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云,胡 榕 ,汪明辉,张晓清,沈咏梅,黄媛莉 ,王亚云,王存林
1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003;2 成都高新好医生第一医院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学龄前儿童多发。春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患者、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是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手足口病患儿存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学变化。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与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是免疫细胞受到病原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产生的重要免疫分子,手足口病患儿黏膜免疫功能紊乱、低下,IgA(immunoglobulin A,IgA)水平下降 ,IgG 及IgM 水平显著升高[1]。患儿也存在细胞免疫学变化,包括 CD4+、CD8+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2]。其他NK 细胞、B 细胞也参与了手足口病的免疫功能紊乱过程,因此检测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对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抗感颗粒(儿童装)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金银花、赤芍、贯众,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有研究显示,抗感颗粒有抗病毒的作用[3]。笔者就抗感颗粒对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与炎性因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将2017 年1 月至12 月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0 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 例,其中男16 例,女14例 ;平均年龄(2.5±0.7)岁 ;白细胞(13.3±3.1)×109/L;发病时间(2.2±0.6)天。对照组30例,其中男 15 例,女 15 例;平均年龄(2.4±0.6)岁;白细胞(13.1±3.0)×109/L;发病时间(2.1±0.7)天。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纳入:1)符合普通型手足口病诊断标准[4]者;2)家长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者;3)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3 排除标准排除: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重症患儿;3)合并水痘、疱疹性咽颊炎、不典型麻疹、幼儿急疹等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3030,规格:5.0 g/袋),10 mg/kg+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 次,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抗感颗粒(儿童装)(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835,规格:0.1 g/瓶),开水冲服,每次10 g,每日3 次。两组均连续治疗5天。
1.5 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5 天后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免疫功能指标,包括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体液免疫功能指标。1)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19+、CD4+/CD8+,采用 BD 流式细胞仪检测,试剂盒由BDIS 公司提供。2)体液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人免疫球蛋白检测试剂盒由上海公司提供。3)细胞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 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干扰素 γ(interferon-γ,IFN-γ)采用ELISA方法检测。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体液免疫指标治疗后观察组IgA 较治疗前显著升高,IgM、IgG 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 高于对照组,IgM、IgG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淋巴细胞水平治疗后两组CD3+、CD4+、CD8+显著升高,CD19+淋巴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CD4+/CD8+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CD3+、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19+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后,两组IL-2、IL-4、IL-6、IL-10、TNF-α、IFN-γ 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2、IL-4、IL-6、IL-10、TNF-α、IFN-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体液免疫指标比较() g/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体液免疫指标比较() g/L
注:*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8.35±0.18*9.06±0.15例数30 30 IgA治疗前1.03±0.12 1.02±0.13治疗后1.18±0.11*1.10±0.16 IgM治疗前1.10±0.13 1.11±0.14治疗后1.00±0.10*1.06±0.10 IgG治疗前9.91±0.22 9.89±0.24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比较()
注:*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例数30对照组CD4+/CD8+1.26±0.02 1.30±0.03*1.26±0.02 1.28±0.02 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D3+(n/μL)2018.6±394.7 2341.2±461.8*2019.4±215.5 2250.8±315.9 CD4+(n/μL)1062.6±205.3 1393.5±218.4*1072.1±216.2 1201.7±221.5 CD8+(n/μL)817.5±139.4 1106.8±167.6*820.5±174.6 986.3±152.4 CD19+(n/μL)2367.6±597.2 1211.8±316.7*2378.1±581.5 1614.3±422.8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pg/m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pg/mL
注:*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IFN-γ 35.1±6.6 5.5±1.5*34.9±7.1 16.3±3.0例数30 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L-2 11.3±2.6 3.6±1.0*11.5±3.3 6.2±1.5 IL-4 16.8±3.1 3.8±1.1*16.7±3.5 7.5±1.4 IL-6 17.0±3.3 4.1±1.4*16.9±3.1 7.3±2.0 IL-10 26.6±4.9 5.2±1.3*26.3±5.1 13.7±3.5 TNF-α 25.9±6.2 4.6±1.1*26.1±6.5 12.9±3.0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5 岁以下婴幼儿高发,无合并症的患者一般预后较好,但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病性并发症。引起手足口的病毒主要是肠道病毒,有20 多种,其中肠道病毒71 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16 型(COXA16)最为常见。肠道病毒呈球形,是单股正链RNA 病毒,因其无脂质外膜,因此亲脂性消毒剂无用。肠道病毒经上呼吸道进入体内后,在局部上皮细胞增殖,转移至局部淋巴结组织,增殖、释放入血,出现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扩散至有病毒受体靶细胞,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吸附,病毒RNA 进入细胞质,转录、翻译、复制出二代病毒,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出现第二次病毒血症,并出现临床症状。EV71 具有高度的噬神经性,因此部分重症患儿会出现神经症状。
手足口病患儿无论是普通型或者重型,均会出现免疫功能改变。相对于体液免疫,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细胞免疫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4-6]。重症手足口病多发生在3 周岁以下的患儿,与年龄小的患儿细胞免疫功能较弱有关,患儿病毒杀伤及清除推迟,更容易导致病毒播散,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甚至发展为肺水肿。在生理状况下,T 淋巴细胞相互作用,维持动态平衡,调剂免疫应答,维持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7-9]。病毒进入机体,T 淋巴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是主要的防御细胞,在初期,NK 细胞作为机体固有免疫应答细胞,首先产生应答、活化,产生IFN-γ、IL-2、TNF-α等,诱导Th 淋巴细胞分化,调剂机体免疫功能[10-11]。在本研究中 CD3+、CD4+、CD8+T 淋巴细胞在治疗前显著下降,而CD19+B 淋巴细胞水平在治疗前显著升高,提示患儿存在细胞体液免疫功能紊乱。CD3 分子是T 淋巴细胞成熟标志,CD3+T 淋巴细胞包括 CD3+、CD4+T 淋巴细胞与 CD3+、CD8+T 淋巴细胞,其中 CD3+、CD4+T 淋巴细胞为 Th 细胞,包括Th1与Th2型,Th1参与对肿瘤、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12-13]。Th1 细胞分泌产生 IL-1β、TNF-α、IL-2、IFN-γ,还能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加吞噬作用,同时也会促进炎性介质的产生,加重炎症反应。Th2 参与寄生虫感染与过敏性疾病的免疫反应,分泌IL-4、IL-5、IL-6、IL-10 等,参与B淋巴细胞增殖成熟,促进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14]。有研究证实,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平衡紊乱的情况,细胞免疫应答占优势,而体液免疫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使易感性增加,在恢复期,Th2 淋巴细胞逐渐升高,体液、细胞免疫逐渐恢复平衡[15]。CD3+、CD8+T 淋巴细胞为细胞毒性T 细胞,参与病毒清除过程。本研究结果显示,患儿治疗前T 淋巴细胞水平下降,既往研究证实肠道病毒本身对T 淋巴细胞有毒性作用,并且患儿T 淋巴细胞水平下降也提示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而经过治疗后,患儿体内病毒得到有效清除,T 淋巴细胞水平也会随着病情的好转而升高,恢复免疫功能平衡。在本研究中治疗前IL-2、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提示病毒侵入机体后,引起强烈的炎性与抗炎反应。IFN-γ在机体的免疫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由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NK 细胞分泌,是重要的反应因子,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Th0 细胞分化为Th1 细胞,提高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IFN-γ能够促进NK 细胞杀伤感染病毒的靶细胞,提高单核巨噬细胞杀死肠道病毒的作用,抑制Th2 细胞诱导的免疫应答反应,增强抗病毒能力。而同时IFN-γ也是一种致炎因子,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后者分泌炎症介质,加重炎症反应。在本研究中,治疗前患儿IFN-γ均显著升高,治疗后下降,提示病毒清除后,IFN-γ水平下降,患儿机体免疫反应减轻。IL-2 是Th1 细胞分化因子,能够刺激NK细胞活性,发挥抗病毒作用,还能够调节Th0细胞分化为 Th1 细胞,促进 IFN-γ分泌,抑制肠道病毒复制,提高抗病毒能力。IL-4由Th2细胞分泌,辅助B 淋巴细胞的增殖,促进IgE 合成。IL-4 能阻断IFN-γ的活化,抑制巨噬细胞活化,增加肠道病毒的易感性。在本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患儿IL-4 水平均显著升高,提示其参与了肠道病毒感染过程,在手足口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IL-6 参与机体的局部炎症损伤过程,可诱导肝细胞产生急相蛋白,增强自身破坏性炎症,是启动炎症反应的关键因子,参与血管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应答。在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前IL-6 水平均显著升高,提示这与病毒感染后诱发机体炎症反应有关,而经过治疗后,其水平显著下降,说明机体炎症反应随之减轻。IL-10 是一种多重功效的严重抑制因子,是负性调节因子,抑制IL-2、IFN-γ的合成,上调IgM、IgG、IgA。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患儿IL-10 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其作为抗炎因子参与了病理过程,而经过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其水平也呈显著下降的趋势。
抗感颗粒是一种复方中药制剂,成分主要是金银花、赤芍、贯众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导致的发热、头痛、鼻塞、咽痛、全身乏力等。研究表明,抗感颗粒对小鼠耳壳和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对抗组织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抗炎作用,抑制炎症急性期的水肿与渗出增加,从而缓解红、肿、热、痛的症状,抗感颗粒能够显著降低大鼠炎性足渗出液中组织胺的含量,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组胺释放有关[16]。研究表明,抗感颗粒具有增强免疫、抗疲劳、镇痛的作用。现代药理证实金银花具有解热、抗炎、抗病毒的作用。祝宝钢[17]采用抗感颗粒治疗手足口病患儿80 例,总有效率达到100%。邱静[18]以抗感颗粒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与常规治疗比较,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更为显著,治疗后患儿病情恢复更好,炎性因子水平下降更明显。
综上所述,抗感颗粒(儿童装)能够显著改善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从而改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