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华,张 冲
(德江县民族中医院1.药学部;2.呼吸内科,贵州 铜仁 565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属于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致病因素多样,近年来受气候、环境、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COPD发生率呈现一定升高趋势[1]。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作为抗菌类药物,可发挥良好的抗菌、抗感染的作用,但对于部分COPD患者仅使用抗菌类药物,得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盐酸氨溴索作为强效黏液溶解剂,可有效溶解COPD患者气道内黏液,有利于清理气道内分泌物,维持患者正常呼吸[2]。同时临床可予以患者疗效监护、不良反应监护及健康教育等干预方法辅助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COPD患者血气指标及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德江县民族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35~72岁,平均(56.73±8.3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37~70岁,平均(57.41±9.0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3]中关于COPD的诊断标准者;经X线显示肺部纹理增多,且增粗者;临床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喘憋者等。排除标准:具有免疫功能缺陷者;近3个月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具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且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开展COPD相关检查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剂[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800,规格:1.125 g/支]静脉滴注治疗,4.5 g/次,1次/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779,规格:15 mg/支)静脉滴注治疗,5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7 d。
1.2.2 护理方法 在用药的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联合开展临床药师药学监护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疗效监护: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患者盐酸氨溴索辅助呱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给药治疗,做好每位患者COPD相关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感染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等监护。②不良反应监护:COPD患者尤其是老年病患,合并基础疾病者较多。药源性不良反应是用药治疗中无法完全规避的问题,盐酸氨溴索、呱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常见不良反应有皮肤过敏、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注射部位疼痛或硬结、静脉炎、发热等,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较为严重时,需暂停给药,并与临床医师商议修改用药方案。③健康教育:临床药师与患者进行面对面沟通,向患者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的介绍,并就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说明。两组患者护理周期均为7 d。
1.3 观察指标 ①参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3]中的疗效判定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显效:患者呼吸困难显著缓解,紫绀消失,精神状态基本恢复,血气分析结果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呼吸困难、紫绀情况好转,血气分析结果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且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pH值,采集两组患者空腹动脉血5 mL,采用动脉分析仪检测PaO2、PaCO2水平,采用pH分析仪检测pH值。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CRP、IL-6水平,血样采集方法同②,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血清进行检测。④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头痛头晕、皮肤过敏、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例(%)]表示,两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与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总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为73.1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血气指标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水平、pH值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而PaCO2水平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P<0.05。PaO2:血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pH值:酸碱度。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PaO2(mm Hg) PaCO2(mm Hg) pH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1 66.38±5.71 89.57±6.02* 84.29±3.94 52.30±2.67* 6.85±0.45 7.41±0.20*对照组 41 67.10±5.83 80.75±5.37* 83.27±4.13 60.23±3.53* 6.89±0.44 7.19±0.25*t值 0.565 7.001 1.144 11.472 0.407 4.40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血清PCT、CRP、IL-6水平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PCT: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IL-6:白介素-6。
PCT(mg/L) CRP(mg/L) IL-6(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1 1.94±0.41 0.76±0.17* 136.94±14.72 49.14±5.30* 149.28±9.48 19.47±1.29*对照组 41 1.88±0.39 1.28±0.29* 137.20±15.46 72.48±7.31* 150.20±8.47 47.64±3.58*t值 0.679 9.905 0.078 16.552 0.463 47.40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2.4 不良反应 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COPD主要以肺血管、气道的慢性炎性反应为病理特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气促等,随着病情的反复发作,患者会出现呼吸功能下降、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会影响患者生命健康[4]。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作为一种复合制剂,呱拉西林钠使革兰阴性杆菌与阳性杆菌的抗菌活性增强,他唑巴坦钠属于β-内酰胺酶制剂,能够抑制β-内酰胺酶对呱拉西林钠的水解,可减轻患者气道、肺部炎症,但长时间使用存在一定的用药依赖性,且药效起效时间较长。
盐酸氨溴索通过增强痰液的黏性、弹性,促进纤毛体统的运作,有利于排痰,使患者肺气道通畅,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盐酸氨溴索还可以对抗并清除机体内反应性氧自由基,减轻支气管高反应,有效缓解临床症状[5]。临床药师参与盐酸氨溴索辅助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治疗,能够运用药效学、药动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提升临床用药方案调整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同时实施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通过调整用药剂量、给药速度、给药时间等参数,控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降低双重感染风险,降低药源性不良反应发生率[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氨溴索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COPD,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PaO2水平、pH值升高表示患者机体内动脉血气指标得以改善,有利于疾病恢复;PaCO2作为衡量肺泡通气情况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升高表示COPD患者肺部氧合功能受损[7]。盐酸氨溴索通过促进患者支气管扩张,从而提高患者肺部通气量,减轻患者肺泡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了机体的氧耗量,使患者血气指标得以改善[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O2水平、pH值均高于对照组;而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氨溴索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COPD,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PCT、CRP、IL-6作为炎性指标,当COPD患者疾病发作时,其水平会升高,导致患者机体内产生大量炎性因子,使病情加重[9]。盐酸氨溴索通过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细胞因子,可以调节患者机体内炎性因子的产生,有效抑制炎性细胞的趋化作用,导致其炎性因子水平降低[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氨溴索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COPD,可抑制患者炎症反应。
综上,盐酸氨溴索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COPD,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血气指标,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康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