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管理中教师行为的转变分析

2021-05-18 13:24张治兰
云南教育·视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法教学管理流程

张治兰

教学管理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在教学环节中进行的管理职能,教师行为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作为在课堂上与学生直接接触的知识传播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必然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合适的教法、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得体的动作、合理的教学流程,可以使课堂焕然一新,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感受,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的转变分析

教学管理的提升已经成为新课改的重要要求,成为全社会需要监督的对象。目前,教学管理的有些方面已经开始转变,如分数管理的淘汰与等级管理的实行,学生的学习不再分数优先,学生可以培养兴趣,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教师也在对过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进行思考,转变自己落后的教学观念,为学生的快乐成长不断努力。

1.教法的转变

教法是在教学目标确定的情况下,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对多位教师的同一节教学内容进行记录后发现,虽然每位教师都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是不会在这些教师的课堂中找到完全相同的两节课。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法是带有教师个人特色的、不尽相同的,所以教师如果对此进行交流,就可以吸收和借鉴别人的优点,获得更大的提高。

教法的不同,所起到的教学效果也不一样,教师教法的不同丰富了教学的层次。比如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更加密切地联系生活,将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多媒体教学法是教师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实现的,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视频、音频、动画来连贯课堂节奏,带领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知识。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融合,可以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学习知识。

2.语言的转变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通俗易懂,使学生能够流畅地与教师进行交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使用语言的方式也应有所转变,应该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与学生站在同一战线,必须要尊重学生。小学生正处在情操与自信的养成阶段,教师应保护学生的情绪,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平等的基础上丰富语言,尽可能使教学语言奇妙有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学生表达疑问时,教师应使用鼓励性语言,耐心解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抓住其可取的地方进行表扬和赞赏,而对于错误的地方,教师应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应尽量在保护学生情绪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地方并进行改正。

3.教学动作的转变

教学动作是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这个动作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根据教学情境和教学需要设计的动作,这种动作是教师有意识的行为,是受教师的控制的;一个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发的动作,这种动作不是教师有意识的动作,需要教师格外注意,使其能够向为小学生更好成长的方向转变。

对于需要设计的动作,教师应仔细思考,尽量设计与学生性格特点相符合的动作,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就可能是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计动作时,应该全面地进行考虑,对此动作需要的情境、课堂氛围、学生可能的反应以及对于学生不同反应的应对措施,应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自发的动作,教师应该在平时的生活和教学过程中多注意。教师的动作应随和、尊重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的动作,应注意并进行改变。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像,再观看视频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

4.教学流程的转变

教学流程是课堂教学的步骤,以前的教学流程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写教案时设计完成的,通常在上课过程中严格加以执行。为了响应新课改的要求,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对教学流程進行适当的改变,可以更好地融合“教”与“学”。

小学生一般好奇爱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因子,教师可以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但不应是完全遵照。课堂是充满未知的,会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应利用好符合教学目标的情况,进行教学流程的改变,因为机遇可遇不可求,教师应随机应变,创新求变,打破既定规则的束缚。

二、提升小学教学管理水平的策略

1.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作为教学活动的引领者,教师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与学生的发展,将教学任务完成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只有教师自己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学生合格的引领者。教师的学习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学校组织的教师学习,一个是教师自己进行学习提升。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交流进修,这个交流可以是学校范围内的学习,也可以是校际联合交流,还可以以学校为单位参加大型学术交流活动。教师应积极参与上述活动,为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自身素质做出努力。

教师自身也应不断学习,阅读专业书籍,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陶冶情操,深入研究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使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成为合作型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走向更好的教学道路。

2.转变教学课堂中的角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师应了解这一根本性质,转变过去教师在课堂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充分聆听学生的声音,促进学生更好地交流想法。小学生在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初期,对于事物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发展特点,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为成为更好的自己做出努力。

教师可以设计活动性的课堂,这个课堂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鼓励不敢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己的兴趣。教师应把握好课堂节奏,在规则之内,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从而使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系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充分落实“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有很多环节,教学反思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应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在课堂上,教师的注意力大部分都集中在教学和学生上,不会太注意到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在课后,教师可以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合自己在设计课堂时做出的预判,反思结果出现的原因,思考在哪一个环节或方面出现了问题,思考可以提升的地方,在下次课堂时改进教学,然后再反思和分析,依次循环,使教学效果得到螺旋式上升。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发展,教师应不断做出改变,与学生共同成长,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教法教学管理流程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What kind of role should English teachers play in the intensive reading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