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则欣 白会娟
由格蕾塔·葛韦格执导,西尔莎·罗南、艾玛·沃特森等主演的爱情剧情片《小妇人》于2019年在美国上映。该片是对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同名小说的影视化改编,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叙事背景,叙述了19世纪美国普通家庭四姐妹的生活。影片塑造了平凡的人物形象,讲述了普通人“超越自我,找寻自我”的生活状态,细腻、完整地呈现了真实家庭生活。故而,从该片的特色呈现与意义视角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感受影片塑造的女性形象,对传播自强、自信的女性品质有重要意义。
一、聚焦真实情感的特色意义呈现
在电影艺术中,创制者往往通过将特殊的历史事件浓缩为交代故事背景的叙事符号,作为个体命运变化的宏观时空,而影片真正探讨的核心是个人价值抉择与命运的无限追求。[1]电影《小妇人》聚焦真实情感,生动表达了关注自我价值、倡导回归生活的时代命题,无论是对爱情、对生活的持续关注,还是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认可,皆以真心真情的艺术化手法生动观照了现实,达致了从思想内涵、艺术审美到精神体验的全面超越。
(一)真实人性的生动呈现
电影艺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展示特殊故事背景下的人物命运与情感抉择,丰富呈现了影片的思想深度。电影《小妇人》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叙事背景,生动讲述了19世纪美国马奇家四姐妹充满烟火气息的普通家庭生活;平行双线叙事方式将四个女孩现在与未来的不同抉择、境遇进行对比,以生活化的叙事方式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鲜活性。该片以女性为研究视角,生动勾勒了普通大众的生活状态,揭示蕴藏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问题。[2]影片所传递的真实情感、人生抉择及时回应了大众的精神关注点,其中所表述的回归生活、回归自我的精神理念与价值观,体现了对女性主义的认同。影片通过重点讲述马奇家四姐妹寻回爱的本质、回归家庭生活的故事主线,呈现一系列个性鲜明的银幕人物,以反复呈现的象征符号,为大众构建了具有情感启发、人生启示和价值认同的精神框架,向大众传递了“跨越时空,寻找卓越的人生”的主题,实现了银幕画面与观众观影的实时对话与精神融汇。
(二)现实话题的银幕呈现
《小妇人》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生动描绘现实生活,展现人物细腻的情感命运,揭示了人性与人心的本质面目。影片脱胎于原著小说,通过发挥电影语言艺术的独特表达作用,为受众群体提供不同情感类型下的人物命运和精神体验,引发观众深层次的情感认知。[3]影片通过使用细腻、温情的叙事手法,塑造了充满艺术张力的影视画面,生动呈现了女性的自强文化,刻画了细腻的女性人物形象。马奇家的二女儿乔热爱写作,追求独立人格,在率真直爽的行为背后,是不屑于伪装、不屈服于世俗的性格特征。最初,乔创作的小说作品多以战争或能赚取稿费为主要题材,但最终她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描述和表达的是平淡温馨的家庭生活,实现个人价值的不断跨越。乔的性格张力具有极强的情景代入感,突出呈现了影片的故事主题。影片中乔的人物性格展现了女性主义的独特内涵。
(三)人物形象的精神呈现
影片重点讲述了追寻自我价值的积极意义,成功打通了自我与超我、现在与未来、个人与时代的情感壁垒。影片是对同名小说的影视化改编,创制者通过采用更丰富的精神触感和更融通的叙事格局,达到超越原著的艺术创作高度。三女儿贝丝习惯于首先考虑他人感受,其热心、乖巧的性格中,带有一丝柔弱。影片在叙述贝丝的人物命运时,背景音乐选择轻柔、温顺的钢琴曲調,隐含了贝丝因病早逝的凄凉命运。
二、艺术化镜头语言下的真情实感
(一)发掘理性内涵
该片是对同名原著小说的艺术化升级与影视改造,导演从大众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塑造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表述了不同境遇下的人物命运,通过将精神符号、大众心理认知转化为电影叙事本身,使影片主题最终回归大众现实生活,从而超越了原著已有的叙事框架与大众认知;并使观众将个人生活、精神状态投射到观影过程之中,对大众面临的现实冲突与命运抉择等难题起到了有效缓解和心理抚慰作用。影片以人物选择命运的方式对人生问题进行积极回应,实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真情关照。[4]该片坚守现实主义精神,既没有脱离原著及主要人物关系,也没有拘泥于文本框架,而是以温柔、细腻的叙事方式展现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诠释艺术叙事张力,精心挖掘不同人物的理性内涵,塑造了独特的人物形象。
(二)关注时代话题
该片直面生活,跨越时代变迁,塑造了极具真实感的“故事场景”和“人物形象”,透过人物故事挖掘和表达了隐藏的深刻情感,实现了对社会热点问题、时代话题的“影视化”呈现。影片叙述了多个人物横跨不同场景的故事,叙事节奏流畅,使观众深深融入影片人物的生活变迁脉络,毫无艺术“违和感”,并实现了回归生活、回应现实的创作本质,形成了全新的艺术创作语境。该片生动描述了马奇家四个女儿的生活形态,深层次描绘了当代“小妇人”的成长故事。无论是家人相互影响产生的心境变化,还是对女性世俗印象的顺从或逆反,每个人物角色因年龄、个性及爱好的成长差异达致了迥异的人生境遇。
(三)关切女性的精神本色
电影《小妇人》是一部将人世生活、人文关怀和时代发展等要素深度融合的重要作品。影片传递的女性精神是一种状态,是对自我命运的回应和自我价值的确认,具备极强的银幕穿透力与精神号召力。影片展现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四个姐妹的成长历程,通过描述几位女孩在人生阅历不断丰富后所面临的思想及心境变化,用电影剪辑艺术生动反映了原版小说中呈现的家庭生活、人物性格。影片的精湛之处在于导演塑造了立体、形象的女性人物角色,通过以时空转化为叙事基调,将女性人物命运发展与故事节奏生动融合,用艺术化手法生动、细腻地呈现了普通家庭生活风貌,给予观众深层次的精神启发。
(四)回归现实的叙事情节
该片反映的内容精髓正是大众生活的热点话题,其中回归现实、回应现实的主题,塑造和表达了大众期待的生活价值观与追求自我初心的精神面貌。大女儿梅格的人物命运及角色形象正是对这一主题的生动表达。[5]梅格对舞蹈艺术、唯美爱情有着天然向往,内心渴望获得安稳的家庭生活。梅格的人物形象与其成长历程有极大关联,由于母亲长期忙于关怀弱势群体,梅格需要承担照顾三个妹妹的责任,这使其养成了传统的女性价值观,她希望凭借自身出色的外貌嫁入豪门,但内心也在“爱情”与“面包”的人生抉择中充满矛盾。虽然梅格内心存在“爱慕虚荣”的心态,但她最终选择爱情,嫁给一名教师,回归虽然清贫但充满幸福的家庭生活。
三、平行双线叙事策略下的精神意义建构
对人生的理解是动态建构的过程,影视艺术凭借独特的剪辑手法和平行双线叙事结构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置放于同一影视画面之中,借助银幕来解构、重构重大人生选择,使观众通过影视画面畅想自我,形成与自我沟通、与未来对话的良好关系。《小妇人》借助平行双线叙事方式对四姐妹少女时和成熟后的不同想法、境遇进行对比,放大四人在追求梦想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在发掘爱的本质,回归家庭的叙事框架中,向大众生动、全面传递了“跨越时空命运,寻找不受限制的人生”的故事主题。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建构的精神意义呈现出独有的女性主义精神,引发观众的情感共振与内心期待。
(一)自我建构:超越记忆与形象复原
影片以追求自我价值为叙事主线,勾勒出不同人物对自我价值的認知与奋斗。尽管影片整体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叙事背景,但影片使用温柔、细致的视听语言来描述人物形象,其中呈现的情感符号,使观众能以参与者的角度来关注人物命运变化,体验独特的情感内涵,使故事情感、银幕画面与现实启发精致弥合。[6]小女儿艾米具有更加现实的人物性格,她习惯通过自我改变来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尽管爱好绘画,却也能接受自己对绘画没有天赋的客观事实。但艾米也有任性、自私的时候,由于二姐乔没有带自己出去游玩而任性地烧掉了乔挚爱的手稿。艾米象征希望,影片通过塑造她日益坚定、沉稳和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的成长型形象,歌颂了女性积极追求自我的人生目标。因此,艾米的人物形象与角色命运是对自我成长的积极反思,这一独特人物既为影片增色,也有力彰显了影片传递的女性主义,实现了主题与叙事内涵的有效传递。
(二)价值建构:超越自我与重生意象
该片以平行叙事、情感衔接与人物形象分割处理的叙事模式,通过构建个人内心、单一人物与整体选择的互动场景,使观众将自我选择、价值认同与情感联想进行深度联结,成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大众将精神记忆与当前现实相联结,观照自身的身份归属与价值认同。影片《小妇人》通过塑造生活化、真实化的人物形象,给予观众独特的观影体验,彰显了追求自我、回归生活的价值内涵与情感特色。
(三)命运建构:超越身份与人物重构
该片通过对原著内容、叙事方式进行大胆创新,将小说叙事主题推向全新高度。影片延续了原著小说中传递的勇敢、力量和善良等积极价值观,通过采用灵活的摄影蒙太奇手法,融入时代精神气息,塑造了极具创新活力的人物形象,突出表达了情绪张力,实现了电影与原著的深层互文,也为小说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探索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艺术途径。《小妇人》通过建构现在与未来的“对话式”银幕画面,用现代生活逻辑回应命运选择。影片没有刻意规避现实矛盾,也没有过分渲染奋斗观与人生抉择,而是通过塑造小人物的命运变化来丰富细节素材,真实展现了“脆弱中的自信力量”。
结语
电影需要以“解构—重构”的叙述方式表述现实故事与影视艺术的内在关联,并通过重塑“个体”形象与影片主题的全新关系,向大众生动全面地展现多元、复杂的人生故事。观众亦从影片叙述的故事主题中,探索现实生活的相关启示。影片《小妇人》虽然改编自1868年创作的小说,但其向观众传递和表达的主题思想均能在当下生活中得到有效反馈。导演及创作团队通过将自身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融入影片创作过程,高度概括和艺术化地总结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总之,该片通过构建完善的叙事框架,融入基于现代生活的精神思辨,生动传递了“超越自我”的价值内涵,实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精神反思与价值传递。
参考文献:
[1]周建华.好莱坞明星与文学电影改编的互动——以伊丽莎白·泰勒和《小妇人》为例[ 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82-84.
[2]朱玉霜.论奥尔科特《小妇人》女性价值主张表达的路径实现[ 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122-125.
[3]唐明琪.压抑、反抗、突破——从《冰雪奇缘》生态女性主义诉求看电影媒介的现代主义[ J ].电影评介,2017(13):104-106.
[4]常江,李思雪.劳拉·穆尔维:流媒体技术使文化民主成为可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当代面向[ J ].新闻界,2018(08):4-9.
[5]马卓.符号学视域下美国女性电影的表意策略[ J ].电影文学,2019(07):69-70.
[6]王艺璇.不负爱与梦想,小身躯也有大能量——谈影片《小妇人》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J ].世界文化,2020(09):19-21.
【作者简介】 张则欣,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美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
白会娟,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美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副教授。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艺术类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编号:2014YYJG280)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