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红
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课题:轴对称(一)
课型:空间与图形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②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课前准备:①课件。②学生课前剪下课本附页1的图一、图二、图三
一、看一看,找图形的共同特点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案,你们想看吗?请看大屏幕(课件),这些美丽的图案是什么呢?
生:心形、小鱼、双喜字、房子、字母A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美丽的图案,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学生先独立观察,再把观察的结果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逐个说出图形的共同特点:如心形、双喜字、房子、字母A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小鱼图形的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图形从中间分开,图形的两边完全一样,我们怎么验证这些图形“两边完全一样”呢?
学生:对折。
二、折一折,看一看,验证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心形和小鱼来折一折,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说一说。
(2)教师出示操作要求:①把课本附页1的图一:心形和小鱼的图形对折。②看一看图形的两边是否完全重合。③再打看,看一看折痕的位置在哪里。④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集体汇报:师:你是怎么折的?请上来示范给大家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学生上台示范和说说自己的发现。(预设:对折后图形两边都重合了,图形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重合”
三、认一认,说一说,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师:对折后图形两边完全重合了,这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对折后留下一条折痕,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学生齐读:对称轴。
课件演示:心形、小鱼、双喜字、房子、字母A对折后完全重合,并出现对称轴。
师:你们看,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都有对称轴(课件闪现对称轴),你们能不能画出学具心形、小鱼的对称轴?
学生动手画,然后展示评价。
四、巩固练习
(1)折一折,看一看,判断轴对称图形。课件出示课本第24页练一练第1题的图,师:看一看,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指名回答)利用附页图2折一折,看一看图形是否完全重合,说一说是怎么折的,并指出对称轴。学生独立操作,集体汇报。
(2)找轴对称图形。课件出示课本第24页练一练第2题的图,仔细观察,它们那些是轴对称图形?。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3)列举实例。师:生活中有许多图案都是轴对称的,请你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图案是轴对称图形?指名学生回答。
五、总结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轴对称
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教学特色简介:利用学生已有的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知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点,在实践活动中验证、确认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在实例中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判断轴对称图形。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手、耳、脑、口等多种感观协同学习,融观察、折纸于新知探索,引討论、归纳、猜想于认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