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三门峡市中医院 外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骨科疾病,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麻木、腰部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存质量。外科手术是骨科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可有效减轻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积极意义。但临床实践表明,80%~90%初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方式消除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且患者耐受性高[1]。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腰痛”范畴,可通过穴位按摩进行基础保健治疗,具有疏经通络、消除炎症的作用,能显著减轻疼痛;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有强健筋骨、疏通经络的作用,对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的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43例。研究组男26例,女17例,病程5个月~6 a,平均(3.32±1.24)a,年龄27~64岁,平均(45.83±9.05)岁,病变部位:L1~35例,L4~526例,L5~S112例。常规组男25例,女18例,病程6个月~7 a,平均(3.54±1.30)a,年龄28~65岁,平均(46.25±8.89)岁,病变部位:L1~36例,L4~524例,L5~S11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三门峡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MRI、CT检查确诊;②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标准[2];③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腰椎畸形、骨质疏松;②病情严重需行手术治疗;③高血压、心脏病、脑动脉硬化、青光眼、肝硬化等疾病。
1.3 治疗方法
1.3.1常规组 接受常规骨科康复治疗。(1)康复教育。正确抬重物方式、坐姿等。(2)药物治疗。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营养神经及神经根水肿药物实施对症治疗。(3)理疗。采用磁热疗法、频脉冲电疗法等进行康复治疗。
1.3.2研究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联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1)穴位按摩。选取大肠俞、三焦俞、夹脊穴、膀胱俞;大肠俞、双侧三焦俞、膀胱俞行按法,夹脊穴行揉法,两侧穴位同时进行,每个穴位按摩5 min,力道适中,缓和轻柔,以产生部分酸胀感为佳,避免损害皮肤。(2)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每次15 min,每日1~2次。①双桥式运动。仰卧位,屈曲双腿,挺胸、抬臀、挺腰,身体呈“半桥”状态,保持15 s回归初始位置,反复练习10次。②单桥式运动。仰卧位,平放双臂,1腿位于巴氏球,抬起另1腿、骨盆,小腿下保持巴氏球平衡,巴氏球上推、骨盆、肩膀呈一直线,保持15 s,换另1腿重复上述方式练习,反复练习10次。③俯卧撑。俯卧位,手撑地面,抬头后将头部、上身抬起,后仰头部,骨盆接近地面,保持15 s,反复练习10次。④卧位屈曲。仰卧位,平放双脚于地面,两髋、两膝屈呈45°,双膝触胸,至背部出现伸展感觉,保持60 s,反复练习10次。⑤平衡膝手位。爬跪方式,膝手位,以1手与对应膝关节作为支撑,抬起对侧下肢、另侧上肢,做伸直动作,保持10 s,换另只手、对应膝关节作为支撑,反复练习10次。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
1.4 疗效评估标准疼痛症状消失,直腿抬高70°为显效;疼痛明显缓解,直腿抬高30°~69°为有效;与上述标准不符为无效。显效率和有效率纳入总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1)疗效。(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情况及腰椎功能。VAS评分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JOA评分0~29分,分值越高,腰椎功能越好。(3)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内容包括社会、心理、生理、环境4方面,每项均为25分,总分0~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2.1 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常规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VAS、JOA评分治疗前,两组VAS、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JOA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VAS、JOA评分比较分)
2.3 WHOQOL-BREF评分治疗前,两组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
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发病率高、易反复等特点,调查显示,中青年人群中其发生率约为64.46%,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日常生活[3]。故临床应及时采取措施,以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预后。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上属“腰痛”范畴,由肝肾受损,风寒侵袭,气血瘀滞所致,故多以疏通经络为主要治则[4]。穴位按摩是中医疗法重要组成之一,能促进肌肉放松,减轻疲劳,改善人体功能,进而调节免疫力。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是一种常见锻炼方式,有疏经通络、强健筋骨的作用,长期坚持有利于改善关节功能,促进疾病恢复[5]。李冬梅等[6]研究指出,腰背肌功能锻炼、手三里穴位按摩能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增强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95.35%)高于常规组(79.07%),可见穴位按摩联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腰椎功能损伤,易导致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JOA、WHOQOL-BREF评分高于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表明穴位按摩联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能改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中通过按摩大肠俞、三焦俞等穴位,能加快细胞代谢,促进有害物质排出,改善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进而消除肿胀,降低疼痛感[7];腰部核心肌力训练能增强患者屈髋肌、腹肌肌力,促使突出腰间盘恢复,以改善腰椎功能,同时其能促进腰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增强患者健康维护能力,促使病情恢复[8]。因此,腰部核心肌力训练联合穴位按摩能显著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减轻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穴位按摩联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