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莹烨 张桂连 杨园园 曾园圆 黄晓兰
摘 要:在推进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小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探究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尤为重要,由于区域生活习惯、饮食特点等差异,不同民族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差异。本文结合广西侗族中小学生体质现状与当地学校体育教学展开讨论。
关键词:广西侗族;中小学生;体质健康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主力军,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质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而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存在差异,在课业压力下,中小学生体质教育日益应试化,成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体质是人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具体指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生化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影响人体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营养、教育、体育锻炼、生活方式等,在这些因素中,特别是学校体育锻炼,对增强学生体质具有重要影响。而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是人体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第二个发育的高峰期,青少年时期的体质健康会直接影响成年后身体素质,所以青少年时期的体质健康尤为重要。
1 广西侗族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1.1 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等指标发育情况
9~15岁侗族中小学生身高、体重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生身高年均增高5.50cm,女生身高年均增高3.89cm。男生体重年均增长3.95kg,女生体重年均增长3.52kg。男生体表面积年均增长0.083m2,女生体表面积年均增长0068m2[2]。侗族中小学生发育情况符合青少年生长变化趋势,但其平均水平低于同龄汉族、壮族中小学生[3]。
1.2 超声骨密度情况
在既往研究中,9~15岁侗族中小学生BUA、SI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男生的骨密度快速增长期出现在12、14、15岁,其年增长率分别是3.67%、3.30%、4.10%;女生骨密度快速增长期在11、13、14歲,其年增长率分别是6.40%、644%、4.18%。侗族中小学生骨密度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骨量低于同龄的苗族、壮族中小学生[4]。骨密度将影响侗族中小学生骨质发育情况,骨质偏低已经影响侗族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2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2.1 家庭因素
家庭是影响中小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的思想观点会在日常相处中潜移默化渗透给孩子。一方面,许多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衡量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在于学生的智育成绩。家长在孩子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就报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等,孩子的课后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家长们忽视了孩子的体质健康。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部分没有运动锻炼的时间,有时候甚至做作业到半夜,不仅运动时间不够,而且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比较宠爱,而且一部分家长担心体育运动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便降低孩子的运动量。一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经常会给孩子点外卖、或者到外面的快餐店就餐,导致很大一部分中小学生喜欢薯条、炸鸡、冰激凌等含高糖、高盐、高热量的食品,这些食品所能提供的营养和能量远远达不到青少年身体发育的所需,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使学生的体质水平下降。
2.2 校园因素
一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分数备受关注。大多数学校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想方设法增加文化课的时间,比如:体育课“缩水”,即减少体育课的次数、少上或不上体育课;减少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有时还会周末补课、假期补课,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二是体育老师的态度和能力水平,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或者健康观点有着很大的影响。调查发现,很多体育老师上课都是“放羊式”教学,走形式,学生学不到锻炼身体的技能,也没有提高对运动锻炼的兴趣。而且,学校对体育课的忽视使得体育老师提不起教学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也降低了老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对教学没有了积极性,对教学的探索也会逐渐消极,教师的消极情绪同时影响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三是许多中小学校园的体育设备和活动场所达不到要求,在偏远地区的学校,体育设备和体育运动场地受到限制,许多体育活动无法开展。
2.3 个人因素
由于长期被灌输“学习第一”的思想,大部分中小学生容易形成一切以学习为重的思想,减少了应有的体育锻炼,削弱了增强体质的意识,更没有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方法和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繁重的课业占据了中小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且日积月累的惰怠心理让学生更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这是青少年学生们体质下降的直接原因。
3 广西侗族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对策
3.1 因材施教,融入民族特色
由于家庭背景、遗传因素、身体素质因素等影响,广西侗族中小学生的健康意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广西侗族中小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程度存在差异,当地学校体育老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背景、兴趣爱好等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比如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对运动比较感兴趣、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分为一组,培养其运动爱好,把运动兴趣差、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教授相对简单易学,接受度较高的运动。同时可以在体育课程融入民族特色活动,如体现青春魅力的健美操、武术、体育舞蹈;或有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花式跳绳、踢毽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开展个性化、差异化教学[5],积极探索适应中小学生特点的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的体育锻炼。通过校运会、黑板报、学校广播等途径,积极宣传体育,创造一种浓厚的体育氛围,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觉性,激发广大学生的锻炼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3.2 深化改革,完善教育体系
以完善体育教学体系为主,多方法結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学校是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其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要转变成绩第一的教学目的,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体育教学,把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锻炼意识作为体育教学的首要工作。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主体性,教学模式向大众化、健身化体育教育转变,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两门体育运动技能及其基本理论,建立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健康教育体系。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机关,要督促各级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加大对体育事业尤其是中小学生体育设施的投入,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定期监测并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要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加大对群众性学生体育活动的宣传报道,形成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
3.3 饮食均衡,增强健身意识
地域差异和经济较为落后的因素导致广西侗族中小学生的饮食以粗粮为主,肉类摄入相对不足。广西侗族中学生大多以住校为主,学校应当注重荤素搭配,为学生的营养提供支持。而广西侗族小学生大多在家里吃饭,家长应当注意平时的饮食搭配,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均衡的食物。除了注意饮食方面的均衡,还要注重身体的锻炼。现在的中小学生课业繁重,运动时间大大减少,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学校应当合理安排作业,重视体育课程教改,保证学生每日运动量达到1小时,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运动观念,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坚持带孩子进行每日运动,鼓励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新媒体可以将全民健身的宣传拍成广告或者短视频,引导中小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偏远地区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应当引起广泛关注。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育、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61025.
[2]廖莹烨,杨园园,曾慧芳,等.广西侗族中小学生体表面积研究[J].解剖学杂志,2020,(21):187188.
[3]黄大元,徐林,李松峰,等.广西三江7~16岁侗族学生体质发育[J].解剖学杂志,2008,31(2):260263.
[4]杨园园,舒方义,钟斌,等.广西9~15岁侗族儿童青少年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解剖学杂志,2019,42(1):5355.
[5]刘兴东.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分析[J].学校体育学,2020,10(16):137138.
基金项目: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910599056);2018年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KY2018YB0440)
作者简介:廖莹烨(1999— ),女,广西北流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临床医学。
*通讯作者:杨园园(1982— ),女,壮族,广西百色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人体解剖学及体质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