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松 ,林鸿峰,李长辉,袁 硕,张东伟 ,齐文诚
1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2 朝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腹腔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症状,ICU 外科患者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发生率约为15%~38%,腹腔内高压能导致循环、呼吸、泌尿、消化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全身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率高[1]。腹腔高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肌紧张、腹壁顺应性降低,与传统医学的阳明腑实证类似,笔者采用通腑泄浊的代表方剂——大、小承气汤治疗该病,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临 床 资料选 择 2010 年 1 月 至 2018 年 1 月在辽宁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腹腔高压患者144 例。按患者腹腔高压发生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2 例,其中男32 例,女40 例,平均年龄(67.23±15.84)岁;对照组72例,其中男27例,女45例,平均年龄(65.92±16.18)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纳入:1)符合腹腔高压诊断标准[2]且中医辨证为阳明腑实证[3]者;2)年龄>18岁,<85 岁者;3)患者或授权委托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排除:1)对本药物组成成分过敏者;2)胃肠道术后禁食、水患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及护理基础上,予通腑泄浊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痞、满、燥、实诸症程度不同,辨证选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疗程7 天。大承气汤药物组成:大黄(后下)12 g,厚朴24 g,枳实12 g,芒硝(溶服)6 g。用于重证患者,痞、满、燥、实诸证俱全。小承气汤药物组成:大黄12 g,厚朴6 g,枳实9 g。用于痞、满、燥、实症状较轻患者。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指标 1)患者治疗有效率及28 天死亡率。患者经治疗疾病分级标准降低即为有效。2)观察入院及治疗1 周时腹腔内压及腹腔灌注压情况。
1.5.2 评分指标 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系统。该评分系统包括三部分:急性生理评分、年龄评分及慢性健康评分,其中慢性健康评分为必须评价项目。收集患者年龄、病史资料及检查结果进行评分。方法参考文献[4],入院后24 h内及1周后各评分1次,选择24 h内最低值进行评分。
1.5.3 检测方法 1)患者入组前及服药1 周取新鲜粪便,以 4 mL/g 加 PBS、EDTA 缓冲液悬浮,冰上震荡15 min,4℃下1000 g,离心半径10 cm,离心5 min,上清液-20 ℃冻存,ELISA 法检测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水平,操作方法按说明书进行。2)腹腔内压测定采用膀胱内压的间接测量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保持平静,躁动者予药物镇静,成人Foley 导管连接透明延长管,排空膀胱,25 mL生理盐水,以腋中线为基点,测量最高液面到腋中线的垂直距离,折算为毫米汞柱(1 mm Hg=1.36 cm H2O)即为腹腔内压。连续测量3 次,取平均值。腹腔内压≥12 mm Hg即定义为腹腔高压。
腹腔灌注压=平均动脉压-腹腔内压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 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腹围差观察组治疗前后腹围差平均为(7.37±2.85)cm,对照组治疗前后腹围差平均为(4.72±1.91)c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腹腔内压及腹腔灌注压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腹腔内压,提高腹腔灌注压,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sIgA 及APACHEⅡ评分两组治疗后sIgA呈上升趋势而APACHEⅡ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腹腔内压、腹腔灌注压、sIgA水平及APACHE II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腹腔内压、腹腔灌注压、sIgA水平及APACHE II评分比较()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例数72对照组APACHE Ⅱ(分)25.18±8.07 64.68±14.31*▲47.29±18.56 55.46±15.14▲7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腹腔内压(mm Hg)21.59±7.68 11.79±4.71*▲22.08±8.44 16.86±5.32▲腹腔灌注压(mm Hg)48.53±15.67 64.68±14.31*▲47.29±18.56 55.46±15.14▲sIgA(μg/L)123.08±7.64 211.64±44.93*▲118.15±8.36 152.02±33.78▲
危重患者腹腔高压的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常见于腹部病变,继发性常由腹外病变所致,如:大面积烧伤、张力性关腹、液体复苏等[2]。腹腔高压目前被认为是器官功能障碍的一个原因,需要紧急干预及引导治疗,否则会对患者机体生理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快速升高的腹腔内压可对全身多脏器产生影响。肠道是对腹腔压力升高最敏感的器官。既是IAH 的起始诱因,也可能是IAH 的靶器官[5]。原发于腹、盆腔的疾病和/或手术、外伤导致胃肠道的充血水肿,产生腹腔高压。另一方面,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压力增加会导致腹腔器官血流减少,胃肠黏膜血流减少,加剧胃肠道组织充血水肿,腹腔内压力进一步增加,二者互为因果,损伤肠黏膜屏障功能,肠腔内细菌过度繁殖,甚至入血,出现菌群异位[6-8]。肠腔内之内毒素亦可进入血液,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9]。IAP升高时需密切关注肠道状况,尤其是当IAP>20 mm Hg 时,需及时减压,以避免引起脓毒症、肠道缺血坏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10-11]。研究发现,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往往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息息相关。由于其发病机理、诊断、分级和治疗均有待进一步明确,缺少特异性治疗药物,一般采取对症胃肠减压,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改善胃肠道血供和微循环治疗。
腹腔高压常表现为腹胀、便秘、排气少或无,与祖国医学阳明腑实证之痞、满、燥、实等表现类似,因而临床上可采用通腑泄浊法治疗。大承气汤以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软坚润燥为臣,且加枳实、厚朴行气散结,消痞除满为佐使,故攻下之力颇峻,主治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之阳明热结重证;小承气汤不用芒硝,枳、朴用量亦减,故攻下之力较轻,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之阳明热结轻证;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且大黄与甘草同煎,故泻下之力缓和,主治阳明燥热内结,有燥、实而无痞、满之证。大黄为该系列方君药,苦寒通降,泻热通便,荡涤肠胃积滞。现代研究证明,大黄具有泻下作用,能够促进肠道运动,使平滑肌恢复正常蠕动,大黄水煎液能够促进离体十二指肠、小肠平滑肌收缩。大黄同时还具有抑菌、抗炎作用,降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表达,抑制MAPKs通路。
sIgA 是肠黏膜分泌的可溶性免疫球蛋白,对肠道内的共生菌及入侵病原体具有抵御作用[12]。肠道微生物作为抗原物质,一旦进入血液循环就会激活系统免疫,严重者可产生致命危害,这种肠道微生物异位被认为是多脏器功能障碍的起始因素之一。sIgA 构成的生物屏障作用在排除抗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肠细胞可在sIgA 的调节下维持肠屏障功能的完整,从而降低系统炎性反应[13]。另外与T 细胞结合的sIgA可促进黏膜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等细胞因子生成发挥作用[14]。
综上所述,大承气汤能够明显改善腹腔高压患者症状,治疗后sIgA 水平也明显升高,可能是其药理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