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在国内旅游研究中应用的反思:以旅游体验为例

2021-05-17 16:16苗学玲解佳
旅游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旅游体验质性研究扎根理论

苗学玲 解佳

[摘    要]近年来,旅游领域的扎根理论研究数量不断增加,且涌现了一些评论性文章,但是全面评估该方法操作过程的文献却相对较少。文章以国内应用扎根理论的旅游体验文章为分析对象,从研究问题、数据来源、理论抽样和理论建构4个核心特征对样本文献如何应用扎根理论的具体过程进行了评论,旨在揭示扎根理论应用中的进展和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扎根理论已被用于研究旅游体验相关的新兴话题,生成一些本土和原创概念,并且建构了若干概念模型和理论模型。与此同时,也存有一些问题,如仅有1/4的文献由于相关理论或概念不成熟而使用扎根理论;绝大部分研究采用典型个案和最大差异抽样而非理论抽样;约一半的文献缺少和已有研究的对话,现有文章所建构的理论还不够稠密。文章在讨论与结论部分探讨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绘制了扎根理论研究设计的流程图。

[关键词]扎根理论;旅游体验;质性研究;研究评估;理论抽样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21)04-0122-14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1.00.013

引言

扎根理论(后文简称“扎根”)由Glaser和Strauss在20世纪60年代共同提出,承袭了实证主义传统,反对以纯思辨构建理论,提倡从经验材料出发“自下而上”地构建理论[1]。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已经成为包括旅游研究在内的众多社会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然而,该方法在国内外学界的使用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忽略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具体说明[2],未注意扎根理论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异[3]。近年来社会学[4]、传播学[5]、教育学[6]等学科不约而同地展开相关讨论。可见,如何正确使用和规范表述扎根理论确实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尽管如此,现有文章以探讨扎根的历史、发展、应用等领域或研究不足为主[2,7-9],全面评估其操作过程的却较少。加之旅游领域的扎根研究逐年增加,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回顾与反思,探讨扎根理论在旅游体验研究领域的进展,反思应用扎根的规范,为本土理论的生成和知识创新奠定基础。

本文以国内应用扎根理论的旅游体验研究为例,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旅游领域应用扎根理论的学术文章数量较多且涉及多个研究主题。要审视新建构的和原有理论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否建构理论,如果仅依靠目标文献单方面的描述,缺少相关理论的了解,将很难做出恰当的评论。因此,选择有代表性和有价值的领域来分析,做一个小而精的研究比较合适。这符合案例研究中抽取具有代表性个案的原则[10]。旅游体验之所以具有代表性,一方面,体验是扎根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8,11];另一方面,旅游体验是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硬核,一些学者视其为“可以统驭整个旅游学术研究”[12]。

本文将首先回顾扎根理论的历史发展,并说明目标文献的筛选方式,然后描述当前扎根在旅游体验方面的研究现状,通过将目标文献与其关键特征进行对照,得出本文最主要的结论。因为学界对扎根存有不少误读[2,7,9,11],为了尽量贴近创建者的初衷,所以本文的分析尽可能地引用Strauss、Glaser、Corbin和Charmaz等的原著,并辅以扎根后续研究者的    观点。

1 扎根理论的发展回顾与本文分析框架

扎根理论的两位创建者分属于美国社会学最重要的两大学派。Strauss来自以田野调查和质性研究闻名的芝加哥学派,Glaser则来自以数据分析和量化研究闻名的哥伦比亚学派。在该方法提出之初,两位学者求同存异,旨在探索出一条取长补短之路,既能克服量化研究深度不够和效度不高的问题,又能避免质性研究中程序缺乏规范和信度较差的缺陷。两人在1967年出版的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一书奠定了扎根理论最基本的理念——一种实证主义范式下的质性研究方法,从经验材料中通过持续和系统的比较,完成理论建构[1]。

随着扎根的应用不断增多,加之现象学、后现代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它的内部出现了分歧,主要是客观主义(objectivist)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t)派别之争[13]。早期的Strauss和Corbin[14]、Glaser持有客观主义立场。他们认为有一个客观的、外在的现实,数据是客观真实的再现。社会科学的理论,如同物理学的理论一样,包含在数据中,有待被发现。研究问题、概念及类属都将随着研究的进展而自然涌现(emerging),研究者是客观中立的[15]。建构主义派别则是在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选择了一条中间路线[13],以Kathy Charmaz为代表。Strauss和Corbin后期也逐渐转向建构主义[13]。建构主义派别认为没有一个事先存在的现实(pre-existing reality),真相是行动与互动的结果(truth is enacted)[16],知识的创造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凝视者和被凝视者共同的构建的结果。也有研究将Glaser、Strauss和Corbin以及Charmaz分成3个派别[17],但是本研究采取了Charmaz的观点,认为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足以说明扎根理论内部的最主要  差异。

扎根理論试图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之间取长补短,同时也是行走在极端的经验主义和完全的相对主义(extreme empiricism and complete relativism)之间的中间道路上[18],其内部出现分歧也不足为奇。从应用的情况来看,建构主义派别比客观主义派别更受欢迎。Strauss和Corbin合著本在过去20多年中多次再版[14,19-21],Charmaz的Constructing Grounded Theory: A Practical Guide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也被广泛引用。在反对宏大叙事和本质主义的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不难理解客观主义派别遭到的冷遇。

然而,无论两个派别的分歧多大,扎根理论使用都遵循着共同的原则。如果背离这些原则,那么它就不是扎根理论的研究。在综合考察经典文献[19-21]之后,本文采纳了Hood提出的扎根理论关键特征[22],即理论抽样、持续地将数据和理论类属对比、建构理论(经由类属的理论饱和)而非验证,这3点作为评判的主要依据。同时,参考相关评述文献采用的评估标准[7],“理论抽样”被细化为抽取样本、编码分析、持续对比以及理论饱和4个部分。“建构理论”部分的论述不仅梳理了不同流派对理论的认识而且分析了建构出的理论和已有理论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文补充以往文献不曾考察的两个指标——研究问题的契合性和数据收集的可靠性,将考察的范围扩展到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阶段。研究发现,部分将详细介绍这些评估标志的内涵和具体的评估方法。

2 研究方法

文献回顾一般有统合分析(meta-analysis)、述评文献和系统量化回顾(systematic quantitative literature review)3种方法。统合分析主要使用各类统计方法对数量较多的文献进行量化分析,而传统的述评文献,优点在于可以对典型的文献进行深入分析,但缺点是对总体样本的把握不够系统和严谨。本文采用系统量化回顾。首先,这种方法有过程透明和可复制的文献抽取方式,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系统搜索文献,并按照一定的程序筛选出目标文献。其次,系统量化回顾要求对选中的文献进行评述、解读,做批判性回顾[23-24]。

学术界目前对“旅游体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有些研究者偏向心理层面[25]。另一些则更加宽泛,认为旅游体验指包括娱乐或和学习在内的休闲活动,以Ryan[26]为代表。本文采用Ryan的定义,探讨包括旅游心理和行为在内的旅游体验文献。事实上,由于扎根强调整体视角,旅游外显行为也往往和心理活动密切地交织在一起。具体而言,旅游体验研究包括旅游动机、旅游交往、本真性和体验质量评估等主题[25-27]。

由于旅游体验的外延宽广,为了广泛且精准地搜集该领域的文章,本文选择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权威期刊来源,分两步筛选出目标文献目录。第一步:笔者于2019年11月21日在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搜索,一共得到103篇摘要中同时含有“扎根”和“旅游”的文章。然后,搜索其中关键词含有“扎根理论”并且全文包含“旅游体验”的文章,共计41篇。笔者保留其中从旅游者视角审视旅游体验的文章,剔除研究旅游企业和目的地的文章,如“服务型企业一线员工顾客需求知识探索性研究”“旅游目的地精益服务模式:概念与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探索性研究”等,共得到符合要求的文献28篇。第二步:如前所述,旅游体验研究涵盖多个领域,所以某些研究旅游体验的文章未必会出现“旅游体验”4个字,为避免遗漏,2020年1月12日进行了第二轮搜索。选择旅游类权威期刊《旅游学刊》和《旅游科学》,搜索摘要中含有“扎根理论”的全部文章,分别有39篇和10篇,其中有部分与第一次搜索结果重叠,阅读后剔除主题不符合的,分别新收录11篇与3篇。据此共检索到42篇符合条件的文章。这个搜索程序雖然并不能保证搜索到所有已经发表的此类文章,但是尽可能地涵盖了发表在不同权威期刊、由不同的作者完成、着眼于体验的不同方面、时间跨度较大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研究。

统计历年来发表文章数量可以发现,从2007年第一篇应用扎根理论进行旅游体验研究的文章刊发以来,此类研究数量不断增多,且增长速度加快,呈蓬勃发展趋势。2007年至2012年6年间一共发表了5篇,而2013年至2018年6年间则一共发表了30篇(图1)。

同时,目标文献的主题涵盖了整个旅游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大体分为旅游者的主观感受、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态度和旅游者的外显行为3类(表1)。

3 研究发现

3.1 研究问题的契合性

作为质性研究的一种,扎根理论适合探索以下几类问题:被研究者如何建构和交流意义、尚未被了解的现象、用定量研究难以测量的变量间的关系、以全局观研究复杂现象[20,28]。进而,扎根理论尤其适合探索微观的、以行动为导向的以及过程类的问题[14]。Hood[22]和Strauss[29]都特别强调扎根理论对“过程”的关注。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结果,笔者把42篇论文分为3类(表2)。其中,第一类文献描述核心概念的属性,不涉及过程,而第二类旨在描述核心概念发生的过程,第三类则关注核心概念产生的前因后果。这3类文献在编码和理论建构上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将在3.3和3.4中详细讨论。

扎根理论尤其适合研究“未被详细了解的现象,或者未被充分发展的概念;即使有些概念被厘清了,但是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被完全了解,或在概念发展上也尚未臻于成熟”[14]。这里强调了概念或理论上缺口的重要性,而非现象本身的新与否。然而,较多的目标文献(17篇)采用扎根理论的理由是“研究对象”/“场景”的相关研究较少,或“突出消费者”(8篇)的角度。这些论文的文献回顾和讨论部分常常很薄弱(详见3.4.2),忽视是否存在理论缺口。相比之下,仅约1/4(11篇)的论文明确指出已有研究中的概念或理论不够成熟,如浪漫目的地属性[30]或地方性的认同[36]。也有论文的主题虽然传统,但是相关的过程研究却比较少见,此时采用扎根理论也比较恰当。例如周奇美等将动机研究作为一种建构的过程,即研究动机本身以及动机形成的前因、后果、影响因素[37]。

3.2 数据来源的可靠性

扎根理论通常使用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20]。除此之外,研究者也可以单独或者混合使用多种数据,包括档案、图画、日记、回忆录、新闻报纸、传记、历史档案和自传等[21]。42篇论文中,网络获得的资料、访谈和实地调查是最常用的数据收集手段。具体地,有24篇使用网络评论、游记或其他网络文本,22篇使用访谈,11篇使用实地调查,3篇采用问卷获取数据,目标文献中有22篇论文混合使用以上多种数据采集手段。

笔者认为问卷并非恰当的扎根理论的资料收集方式。这是因为扎根强调在自然场景中收集资料,强调研究对象的心理活动以及事件的意义生成过程,但问卷得到的基本是结构性数据,通常一次性完成数据收集,有悖于理论抽样的要求(见3.3)。此外,也鲜有扎根理论研究者提出问卷可以作为数据收集方法。同时,笔者认为也要谨慎地使用互联网数据。诚然,随着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旅游者在互联网上留下了大量的数据,并且有时被认为是在研究人员未干预的场景中所收集,所以更能反映被研究者的所思所想。但是依赖互联网数据进行的扎根理论研究理应与互联网本身有密切的关系,例如,讨论旅游者依托网络的行为,或者本身为了分析网络评论,就像虚拟民族志(virtual ethnography)是用来探讨与互联网关联的社会文化现象一样[38]。互联网数据如果作为主要的数据来源,是否具有足够的丰富度和可靠性,需要研究者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进行判断。

3.3 理论抽样的严谨性

理论抽样和理论饱和是扎根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理论抽样的目的是为了明晰概念或理论,“……尽可能在属性和维度上形成概念,揭示变量以及寻找概念之间的关系”[21]。它并非在研究开始的时候一次性完成,而是在调研的过程中根据持续对比的发现随时调整样本的选择。换言之,数据分析与样本抽取交替进行是理论抽样的实质,反映出扎根理论灵活和开放的独特之处。目的抽样则是质性研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非概率抽样”方法[39],涵盖理论抽样、关键个案抽样、对比抽样等8个类别40种抽样策略[10]。和扎根所强调的理论抽样不同,目的抽样中的其他类别(例如目标文献常用的最大差异和典型个案抽样)常常在研究初始一次性完成抽样。这样做虽然提高了抽样效率,但削弱了根据数据建构理论的灵活性。这是因为研究伊始,研究者常常并不知道哪些要素是核心的,只能依据人口统计特征来选择样本。此外,扎根并不排斥混合使用多种抽样方法(如最大差异抽样、滚雪球抽样、方便抽樣等[21]),但是理论抽样却是扎根理论必不可少的。

3.3.1    抽取样本

基于上面的阐述,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察目标文献的抽样:第一,目标文献是否提及采用理论抽样;第二,是否强调抽样和数据分析的交替进行。在42篇文献中,明确提出采用理论抽样的只有9篇。其余33篇中有17篇突出样本的典型性和多样性,9篇没有阐述抽样原则,4篇宣称采用随机抽样,另有3篇采取其他抽样方式。但是,不管是否宣称采用理论抽样,这些文献的抽样描述有如下两个特点:

(1)样本抽取大都被描述为在数据分析开始之前一次性完成。有3篇提及抽样与编码分析交替进行,但只有2篇具体描述此过程,其中又以《因伴而游,还是因游而伴?——老年人出游动机模型探索》一文中的描述最符合扎根理论的要求——突出抽样目的是发展类属,而非样本的代表性,作者在文中有如下表述:

整个研究中,资料收集与资料分析过程是互相交织的,以理论抽样扩充访谈数据,一完成访谈即对数据进行编码,并重复资料收集与分析过程,直到理论饱和。笔者一共4次往案例地,第4次后,发现模型中的类属发展得相当丰富,未发现新的重要的类属和关系,认为理论已经饱和[37]。

(2)抽样原则多突出样本的典型性和多样性,即目的抽样中的典型个案和最大差异抽样。例如,网络评论和网络游记的“点击率/浏览量高”是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标志。仔细甄别发现,这类研究在抽样的时候更加强调的是样本本身的属性,而非与概念或理论之间的联系。样本的多样性以及典型性可以影响概念的形成,但是如何影响的,尚未发现在所选论文中有所阐述。

3.3.2    编码分析

扎根理论有3种主要的编码方式,笔者以编码提出者的名字来命名,并将其各自的程序和特点整理成表(表3)。相比其他两类编码,Charmaz式的编码提出的时间最晚,但是比较灵活。因为早期的扎根理论文献常常被诟病,机械僵化地采用编码程序,可能违背概念和理论从数据中自然浮现的理念[40],所以灵活使用编码方式也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可。

经统计,42篇文献中只有2篇选择Charmaz式的编码方式,其余40篇都使用Strauss和Corbin[14]的编码方式,其中有7篇使用了开放式和主轴式编码两种,33篇采用开放式、主轴式和选择式编码3种方式。可见,Strauss和Corbin式的编码在当前旅游体验研究占主流。因此,下面对编码的评述将依据Strauss和Corbin式的编码来探讨笔者的发现。

(1)开放式编码

现有文献在开放式编码中较少描述概念/类属的属性或维度,仅有14篇提及。所谓的属性(properties)是指一个类属的特性或特质,例如,实现具身体验的3个属性是游客与场景的互动、身体和场景[44],而维度(dimensions)指特质在连续系统上的位置[14],例如,flow体验的属性之一为体验的强度,维度指一般、较强、强和非常强[45]。又如游客与场景互动形成分离与浸入的连续统[44]。如果缺少上述的分析,那么研究结果就会缺少变异性,即概念不够稠密,提供的常常只有类属清单,这也是扎根理论研究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21]。所谓概念的稠密指研究者发展出十分多样的类属和属性,以及类属间关系[29],它是扎根理论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征之一。类属间关系主要依靠以下“主轴式编码”中所述的典范模型来发展。

(2)主轴式编码

绝大部分文献(33篇)把主轴式编码仅仅理解为对符码的归类、精简和聚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主轴式编码的误读,将之等同于归纳式的质性内容分析[46],即将符码一级一级地归类和聚集,初级符码比较具体,归类后的比较抽象,最终形成一个抽象程度从低向高递增的层级结构[46]。表2中的“概念维度探寻类型”文献聚焦于核心概念的构成维度,所以无须使用典范模型。也正因如此,这些文献几乎全部采用归纳式的质性内容分析,而非严格意义上的Strauss和Corbin式编码。

40篇文献中有6篇明确声明使用典范模型,并将已有的类属关联起来。有3篇文章虽未提及典范模型,但是仍然使用类似的原则来确定类属之间的关系,如“(主轴编码)主要依据并列、因果等逻辑关系探究范畴之间可能存在关联的线索,进而完成聚类和范畴命名”[32]。这也许反映出研究者未必完全照搬典范模型的形式,而要在研究中根据问题的需要灵活处理。

(3)选择式编码

选择式编码的主要步骤就是提取核心类属,把它有系统地和其他类属予以联系,验证其间的关系,并把概念化尚未发展完备的类属补充整齐。所谓“核心类属”,就是所有其他类属以之为中心而结合在一起的中心现象。它应该是所研究现象的恒星——太阳,与其他行星彼此间呈有系统及秩序的关系[14]。由此可见,核心类属并非是概括整个论文研究的主题,就好像核心类属不是太阳系,而是  太阳本身。例如,Charmaz在研究慢性病人时间观时,提出一个核心类属“活在当下每一天”(living one day at time)[43],而非“慢性病人时间观”。又如,Corbin研究患有慢性病的孕妇如何尽可能地保证胎儿和自身的健康,得出“保护性管理”(protective governing)这个核心类属[47]。

经过统计发现,一共有24篇文章确定了核心类属。仔细阅读这些文章之后,笔者发现多数都将核心类属当作涵括所有类属的主题。换言之,他们把核心类属理解成为“太阳系”。例如“旅游者-目的地品牌关系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35]“旅游志愿服务行为影响因素”[48]或“旅游欲不同时间维度下显现差异”[49]等核心类属。个别研究恰当地选择核心类属,探讨了该类属的情境因素。例如《留言簿话语分析:西藏旅游体验的书写与表白》一文的核心类属是“情感表白”[50],又如《身体视角下的旅游体验——基于徒步游记与访谈的扎根理论分析》提出的“具身化身体实践”[32]。

3.3.3    持续对比

扎根理论被称为是“持续对比的分析方法”[1]。这里的对比包括数据中事件之间的比较,以及理論比较[21]。事件之间的比较是为了确定概念或类属,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共有26篇目标文献提及“持续对比”,其中大部分所指的正是这个类别的比较。这种方法在质性数据分析中很常见,并非扎根独有。理论比较则指分析者把个人经验或文献中类似的事件纳入比较,其目的是发展概念的属性和维度。这样做有诸多益处,如增加理论的稠密,以及帮助分析者从单个案例中脱离出来,在抽象层面思考[21]。笔者发现目标文献中少有提及理论比较。这部分地解释了为何前文中发现多数文献理论抽样缺位、且开放式编码中较少讨论概念属性和维度。

3.3.4    理论饱和

和理论抽样关系紧密的另一个概念是“理论饱和”。达到理论饱和要满足3个条件:(1)关于某个类属,再也没有新的或有关的资料出现;(2)研究者还要根据典范模型来对这个类属做尽可能详细地解释,包括条件、脉络、原因、结果以及过程和变异性;(3)类属间的关系都建立妥当而且验证属实[14]。上述条件可以分为两类,即类属饱和与类属间的关系饱和。42篇文献中有26篇声称自己的研究达到理论饱和。它们所述的“饱和”,其中有7篇界定为“没有发现新类属和类属间的关系”,其他更多被描述为“类属反复出现”或“不再提供新的编码”,即上面所述的类属饱和。

此外,样本的抽样影响了饱和度检查。在26篇提及达到理论饱和的文献中,有10篇实施(理论)饱和度检查。这种检查所采用的样本或是在已有数据中预留或在编码结束后再收集一些。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应该尝试寻找异质样本或否定案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出现新的概念或类属,否则只是简单重复获取信息。《旅华美国游客目的地城市色彩意向认知研究》一文指出饱和检查中的样本是异质[34]。虽然旅行方式可能只是影响色彩意象认识的一个因素,但下面的描述却反映了作者找寻异质样本的努力和对理论抽样的理解。

客流跟踪的团队游客行程比较固定,自由活动有一定限制。因此,团队游客的色彩意象认知结构可能会受线路、时间安排和导游信息引导等诸多限制因素的影响。鉴于此,研究者于2011年5月,在西安钟鼓楼广场附近,随机偶遇调研了14位旅华美国散客,以此来对本研究结论进行理论饱和性检验。对旅华美国游客散客的偶遇调查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显示其目的地城市色彩认知特征和发展结构仍在已得到的核心类属范围内。因此,可以认为数据的核心类属达到饱和[34]。

3.4 对构建出理论的评估

经过编码后,理论已经建构起来,而建构理论是扎根理论的最终目标。下文将首先阐释扎根理论所指的“理论”是什么,然后探讨建构的理论和已有理论之间的关系。

3.4.1    何为扎根理论的“理论”?

首先,按照Corbin和Strauss的定义,真正的理论应该解释“为什么和如何”[20]。尽管不反对描述性研究,但是他们希望建立以解释为目的的理论。其次,扎根理论建构的理论应该是稠密的。最后,扎根理论的研究旨在建构从某个具体情境中发展出的实质理论,并提倡从实质理论(substantive theory)向更为抽象、适应多个情境的形式理论(formal theory)的升华[1,20]。

鉴于此,表2中的“概念维度探寻类型”文献属于描述性研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扎根研究。表2中的第2和第3类文章从数据中建构了概念,也建立了概念之间的联系,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扎根理论研究。然而,正如3.3所述,因为多数文章没有属性和维度的分析,以及典范模型使用较少,所以发展的理论不够稠密,提供的信息量有限。例如,有研究将90后旅游者行为分为“旅游摆脱期”“旅游可行性期”“旅游倾向期”和“旅游阈限期”,并指出每个阶段的影响因素[49]。Strauss和Corbin认为,如此的研究结果会让人误以为所有行动者(即旅游者)都以相同的步伐经历这些阶段,没有反复,呈现线性发展。“因此,作者所呈现的是一个僵硬而缺少变化的过程,失去了过程应有的意义[14]”。换言之,这样的研究所呈现的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过程,没有告诉读者在不同的情境下,这个过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仔细研读进行属性和维度分析的14篇文章,笔者发现这些文章多是在维度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研究,而非形成扎根理论所要求的理论命题,即“在这样的条件下,基于这样的意义(given this meaning),我们期待人们采取这样的行为,行为产生如此结  果……[20]”。

笔者发现,目标文献常常借用社会学、心理学或地理学等学科的形式理论,用于解释旅游体验,最终发展出旅游领域中某一主题的实质理论。例如,谢彦君、樊友猛采用具身理论研究徒步旅游体验,提出“旅游体验的本质:具身化生成实践”[32]。周奇美和张朝枝从老年人结伴出游的结伴动机出发,建构了一个结伴出游视角下的旅游动机模型[37]。如果这些实质理论能够充分和以往研究对话,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或者完善形式理论,那么就有可能实现旅游研究的知识溢出。目前这个方面还比较薄弱,或是扎根理论今后发展的重点。

3.4.2    建构出的理论和已有理论关系为何?

和一般的研究方法不同,最早版本的扎根理论强调“没有必要在研究开始之前,读完所有的文献”,从而避免被已有文献蒙蔽和限制,“甚至扼杀了创意”[14]。但是,随着扎根理论被广泛应用,研究者们承认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文献的影响。因此,绝大部分扎根理论研究者并不反对接触文献,而是强调研究者应该始终反思性地接触文献。由此可见,扎根理论对已有文献持有开放且相当谨慎的态度,而非一味排斥[18,51]。因此,撰写扎根理论论文的时候,研究者不能简化或忽略“文献回顾”和“讨论”部分。只有明晰“旧”文献,才能锚定“新”理论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研读目标文献后,笔者发现许多研究尚需加强与现有文献的对话。约有20篇的结论和讨论部分并没有和已有研究进行对话,只阐述本研究的发现。另有少数论文从已有理论出发,在新的场景中印证、细化或修改已有理论,例如将计划行为理论应用于旅游志愿服务中[48],把flow理论应用到遗产旅游场景中[45]。它们也许做出了贡献,但是却背弃了扎根的基本原则——建构 理论。

4 讨论与结论

对42篇旅游体验的扎根理论文献进行分析之后,笔者发现该领域的文献数量持续增长,主要涉及旅游者的主观感受、对目的地的态度和旅游者 的外显行为3个主题。扎根理论在操作层面上的新近发展和独特贡献让人欣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  方面。

(1)扎根的编码技术被更加灵活地使用。一方面,2017年[52]和2018年[37]分别有一篇论文采用Charmaz式编码——一种比较灵活的编码技术,更利于根据具体的研究场景建构理论(表3)。另一方面,一些作者,如谢彦君和樊友猛[32]、白凯[34]并未严格依据“典范模型”来发展理论,保持分析的灵活性,使得概念和理论从数据中浮现出来。

(2)生成了一些本土和原创概念,并构建了有一定解释力的理论模型。本土概念反映出中国文化背景下旅游体验的特色。例如在幸福感研究中旅游前的“神游状态”和“提升人生境界”[53]。神游状态指旅游的准备阶段,人们对旅游的向往、幻想和幸福期待。内涵大于满意度研究中“期望”。人生境界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本土概念,先秦儒家以“孔颜乐趣”为人生至高境界,现代的馮友兰[54]、张世英[55]也都专门论述过。原创概念则是在具体旅游情境中首次提出,例如,长途徒步体验中的“情绪交错场”“逆向选择”“共在体验”和“具身化的生成实践”等[32]。此外,一些研究以抽象和宏观理论为切入点,如“具身理论”[44]和“空间生产”[56],通过扎根于旅游体验的数据,建构出实质理论。虽然目前绝大多数建构的理论还不够稠密,但是后续研究仍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形式理论或稠密的理论。

尽管如此,通过和扎根理论的教材以及经典研究对比发现,国内旅游体验的研究在具体操作方面和理论建构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表4)。需要指出的是,对扎根理论不恰当的应用并非国内旅游体验研究所独有,国外旅游研究中使用扎根理论也存在着多种类似的问题[2,7],这些误用还同样存在于教育学[6]和管理学[18]等其他学科。换言之,许多问题是扎根理论应用中的共性问题。

扎根理论这一方法应用之难的原因错综复杂,与研究方法的复杂性、研究者自身的认识以及学术共同体的开放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笔者总结了旅游体验研究领域发现的主要问题,并讨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一,目标文献较少因相关理论薄弱而采用扎根理论,和已有文献缺少对话。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两点:(1)由于经典版本的扎根理论坚决反对在研究之前进行细致的文献回顾,所以早期对扎根理论的误解之一是研究者在进入现场调查之前无须阅读文献[18]。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支持将文献回顾融入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的做法[4]。(2)旅游体验研究自身的理论积累比较薄弱,加之部分研究者忽视旅游之外的相关理论,于是有了貌似充足的理由使用扎根理论来建构理论。

第二,绝大多数目标文献实际上采用目的抽样而非理论抽样。类似地,Draucker等考察了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2001—2006年间发表的46篇论文,发现有29篇声称采用理论抽样,但是多数缺少抽样过程的描述,也存在和目的抽样混淆的情况[57]。表面上看,研究者只是混淆目的抽样和理论抽样。但更本质的缘由在于量化研究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撼动且深入人心。这使得扎根理论的初学者常常忽略扎根理论的认识论基础,且缺乏从新兴现象中提取解释主义视角下的研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于是陷入演绎的逻辑。

第三,多数研究没有建立比较稠密的理论。实际上,Charmaz在2006年这样写道:“建构理论仍旧是扎根理论未实现的承诺(unfilled promise)和巨大潜力之处” [43]。可见,如何建构理论仍然是扎根理论的研究者必须直面的困境。一个合格的扎根理论研究者并不是只会编码,同样需要理论敏感性和创造力,能够拿捏客观和敏感间的平衡。理论敏感指研究者运用个人的、专业的经验,甚至学术文献,发挥想象的能力[14]。换言之,扎根理论遵循的不完全是归纳推理,更有溯因逻辑(abduction)[51]。因为正是后者才能提出当前理论尚不能解释的洞见。毫无疑问,保持客观和创意间的平衡绝非易事。

进一步地,针对本文所发现的扎根理论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绘制了扎根理论研究设计的流程图,以期对未来的扎根理论研究有所启发(图2)。

在应用扎根理论之前,研究者需要首先明确,并非所有研究问题都适用扎根理论,正如前文所讨论的那样,适宜使用扎根理论的问题最好同时满足3个条件(图2中的第一步):(1)所研究的现象中基本概念不成熟或解释现象的理论尚不清楚;(2)最好是微观的、以行动为导向的、过程类的问题;(3)研究者以理论建构为目的。和扎根理论最容易混淆的是归纳式质性内容分析法。两者都以相关理论不成熟为前提,但是在研究问题和编码方面存在差异。笔者认为,那些描述概念维度的论文(表2中第一类)虽然自称是扎根理论,但实际上却是归纳式质性内容分析法[58]。

第二步,在判斷研究问题可以使用扎根理论后,应当注意在研究设计阶段确定自己的认识论立场。例如,如果选择客观主义,则作者需要尽可能地清除自己的先入之见和个体经验等对解释数据的影响,做到客观中立,并且坚信理论是自然浮现出的。如果是采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作者则要对自己的种种立场做出反思性说明,更要善于利用研究者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探讨自身与研究对象互动过程如何影响研究结果。

第三步,作为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可以结合目的抽样和理论抽样,但是不能缺少理论抽样,即资料收集和分析要交叉进行,且要注重编码的灵活性和概念的稠密。否则,所谓的扎根理论编码方法将失去应有的分析能力,被简化成为了主题分析,建构的理论也不够丰富和稠密,理论贡献将大打折扣。

第四步,在不同的认识论立场下,理论的表达不同。例如,Riley命名了两个概念(相对专属权和个人欲求度)来解释旅游者如何建构“让人向往的旅行”的行为[59]。同样在建构主义视角下,Jennings以在海上长期航行的女性为研究对象,通过“被困在铁笼”这一核心范畴来描绘这些女性在两性关系 中处于既被动又主动的复杂局面[60]。Papathanassis和Knolle研究消费者如何使用在线度假产品的评论[61]。虽然他们并未阐明认识论立场,但是他们的结论却采用了客观主义的理论形式——7个需要进一步验证的假设。

本文在以下3方面做出了贡献:(1)以旅游体验的研究文章为例,系统全面地检查扎根理论的实际操作过程。虽然扎根的评述文章不少,但多数较为宽泛,缺少精细考察。(2)基于旅游体验的文献,揭示出扎根理论应用中的共性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绘制了使用扎根理论的流程图。这一流程图不仅厘清了扎根理论和其他质性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而且提供了扎根研究的核心步骤,为未来的使用者提供导引。(3)初步探讨了扎根理论在生成概念和建构理论方面的贡献,有助于推动旅游领域的理论积累和对话,发挥本土概念与新建理论的生命力。

此外,本文对应用和评审扎根理论方法相关文章的研究者和审稿人也有一定的启示。首先,虽然扎根理论处于不断地发展之中,但是其核心特征不能改变,本文厘清了扎根理论和其他质性研究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给研究者和审稿人提供借鉴。其次,因为扎根适宜解决过程类研究问题,所以扎根的研究结果以期刊论文方式呈现的时候,一般会面临篇幅限制。笔者建议作者应详细地描述主要研究步骤——理论抽样和抽样饱和,弱化编码部分,然后呈现核心类属的变异性,构建稠密程度较高的理论。最后,建议学术期刊应该尽可能选择既了解扎根理论又熟悉被审文章涉及的具体相关理论的评审人。

本文也存在着以下4个方面的不足:(1)回顾范围仅限于旅游体验领域,虽然发现的问题具有代表性,但仍旧不能将这一领域情况等同于整个旅游研究的情况。在旅游研究的其他领域,或许存在着完成度非常高的扎根理论应用研究。(2)笔者虽然有旅游体验的研究背景,并且尽可能地了解相关理论,但是由于该领域涉及多个理论,所以笔者对建构理论的评估难免有不周全之处。(3)本文主要评论了新理论的“形式”(包括理论是否稠密,是否生成原生和本土概念等),对理论的“内容”(包括理论是否严谨、理论贡献等)未作评价。(4)本文的判断完全根据目标文献的文字描述和笔者对之的解读,但文字描述和研究的实际操作可能存在差异。

扎根理论从诞生到今天,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中国旅游研究经过40余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也遇到了“本土化与国际化”[62]、“唯真与唯用”[63]旅游研究如何实现知识溢出等问题。扎根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强调从现实出发,能极好地为本土研究赋权[6],鼓励原创性理论的构建。同时,扎根理论缘起于弥合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分歧,在强调理论建构时也极其重视理论的“有用性”,即理论不仅要服务于学术研究者,而且要能够为实践者改变现状提供思路[7,18]。因此,对于旅游这种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扎根理论在发现问题、解释问题与解决问题上都有极大的潜力。期待在未来的旅游学界和业界,扎根理论能真正被当作方法论,探讨本土化的议题,建构本土理论,解决“真问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GLASER B G, STRAUSS A.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 Chicago: Aldine, 1967: 32.

[2] MATTEUCCI X, GNOTH J. Elaborating on grounded theory in tourism research[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7, 65: 49-59.

[3] 张朝枝, 定性旅游研究表达规范与反思——基于2000—2013年《旅游学刊》载文分析[J]. 旅游学刊, 2017, 32(1): 89-98. [ZHANG Chaozhi. Qualitative research expressions in tourism: Principles and reflections on a meta-analysis of papers published in Tourism Tribune (2000—2013)[J]. Tourism Tribune, 2017, 32(1): 89-98.]

[4] 吴肃然, 李名荟. 扎根理论的历史与逻辑[J]. 社会学研究, 2020(2): 75-98. [WU Suran, LI Minghui. Grounded theory: History and logic[J]. Sociological Studies, 2020(2): 75-98.]

[5] 胡钰, 陆洪磊. 扎根理论及其在新闻学中的应用[J]. 新闻大学, 2020, 166(2): 32-43. [HU Yu, LU Honglei. Grounded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journalism[J]. Journalism Research, 2020, 166(2): 32-43.]

[6] 陳向明. 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探索[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 13(1): 2-15. [CHEN Xiangming. Critical application of grounded theory in Chinese education research[J]. 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 2015, 13(1): 2-15.]

[7] STUMPF T S, SANDSTROM J, SWANGER N. Bridging the gap: Grounded theory method, theory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research[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6, 24(12): 1691-1708.

[8] 雍天荣, 陈元元. 扎根理论在我国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评述[J]. 全国流通经济, 2015(16): 72-74. [YONG Tianrong, CHEN Yuan yuan. Review on grounded theory applications in Chinese tourism research[J]. China Business, 2015(16): 72-74.]

[9] 雍天荣, 陈元元. 扎根理论在我国旅游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J]. 全国流通经济, 2015(17): 72-74. [YONG Tianrong, CHEN Yuanyuan. Comments and vista on grounded theory applications in Chinese tourism research[J]. China Business, 2015(17): 72-74.]

[10] PATTON Q M.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4th Edition)[M]. Thousand Oaks: Sage, 2015: 401.

[11] JENNINGS G, JUNEK O. Grounded theory: Innovative methodology or a critical turning from hegemonic methodological praxis in tourism studies[M]// ATELJEVIC I, PRITCHARD A, MORGAN N. The Critical Turn in Tourism Studies, Innov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ies. Oxford: Elsevier, 2007: 197-210.

[12] 谢彦君. 旅游体验研究: 一种现象学的视角[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3. [XIE Yanjun. The Study of Tourism Experience: A Phenomenology Perspective[M].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05: 3.]

[13] CHARMAZ K. Grounded theory: Objectivist and constructivist methods[M]// DENZIN N K, LINCOLN Y. 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2nd Edition).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2000: 509-535; 510.

[14] STRAUSS A L, CORBIN J M. 质性研究概论(第1版)[M]. 徐宗国, 译. 中国台北: 巨流图书, 1997: 41; 48; 55; 69; 70; 109; 133;  167; 209. [STRAUSS A L, CORBIN J M.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the 1st Edition)[M]. XU Zongguo, trans. Taipei, China: Juliu Publishing, 1997: 41; 48; 55; 69; 70; 109; 133; 167; 209.]

[15] GLASER B G. Basics of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Emergence vs. Forcing[M]. Mill Valley: Sociology Press, 2009: 22.

[16] STRAUSS A L, CORBIN J M. 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 An overview[M]//DENZIN N K, LINCOLN Y. 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1994: 279; 273.

[17] 吴毅, 吴刚, 马颂歌. 扎根理论的起源、流派与应用方法述评——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案例分析[J]. 远程教育杂志, 2016, 35(3): 34-43. [WU Yi, WU Gang, MA Songge. Review on the origin, genr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J].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2016, 35(3): 34-43.]

[18] SUDDABY R. From the editors: What grounded theory is no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49(4): 634-635.

[19] STRAUSS A L, CORBIN J M.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the 2nd Edition) [M].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1998: 43.

[20] CORBIN J M, STRAUSS A L.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the 4th Edition) [M].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2015: 29; 34; 80; 163.

[21] CORBIN J M, STRAUSS A L. 质性研究的基础: 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第3版)[M]. 朱光明, 译.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5: 30; 153; 159; 206. [CORBIN J M, STRAUSS A L.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the 3rd Edition)[M]. ZHU Guangming, trans. Chongq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 2015: 30; 153; 159; 206.]

[22] HOOD J. Orthodoxy vs. power: The defining traits of grounded theory[M]// BRYANT A, CHARMAZ K. The Sage Handbook of Grounded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7: 151-164.

[23] PICKERING C, BYRNE J. The bene?ts of publishing systematic quantitative literature reviews for PhD candidates and other early-career researchers[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4, 33(3): 534-548.

[24] YANG E C L, KHOO-LATTIMORE C, ARCODIA C.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risk and gender research in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 2017, 58: 89-100.

[25] 谢彦君, 基础旅游学[M]. 北京: 商務印书馆, 2015: 194. [XIE Yanjun. Essentials of Tourism[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5: 194.]

[26] RYAN C. The Chase of a dream, the end of a play[M]// RYAN C. The Tourist Experience: A New Introduction. London: Cassell, 1997: 1-24.

[27] 厉新建. 旅游体验研究: 进展与思考[J]. 旅游学刊, 2008, 23(6): 90-95. [LI Xinjian. Study on tourism experience: Progress and pondering[J]. Tourism Tribune, 2008, 23(6): 90-95.]

[28] MAXWELL J A.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he 3rd Edition)[M].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2013: 82-86.

[29] STRAUSS A.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1.

[30] 陈钢华, 李萌, 相沂晓. 你的目的地浪漫吗?对游客感知视角下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探索性研究[J]. 旅游学刊, 2019, 34(12): 61-74. [CHEN Ganghua, LI Meng, XIANG Yixiao. What makes a destination romantic?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ourists perceived destination romantic attributes (PDRAs)[J]. Tourism Tribune, 2019, 34(12): 61-74.]

[31] 戴光全, 梁春鼎. 基于扎根理论的节事场所依赖维度探索性研究——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J]. 地理科学, 2012, 32(7): 777-783. [DAI Guangquan, LIANG Chunding. Exploring the dimensions of place attachment to event venue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Case of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2011 Xian,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32(7): 777-783.]

[32] 谢彦君, 樊友猛. 身体视角下的旅游体验——基于徒步游记与访谈的扎根理论分析[J]. 人文地理, 2017, 32(4): 129-137. [XIE Yanjun, FAN Youmeng. Tourist experience on a body perspective: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on trekking writings and interview[J]. Human Geography, 2017, 156(4): 129-137.]

[33] 赖斌, 杨丽娟. 民族村寨传统饮酒仪节的现代旅游体验模式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4): 135-141. [LAI Bin, YANG Lijuan. The Study on experience of traditional drinking rituals[J].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6(4): 135-141.]

[34] 白凯. 旅华美国游客目的地城市色彩意向认知研究[J]. 地理学报, 2012, 67(4): 557-573; 576. [BAI Kai. The research on American tourists about their cognition of color image of urban destinatio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67(4): 557-573; 576.]

[35] 高静, 焦勇兵. 基于多案例扎根分析的旅游者——目的地品牌关系研究[J]. 旅游科学, 2014, 28(5): 54-67. [GAO Jing, JIAO Yongbing. A multiple case study on tourist-destination brand relationships: A grounded theory method[J]. Tourism Science, 2014, 28(5): 54-67.]

[36] 胡宪洋, 白凯. 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客认同建构[J]. 地理学报, 2015, 70(10): 1632-1649. [HU Xianyang, BAI Kai.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ts placeness identity of Barkhor Street in Lhas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70(10): 1632-1649.]

[37] 周奇美, 张朝枝. 因伴而游, 还是因游而伴?——老年人出游動机模型探索[J]. 旅游学刊, 2018, 33(9): 70-82. [ZHOU Qimei, ZHANG Chaozhi. Travel for companions or accompany for travel? An exploration of a senior travel motivation model[J]. Tourism Tribune, 2018, 33(9): 70-82.]

[38] 卜玉梅. 虚拟民族志: 田野、方法与伦理[J]. 社会学研究, 2012, 27(6): 217-236. [BU Yumei. Virtual ethnography: The field, approach and ethics[J]. Sociological Studies, 2012, 27(6): 217-236.]

[39] 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103. [CHEN Xiang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M]. Beijing: Education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2006: 103.]

[40] 瞿海源, 畢恒达, 刘长萱, 等.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2 (质性研究法)[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288. [QU Haiyuan, BI Hengda, LIU Changxuan, et al.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and Behavior Sciences II: Qualitative Methods[M]. Beijing: Publishing House of Chinas Social Sciences, 2013: 288.]

[41] HOLTON J A. The coding process and its challenges[M]// BRYANT A, CHARMAZ K. The Sage Handbook of Grounded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2007: 265-289.

[42] GlASER B G. Theoretical Sensitivity: Adva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Grounded Theory[M]. Mill Valley: CA Sociology Press, 1978: 53-92.

[43] CHARMAZ K. Constructing Grounded Theory[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6: 42; 63; 135.

[44] 谢彦君, 胡迎春, 王丹平. 工业旅游具身体验模型: 具身障碍、障碍移除和具身实现[J]. 旅游科学, 2018, 32(4): 1-16. [XIE Yanjun, HU Yingchun, WANG Danping. The embodied experience model of industrial tourism: Embodied obstacles, obstacles remove and embodied realization[J]. Tourism Science, 2018, 32(4): 1-16.]

[45] 蔡溢, 殷红梅, 杨洋, 等. 遗产地旅游者Flow体验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机理——以斯里兰卡为例[J]. 旅游学刊, 2018, 33(2): 67-76. [CAI Yi, YIN Hongmei, YANG Yang, et al. Establishment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model in tourists flow experiences at World Heritage sites: A case study of Sri Lanka[J]. Tourism Tribune, 2018, 33(2): 67-76.]

[46] HSIEH H, SHANNON S. Three approaches to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J].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2005, 15(9): 1277-1288.

[47] CORBIN J M. Controlling the risks of a medically complicated pregnancy[J]. Journal of Perinatal & Neonatal Nursing, 1993, 7(3): 1-6.

[48] 周媛, 梅强, 侯兵. 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志愿服务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旅游学刊, 2020, 35(9): 74-89. [ZHOU Yuan, MEI Qiang, HOU B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urism volunteer service behavior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J]. Tourism Tribune, 2020, 35(9): 74-89.]

[49] 杨洋, 蔡溢, 殷红梅. 扎根理论下“90后”旅游者行为TGM模型构建与分析[J]. 旅游学刊, 2015, 30(2): 50-58. [YANG Yang, CAI Yi, YIN Hongmei. The for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a post-1990s tourist behavior TGM model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J]. Tourism Tribune, 2015, 30(2): 50-58.]

[50] 谢彦君, 于佳, 郭芳芳. 留言簿话语分析: 西藏旅游体验的书写与表白[J]. 旅游科学, 2019, 33(3): 1-19. [XIE Yanjun, YU Jia, GUO Fangfang. Discourse analysis in visitor books: Text writing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Tibetan tourism experience[J]. Tourism Science, 2019, 33(3): 1-19.]

[51] KELLE U. The development of categories: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grounded theory[M]// BRYANT A, CHARMAZ K. The Sage Handbook of Grounded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7: 191-213.

[52] 姜辽, 徐红罡. 文学旅游的审美消费: 以水泊梁山为例[J]. 旅游学刊, 2017, 32(5): 71-79. [JIANG Liao, XU Honggang. Aesthetic consumption in literary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Liangshan[J]. Tourism Tribune, 2017, 32(5): 71-79.]

[53] 张天问, 吴明远. 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幸福感构成——以互联网旅游博客文本为例[J]. 旅游学刊, 2014, 29(10): 51-60. [ZHANG Tianwen, WU Mingyuan. The constitution of tourism well-being based on a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of internet travel blogs[J]. Tourism Tribune, 2014, 29(10): 51-60.]

[54]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767-773. [FENG Youlan. 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767-773.]

[55] 张世英. 哲学导论[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70-77. [ZHANG Shiying.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M]. Beij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4: 70-77.]

[56] 孙佼佼, 谢彦君. 矛盾的乌托邦: 邮轮旅游体验的空间生产——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J]. 旅游学刊, 2019, 34(11): 41-50. [SUN Jiaojiao, XIE Yanjun. Contradictory utopia in the space production of cruise tourism experience: A qual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J]. Tourism Tribune, 2019, 34(11): 41-50.]

[57] DRAUCKER C B, MARTSOLF D S, ROSS R, et al. Theoretical sampling and category development in grounded theory[J].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2007, 17(8): 1137-1148.

[58] CHO J Y, LEE E H. Reducing confusion about grounded theory and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J]. Qualitative Report, 2014, 19(32): 1-20.

[59] RILEY W. Prestige-worthy tourism behavior[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5, 22(3): 630-649.

[60] JENNINGS G R. Caught in the irons: One of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long-term ocean cruising women[J]. Tourism Review International, 2005, 9(2): 177-193.

[61] PAPATHANASSIS A, KNOLLE F. Exploring the adoption and processing of online holiday reviews: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32(2): 215-224.

[62] 謝彦君, 保继刚, 王宁, 等. “旅游学纵横: 学界五人对话录(续)”之“回声: 本土化与国际化之辨”[J]. 旅游论坛, 2019, 12(6): 1-8. [XIE Yanjun, BAO Jigang, WANG Ning, et al. Random thoughts amongst five scholars (II) epilogue- reflections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vis-a-vis localization in tourism studies[J]. Tourism Forum, 2019, 12(6): 1-8.]

[63] 肖洪根, 谢彦君, 保继刚, 等. “旅游学纵横: 学界五人对话录(续)”之“旅游研究的唯真与唯用”[J]. 旅游论坛, 2019, 12(5): 1-10. [XIAO Honggen, XIE Yanjun, BAO Jigang, et al. Random thoughts amongst five scholars (II) chapter five-theoretical versu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in tourism studies[J]. Tourism Forum, 2019, 12(5): 1-10.]

A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Grounded Theory:

Taking Studies of Tourist Experience as a Case

MIAO Xueling1, XIE Jia2

(1. Business Schoo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006, China;

2.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1436, China)

Abstract: Grounded theory is a kin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developed by Anselm Strauss and Barney Glaser in the 1960s for the purpose of constructing theory grounded in data. It has been introduced to China in the 1990s.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grounded theo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 However, international scholars have pointed out that problems such as misunderstanding the epistemology of grounded theory, overlooking the divergence between the objectivism grounded theory and the constructivism, as well as confusing it with thematic analysis are greatly affected the quality of researches adopted grounded theory.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researches in the field of tourism, particularly tourist experience, employed grounded theory as the method in China.

Accordingly, we attempt to do a systematic quantitative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se studies to examine how grounded theory is used in studies of tourist experience and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research. This paper starts with a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divergence of grounded theory, while highlighting that gathering first-hand materials in the real world, theoretical sensitivit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y, theoretical sampling, and continuous comparison are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ed theory.

Based on the method of systematic quantitative literature review, we selected 42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prestigious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to further examine how they used grounded theory from four aspects, namely research question, data collection, theoretical sampl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y. Firstly, we read the topics of these studies and examine whether these research questions are suitable to use grounded theory. It turns out that although the grounded theory has been used to study some new phenomena, they usually neglected the point that grounded theory favors questions with a procedural nature. Also, there are a few studies that applied extant theories on new phenomena, and only a quarter of the articles use grounded theory because of the immaturity of relevant theories. Second, the internet, in-depth interviews and field study are found to be the main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for these articles. We suggest that grounded theory appreciates first-hand data and delving into the field, hence the use of data from the internet should be with reflectivity. Third, regarding theoretical sampling, we find that 93% of selected articles use purposeful sampling rather than theoretical sampling; the unique coding method is simplified into the thematic analysis. Only 15% of articles use the paradigm to develop the dimensions and properties of categories. Fourth, we examine their results of theory construction and find that about half of the articles lack the discussion with existing researches and theories. Also, the new theories proposed in some studies are not dense enough.

This paper has made contribution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1) Taking studies of tourist experience as a case,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examine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of grounded theory.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some progress in using grounded theory, there is rare research that can be regarded as successful according to the essence of this method. (2) The problems regarding application are found to be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grounded theory. Accordingly, a flow chart is proposed to illustrate the process of employing grounded theory to inspire future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3)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ribution of grounded theory in generating local concepts and constructing theories, which can help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ies in the field of tourism.

Keywords: grounded theory; tourist experience; qualitative research; research evaluation; theoretical sampling

[責任编辑:王    婧;责任校对:周小芳]

猜你喜欢
旅游体验质性研究扎根理论
成都妈妈农庄游客参与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
感知与意向性
关于高职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的质性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智慧旅游背景下陕西省提升旅游体验途径探讨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沙盘游戏疗法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质性研究
护理教师对情景模拟教学培训评价的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