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sci Anne(SimPad)在护理心肺复苏模拟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13 13:22常丹丹沈浩时文珠邓曼丽米卫东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1年3期
关键词:心搏通气指南

常丹丹, 沈浩, 时文珠, 邓曼丽, 米卫东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麻醉科, 北京 100853)

自1966年第1版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指南发表以来, 距今已有50多年, CPR仍是心搏骤停的基本抢救措施。 欧洲复苏委员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HA)一直在更新指南, 并反复强调高质量的CPR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CPR是临床重点培训技能之一, 医护人员及医学生常用无反馈机制的普通仿真人练习操作, 仅凭主观感觉调整操作动作, 过程中缺乏互动反馈, 更无法评估CPR质量。 Resusci Anne是挪威挪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CPR培训模拟人, 型号为174-01250全身版本, 其与真人身高相似, 不但可以实现其他CPR仿真人一样的培训功能, Resusci Anne的SimPad反馈模拟器还能反馈操作者每一次按压及通气状态, 应用整体分数综合评价CPR整体质量。 本研究通过使用有或无SimPad反馈的Resusci Anne模拟人, 来探讨其在CPR模拟教学培训中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07/2019-12期间来我科实习的大三女护生。 纳入标准: 年龄<25岁, BMI 19~23 kg/m2, 未接受过CPR操作培训。 排除标准: 心肺复苏理论随堂考试未取得满分者。 本研究纳入35名实习女护生, 排除5名, 最终30名护士入组。 所有学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被分为Resusci Ann(SimPad)组(S组)和Resusci Anne组(R组), 每组15人。

1.2 方法

1.2.1 培训方法 两组均接受2019年AHA成人CPR更新指南理论知识, 随后参加随堂理论考试, 所有学员均为第1次考试满分者。 两组观看统一标准的CPR操作视频后, 随机分为S组和R组。 两组均使用Resusci Anne模拟人练习CPR操作30 min。 S组提供实时模拟反馈器SimPad; R组不提供实时模拟反馈器SimPad。 两组学员练习结束后均使用Simman3G模拟人(产地: 挪威, 厂家: 挪度医疗器械公司, 型号: 212-02033), 行单人CPR考核。 每人依照指南流程做2 min CPR, 全程考场静默。

1.2.2 考核标准 参照2019年AHA成人CPR更新指南内容, 仅作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考核。 具体如下: (1)发现患者倒地; (2)确认现场安全后, 马上判断反应消失、 颈动脉消失、 呼吸消失, 启动CPR; (3)胸外按压; (4)清理呼吸道; (5)人工呼吸; (6)再次判断反应、 动脉、 呼吸; (7)复苏成功, 整理衣物。 考核教师不知学员分属的培训分组。

1.2.3 调查问卷 两组学员操作考核后, 分组填写匿名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 分为非常好(5分)、 好(4分)、 一般(3分)、 不好(2分)、 很不好(1分)。

1.2.4 观察指标 记录2组学员一般资料、 年龄、 身高、 BMI, 记录CPR操作指标: 按压位置、 按压频率、 按压深度、 潮气量、 通气频率、 按压中断时间、 CPR整体分数。 调查问卷: CPR操作信心、 CPR操作能力、 CPR指南掌握程度、 教学满意度、 课堂趣味性、 再次参加模拟教学意愿。

2 结果

2.1 两组学员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学员年龄、 身高、 BMI、 学历及CPR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表1 两组学员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学员施行CPR效果的比较

结果显示, 2 min的CPR操作考核中, 2组平均按压中断时间和平均通气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S组平均胸外按压频率明显慢于R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组平均按压深度明显高于R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组整体分数明显高于R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表2 两组学员施行CPR效果的比较[M(25%~75%)]

2.3 两组学员调查问卷评分比较

研究显示, 经过一系列理论授课、 理论考试、 操作练习和操作考核, 2组学员对CPR的操作信心、 自我操作能力、 CPR指南掌握度和教学满意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R组比较, S组对课堂趣味性和再次参加模拟教学活动意愿的评价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表3 两组学员调查问卷评分比较

3 讨论

心搏骤停是致死性的严重事件, 北美洲每年有数千人发生心搏骤停[1]。 CPR是心搏骤停急救的重要技术, 也是临床医护人员必备及反复练习的技能。 心搏骤停后1 min内行高质量的CPR, 复苏成功率达90%[2]。 因此, 高质量的CPR是心搏骤停急救成功的关键。

学员常用传统的无反馈机制模拟人行CPR练习[3]。 因传统的无反馈机制模拟人无法提供客观的量化指标, 学员不能直观地自我改进, 只能依据个人主观感受调整按压频率、 按压深度、 回弹幅度及胸廓起伏程度等操作; 教师依据指示灯、 计时器或计数器等指标评判CPR质量, 存在一定的偏差。 有反馈机制的模拟人Resusci Anne(SimPad)可提供多种CPR数据, 如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 通气频率和通气量、 按压中断时间、 整体分数和CPR成功率[4]。 学员通过观看Resusci Anne(SimPad)的数据, 可实时调节按压深度、 频率和通气量, 反复强化动作要领, 加深肌肉记忆[5]。 练习结束后, 学员和教师还可通过CPR成功率, 评估整个CPR的质量。 这有助于建立学员CPR操作的信心, 并提高CPR练习的趣味性。 已有多项研究证实了具备反馈机制的模拟人可以提高CPR的教学效果[6-8]。

本研究遵循随机、 对照、 单盲原则。 在2 min CPR考核中, R组平均按压频率明显快于S组, 达到122次/min, 超过AHA指南的建议(100~120次/min), 胸外按压频率过快, 可导致心脏舒张期缩短, 心脏充盈压降低, 心脑等组织器官灌注压不足。 R组平均按压深度为46 mm, 明显低于S组, 也低于指南建议按压深度(50~60 mm)[9-10]。 按压深度不足可导致心室收缩压降低, 心脏射血能力下降, 也可能降低心室舒张压, 减少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同样造成组织灌注不足。 S组平均按压频率和按压深度均符合指南建议, 这可能与S组利用SimPad反馈器, 实时调整CPR操作有关。 两组平均按压中断时间和通气量无统计学意义。 AHA心肺复苏指南强调, CPR过程中尽量减少胸外按压中断时间, 建议不超过10 s。 因为中断按压后, 冠脉灌注压的提升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初始水平。 但2组平均按压中断时间均超过10 s, 可能由于学员首次接受CPR培训, 自身能力无法保证既做好适当的按压频率和深度, 又提供适当的通气。 从侧面也表明高质量的CPR是需要学员反复及长期培训才能实现。 Anderson等[11]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 每个月利用带有实时反馈机制的模拟人练习CPR, 可获得更高质量的CPR。 AHA指南强调, CPR中应避免过度通气(不超过 10 mL/kg)[12-13], 本研究显示, 2组通气量中位数分别为357 mL和350 mL, 以标准成人体质量估算, 2组通气量符合指南要求。 整体分数是依据胸外按压及通气状况评估整体CPR操作的综合指标, 它分为3个区间: 0%~49%初级CPR复苏操作水平; 50%~74% 中级CPR复苏操作水平; 75%~100%高级CPR复苏操作水平。 R组整体分数低于49%, 为初级水平; S组在50%~74%区间为中级水平。 因此, 利用SimPad反馈器指导CPR操作, 可以明显提高CPR质量。 尽管S组的整体分数高于R组, 但仍未超过75%, 这可能与学员第1次接受CPR培训有关, 也可能与培训时长有关。 因此, CPR指南建议学员应接受更加高频率的CPR培训, 以提高CPR质量[14-15]。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显示, 2组学员在操作信心、 操作能力、 指南掌握和教学满意度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 在操作趣味性及再次参加模拟教学意愿方面, S组明显高于R组, 可能与S组学员利用SimPad得到CPR操作的实时反馈器有关。 人机互动同样使S组的课堂气氛更为活跃, 有研究证明利用反馈器模拟教学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6]。 本研究还发现, R组学员在考核后得知, 与S组练习CPR的方式不同后, 均希望体验SimPad反馈器。

综上所述, 在实习女护士的CPR模拟教学中, 使用带有反馈机制的Resusci Anne(SimPad)模拟人, 可以提高学员CPR质量和教学效果, 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心搏通气指南
急性心肌炎病人发生心搏骤停的危险因素分析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10秒钟之内的决断(上)
——心搏骤停的漏诊
OSAHS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不通气的鼻孔
突然倒地怎么办?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研究概况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