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玉龙,卢林芝,聂蓬,张志镒,吴正奇,秦天燕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消化内一科,甘肃 武威 733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日益增加家庭疾病负担[1]。全面、准确、及时掌握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是恶性肿瘤防治的基础。肿瘤登记报告能够动态的报告恶性肿瘤的发展趋势,对制订恶性肿瘤防治规划工作有重要意义。甘肃省武威市自肿瘤登记工作开展以来,建立了以“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医疗机构报告”的管理模式,并逐年完善,收录的数据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提高。本研究通过对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武威市居民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市恶性肿瘤的防治策略研究提供重要依据,现报道如下。
选取甘肃省武威市肿瘤登记中心上报的2015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登记资料。登记资料由本市1所肿瘤专科医院、7所综合医院、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4所乡镇卫生院共59个医疗机构的门诊和医院病案室提供,覆盖105万人口。疾病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0,ICD10)标准,人口学资料由武威市公安局和统计局共同提供。
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2]、《五大洲癌症发病率第9卷》[3]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国际癌症登记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gistries,IACR)[4-5]对登记质量的有关要求,对上报的登记数据进行审核,并对登记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实效性进行评价,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病理学诊断比例(percentage of morphologically verified cases,MV%)、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percentage of death certifications only,DCO%)和死亡/发病比(mortality to incidence ratio,M/I)。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纳入标准:M/I为0.6~0.8,MV%为66%~85%,0<DCO%<10%为A级;M/I为0.55~0.85,MV%为55%~95%,DCO%<20%为B级,A、B级数据可纳入研究。经审核,2015年肿瘤数据符合质量要求,MV%为67.82%,DCO%为0.65%,M/I为 0.62,纳入此次分析。
计算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肿瘤登记中心上报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粗发病/死亡率,以及年龄别发病/死亡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中国人口标准化率(简称中标率);采用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世界人口标准化率(简称世标率)。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15年武威市报告新发病例3670例,其中男性2284例,占新发病例数的62.23%,女性1386例,占新发病例数的37.77%。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46.51/10万(男性418.90/10万,女性269.72/10万),中标率为268.07/10万,世标率为269.16/10万,0~74岁累积率为33.51%。全市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表1)
表1 2015年武威市恶性肿瘤(ICD10:C00-C96)发病情况
武威市全部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0~34岁年龄段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35岁以后快速升高,70~74岁年龄组处于最高水平。男性和女性发病趋势基本相似,均于35~39岁年龄组开始快速升高,70~74岁年龄组处于最高水平;50岁以上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图1)
图1 武威市全部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1/10 5)
2015年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的是胃癌,其次为食管癌、肺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前l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1.77%。男性发病第1位的是胃癌,其次为食管癌、肝癌、肺癌、结直肠肛门癌,男性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8.84%。女性发病第l位的是胃癌,其次是乳腺癌、食管癌、肺癌、结直肠肛门癌,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8.43%。(表2)
表2 武威市发病前10位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
武威市2015年死亡病例数为2288例,其中男性1556例,占全部死亡的68.01%,女性732例,占全部死亡的31.99%。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16.03/10万(男性285.38/10万,女性142.45/10万),中标率为174.22/10万,世标率为169.42/10万,0~74岁累积率为25.92%,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表3)
表3 2015年武威市恶性肿瘤(ICD10:C00-C96)死亡情况
武威市全部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在40岁以前处于较低水平,40~44岁年龄组以后有较大升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70岁开始逐渐达到高峰,85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有所下降。男性年龄别死亡率50~54岁组开始有较大幅度升高,女性由40~44岁组开始有较大幅度升高,男、女性趋势基本相似。(图2)
图2 武威市全部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1/10 5)
2015年武威市恶性肿瘤死亡第1位的是胃癌,其次为食管癌、肺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前l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8.51%。男性死亡第1位的是胃癌,其次为食管癌、肺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男性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92.10%。女性死亡第l位的是胃癌,其次是肺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肛门癌,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7.84%。(表4)
表4 武威市前10位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近年来,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中国居民健康和生活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日益严峻。肿瘤登记能够准确、全面地了解恶性肿瘤的发展趋势,武威市自2003年开始进行肿瘤数据上报,数据审核后上报国家肿瘤登记中心,2015年武威市凉州区肿瘤登记数据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符合国家质量审核标准,数据可靠。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武威市凉州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46.51/10万(中标率为268.07/10万),死亡率为216.03/10万(中标率为174.22/10万),与2012年武威市凉州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水平相比,基本持平[6];与2013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平均水平相比,2013年武威市凉州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武威市凉州区恶性肿瘤的发病中标率和死亡中标率均高于天津[8]、四川[9]、福建[10]、湖南[11]、山西[12]等地区,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不同性别间,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与全国及其他部分城市结果一致[7-12]。武威市凉州区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在35岁以后快速上升,70岁年龄段达到高峰,死亡率在40岁以后快速上升,80岁年龄段达到高峰,说明本市居民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且50岁以后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要远远高于女性,这可能与本地区经济条件欠发达,男性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吸烟现象严重、喜饮烈酒等日常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及社会活动有一定关联[6],提示中老年人群尤其男性,应作为本市恶性肿瘤预防与控制工作中的重点人群,加大该人群的恶性肿瘤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教工作。
2015年武威市凉州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第1位的是胃癌,其次为食管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胃癌、食管癌)是武威市凉州区男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主要类型,与全国相比,2015年中国胃癌、食管癌发病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的第2位和第6位,死亡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3位和第4位[7],武威市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水平远高于全国水平,这种差异可能与本地区风沙频繁的生存环境,居民吸烟现象严重,喜饮烈酒,喜食腌制、油炸、粗硬食品,而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肉蛋奶类相对较少等生活饮食习惯及遗传因素有关联[6],也提示武威市作为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高发区之一,应加强居民对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认知意识、提高基层组织对上消化道癌筛查项目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使居民正确认识并提升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发现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顺位位于第2位,死亡顺位位于第6位,与2012年武威市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相比,发病率持平,死亡率有下降趋势[6];低于2013年全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水平[7],但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索,表明女性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工作仍不容忽视,应继续积极开展妇女两癌普查工作,不断完善恶性肿瘤防治体系。
消化系统肿瘤、肺癌、肝癌及女性的乳腺癌仍为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的主要类型,与全国及甘肃省整体恶性肿瘤防治的重点肿瘤类型相一致。但肺癌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首位,而甘肃省及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居首位的肿瘤类型为胃癌,表明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仍是武威市肿瘤防治的重点肿瘤类型[13-14]。通过综合的肿瘤防治策略,逐步降低恶性肿瘤对本市居民的生命健康及家庭生活的影响。
综上所述,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仍是武威市肿瘤防治的重点肿瘤类型,在肿瘤防控工作中,应重点加强中老年高危人群的恶性肿瘤防治知识及认知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居民改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从影响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着手,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进一步研究其相关致病因素,通过可能相关的病因预防,降低肿瘤的发病率;大力开展肿瘤早筛查早诊治随访工作,从高危人群着手,在人群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可以考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培养疾病自我管理防控策略,促进患者及家庭成员对恶性肿瘤的认知及预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