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基于“创新创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以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

2021-05-18 02:11王敬文姚宗湘张鹤鹤陈玉华尹立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成果课程体系

王 刚 王敬文 姚宗湘 张鹤鹤 陈玉华 尹立孟

([1]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 401331;[2]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南昌 330063)

0 前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创新精神为基础,培养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理念,被认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焊接是全球现代制造业的关键和核心技术,随着我国制造业技术转型升级,对高级焊接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但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工程经验和创新能力的积累,都需要焊接技术人员长时间在工程项目中去不断地学习和总结。

实践教学是焊接专业教学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大部分高校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拥有一定的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但在实践体系的建设中,却忽视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体表现在:(1)拥有实践平台、实习实训基地,但所建立的实践实训平台基于行业、产品的现状,强调既有流程的熟悉,实践内容单一,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不够。(2)高校长期形成的重理论研究、轻创新成果转化的现状,导致本就不多的创新成果未能进行服务于社会的有效转化应用。(3)创新成果的最终实现必须在理论指导和行业经验相结合情况下才能有效实现,目前高校创新创业团队的师资力量仍局限于高校教师,未能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进行有效合作,造成企业对焊接新型技术人才需求大,学校培养跟进慢,学生不认可的现象。基于此,应用型高校进行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既是满足行业企业对焊接专业人才知识体系、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提升的需要,也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的体现。

1 实践体系改革内容

1.1 服务于创新创业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

理论指导实践,结合行业需求和焊接工程师标准要求,对培养计划中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进行模块化分类,设置单独的创新创业模块;将与专业关联度大的交叉课程、国际焊接工程师(IWE)培训体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遵从学生就业意愿,进行有侧重点的模块化复合人才培养;学生创新团队建设、课外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计划的全过程,并通过毕业设计综合项目对创新创业成果进行检验(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

1.2 服务于创新创业培养实践体系重构

改革后服务于创新创业培养实践体系如图2所示。

(1)实验实践教学是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在实践体系的建设中,首先打破实验室封闭运行和职能相对单一的现状,充分利用学校和学院的公共资源,拓展实验场地和设备,重新整合焊接专业实验室(学校平台、学院平台、专业教研室平台),以满足学生实验需;课内和开放性实验设计中,以学生作为其主体,从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学生思维的创新型实验;实践课程实施中,结合企业行业特点,要求从典型焊接结构的产品创意、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质量检测、产品维护等全生命周期范围进行客观认知和工程经验积累,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提升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2)具备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后,还必须通过设计开放型实验、工程现场问题解决等方法来对创新创业综合能力进行巩固和提升,该过程主要通过学校已有的省部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校企共建实验实践平台来推进。校企共建平台可以针对企业具体产品进行未来产品创新性设计和现有产品的流程优化,同时实现学校和企业导师在创新创业指导过程中的深度融合;学生进入重点实验室,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某一领域进行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和探寻,其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能力逐步培养和提升的过程。

(3)学生最终将服务于社会,其创新创业能力高低在后期工作中进行直接体现,创新创业培养实践体系中,应提供检验学生独立施展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本实践体系建设中以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各级别学科竞赛、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等作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的平台。每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计划,从创新点设计、立项申请、计划实施和项目结题等环节均以学生直接参与的方式开展,在启发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而学科竞赛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团队的协作下,强化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熟悉领域的最新成果,构思创新方案,在不断尝试和实验过程中设计和制作出最具创意的作品,其本身就是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直接检验,本实践体系以学科竞赛为创新创业教育突破点,通过推进各类学科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让学生在竞赛中自觉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以科研助手的身份,直接参与老师的各级科研项目,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科学研究能力是创新创业能力的更高层次体现。

(4)建设创新创业导师库,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实践体系构建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团队人员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同时聘请成功企业家、科研院所高级工程师、企业产品开发人员等持续丰富专业创新创业导师库,实行导师和创新创业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结合创新创业具体项目,依靠创新创业导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导师的教育引导和指导帮扶作用,让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获得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知识(见图2)。

图2:创新创业能力实践体系建设

1.3 服务于创新创业培养的实践活动实施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强调以“学—看—干”为主线进行具体落实。“学”,就是通过讲授专业理论课、基础实验课等,使学生掌握与专业有关的基本理论,为创新创业提供知识的源泉;“看”,就是通过到企业实地观察、设计演示型实验项目等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对号,为创新创业提供感性认知;“干”,就是通过参加专业实践训练、创新开放性实验、大学生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由学生独立操作,进一步加深对焊接专业的认识,为创新创业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创业成果,还可依托“众创空间”“产业孵化园”等对创新创业成果进行转化,做到有平台、有投资、有活动、有链条、有效益,实现“创新教学、竞赛锻炼、成果培育、项目扶持”的“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闭环培养实践新模式。

同时,对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改革实施一定周期后的学生在就业、焊接职业素养、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等各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作为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效果评价的主要依据,以实现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2 小结

通过对应用型高校焊接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科研素养和综合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确定了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学生导师相结合的思路,构建了面向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全方位平台,大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综合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就业学生能从经济性出发创新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获得用人单位好评;同时,在校焊接专业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得优异成绩,两项创新成果已在我校“众创之家”成功进行成果转化,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成果课程体系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