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芬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因素和形象思维的影响,在学习数学时普遍感觉难度较大,不易理解,此时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爱“问”、勤“问”的学习习惯,通过问题引导的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围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相关问题,从不同角度具体分析从“问”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1-0187-02
Cultivating Pupil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from Questions
(Heshan Primary School, Huian County, Fujian Province,China) Liu Shufen
【Abstract】Primary school students due to age factors and the image of thinking, in the study of mathematics generally feel mo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is time requires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gradually cultivate students love to ask, ask often learning habits, through the form of question guidance to gradually cultivate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levant issu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analyzes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 strategy
一、小學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传统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现代化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独立自主地分析和思考问题。为了有效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落实新课程教学要求,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去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学生思维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和启发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过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日常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认知特点和课程教学的大纲要求,多样化设计课堂教学形式。在学习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可以发散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形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发展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二、从“问”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准确把握提问时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互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以问题为媒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合理化掌握提问的时机,确保教学问题的设计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课堂提问的本质就是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本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紧随教学目标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设计,从而在问题的引导语驱动下,启发学生学习思维。以“问”导学不仅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全新授课模式,同时又是素质教育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时机提出的不同问题势必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面向全体同学,注意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并及时地根据学生反馈抓住提问的实际,更好地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课堂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思想都比较分散,对本节课知识的内容学习兴趣较低。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活跃课堂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同时也为新课程知识的教学奠定基础:“胖胖和图图两个人在玩拼图的游戏,他们用的都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胖胖拼了一个长方形的形状,图图拼了一个正方形的形状,两个人正因为比较大小的问题争吵,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们比较出谁的图形大?谁的图形小吗?”听完教师的问题,同学们纷纷都参与到了这场“纠纷”的评判中,各显神通。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思维被充分调动,借助这一具有评价性和分析心性的教学问题,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既有了学习的兴趣,同时又在分析的过程中活跃了数学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明确提问教学目的,提高思维培养的导向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的疑问主要来自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课堂教学的提问内容应当与课本教材以及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密切相连,同时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知识设计提问的内容,明确问题设计的目的,更好地提高学生思维培养的导向性。例如,在教学《平行和旋转》这部分知识点内容时,在学生已经了解平移和旋转的基本定义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导入:“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场景或者物体中包含了平移或者旋转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问题驱动下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汽车在公路上沿直线跑着就是平移、有的说钟表走的过程就是旋转,等等,在积极的问题回答中学生不仅准确掌握了平移和旋转基本的定义,同时也在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中加深了印象,提升了数学思维的迁徙能力。
(三)重视提问的语言形式,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我国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并不是将自己所知道的内容全部教给学生,而是在这样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指导和启发。在借助问题教学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问题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的质量以及學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状况。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问教学时语言形式的运用,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在教学时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形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探究学习问题,更加乐于参与课堂学习。因此,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自己的语言形式进行精细化的提炼,借助自身的语言艺术,从而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教学的价值,助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四)拓展提问教学内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一堂数学课程的结束并不是学生数学思维锻炼的结束。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学生心存疑问是一件对教学有积极意义的事,在学习过中存在疑问就代表着对数学知识学习有着孜孜不倦的动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也应当适当的设计延伸性问题,帮助学生将课内的所学的知识内容延伸至课外实践应用中去,拓展课堂教学的知识层面,全面提升和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之后,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发散性思维问题:“有一块菜地,如果长缩短5米,面积就比原来减小15平方米,如果宽缩短2米,面积就比原来减少20平方米。求原来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课程教学的学习基础之上,借助这样发散性的提问,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起来。使他们真正理解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通过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反求实际问题中的长或者宽,在思考与练习的学习体验中深化知识点内容的吸收,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三、结语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结合课本教材内容,合理化设计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形式,借助问题引导的形式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积极发散学习思维,主动地探究和思考。在教师设计的多样化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够使学生在“问”中提升,在“问”中发散思维,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海钧.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8(02).
[2]孙超.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