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研究生创新环境的评估与优化*
——基于广西民族大学的实证调查

2021-05-18 01:17楚汉杰叶兴艺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1年4期
关键词:导师学术研究生

楚汉杰,叶兴艺

(1.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2.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是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支持者与推动者,在2018 年考察北京大学时对青年学者强调了科研创新的重要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如何培养出科研创新的拔尖人才成为了产学研一体化高校的重要课题。虽然我国2018 年研究生在学人数已达273 万,高校研究生培育机构近900 所,总规模已位于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在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成果方面仍存在欠缺。据调查,53%的导师和47%的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为 “一般”或 “较差”[1]。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及科研质量,还决定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环境,因此,创新环境形成及优化的影响因素和如何为高校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成为各科研院校及学者关注的焦点。从文献中发现,组织创新气氛会以知识分享的形式对研究生创新行为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2];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仅受到创新动力等个体性因素的影响,还会在培养过程中受到各种制度之间的交互影响[3];研究生问题意识淡薄和创新能力欠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对自身擅长的科研创新能力及方向没有明确的定位[4];“过度物化”的文化氛围腐蚀了大学文化精神,对大学创新文化的形成与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都产生了根本性破坏[5]。

综上所述,国内对研究生创新环境的实证调研十分局限,主要是以整体论述为主,少有通过实证调研获取数据。对广西或国内高校研究生创新环境的研究文献以理论性研究居多,缺少实证性研究。此外,当前相关文献大多数是从影响研究生创新的环境因素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探讨,其重点都在于给出建设或优化高校研究生创新环境的对策,几乎没有给高校创新环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没有涉及其特征和主要组成部分。

1 广西高校研究生创新环境建设现状调查

创新环境是指有利于创新主体推动各项创新活动的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政策环境、教育制度等各种因素和条件,以及创新主体自身对相关因素、条件的认同感与满意感之和[6]。本文将高校研究生创新环境定义为:围绕培养创新人才这一目的,通过帮助研究生形成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等手段所形成的具备开放性、现实性、民主性、感染性、互动性等特性的社会、高校、人文等外部环境的总和[7]。

本文通过设计、发放 《广西高校研究生创新环境现状调查》问卷,对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所处的创新环境进行了解和评估。除个人信息收集部分外,本问卷在结构上将社会环境、高校环境、人文环境作为3 个一级指标要素进行调查,将一级指标依据调查内容及方向细化为7 个二级指标并设立具体要素标准进行评估,见表1。

表1 广西高校研究生创新环境现状调查问卷指标要素

2020 年5—8 月期间,笔者在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博士相关专业所属学院发放问卷500 份,收回问卷497 份,其中无效问卷2 份,有效问卷495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9%。

2 广西高校研究生创新环境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2.1 社会环境

科研创新作为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形式之一,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社会环境作为创新活动的 “软环境”,不仅为高校研究生提供了科研创新的必备条件,还在一定程度上以资源配置、社会风尚、文化差异等形式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社会 “以成败论英雄”和“以成果论人才”的社会风气仍具有主导性,根本原因在于 “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深深扎根在人们的意识中。在这种社会风气下,高校科研工作也呈现出浮躁、功利主义、追求短期效益等现象。这种“学术实用论”的思想导致高校研究生在科研创新活动中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不断被放大、增强,缺失了学术钻研的精神,难以形成良好的高校研究生创新环境。此外, “因循守旧”的传统思想仍对人们的思维意识起到牢固的束缚作用,抑制了创新能力的培养,钝化了求异思维。由此产生的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和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思维模式,导致高校研究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害怕失败,独立性与主动性较差,缺乏强烈的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墨守成规,只会一味地进行模仿,不敢参加科研创新活动。

2.2 高校环境

本文将高校环境因素分为文化氛围、课程体系和政策制度3 个小环境分别进行调查和分析。

2.2.1 文化氛围

文化氛围环境是指以校园精神为特征,以高校为活动空间的一种群体文化,通过文化价值对高校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活动发挥制约、规范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广西高校研究生认为在文化氛围方面存在 “学校创新、学术活动不够丰富,氛围不足”“学术宽容度较低”等问题。这说明虽然当前高校经常组织各类学术论坛和讲座,邀请知名学者来校与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但常常流于形式。在“每学年至少听取十场讲座”的研究生考核指标下,学术交流被学生当成了一种考勤任务,缺少学习后进行思考的反馈过程,因此学生并没有感受到身处在高校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中,学术报告与讲座的作用效果大打折扣。

2.2.2 课程体系

一个协调、灵活且具有多元化特征的课程体系环境能够有效助力高校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极大程度上调动起高校科研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与以课堂学习为主的本科生培养模式相比,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应该更偏向于对创新性、前沿性知识与思想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以及对科研创新活动提供技术方法与理论知识的保障。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研究生对于问卷中 “是否开设培养创新能力课程”的回答是 “不太清楚”与 “没有”,这表明虽然广西各高校已经成立了创新能力培养相关学院,主要负责制定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划,设计、开展创新能力专项培养课程,但多以本科为主,未能较好地融入各学院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此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普遍偏重于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与考察,严重缺乏对其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

2.2.3 政策制度

政策制度环境是指促进高校科研创新活动的行为准则和支持系统,决定着高校科研创新的程序、步骤和科研创新主体的行为方式,良好的高校政策环境能够对科研创新活动起到引导、保护、协调和激励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 “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各高校积极建立科研创新孵化园、产业基地等创新平台,但如果研究生想享受到这种福利,则必须确保项目达到一定的成功率。因此,当前高校在创新政策制度方面存在严重的 “结果导向”,但并不是每一次科研创新都会 “开花结果”,千百次的错误也不一定会有一次成功,这不仅考验着研究生的毅力,更考验着社会和高校的定力,允许失败和犯错应该是构建高校研究生创新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8]。但调查结果显示,在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时,高校并不提供风险承担机制及资金保护,学生只能自己承担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

2.3 人文环境

本文所提及的人文环境因素是通过调查同学之间的合作创新情况以及师生之间通过沟通、合作开展创新项目的状态来反映高校创新人文环境的状况。同学作为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合作者,往往相互交流、相处时间最多,思想的碰撞和经验的交流正是创新最主要的源泉动力;导师作为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指导者,其人格品质、学术素养、言行举止、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在不经意间对研究生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良好的人文环境不仅可以为学生在学习中提供愉悦的心情,还有助于激发学生潜能,增加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其持之以恒的创新动力。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研究生与导师在沟通和交流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方面,对于导师来说,大部分学生认为导师过于强势,害怕向导师表达自身的想法,担心遭到批评或指责。此外,导师观念较为固化,难以接受学生所提出的科研创新思维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自身来说,普遍对导师存在敬畏心理,不知道该如何与导师进行沟通,严重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

3 广西高校研究生创新环境的优化路径

3.1 营造兼容并蓄和崇尚创新的社会风气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兼容并蓄的精神由来已久,《复郑好义书》提出:“所贵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并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见,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9]。”兼容并蓄意味着倡导一种宽容的社会风气,可以容忍与自己观点或公认观点相悖的意见,从而推动全社会的理性化建设。一方面,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是相对的、局限的,需要通过自由交流,发挥创新思维,建立不同假设,并最终以科研实践的方式去追求真理,而正是这种兼容并蓄、崇尚创新的社会风气在社会心理层面上为实现自由讨论和平等竞争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宽容的社会风气对于高校研究生在科研创新过程中表现出的标新立异、质疑权威的行为也是一种独特的 “保护”,倘若没有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内涵作为科研创新活动的支撑,这些具备创新能力的独特个体就会被社会 “不求成功,但求无过”的观念逐渐扼杀。营造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需要社会各界加强对科研创新发展规律的宣传,推动整个社会以更开放、更平和的心态对待失败与成功,从而充分营造宽松、和谐和支持、鼓励高校研究生自主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社会风气环境。

此外,营造兼容并蓄、崇尚创新的社会风气不仅是一种精神建设,还应体现在制度层面。社会各界和高校应该联合起来,不断健全学术道德法律体系,形成更为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管力度,做到有错必查、有查必究,提高学术造假、模仿抄袭等行为的违规成本。

3.2 完善高校研究生创新环境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曾经说过:“是否获得诺贝尔奖并不是最重要的,科学的发展取决于培育科学的土壤是否肥沃”。高校作为研究生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前沿阵地,自身具备导向学术价值观、传承优秀文化和创造科研成果的特点,更应该重视培育有利于激发和引导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气候”与 “土壤”。

1)构建具备学术自由及竞争意识的文化环境。自从大学创立以来,学术自由就是并将继续是使创新与创造活动成为可能的中心价值与条件[10]。学术宽容度作为营造创新氛围与保障科研创新活动不受干扰与限制的重要因素,提倡的是一种通识的教育观,这种通识教育可以为创造性的产生提供大量的知识储备,为高校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建立一个全面丰富的知识体系。培养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阻力之一是当前教育体系中的整齐划一与封闭性。创新是一个 “灵机一动、异想天开”的过程,过分的程序化与统一会让学生失去基于自身个性的独特见解,最终阻碍创新思维的形成。因此,尊重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是良好的高校创新文化环境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此外,高校当前不能盲目急于创新及学术氛围建设,而应该重视如何利用自身文化引导学生去感受高校的创新与学术氛围。因此,应该加强学生对传统中庸文化的理性思考与审慎思辨,并在创新文化环境中引入竞争意识,在竞争过程中让学生勤于思考,发现值得研究的课题并创造真正突出的成果,从而摒弃由中庸之道带来的惰性。

2)健全研究生培养体系及科技创新容错制度环境。首先,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加强与学科相关的创新能力课程体系建设,开设跨学科课程,构建丰富、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其次,高校应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建设教师职业发展中心,分享教学心得,开拓创新教学思路,从而能在课堂和讨论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注重创新意识的发挥与创新能力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最后, “宽容失败”的前提是制度保障,勇于创新的部分高校研究生相对于其他为 “求稳”而进行学术研究的学生本就处于劣势地位,因此高校在科创扶持制度层面应着重建立科技创新容错机制,切实给予风险性高、探索性强的科创项目帮助和扶持,以此来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环境。

3)建设和谐、温馨的高校研究生人际关系环境。建立有利于培养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人文环境在于营造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是通过将导师作为高水平学术领头人,带动高校研究生团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二者互相支撑,形成一种以平等、和谐、交流为特征的新型导师制。二是通过师风师德建设,塑造风清气正的科研创新环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应加强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规范日常言行举止,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正向的科研创新价值观。三是营造学术上同行、教学上互动、科研上合作、生活上互助的亦师亦友关系。导师以师门定期举办的学术讨论会和读书报告会为支点,聆听学生的心声,并多以关心、问候的方式减轻学生敬畏的心理负担,缓解其压力。此外,中国人性格较为内向,表达意见或是咨询求助都比较委婉,因此,导师应尽可能通过与研究生单独对话的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促使学生摆脱思想包袱,敢于表达、勇于思考,走出迈向创新的第一步。

猜你喜欢
导师学术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V eraW an g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