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麦角林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及炎性标志物的影响

2021-05-13 03:02祁敏芳
健康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脑梗死炎症血液

林 露,祁敏芳

(1.浙江省台州医院 重症监护室,浙江 台州 318050;2.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 重症监护室,浙江 台州 318050)

据报道,在我国脑梗死致残率高达80%,每年约有150~200万新发患者[1]。认知功能障碍是脑梗死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20%~30%[2]。尼麦角林具有改善大脑功能的作用[3],有利于改善认知功能,加强脑部新陈代谢,促进脑部神经功能恢复,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4]。炎症因子在诱发脑卒中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对治疗脑卒中意义重大[5]。本研究采用尼麦角林治疗脑梗死,观察其对患者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6]。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并于发病24 h内入院,经头颅CT/MRI确诊;②神志清楚,体征平稳,可完成简单动作;③可配合完成X线检查。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②合并脑出血或颅内出血史者;③合并严重心、肝等系统性疾病者;④合并感染、免疫类疾病者;⑤尼麦角林药物过敏者。入组患者中男54例,女46例,平均年龄(64.71±11.53)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表1 入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Table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enrolled patients

1.2 临床治疗 2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治疗,控制血压、卧床休息、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等,两组患者治疗的主要药物为血塞通,将400 mg血塞通溶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2周。观察组患者加用尼麦角林(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470)进行治疗,每次10 mg,每日3次,连续2周。

1.3 观察指标

1.3.1 认知功能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认知功能。MMSE:总分0~30分,总分27~30分者为认知正常。 MoCA :总分0~30分,以26分为分界线,MoCA≥26分为认知正常,<26分为认知损害。

1.3.2 血液流变学和炎症因子水平 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清,保存在-20℃,待测。采用IBY-B6A血液黏度仪(北京普利生)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比高切及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炎性标志物:包括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

1.3.3 不良反应 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头痛、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认知功能 治疗前,2组MoCA评分和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oCA评分和MMSE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2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分)Table2 Comparison of cognitiv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2.2 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前,2组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炎症因子TNF-α、IL-6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分)Table3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ical parameters and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头痛2例、恶心呕吐2例、皮疹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头痛3例、恶心呕吐2例、皮疹2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00%)与观察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9,P=0.538)。

3 讨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供不足、缺氧、缺血等原因导致脑组织有限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引起的[7]。认知功能障碍是导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是众所周知的,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尼麦角林是一种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以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管平滑肌[8],此外,尼麦角林可以加强大脑能量代谢,增加脑细胞供氧,改善脑细胞功能的作用[9]。周立等[10]通过探讨尼麦角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影响时指出,尼麦角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具有显著的疗效。顾育明等[11]通过研究尼麦角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表明,尼麦角林可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本研究通过在脑卒中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麦角林,经治疗后发现,两组MoCA评分和MMSE评分均显著升高,且加用尼麦角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两组血液流变学参数水平均显著下降,而加用尼麦角林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尼麦角林治疗可显著改善脑细胞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参数,减少神经细胞损伤。

有研究表明,大脑组织的损伤与体内炎症反应具有密切的联系,在脑缺血的情况下,炎症介质的产生、血脑屏障的破坏、炎症细胞的活化和浸润可激发和加剧炎症反应,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和生理反应,导致脑损伤。CRP是机体发生急性炎症的特异性标志物,CRP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局部炎症,也可作为全身炎症反应的标志物[12]。已有研究表明,缺血损伤后TNF-α的合成立即增加,在调节细胞存活或凋亡和驱动细胞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13]。高浓度的IL-6可直接损伤内皮细胞,促进免疫黏附,形成微血栓,抑制内皮修复,维持高血管通透性,导致免疫耐受降低[14]。唐霞等[15]研究指出,尼麦角林治疗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并可明显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刘鸿等[16]用尼麦角林治疗脑卒中,结果表明加用尼麦角林可有效抑制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本研究发现,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和CRP水平均明显降低,而尼麦角林治疗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但由于本研究选取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大样本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常规治疗加用尼麦角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可调节血液流变学参数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同时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脑梗死炎症血液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血液透析中风险护理的应用探索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