夜,在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中国广大农村的内在潜力,将为国内大循环注入强大的经济活力。如何构建全域电子商务体系以及怎样促进三产融合的方法路径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百强县农产品全域电商发展模式及融合路径进行研究。

2 农产品全域电商发展瓶颈及破解方法

2.1 五大发展瓶颈

1)产品标准不统一。县域电商存在着“要啥有啥,要啥没啥”尴尬现象。如枣阳的黄桃,种植面积大,种植品种多,参与种植的农户多。这样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却没有得到较高的市场认可。主要原因就是对整个黄桃产业聚焦度不够,黄桃产品品质不一、品种不一、成熟时间不一,使得枣阳黄桃难以达到产品的标准化。

2)物流服务不高效。将产品从地级县运出需要经过中转,运输时间长,大部分地区无法实现次日达,远远落后于同地区水平,快递也变成了“慢递”。尤其是生鲜产品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的高,所以对于物流提出的要求也比较高。低效率的物流服务,会增加商家的投入成本。县市的物流快递费用偏高,良好的电商生态环境没有完全形成,处于量越不大成本越高,成本越高量越不大的恶性循环之中。

3)人才资源不丰富。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县域电商发展的一大因素。随着电商的不断发展,枣阳技术类与管理类电商人才缺失问题愈发突出,现有的人才资源不能适应县域电商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从县级的电商企业来看,网店运营、产品研发、包装设计、营销推广等方面的专业经营人才有一定欠缺,这也是县域电商发展的痛点。人才缺失导致网店的持续运营与发展受到限制,长期的品牌策划、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端管理人才更加难求。例如,枣阳市吴店镇电商人李雪刚深知电商人才欠缺,曾邀请专家对当地农村电商人进行专场培训,但是因为场地、经费等一系列问题未能持续进行。从整体上来看,民众的电商意识和思维跟不上全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步伐。即使是先行先试的企业和农户,自身的电商素养和对产业政策的理解都还远远不够,对电商长远运作模式、互联网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等系列电商规划和创新创业意识不足,直接影响了西部县域电商发展[7]。

4)品牌效应不够强。长期以来,由于经营粗放、理念落后等原因,很多农产品没有注重品牌打造,名头不大,总体实力不强,产品杂散乱,区域品牌在县域农村电商运营过程中的支撑作用严重不足。如枣阳有中国桃之乡的美称,枣阳桃却没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品牌,这也是制约枣阳桃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5)资源整合不充分。县市内有多个电商公司以及物流公司,同时还拥有一定的电商运营人才。但是都是各自着手自己的业务板块,未能够有效整合,使得具备所有资源但却未能发挥“1+1>2”的作用。并且未能有效利用民间协会等组织的交流和聚集作用,使得电商产业停留在产品层面,未能使其发展为一大产业。枣阳于2014年进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经六年时间发展未能将电商从产品发展到产业层面,部分原因是未将有效资源有机整合。

2.2 破解方法

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渐拉长加粗产业链,从而增强百强县农产品行业的生命力。为了促进农产品全域电商产业的发展,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去改善。

1)推进四化一体,提高产品含金量。①推进产品生产特色化。百强县产业发展应借助本地资源优势,围绕农产品加工业对原材料的需求特色,因地制宜,精益求精,提高品种品质,发展适宜加工的产品品种。同时立足于本地区的产品特色,发展特色产品。例如,枣阳是湖北省麦、面和桃生产基地之一,有“中国桃之乡”之称,耕地、林地、水域面积占总土地面积50%左右,发展农业资源条件优越,为农副产品深加工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②打造区域品牌化。百强县内拥有一定的特色优势产品,但市场知名度以及市场占有率低,应大力实施品牌营销战略,依靠龙头企业围绕消费者需求,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元市场主体打造品牌,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品牌,政府政策大力扶持优质企业,打造地区品牌,提升企业知名度。③促进加工过程集群化。农村人口数量多,但农民收入长期滞后,因此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是发展的重点。应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充分挖掘本地市场潜力,跨区域、跨行业、整合重组,深化企业精深加工,合理规划布局,形成完整的农产品加工增值产业链,突破原有的卖鲜货、卖初级产品、附加值低的格局。④实现产品生产绿色化。利用农村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加大对食品标准化生产实施力度,强化对食品生产的监督管理机制。实现从过去依赖大量化肥、农药投入的生产方式到依靠科技创新以及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创新管理方式上。加大工业生产污染力度治理,加强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监管力度。逐步实现从田间-工厂-餐桌的全程绿色生产。同时循环利用剩余产品,实现资源节约。

2)优化生产方式,做强“一镇一品”。加快农产品供给结构的调整,大力实施“一镇一品”产业战略,丰富特色农产品种类;推行农业适度规模生产,培育一批以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为主的新型生产主体,提高生产的组织化、标准化,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从消费者角度“明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溯源是食品安全最有力的保证。从企业角度,要想农产品商品化,就必须先标准化,可溯源是农产品标准化的基础。对政府而言,溯源系统便于监管农产品的流通市场。对社会,溯源可加快农产品流通及规范化市场的建设进程[8],采用二维码、射频识别技术等信息化手段,畅通农产品进入市场渠道;积极引导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满足市场高端需求。

3)完善服务体系,加快农产品流通。加快仓储设施,尤其是冷冻设施的建设,为时令蔬果下市、反季节经营提供贮藏条件;建设现代化包装生产体系,提高农产品保鲜、防腐能力,实行筛选、分级,满足市场不同层次需求;进一步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满足农产品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时限的配送要求。

4)打造经营体系,促进农产品销售。积极地利用电商产业园平台,集聚一批电商企业和专业的营运人员,实施专业化市场营销策划,做好农产品网上分类展示、宣传推介,保持产品热度,提高成交机会;并进行专业数据分析,掌握市场需求和价格趋势,获得农产品较好合适的成交价位;提高农产品批量成交机会,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提高农产品规模经营市场竞争力。

3 农产品全域电商体系化建设运营

1)做实培训,孵化培育电商人才。开展由市政府领导、电商协会组织、高校专业讲授“三位一体”的系列培训活动,做好相关人才选拔和培训孵化,破解制约电商发展的人才问题。做到选好人才、定好内容、优化师资、确保实效,尽快地将电商队伍拉出来、练出来、用起来。①集中培育各乡镇电商带头人。农村电商的发展需要有人去带领,打造一批乡镇级电商骨干力量可以确实的保证农村电商的顺利发展。②对接服务村级电商运营商户。对全市电商经营商户积极做好服务与资源对接,让他们逐步培育成为村级电商和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培育成为全域电商产业的星星之火。③做好电商网红人才培训。从已从事电商行业的人员中,采取走出去学习、请进来培育、建平台交流、在岗位练兵等办法,培育一批电商骨干力量,打造区域电商网红,引领区域电商发展,为全域电商的构建做好网红人才储备。④做好电商常态化培训。大力开展电商从业者实操技能培训,对全区有培训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对象,进行扎实有效地实操培训。力争所有参培者通过培训后,都能够独立借用电商平台,实现线上销售。营造良好的电商生态环境为构建全域电商夯实环境基础。

2)做好服务,夯实县乡村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电商产业园建设运营工作,按照基础服务公益性、特色服务微利性的要求,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发挥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产品孵化、包装设计、运营服务等功能,积极吸纳小微网商企业入驻孵化。积极推进镇村级服务站点建设运营工作,实现全市、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点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便民式服务。

3)做强企业,培育电商市场主体。支持电商企业做好市场拓展,充分发挥在电商发展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支持本土电商企业的建设、运营,充分发挥在推进农产品上行方面的关键作用;支持本土物流公司建设,充分发挥在破解物流瓶颈方面的作用;支持各村级电商公司积极与市场对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带动产业发展。

4)做大销售,做好农产品新零售。全力做大农产品销售,尤其是特色农产品销售。一是依托本土电商运营公司,做好农产品筛选、包装销售渠道拓展,和推进产品检验检测、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二是依托本土物流公司,做好物流快递服务对接,切实解决村级农产品上行的物流瓶颈问题。三是依托电子商务协会和电商运营公司,充分利用“6.18”“双十一”“双十二”开展营销活动,带动农产品销售。利用微信平台和电商网站搭建农产品供需信息平台,帮助更多的农户实现农产品本地化免标销售。

5)做活园区,营造良好电商生态。积极推进电商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聚集效应。加快推进产业园区的建设,完善并加强“十个中心”的业态。加快推进电商产业园区的运营合作工作。积极与各大公司对接,寻求又好又快的运营效果。加大园区招商和以商招商工作,引进具有实力的专业公司等,服务全区电商发展,发挥园区服务、孵化功能。

6)做优平台,拓展电商营销渠道。加快推进电商平台对接工作。积极对接京东、淘宝、村淘、商务部扶贫频道等各大平台,同步完善线下体验店。积极拓展电商营销渠道,做好市内、市外宣传资源的对接,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平台开通枣阳电子商务账号,注册相关个人微信公众号,推进枣阳电商网站运营等工作。加快推进品牌注册、形象设计,与相关互联网公司做好对接工作,全力打造属于枣阳的品牌、名片。精心培育一批大学生创业、返乡创业、贫困户创业、残疾人创业等各类电商创业典型。积极开展寻找身边的网红、网货活动,加大对市内好网商、好网货评选和宣传力度。推进镇村综合站点运营,完善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站点及超市建设,开展电商示范镇村评选,打造一批电商示范镇、村,培育重点示范镇,打造电商特色村。重点支持培育一批电商扶贫示范站点。

4 促进农产品全域电商产业转型升级方法

4.1 明确产业生态优势

不同的县域处在不同的环境之下拥有不同的气候条件、产品品质、地理位置、种植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所以首先要明确自身的产业生态优势,并且利用这些优势为全域电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4.2 加速产业提档升级

经过多年的发展,百强县的农产品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产业规模、基础配套、技术支撑、模式创新等方面均存在着一些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枣阳黄桃年产量近50万t以上,线上占比能达到15%左右。总体而言,枣阳黄桃的体量是巨大的,但现有的发展模式、种植技术、相应的设施设备和物流服务等与枣阳桃产业的发展不适应,使得枣阳桃产业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所以百强县农产品全域电商产业若要不断地发展壮大和优化,不是一蹴而就。

1)依托基地,推动产业结构转换。①配套冷链标准仓,提高产品品质。在县域不同乡镇之间选择合适且合理的位置建设大型农产品分拣基地,分拣仓内建设半自动或全自动分拣包装流水线。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实现农产品保鲜冷藏,需在乡镇之间选择性建设冷链仓库。对于已经建成的冷库等设施设备,要合理利用,尽量避免资源闲置,造成浪费。②打造种植示范园,推动品种迭代。选择气候环境及区位交通占优势地区,建设农产品种植示范园,利用种植示范园的模范作用开展品种种植试验,筛选适合当地气候种植的最优品种,同时也利用实际情况推动广大农民接受品种迭代的事实。③搭建交易市场,提高农民收益。县域农产品交易未能形成有效市场,并且交易效率低下交易秩序混乱。为保证广大农民收益,让农产品收购企业有个良好的交易环境,搭建农民与收购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搭建交易市场迫在眉睫。农贸交易市场能够有效搞活市场流通,并且能够营造公平、公正、诚信合法的经营环境,确保服务好农民、服务好四方客商。后期还可以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逐步建设交易信息平台、冷链物流、进出口贸易等项目设施。④建设生态园区,构建全产业链。利用自身种植优势和地域优势,建设一个集种植、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产品交易、运输物流、关联产品制造、体验观光等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园区。形成一个以农产品为主导的全产业链,努力打造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质量认证中心、技术培训中心、深加工中心和贸易出口中心。

2)高位推进,实现产业跨越发展。①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做大产业规模,一手抓桃种植基地建设,试点改造升级发展四季产销,一手抓其他农产品新产品开发,实现核心产品产业与其他农产品互补可持续发展。②推进园区多元化发展。以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建设加工厂和研究所,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将园区打造成为集原辅材料生产、生态观光旅游、种植研发、质量认证、技术培训、产品精深加工、物流贸易出口等产业模块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化产业园。③三产融合特色化发展。以核心农产品产业为纽带,推进“农产品+旅游”产业融合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建设采摘园、举办主题节日、成立主题文化公园等,打造集休闲居住、产品生产、文化餐饮、旅游采摘、市场交易、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逐步深化三产融合发展。将地方特色文化与产品产业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域电商产业。④协作打造品牌化发展。在立足于自主发展的基础上,深化与业内知名相应农产品品牌的合作交流,共同着力打造涵盖幼苗出口、农产品出口、深加工企业、市场主体、企业产品和商标等各个方面的地方区域品牌、公共品牌,以品牌发展带动产业踏上新的台阶。

根据上述内容,将中国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农产品全域电商产业转型升级方法从需求、供给和中间的流通环节3个层次,发展绿色农业、发展订单生产、加快农产品上行、推动全域电商构建、优化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6个维度,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要把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打通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完善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农产品“上行”将农村地区的小生产直接对接大市场,通过全域电商这一连接点,将农村地区分散的种植、养殖和生产对接大市场需求,在供需之间建立起新的市场机制。升级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促进农产品全域电商产业转型升级方法

5 全域电商产业深度融合路径方法

5.1 全域电商,推动产品产业区域共生

1)以产品为点,依托地域优势,塑造生态特色。以产业园为依托,发挥地域优势,主动与京津地区及市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互动,搞好产品对接、产业链对接、市场对接和优质企业战略布局对接。以打造中国生态食品之乡为契机,提高三品一标农产品的深加工转化率,着力搞好优质特色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产品研发、包装展示、市场营销。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主打绿色健康特色产业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构建生态农业经济模式,实现土地增绿、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和生物农业零突破的发展目标。积极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引进国内知名饮料生产企业落户,并支持当地特色饮品发展实现大批量生产。

2)补链强链,延伸精深加工,强化产业优势。以产品为点,从核心农产品出发,不断开拓核心农产品的新产品和其衍生品。依托协会产业基础,以本土电商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实施重点培育计划,拉动相关产业集群,促进资源集聚,形成“一超多强”的产业布局,以工促农,逐步促进产业链延伸。由农副产品简单售卖转变为深加工和精加工,传统加工工艺转变为先进技术工艺。大多数食品加工企业只是对农副产品进行初级加工,生产产品所需成本高,企业附加值低。以本土领军企业为发展重点,由产品初级加工转型为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企业附加值。同时加强企业技术投入,引进先进技术,降低生产能耗,促进企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技术化方向发展,增强企业生命力。

3)网商联动,营造电商生态,实现全域营销。以多条产业链为基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产业链之间融合,营造电商生态,塑造地域品牌。全域电子商务发展需走“政力线、服务线、产业线”同步推进的路线,要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推进、协会运作、金融支撑、媒体助力“六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最终形成“政府扶持强力推动、传统商贸转型驱动、物流企业整合带动、农户网商产销联动”的农村电商工作推进模式。使用“三对接”手段,促进品牌塑造。原料对接本地,改善企业“两头在外”的现状,积极推进订单农业,实现种养与加工的无缝对接;技术对接国外,引进先进技术,与各大高校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市场对接全国,依托良好的区域优势,将农产品电商行业推向全国,如图2所示。

图2 农产品全域电商以产品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农产品全域电商需要通过品牌技术进行驱动,由较强的品牌效应和技术支撑形成多元化发展模式。县域电商企业通过企业创新、技术服务等形成区域品牌、龙头企业。广大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充足、土地资源丰富,但是信息技术服务不够普遍,互联网普及程度不够使得在农村地区构建全域电商体系成为难题,但可运用以产品为核心的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集约经营形成订单农业模式,使全产业链健康持续发展。

5.2 三产融合,促进全产业链高效增长

一二三产业的延伸是必然的。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发展高效农业是发展趋势。三产融合发展中,第一产业需要现代化的品种繁育、田间管理技术;第二产业需要现代工业制造系统、技术设备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第三产业涉及产品展示、消费体验、科普教育等。三产融合改变了农业的传统作业模式,农作物生产正在向制造转变。农业的“三产融合”,正是将传统的三大产业理念注入农业这个“狭义”的产业内循环之中,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市场服务业深度融合、纳入全产业链的“工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流程,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以资产为纽带,以创新为动力,通过产业间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前后联动、要素聚集、机制完善和跨界配置,将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整合、紧密相连、一体推进,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最终实现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延伸、产业范围扩大、产业功能拓展和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增加的经营方式。通过产业间的相互补益和全面开发而放大系统性效益能量(而不是单纯的一环一侧的改革、创新和增效),从而提高经营者的收入和效益。

1)深化第一产业,打造产品生态。以各百强县现有农产品种植土地面积作为基础,合理规划品种筛选和种植园区建设。不再进行简单的规模化种植,而是要将重心转移到如何培育出适合本土种植的农产品,如何改进现有技术种出高品质的农产品,如何提高产量实现亩产目标。在产业层面也需要因地制宜发展“一镇一品”的特色品种种植,不再延续原有的大统一种植,采用一镇一品特色化种植。为百强县的自身特色建设打下数量基础、品种基础、质量基础。

2)强化第二产业,助推产业发展。农产品产业发展不能仅限于农产品的种植与简单售卖,这样无法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更无法打造百强县自身特色品牌。所以要充分利用自身深厚的工业底蕴和功力,加强与第一产业的融合从而延长第一产业的产业链,为自身特色建设注入前进的动力。

3)优化第三产业,区域文旅结合。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融合的基础之上,不断开阔思路,充分盘活自身资源,加快创新步伐,譬如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农业新业态,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农商对接、农超对接、农标对接以及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农产品直销;再譬如依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包括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树立优质农业、品牌农业意识,为中国农村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为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农产品全域电商体系的构建不单单只依靠以产品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同时更需要由三大产业基础和相应配套设施支撑的融合路径。百强县应该立足自身经济区位之上,关注毗邻经济区域,例如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区。同时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但工业基础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较为薄弱,不容易找到经济对接点。因此农村电商企业应借助区域联动,加速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和三产融合发展,利用以工促农,以销催产的方法构建农产品全域电商的融合路径。农产品全域电商以产业为基础的融合路径如图3所示。

图3 农产品全域电商以产业为基础的融合路径

6 结语

在中国百强县县域电商面临发展瓶颈时,构建全域电商体系的需求变得越发强烈。有效推行全域电商能够增强县域之间的竞争力,而且能够激发自身潜在特色建设能力,更能够有效促进县域内的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不断创新新产品,构建新兴产业,延长各产业链。三产融合的全域电商发展模式是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必然,采取以工促农,全域营销的融合路径能够有效推进农产品电商与其他产业结合。

猜你喜欢
全域县域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