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红丽,贾晓静,唐淑珍,燕 帅,王 勇,王秀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
知识是人们对世界探索结果的总和,它包括简单和复杂知识、抽象和具体知识等;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它包括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职业素养是在职场上表现出的一种综合素质,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知识的积累可以为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大量的知识通过在实践中多次运用转化为能力,能力通过相关职业的培训和不同岗位的实践得以运用,从而使职业素养得以提高。而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知识的积累已经相对比较充足,但从知识到能力再到职业素养的有效转化未能实现,其原因在于高校教育体系未能准确地把握知识—能力—职业素养转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目前,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比如杨叔子[1]就 “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素质”这一问题着重探讨了三者的关系并进行分析;刘丽[2]在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中提出了 “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转化为素质”这一观点。彭寿清、张增田[3]认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改革的方向。虽然很多学者研究了知识、能力、职业素养三者的关系及转化,但对于三者的转化影响因素却没有深入研究。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知识—能力—职业素养转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帮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4-5]。
系统动力学是福瑞斯特教授于1958 年提出,强调系统中主要变量在多回路、多阶段、非线性环境中的特征,揭示选择不同方案后的各种动态结果,是理解复杂系统结构和动态行为特征的有效方法与手段。
系统动力学以一定行为和内在影响因素的密切关系为基础,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模型建立和操作,逐步挖掘引起变化的原因和关键影响因素。系统动力学模型不仅结合了系统论中的因果逻辑关系和控制论中的反馈原理,并且从系统内部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时反馈在不断变换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产生的仿真结果,最终找出产生影响作用的最关键因素。
将系统动力学模型聚焦到知识、能力、职业素养转化的过程。将知识从知识积累和知识遗忘两个方面来对比分析,知识的积累使能力发生改变,当知识和能力达到一定程度,职业素养自然会养成,整个系统是一个互相影响的正反馈回路,并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知识—能力—职业素养这一系统进行仿真模拟[6]。知识—能力—职业素养的转化研究概念模型见图1。
图1 知识—能力—职业素养的转化研究概念模型
第一,整个转化系统极其复杂,为了简化模型并使其能将研究内容清晰地表达出来,不考虑时间以及社会环境带来的模型变量的改变,仅通过改变吸收能力这个随机变量来研究其转化结果。
第二,该模型以转化过程为重点进行研究,因此对知识、能力、职业素养三者在各自系统中的影响因素不给予全面的分析,只考虑几个影响较大的变量。
第三,由于在方法论中提到的数据不足问题在整个模型运行结果数值上会表现得有些偏离实际,因此仅通过随机变量值的改变对图像增速的影响做研究分析。
知识—能力—职业素养转化的因果关系见图2,主要包括以下反馈。
图2 知识—能力—职业素养转化的因果关系
第一,社会环境—能力—职业素养—能力。大学生在各式各样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其自身能力,促进其职业素养的提高,然后形成能力的积累,这是一个正反馈。
第二,社会环境—能力—职业素养—知识积累—知识吸收—理论实践结合—能力。职业素养的提升促进大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积累,然后进行理论实践结合,进而促进能力的培养。
第三,社会环境—能力—职业素养—知识积累—知识吸收—知识补充—知识积累。大学生在进行知识吸收后通过对其补充来促进知识的进一步积累,形成一个正反馈。
知识—能力—职业素养转化系统是由决策变量、水准变量、常量、辅助变量以及随机变量构成,见第25 页图3。决策变量有6 个,分别是职业素养的提高率和丢失率、能力的提升率和衰退率、知识储存的积累率和淘汰率;水准变量有3 个,分别是能力、职业素养、知识储存;常量有3 个,分别是外部资源、个人名利心、基础知识积累;辅助变量有15 个;随机变量有1 个,由于该转化系统是研究吸收能力的强弱对系统内因素之间转换的影响,因此,将吸收能力设为该系统的随机变量[7]。
随机变量 (吸收能力)是以知识储存为基础,通过吸收能力强弱分析其对能力和职业素养转化结果的影响。将随机变量分别取值为0.1,0.3,0.5,0.8,目的是形成4 个不同的吸收能力状态,通过仿真模型中不同曲线的仿真结果来分析其对研究因素的影响程度。
将常量的3 个值分别设置为5,0.1,5。
知识储存作为该系统的基础,其储存量是知识积累和知识淘汰的差值。知识积累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积累、知识扩展以及额外知识获取来达到知识储存量,然后通过对核心知识的认知反馈到知识扩展去影响知识的积累率,从而达到一个正反馈回路。知识储存是通过知识折旧和知识遗忘渠道输出,遗忘率越大,知识储存量减少的程度就越大。积累率=基础知识积累+知识扩展+额外知识获取;淘汰率=知识折旧+知识遗忘。
该系统的核心变量是能力和职业素养。
能力是由处事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以及创新能力4 个维度构成,主要来源是知识储存的吸收能力与理论实践的有效结合。它们的强弱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水准变量中能力的输入。能力是会衰退的,社会环境是能力的主要输出环节,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提升率=处事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
职业素养是由礼仪培训、处事能力以及社会价值观组成。知识储存的吸收能力与理论实践的结合影响处事能力,从而影响能力的提升率。个人名利心和社会诱惑促进职业素养的输出。提高率=礼仪培训+处事能力+社会价值观;丢失率=个人名利心+社会诱惑。
图3 知识—能力—职业素养转化系统流程图
外部因素 (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有社会诱惑、社会价值观、知识折旧以及知识再用。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诱惑分别影响着职业素养的提高率和丢失率。知识再用和知识折旧直接或间接影响知识储存的积累率和淘汰率。因此,社会环境对该系统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对知识、能力、职业素养的转化关系进行模拟运行,将时长设置为100 个月,将知识的吸收能力设置在4 个不同状态下 (状态1=0.1、状态2=0.3、状态3=0.5、状态4=0.8)。从改变吸收能力状态时知识储存量的变化可以看出,知识积累持续增长,增长率也随之递增,见第26 页图4。
不同的知识储存量随着时间的积累所表现出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储存量逐步变大时,吸收能力也会变强,见第26 页图5。
由第26 页图6、图7 可以看出,当吸收能力作为随机变量递增时,辅助变量 (理论实践结合、处事能力等)也会发生同样趋势的递增变化 (这里仅以理论实践结合、处事能力作为所有辅助变量的代表来反映随机变量对辅助变量的影响)。
由第26 页图8、图9 可以看出,职业素养和能力在随机变量发生变化时都呈上升趋势,研究细节可以发现,能力的变化速率相对较小,呈上升趋势的起点较其他变量晚了10 个月,即能力的提升比职业素养的提高所需时间更长。
根据以上仿真结果,得出关于知识—能力—职业素养转化的结论。
1)以知识能力储存量为基础,个人吸收能力的提高将会直接和间接影响到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速率。
2)在知识向能力转化时,由于理论与实际情况通常不符,大学生在刚踏入社会时需花费较长时间去培养其理论实践结合的能力。相比之下,职业素养的提高会比较快,其影响因素主要是从小慢慢培养起来的个人社会价值观,因此社会价值观作为辅助变量对职业素养提高的时间起点影响较小。
3)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相对较高的知识吸收转化能力和理论实践结合能力,在个人道德观、价值观的作用下,职业素养得以提高。
4)知识积累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息息相关,要对知识进行反复学习防止遗忘,配合一定的实际运用使其掌握得更牢固。职业素养的养成与能力也密不可分,只有掌握了自身的各种能力之后才能获得良好的处事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5)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理论实践结合,能力转化为职业素养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社会环境、社会价值观和再次的理论实践结合。
大学生要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能力运用在以后的职场中,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首先要进行最基础的知识积累,在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加以实践,促进其更有效地转化。要兼顾知识积累和能力锻炼两方面,在拥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同时达到一定的能力水平,努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8]。这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目标,且需要长时间积累。对当代高校教育体制及学生提出以下建议。
图4 不同状态下知识储存量的变化
图5 不同状态下吸收能力的变化
图6 不同状态下理论实践结合的变化
图7 不同状态下处事能力的变化
图9 不同状态下能力的变化
1)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教育,积极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研究发现,个人的知识储备、自身进取心、家庭社会校园环境等都是其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辅助因素,而理论实践的关键因素需要教师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引,更有效地促进其知识到能力的飞跃。
2)合理地调整教育模式,将大学课堂转化为学生提高能力的有利平台。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填鸭式”教学,属于 “师讲生听”模式,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等能力,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应改为 “师生共讲共讨论”模式,让学生能在校园里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
3)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能力在职场中有效地转化为职业素养。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人才不仅需要在能力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其职业素养也是重要的考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