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2021-05-14 12:08谭容笑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5期
关键词:倍数分母口算

谭容笑

小学阶段,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数学学习的质量,数学中一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同时,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在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方面引起高度重视。

一、发现问题

笔者长期从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对每次的考卷进行分析,在计算这个大题里,分数占总分的20%或以上,翻看了学生考的数学试卷,有80%的学生在本大题不能拿到满分。在所有失分的题目中,由于计算而失分的题在总的失分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笔者总结出学生的计算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粗心大意

(1)题目抄错。如,将“÷”看成“+”;“”写成“”;“645”误写成“654”等。

(2)计算结果没有化成最简分数。如,结果出现了这些分數、、等。

(3)四则运算的顺序出错,如(+

÷)×,部分学生先算了加法再算除法

2.基础较弱

低分层的学生计算题做得一塌糊涂,重要的原因是基础不牢,口算能力弱,例如,做分数加减法,不掌握方法,教给方法,不会通分,教会通分方法,又因口算能力而做得又慢又不准。

3.算理模糊

如,解方程1-30% x=,部分学生就先用1-30%得出70%,未明白此题应先把30% x看作减数来计算。

4.态度不端正,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部分学生只求完成任务,不仔细审题,从而造成错误,如,单位未统一、用错公式或未挖掘题意中的隐含条件等。另有部分学生一味求快,急于求成,做完后没有认真检查,导致运算错误。

二、对策

笔者根据以上的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以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

(一)组织竞赛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天性告诉我们,将计算教学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计算教学才能体现其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在计算教学的练习中,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和竞赛,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例如,开展数学小竞赛,以大组为单位,给每个队找个动物队长,小虎队、小熊队、小猴队等等,比赛题型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合作题等,答对一题加5分,答错一题扣5分,最后胜利的队伍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学生对这样的比赛很感兴趣,很多学生在上完数学课以后,来跟笔者要求希望下次再比赛。

(二)优化策略,强化计算方法

1.首先要弄清算理,明白什么这样算

计算教学最忌讳重结果轻思维、重法则轻算理的做法。在教学中,笔者始终坚持不仅让学生知道怎样算,而且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既使学生明白了算理,又能把所学知识前后融会贯通。

例如,笔者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为了防止学生计算时总是漏×,笔者让学生动手操作做实验,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用圆锥体装满水倒入圆柱体中,发现倒3次能装满,于是,得出圆锥体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这样学生以后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就会紧记×。

2.要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

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能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训练时,笔者让学生看题目,想算法,选择正确科学的计算方法;做完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给予及时纠正和补充,从而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计算方法。例如,计算:0.375×45+37.5%×54+,如果直接按照运算顺序,先算两个乘法,再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加法,这样计算既繁琐又不容易准确,笔者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这道题目中的数字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0.375、37.5%、是相等的,这道题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0.375×45+37.5%×54+=0.375×(45+54+1)=0.375×100=37.5,这样计算又快又准,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计算的信心与兴趣。

(三)强化训练,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1.训练口算,提高计算能力。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我们在练口算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坚持做到“节节有口算,天天练口算”,使学生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我们在每次训练中都有明确的目的、恰当的要求,注重形式的多样性,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练口算的积极性。

2.针对性训练:小学高年级数的主体形式已从整数转到了分数。在数的运算中,异分母分数加法是学生费时多又最容易出差错的地方,也是教与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攻破呢?经研究比较和教学实践证明,把分数运算的口算有针对地放在异分母分数加法上是正确的。通过分析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只有三种情况,每种情况中都有它的口算规律,学生只要掌握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两个分数,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 如,“+”,这种情况,口算相对容易些,方法是:大的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公分母,只要把小的分母扩大倍数,直到与大数相同为止,分母扩大几倍,分子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按同分母分数相加进行口算 :+=+= 。

(2)两个分数,分母是互质数的。这种情况从形式上看较难,学生也是最感头痛的,但完全可以化难为易:它通分后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每个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分母的积的和(如果是减法就是这两个积的差),如+,口算过程是:公分母是7×13=91,分子是26(2×13)+21(7×3)=47,结果是。 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则口算更快。如,“+”,公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63),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16)。

猜你喜欢
倍数分母口算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找回“丢弃”的分母
倍数魔法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
关于“3与9的倍数特征”引起的思考
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