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通讯员 段德光) “十三五”期间,大理市积极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教育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一是加大投入,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全面改薄、学前三年行动计划、高中标准化建设及城区学校改扩建项目,先后投入资金90 831万元,完成了161所学校的项目建设,新建、改扩建校舍228 006平方米,运动场112 600平方米,2018年全面消除学校D级危房。“十三五”期间,投入资金6 811.3万元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配备电子白板75套、多媒体交互式一体机1 104台、计算机教室112间、学生用计算机3 695台、3D打印机50臺。中小学校计算机教室拥有率达到100%、多媒体设备“班班通”和宽带网络“校校通”覆盖率达到100%,建成了“云网端融合、四全两有”教育网络。
二是持续发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截至2020年12月,全市学前教育更加普及普惠,毛入园率达91 %,有省一级幼儿园10所,二级幼儿园45所,三级幼儿园16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化解大班额,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全力遏制了择校现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17%,初中巩固率达98.72%。普通高中迈向内涵发展,在全州率先成立大理新世纪教育集团,努力破解优质教育资源瓶颈。职业教育更富特色,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就业渠道。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5%。
三是多轮驱动,教师队伍活力增强。注重以党建引领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强名师引领,完善校长教师交流机制,不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交流轮岗校长教师341人。通过考核招聘等形式定向农村中小学校紧缺岗位择优录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优化了农村教师结构。深入开展名师送教下乡、城市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推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开展“名师送教,联片教研”420场次,实施“国培计划”,培训校长、骨干教师3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