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颈源性失眠的选穴规律

2021-05-15 09:11范伟森纪会敏范中琦李牧真
护理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胆经颈源膀胱经

范伟森,丁 麟,李 硕,纪会敏,范中琦,李牧真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250014

颈源性失眠是由颈部病变引起的以难以入睡、睡眠轻浅和入睡后易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继发性失眠,其发病多与颈椎病直接引起的疼痛、交感神经紊乱、椎动脉供血不足有关[1]。此外,焦虑、抑郁[2-3]、精神分裂[4]等由颈椎病所引起的负面精神状态均可引起病人的睡眠障碍。有学者发现,476 例颈椎病病人中,1/3的病人伴有失眠[5]。而长期失眠又会引发颈椎病[6],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起居,较难治愈。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颈源性失眠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颈源性失眠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将关键词分为病因关键词与症状关键词,确定病因关键词为:“颈性”“颈源性”“椎动脉”“颈型”“颈痛”“颈椎病”和“交感”;症状关键词为:“失眠”“睡眠障碍”“不得卧”和“不寐”。将病因与症状关键词两两组合,检索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起至2020 年5 月1 日。

1.2 文献纳入标准 研究疾病明确为颈源性失眠;文献类型为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研究类;干预措施为针刺、皮肤针、点穴、艾灸、耳针等;研究中有疗效前后对照,且有明确的疗效判定标准。

1.3 文献排除标准 多个数据库重复的文献;涉及颈源性失眠但为综述、实验研究、经验报道等;研究对象为动物;文献报道仅为不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干预措施未给出明确腧穴,如针刺颈部腧穴、推拿头部腧穴等。1.4 腧穴规范化 根据《经络腧穴学》,对处方中所涉及的腧穴规范处理,如“肩外腧”录入为“肩外俞”。多种干预方法结合治疗时,若有重复穴位只录入1 次,仅录入1 个处方。例如:针灸结合,针刺选取百会、天柱、神门;艾灸选取百会和肩井,最终录入天柱、神门、百会和肩井。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Excel 软件分析腧穴频次、归经、部位归属;使用SPSS Modeler 18.0 对数据库中的腧穴与经络配伍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绘制关联网络图。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根据关键词检索出文献1 326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文献115 篇,共有148 个处方,腧穴总频数为1 071 次。筛选流程见图1。其中10 篇文献对腧穴进行了辩证选穴治疗,由于本次数据挖掘仅研究主穴规律,故未录入配穴。

图1 文献筛选流程

2.2 腧穴频次分析 经数据整理,本次共涉及131 个腧穴。将频次位于前20 位的腧穴列出,详见表1。将所有腧穴根据经络归属与所在部位归纳总结得出,腧穴归属频次前3 位的经络依次为督脉、膀胱经、胆经,部位依次为为颈部、头面部、腰背部。见表2、表3。

表1 颈源性失眠前20 位腧穴(n=148)

表2 颈源性失眠腧穴归经及频次(n=1 071)

表3 颈源性失眠腧穴部位、频次分布(n=1 071)

2.3 腧穴关联规则分析 运用Apriori 算法对高频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将最低支持度设置为10%、最低置信度为90%,最大前项数为2,得出14 条关联规则分析,其中肩井→风池的支持度最高,为23.65%,置信度为94.29%,提升度为1.66。见表4。关联规则网络表示两者关联的强度,连线越粗,关联越高。腧穴关联网络见图2。

表4 颈源性失眠高频腧穴关联规则分析

图2 腧穴关联规则网络图

3 讨论

3.1 高频腧穴 以高频腧穴风池穴为例,对风池穴施加刺激,可缓解枕下肌群[7]对于脊神经与枕大神经的卡压[8],减轻颈源性疼痛,改善椎动脉血供[9],可有效缓解后循环缺血所致的大脑异常兴奋。以风府为例,督脉与膀胱经交汇,深层[10]为脑干,脑干中有控制机体觉醒与睡眠状态的上行激活系统,点按或针刺风府可调和气血,治疗失眠。现代医家通过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治疗失眠与《难经》中所述“血气之道涩滞……夜多不寐也”观点吻合。颈夹脊下有相应节段的脊神经和韧带分布,对颈夹脊进行刺激可缓解局部肿胀疼痛,调节交感神经紊乱[11]。神门为心之原,能安神宁心,对于改善颈源性失眠引起的焦虑、烦躁[12]有良好效果。神门又为心经之输,对于关节痛症亦有一定疗效。安眠穴是治疗失眠的经效穴,可交通阴阳跷脉、镇静催眠[13]。

3.2 部位归经 从腧穴归经与部位归属上可以看出,治疗颈源性失眠以治“颈”为主,结合治脑治心。颈部腧穴的频次为401 次,占总频次的37.44%。治“颈”选穴多从颈部循行的经络上选取,以督脉、胆经、膀胱经居多。在腧穴归属部位上,腰背部腧穴多归属于膀胱经,体现腧穴循经远取的特点。再者,督脉与膀胱经皆与脑相联络,胆经与膀胱经在头部交织汇集,在此3 经上取穴可“颈”“脑”兼顾。头面部腧穴频次为257 次,占总频次的24.00%。根据神经节段支配理论[14],头面部腧穴主治头、颈与五官科疾病。

3.3 关联规则分析

3.3.1 少阳胆经祛痰 从胆经上取穴,既可循经取穴,又可顺应胆经循行时间,安神定志。支持度最高的风池与肩井相配伍,与《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中所主张的祛少阳经之痰以治胆安神的观点十分符合,风池与肩井配伍,可奏疏风化痰、活血行气、通经活络之效。对肩井与风池推拿可有效缓解颈部肌肉挛缩、提高肌肉肌张力,提高颈椎骨关节稳定性,有效消除颈源性疾病的异常病理改变[15]。

3.3.2 镇静安神宁心 神庭→百会和太阳→百会→印堂两条组合中,神庭、百会、印堂皆归属于督脉,不仅可安神治疗失眠,对于颈源性疾病所带来的焦虑[16]、抑郁等不良情绪亦有所改善,可防治负面情绪与失眠[17]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内关、百会→神门、肾俞→心俞体现治心安眠的治疗特点,内关为心包经络穴,代君受邪。与神门、百会相配可心脑兼顾。《辩证录》认为病人夜俱不寐,是由心热肾寒二者不能相交所致。所以,从心、肾两脏取原穴治疗失眠,可水火相济[18]。

3.3.3 补血和营 《不知医必要》认为不寐之症当分为有邪、无邪,有邪则去其病;如果无邪,皆由“营气之不足”所致,营血亏虚[19]难养心气,心气亏虚则精神不守,终夜不能寐。又提出了“治之者,宜以养营气为主”的观点,足三里→三阴交配伍刚好印证这一点,证明现代医家多用两穴搭配治疗颈源性疾病所致的血虚性失眠。

4 小结

颈源性失眠病因病机较为明确,主要归于两点[20]:①颈源性疾病本身症状的折磨。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纤维肌痛症的病人入睡困难,眠中时易惊醒,慢波睡眠(SWS)与快动眼睡眠(REM)的时间减少[21-22]。②颈部病变使脑部血液循环失衡,与睡眠有关的中枢神经受到损害,交感神经紊乱和大脑兴奋性[23]异常增高。本次数据挖掘所得出的高频腧穴(如风池、百会、颈夹脊、神门等)对颈椎疾病和失眠症状均有较好疗效。所得腧穴分布以颈部和头面部为主,多归属于督脉、膀胱经、胆经。由关联规则得出的腧穴组合提示,颈源性失眠病人在治疗颈椎病同时,多从治胆祛痰、治脑宁心、补血和营3 个方向治疗失眠。此外,腧穴治疗本病时,可治疗颈部疾病与失眠症状,还可缓解颈椎疾病与失眠带来的负面情绪。综上所述,大数据的挖掘可体现治疗某一疾病治疗的思路与方法,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胆经颈源膀胱经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刺络放血单独应用及联合膀胱经埋线法在跟痛症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低头族”注意了:当心颈椎病引发高血压!
背部刮痧治疗皮肤瘙痒验案一则
进补不如敲胆经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大象腿”、“萝卜腿”常敲敲胆经
调任通督针法联合膀胱经拔罐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漫话中医之十二经络的值班表
头痛,您查颈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