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明
历经百年不衰的老上海红烧肉很有磁场,散发的气场足够大,一上餐桌便遭到哄抢,转眼只剩下盘底几个百叶结,最后被我一扫而光。
有的饭店端出的红烧肉样子好看,红润润、油光光,闻起来喷香,吃到嘴里却大失所望,又干又硬,外面厚厚的蜜汁与里面的肉脱节。仔细研究,问题出在食材和火候上,红烧肉的脂肪没有融化,肉的纤维没有软化,手拍桌面,这碗红烧肉当然不会抖动,吃口当然也不会好。红烧肉的品质决定了这家饭店的人气指数。我吃过的“老镇源”“吴江宾馆”“上海老饭店”“上海小绍兴”“顺风大酒店”等一些老饭店的红烧肉都不错。
猪的品种分为瘦肉型、脂肪型、兼用型三种,优良品种的土猪有二花脸猪、梅山猪、陆川猪、金华猪、两头乌猪、湘西黑猪、巴马香猪、粤东黑猪、莆田黑猪、嵊县花猪、宁乡猪、嘉兴黑猪等。看到一篇文章说“从前吃的是土猪肉,现在吃的是洋猪肉,一般来说,中国土猪黑毛猪,土猪肉膘为3~5厘米,现在我们吃的大部分是杂交的洋猪,有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猪,从前土猪喂养长到90千克要13个月,现在洋猪长到110千克只要喂7个月……”我曾在江西新余一个生产队里的养猪场养过猪,那时养土猪时间较长,而且用猪草、米糠、萝卜、紅薯等喂食,成猪都由农村供销社收购后运往各地市场。
过去上海南货店里卖的咸肉,膘很厚,一刀切开,瘦肉鲜红、肥肉洁白,做成白切咸肉,鲜、香、糯。现在买来的咸肉皮下一点点肥膘,瘦肉多,煮好后吃到嘴里感觉没啥鲜香味。
新鲜猪肉也有这种感觉。在吃肉凭票的年代,一个月吃不到几次肉,在肉丝炒咸菜、黄芽菜烂糊肉丝里捡到几根肉丝,就觉得味道鲜得不得了。现在的人别说吃猪肉了,就连龙虾、鲍鱼、海参、雪花牛肉等各种肉类也可随心吃,味觉疲劳,吃到猪肉当然也品不出鲜味了,正应了一句老话:“少吃多滋味,多吃无滋味。”
除去味觉疲劳的因素,猪肉的鲜味与饲养的时间、饲料有关吗?海门“好年农庄”的张妙霖说,猪肉的鲜味与猪的品种及饲养的时间、饲料都有关。他说,海门“好年农庄”曾用养了一年的黑毛猪肉制作了百叶包、油面筋塞肉,开售没多久就被围抢一光,不得不加班加点增加产量。元宵节“好年农庄”的鲜肉汤圆大卖,有朋友反馈说,吃到美味新鲜肉汤圆,鲜肉馅和一包汤,吃出的是原汁原味的老上海味道,我回答说,你们遇到了良心店家的美食。
为什么海门“好年农庄”的二花脸黑毛猪肉特别鲜香,青菜、萝卜等菜蔬有几十年前上海人吃的老味道?这与他们用的古法养殖、种植和恪守的原则有关:不用化肥、农药,不用转基因种子、植物生长调节剂,不用含转基因蛋白、激素、抗生素的配方饲料。施肥用农庄的有机肥料,保证天然的生长周期,农畜喂玉米、小麦、老菜叶、瓜果,因此“好年农庄”的农产品成本高,产量也低。当然,杂交的各种白猪以土法养殖,吃玉米粉,不吃配方饲料,生长一年,猪肉的味道也好。黑猪若吃配方饲料,快速生长,猪肉的口感也会下降。大规模养殖的洋猪6个月就能长到150千克,而“好年农庄”以玉米、小麦粉喂养一年,出栏时猪的重量是100~120千克,这样的猪肉味道特别鲜美。
与苏东坡在《猪肉颂》写的“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的做法异曲同工,“煮”红烧肉火候要足,时间要够,否则不入味。张妙霖也认为“煮肉的时间要恰当,不能心急”,比如说用“好年农庄”的二花脸黑毛猪肉做红烧肉,快煮40分钟并不得法,红烧肉最佳的烧煮时间是2小时,在烹饪中,改心急为闲情,坐下来,定心享受着肉炖煮时慢慢释放出的香气,漫逸在厨房里,飘进客厅。
红烧肉不适合与有些辅料一起烧,比如香菇、豆腐干、油豆腐、萝卜,会严重破坏红烧肉的色香味。可以把做好的红烧肉盛起,在剩余的肉汁中放入油豆腐、百叶结、熟鸡蛋等,烧熟后再装盘。我外婆家的红烧肉是她从故乡昆山带来的手艺,烧好的肉被酱汁包裹,一块入嘴,甜、鲜、香,回味难忘。好的红烧肉,肉膘像块美玉,隐隐透光,肉皮呈绛红色。
红烧肉选肉要诀:买带肋骨的黑毛猪的“硬肋条肉”,膘要肥厚,皮要刮得干净。锅中放好香料、酱油、黄酒、盐等调料后,水要一次性加足,不可以烧到中途再添水。红烧肉烧到肉酥、软硬恰当时最后“放糖收膏”,此时汤汁是肉量的三成,把锅中的葱、姜等物拣出,再放5厘米长的葱段,加适量白砂糖,用猛火“收膏”,糖能吊鲜,被肉汁包裹着的肥肉变得透明、滋润、软糯,瘦肉微硬,酱色鲜红,外硬内软,肥肉入口即化,精肉入味有嚼劲,收口鲜香、甘甜、腴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