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娜
近年来,基于某种共同价值观念、兴趣爱好或利益需求自发形成的公益类和互谊类自组织迅速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影响日益扩大。当前,大部分自组织尚未在民政部门注册或登记备案,存在情况不易掌控、运行不规范、易受境外势力影响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风险。自组织随着社会结构转型而产生,聚集了一大批年轻化、高学历、体制外、党外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其自发、自主的特性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个性化、独立性、流动性群体特征密切相关。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要加强对健康正向自组织的团结引导。2019年,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对进一步加强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统战工作提出新要求。目前,全国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统战工作刚刚开始试点。作为统战工作的全新领域,自组织的独特发展规律决定了单纯用传统方式方法开展工作难以奏效。到底“谁来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尚没有具体指南可遵循,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的,亟待研究和破题。
青岛市作为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承担着全国唯一自组织统战工作试点任务。从2017年起,本课题组先后遴选了“中产部落”“国际青年精英会”“度谦国学读书会”“青年自由音乐人联盟”等特点各异、社会影响力较大的自组织作为试点,进行调查研究,以青岛市近几年新阶层自组织统战工作的实践探索为依托,坚持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等形式。问卷调查对象为青岛市22个已纳入统战工作视野、有一定影响力的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涵盖多个领域。共发放问卷2880 份,回收有效问卷2600 份,有效率达90%。访谈部分主要围绕问卷问答之外的、需进一步验证深化的问题,对30 名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负责人和骨干成员进行个别访谈;与2 个试点区(市)的部分自组织普通成员进行了座谈交流。调研结果基本能客观真实反映当前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发展运行情况及其成员思想状况,一定意义上可以为全国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统战工作提供参考。
从年龄结构看,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成员呈年轻化态势:18~30 岁占37%,31~40岁的占30%,41~50岁的占27%,51 岁及以上的仅占6%(见图1)。从学历层次看,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60%,大专学历占40%(见图2)。从政治面貌看,普通群众居多:中共党员占21%,民主党派成员占5%,普通群众占74%(见图3)。从职业构成看,涉及领域较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占60%(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占14%,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占7%,新媒体从业人员占10%,自由职业者占29%),民营企业家占7%,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33%(见图4)。从经历背景看,自身特色明显:成员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的占比14%,在个别具有留学背景特色的自组织中占比很大,比如在“国际青年精英会”占比为85%。从政治安排看,已被政治安排比例极小: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仅占2.5%和2.12%。从角色分布看,覆盖面比较全,涉及负责人、活动组织者、普通成员,其中普通成员占比较大,达到81%。
“自组织多是基于某种共同点而自发成立,这些共同的‘缘’成为自组织得以自发兴起、自主自治的契合点以及有序运转、维系成员的桥梁和纽带。”[1]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加入自组织的原因,“基于兴趣爱好和共同利益诉求”排第一位,占27%;“便于开展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占26%;“为扩大社会人脉、促进事业发展”占18%;“为交流感情、获得组织归属感”占17%;“利于政治参与、表达诉求”占9%(见图5)。这些共同的兴趣、价值取向或利益需求,成为黏合不同背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黏合剂”,将独立的个体联结起来协同发展。同时,这些不同的“缘”也决定了不同类别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的鲜明特色和差异性。从发展目标看,有的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无利益导向,主要是因旨趣而形成的自组织,“他们的交往更多是以独立个体形式出现,组织目标更多是分享、学习或互动”[2]。有利益导向的自组织有的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和能力提升,有的是为组织外的群体争取利益,大部分是公益性自组织。
问卷显示,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成员加入所在组织的年限普遍较短,加入时间多集中在近两年。其中,2年及以内的占75%;3年及以上的仅占25%。这与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产生兴起的时间比较一致。从成员参与活动年限的集中程度可以看出,自组织的兴起得益于社会转型以及国家治理结构调整在社会领域所释放出的公共空间。随着社会结构分化、利益结构调整,个体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日益多元多样,人们倾向于从个体走向群体,组织起来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和扩展发展空间。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本身的流动性很强,他们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频繁流动。这种流动性催发了新的社会阶层群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也促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个体对组织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渴求,而自组织恰恰为这一诉求提供了释放渠道。“个体在自主自发地参与自组织构建的过程中就运作出一整套身份认同的边界,获得了特定的身份自尊。”[3]活动开展多以公益活动、学习培训、座谈交流、户外运动、分享沙龙等线上线下交互的形式为主,频次相对稳定,以每月1~2 次居多。他们既在线上发声,也在线下行动;既在线上吸纳,也在线下整合。线上线下叠加互动,强化了自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
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多以社会服务活动为主要发展方向,致力于社会公益和社会公平、增强群体自我能力和推动政府治理创新等,活动领域主要涉及“救助弱势群体(助老、助残、助医、助学)” “科教文卫生体活动”“社区发展”“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动物保护”等方面(见图6)。为保持有序运行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大部分自组织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组织章程,并能够按照章程运行。部分纯粹以兴趣爱好结缘的旨趣类自组织虽然没有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但是基本上能够正常运行。同时,各类自组织基本上都会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提升成员能力素养,夯实长远发展基础。总体来看,大多数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相对开放,准入门槛较低,基本没有硬性的准入规定和标准。但经济领域自组织相对特殊一些,会有一定的条件要求。比如,会有比较高的招募门槛、较为严格的甄选流程以及较长的考察周期,组织内部也有系统周密的运行章程。
自组织的建立往往离不开核心人物。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在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成就大和动员能力都比较强的个体,他们往往会成为组织的核心人物。问卷显示,“组织负责人的影响力”是影响自组织凝聚力的首要核心因素,这在自组织发展初期比较突出。自组织负责人或创始人往往是某行业领域能力较强或个人魅力较大的成功人士,有资源、有财力、有技术。他们在自组织内威信高,对成员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主导自组织的发展思路、目标、组织结构和规则体系。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协作交往更依赖于对核心人物的信任、认同或资源依赖。有的成员表示自己就是因为负责人或创始人的个人魅力加入自组织的(见下页图7)。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自组织中的“能人现象”[4]。典型例子就是青岛“中产部落”创始人用“先做人后做事”的价值理念创造了一个具有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真实部落社交关系网。“能人现象”对于自组织发展有利还是有弊?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分析。但其中的“能人”应该是统战工作必须重点关注的对象。
绝大多数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普遍具有社会正能量,对于政府的介入和依法管理持认同态度。从问卷数据来看,明确表示支持所在自组织进行注册登记的占绝大多数,为76%;“不支持”的,占5%;还有一部分人选择“无所谓”,占19%。而自组织负责人对此明确“赞成接受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占87%;“不赞成”的仅占4%;认为“无所谓”的占9%。开放式调研中,很多成员都强调了坚持自组织正确发展方向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绝大多数自组织成员对自组织纳入依法管理是认同的。在对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核心人物群体进行进一步筛选分析中发现,支持纳入依法管理和赞成接受政府帮助的也占了绝大多数,分别为80%和90%。
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成立初期,主要通过发起人熟人介绍、内部推荐等方式吸收成员,公开招募或网络宣传相对较少。形成一定规模后,公开招募成为吸收成员、扩大规模的主要方式。问卷显示,大部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加入自组织后,对所在自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普遍较强,对现在的发展运行状态总体满意(见图8)。对于未来发展预期,成员们也普遍寄予较高期望,有86%的人表示以后会继续参与所在自组织活动。调研发现,除了民营企业类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绝大多数自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是资金和场地问题,这也是各类自组织最希望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给予帮助和支持的方面(见图9)。当前,绝大多数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活动和发展的资金支撑主要是AA 制,或来源于会员会费和爱心资助,但这远远难以满足组织运行的长远发展需要。此外,占第二位的诉求是关于自组织发展的政策支持。开放式调研中,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成员普遍表示,希望政府出台关于规范自组织发展的相关文件,并给予配套政策支持。特别是在自组织的注册、审批、备案问题上,希望能明确主管部门,畅通渠道,简化程序。同时,也希望政府加大对正能量自组织的宣传,为自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成员普遍关注民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热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在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上,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能够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社会整体发展大局中。他们愿意成为助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奋斗者,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普遍正能量。“对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多数会选择“认真调研,积极为问题解决提出建设性意见”(见图10)。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批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成员崇尚自由竞争、自主选择和多元价值,倾向平等沟通与交流,普遍注重交流的“温度”。他们在平时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和表达意见诉求的渠道选择上,主要也是通过“去中心化”的网络方式。对于自组织的管理,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多聆听并重视来自自组织内部的声音。”对于统战工作,他们希望能够提供更多参与性强的活动形式,更倾向于探索性较强的参观学习、联谊活动和社会实践调研等形式,强调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亲身体验。
“新的社会阶层天然是‘社会人’,在现阶段,他们中的很大部分还与政治保持着天然的疏离。”[5]在政治参与方面,各类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成员意愿表达并不强烈,这与其他领域统战成员相比有很大不同。关于“政治参与的态度”,明确表示“无兴趣参与政治”的占15%;认为“政治参与没有实际意义和作用”的,占5%;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发挥作用”的,占70%;选择“说不清楚”的,占10%(见图11)。这与自组织自身的属性特点以及成员加入的初衷相契合。由于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统战工作刚刚起步,绝大多数自组织成员对统一战线、统战工作了解不多,参加过统战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或活动的比例很小。虽然有部分人对自组织负责人的政治安排提出要求,但诉求并不强烈。他们更关心的是政府能否解决资金、场地等实际问题,对政治参与渠道关心程度相对不高。
综上所述,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社会领域将会释放出更大的公共事务空间,自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更加宽松、优化。可以预见,未来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联结自组织的共同点将不再局限于相同的兴趣爱好或利益需求等,自组织成员的来源可能更加广泛,形式也将更加复杂多样。与此同时,随着自组织的繁荣发展,各类自组织间的竞争与合作不断增加,彼此之间的信息、资源交换会更加频繁,自组织领域整体的分化与重组也会不断加速。这个加速的过程可能会是正向有序的,也可能是混乱无序的。另一方面,随着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社会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他们参与政治的能力和对公共领域甚至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因此,当前,亟须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的有序引导。做好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统战工作,既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巩固。在将其纳入统战工作视野的基础上,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引导他们健康发展并发挥积极作用,使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来看,我国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总体上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自主性、独立性并未完全发展,发展程度还不充分,自发性秩序尚未形成。这也为党和政府引导自组织正向、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探索开展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统战工作的有效路径,需要根据新的社会阶层自组织特征,结合试点总结正反面经验并进行实证调研分析,从确定工作方向、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灵活工作手段几个方面综合施策,多向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