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博,甘淑,张荐铭
(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2.云南省高校高原山地空间信息测绘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93)
滑坡是中国常见的地质现象,每年由于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而滑坡群则是大范围的滑坡,其灾害影响更胜于滑坡。2019年9月14日~9月16日,受连续降雨影响,甘肃定西市通渭县常家河镇李家店乡发生特大型滑坡群灾害(图1)。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灾害造成的农业、企业、供电、通讯、道路、桥梁等经济损失约 1 994.7万元。
图1 无人机航拍影像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是指利用同一区域的两幅干涉图像,其中一幅是形变前获取的干涉图像,另一幅是形变后获取的干涉图像,通过差分处理(除去地球表面,地形起伏)来获取地表形变的测量技术。其作为一种先进的地面监测技术,与常规方法相比,在识别大范围地区的地表微小形变方面有着巨大优势,精度最高可达毫米,实现方法主要有3种:二轨法,三轨法以及四轨法。目前,已有许多相关学者将此技术应用于形变观测,文献[1]利用D-InSAR技术监测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沉降情况,发现了沉降漏斗,并为铁路方案的比选提供重要依据。文献[2]以青藏铁路拉萨段为试验区,使用D-InSAR技术监测了大范围冻土形变,发现其形变情况非常吻合冻土冻胀融沉的物理变化规律。文献[3]利用D-InSAR技术监测了九寨沟震后高精度形变情况,快速高效地获取震损物源的分布与数量特征。文献[4]利用D-InSAR技术监测了河北峰峰煤矿地区地表沉降情况,其利用多模式雷达,获取了该矿区的沉降量,精确地反映了矿区的地理信息。文献[5]利用D-InSAR技术监测米林滑坡,获取滑坡形变值,证明了D-InSAR技术用于滑坡早期识别与动态监测的可行性。但D-InSAR仍存在许多局限,如受到影像个数、DEM精度、时空间基线等影响,均会造成形变结果精度不同。本实验则利用二轨D-InSAR技术对此滑坡群形变进行观测,并根据形变结果分析不同精度DEM下的滑坡范围,判定灾害原因。
研究区(图2)位于通渭县李店乡,其地形山高坡陡,土地贫瘠,自然条件严酷。李店乡是一个干旱乡,年降水量 380 mm左右,年蒸发量则在 1 500 mm以上。根据文献[6]研究记载,通渭县受到了1718年通渭7.8级大地震和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影响,在境内诱发了大量的黄土地震滑坡,现有的地形由大面积的滑坡体组成,结构较为松散。从土质方面来看,该地区与文献[7]研究区域地理位置相近,土质为黄土,一般呈浅黄色,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湿陷性强,易崩塌,黄土溶蚀微地貌发育,存在不稳定性[6]。黄土湿陷系数随着天然含水率、饱和度、干密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的增大而减小,而随着孔隙比、压缩系数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7]。
本次研究选取的数据来源于哨兵1A(Sentinel-1)卫星,模式为干涉测量宽幅(IW)的SAR影像数据,并使用了与SAR影像相匹配的精确轨道数据(表1)。
同时,本实验采用了不同分辨率精度的DEM,分别是 90 m,30 m以及 12.5 m(图3),用以比较不同精度下形变量范围。根据文献[8]结论,90 m与 30 m精度的DEM选用SRTM数据——主要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国防部国家测绘局(NIMA)联合测量,由SRTM数据中心(http://srtm.csi.cgiar.org/srtmdata/)获取。12.5 m精度的DEM则是来自于日本的ALOS卫星,其搭载的PALSAR传感器所制作的DEM,精度约为 12.5 m,可满足此次实验需求,由欧空局网站(https://search.asf.alaska.edu/#/)获取。
Sentinel-1干涉对参数表 表1
图2 研究区范围
图3 3种精度DEM
本次D-InSAR技术应用实验主要采用二轨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已知的外部DEM来去除地形引起的干涉相位,其关键步骤是外部DEM与主影像的配准[9,10]。因此,本实验利用SARscape软件,运用不同精度的DEM来进行D-InSAR配准,以提高实验精度,判定滑坡区域。二轨D-InSAR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D-InSAR处理流程图
(1)基线估算
基线估算主要用于评价干涉相对的质量。此步骤主要计算空间基线、时间基线、多普勒偏移等系统参数,用以判断获取的SAR数据影像是否能够做干涉,这是D-InSAR技术进行的基础。空间基线是两个传感器之间相对位置的向量,可以将其分解为两个基线分量:平行基线和垂直基线。其中,垂直基线是判定影像能否做干涉的最重要的一个参数,若其超过了临界基线最小或最大值时,两幅图像则无相位信息,没有相干性,即无法做干涉。垂直基线的长短也反映了干涉测量系统对高程的敏感程度[9]。
本次实验中,将两景SAR影像导入SARscape软件后,对VV极化影像裁剪出研究区域,再对裁剪后的两景影像进行基线估算,得到空间基线长度为 102.356 m,临界基线的最小/最大值为 -5 452.484 m与 5 452.484 m,2π模糊位移为 0.028 m。由此可见,空间基线远小于临界基线,存在相位信息,有相干性,可以满足D-InSAR技术的处理要求。
(2)干涉图生成处理
裁剪后的两幅SLC影像共轭相乘,并分别与3幅 90 m,30 m和 12.5 m精度的DEM进行配准,此过程设置相同的制图分辨率,配准结束后分别生成了3幅精度不同的干涉条纹图。此时还无法用目视判定不同精度DEM配准的影像差别,但经过去除平地效应之后,根据去平干涉图像(图5),已经可以大致看出,DEM精度不同,去平图像已经有很大差别,但此时去平后的干涉条纹图的噪声还异常明显,必须要进行去噪处理。
图5 部分去平干涉图
(1)滤波相干处理
SARscape提供了3种滤波器,分别是Adaptive滤波器、Boxcar滤波器和Goldstein滤波器。本实验均采用Goldstein滤波器,实验处理得到滤波后的干涉条纹图(图6)以及干涉图的相干系数图(图7)。相干系数图中,相干系数越大,表示相干性越高,反之,则表示变化较大,相干性较低。
图6 部分滤波干涉图
图7 相干系数图
(2)相位解缠
相位的变化是以2π为周期的,当相位的变化量超过2π时,相位就会重新开始,并不断开始循环。因此,相位解缠是对前几个步骤(去平地效应和滤波)处理后的相位进行解缠处理,即把缠绕相位解缠绕后,恢复成真实的干涉相位,目的主要是解决2π的模糊问题,使地形上的线性变化的信息与相位一一对应。此步骤也是InSAR数据处理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困难的步骤。
SARscape提供了3种解缠方法:Region Growing(区域增长法)、Minimum Cost Flow(最小费用流法)和Delaunay MCF。其中,Minimum Cost Flow是默认的解缠方法,这种方法是将相位解缠问题转化为最小化问题,通过在全局范围内搜索路径和最短枝切来求得最小化问题的最优解。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规则网络(网格),也可以用于不规则网络(三角网)[11,12]。用此方法解缠时,优先采用正方形的格网,考虑所有像元,当像元的相干性小于所设阈值时,可对该像元做掩膜处理。相较而言,当解缠相对困难时,Minimum Cost Flow比Region Growing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通过实验对比,此处解缠选择默认的Minimum Cost Flow方法效果较好。由此得到相位解缠后条纹图(图8)。
图8 部分相位解缠后条纹图
(1)轨道精炼与重去平优化
轨道精炼和重去平是利用选取的GCP控制点,将干涉后的相位和解缠后的相位精确修正。在选取GCP控制点时,其原则应该远离形变区域、解缠错误的相位跃变区域和残余地形相位。因此,平地区域是比较好的选择控制点的位置。将GCP控制点作为稳定的参考点,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控制点的相位误差,从而将这些误差去除,并重新修改解缠图像头文件中的轨道参数,使得相位更加精确。
轨道精炼主要有轨道优化和多项式优化两种方法,如果选择轨道优化的方法,则至少需要7个控制点,否则会自动改为多项式优化。多项式优化原理是从解缠相位中估算相位斜坡,但要求控制点个数必须与多项式次数所需要的控制点个数相对应,否则多项式次数会自动降低[13]。多项式优化虽然条件较为苛刻,但其健壮性更好,即使是在基线小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
本实验选取Automatic Refinement(自动优化法),让SARscape自行判定最佳优化方式。
(2)相位转形变和地理编码
此步骤把合成的相位与经过绝对校准的解缠相位相结合,转换为形变数据,再通过地理编码将形变量显示到制图坐标系统中,默认得到的是LOS方向的形变,最终得出形变结果。如图9所示,图中形变量的值可能是由于滑坡形变方向和数据的LOS方向相差较大,从而导致测得数据值与实际形变值相比总体偏小。
图9 形变区域图
将图9中3种不同精度DEM形变结果分别通过ArcGIS软件将形变区域放大分析,并将3种结果叠加,提取出主要沉降与抬升区域(图10(g)),用以辅助分析滑坡。经分析,分别得到三种DEM精度研究区形变图(图10(a)、(b)、(c))。
将ArcGIS中3种形变结果处理为图层文件,转换KML格式,叠加至Google Earth经纬度相同区域,形成Google Earth叠加形变图(图10(d)、(e)、(f)),此图是将平面二维形变信息转化为立体三维信息。
图10 分析图
现结合图10中3种不同精度DEM形变结果及Google Earth地形情况对滑坡区域进行详细分析:
(1)根据90 m精度DEM形变结果,结合Google Earth叠加地形效果,可以看到滑坡群明显滑坡有5处,形变范围较为明显,形变值较其他两种精度DEM所做结果偏大。A滑坡处坡度较缓,有明显的过渡区域,形变量依次由大到小,山顶滑坡形变最大,约为 0.041 m~0.047 m,到山谷有明显抬升部分,约为 0.008 m~0.014 m。B滑坡处山体较陡,过渡区域较少,滑坡形变较为明显。C、D、E三处滑坡与B滑坡情况较为相似,都属于山体较陡区域,形变量变化速度较快。
(2)根据30 m精度DEM形变结果,测出6处滑坡,A、B、D、E、F区域与 90 m精度DEM形变结果在形变范围方面基本相似,形变量范围介于 90 m精度DEM与 12.5 m精度DEM测得结果之间,故此精度形变值可靠性较高,形变量最大处的值约为 0.035 m~0.041 m,抬升处形变值约为 0.007 m~0.012 m。新测得C处滑坡,属于小范围滑坡,其形变量变化范围不大。
(3)12.5 m精度DEM形变结果总体相似于 30 m精度DEM形变结果,但是其形变区域较为零散,形变值相较于其他两种精度DEM测得结果整体偏小,抬升区域不明显,总体判断滑坡较为困难。
通过分析3种不同精度的DEM测出的形变结果,可以大致判断滑坡群主体范围:李店乡东部及东北部方向,以阳山里村西部区域形变量最大,滑坡区域最密集。以 30 m精度DEM显示效果最好,既能显示出所有的形变区域,又能显示出较为突出的形变量,整体相较于其他两种精度DEM测得效果更好,此结果与文献[14]结论相同。
现利用30 m精度DEM测得形变结果,对6处滑坡进行量化分析,分别在坡顶和坡脚各选取一点并连接成线,生成此线上6幅地形剖面形变图,分布如图11(a)所示。
从图11(b)滑坡剖面图可以看出,6处剖面图均符合滑坡特征,坡顶到坡底总体呈现下沉趋势,中部有滑坡物堆积部分,形变量有明显抬升。由形变量及像元个数可以判定出A滑坡的波浪形堆积物大致是从第5像元到第30像元处,约有 0.001 m~0.004 m的抬升,总抬升量约有 0.01 m;B处滑坡堆积物存在于第7像元到第12像元区域,约有 0.005 m抬升;C滑坡堆积物存在于6~10像元,约抬升了 0.013 m;D滑坡相似于C滑坡,堆积物存在于4~14像元,约有 0.012 m抬升;E滑坡抬升区域较少,大致是由于滑坡体未完全滑下,属于整体性糯滑,分布于第5~9像元区域,抬升了 0.008 m;F滑坡堆积物最多,根据图10(b)(e)及图11(a)可以看出,此处为较大U型山谷,四周滑坡均往中部堆积,故剖面显示出较高的抬升量,约有 0.021 m,存在于约第9~26像元,跨度约有17个像元。
图11 剖面分析图
结合图10中(d)(e)(f),滑坡最大形变处(深蓝色区域)发生在道路左侧,说明滑坡对道路影响较大,结合无人机航拍,符合现场情况。Google Earth叠加影像可以明显看出山体区域两侧均有整体性的滑动形变,根据滑坡的特点,滑坡变形范围呈现的是连续的面状体,通常形状上陡下缓,近似于圆弧形,由图11中可以看出形变部分也呈现面状特点,且滑坡变形部分(蓝色区域)均分布在坡体较陡区域,其周围区域范围内也出现了零散的抬升区域(黄色区域),在经过三次不同精度DEM的处理后,每次处理结果均有形变,形变量及形变主体范围基本不变。这说明了此处形变在这12天里空间和时间上是连续变化的,因此实验结果符合滑坡特征。
由于滑坡还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的特点,滑坡当日,结合天气情况,通渭县李店乡地区降水量达 72.6 mm,已经远超平均日降水量,随着降水入渗土地中,致使斜坡土体含水量增大,斜坡体自重也随之增大,降雨入渗到达滑坡带,使滑坡带饱和,使得土体抗剪强度显著降低,从而引发斜坡失去稳定性并蠕滑变形,最终发生滑坡群灾害。
本此实验以通渭县常家河镇李店乡滑坡群为观测目标,利用二轨D-InSAR技术对滑坡群进行差分干涉测量,获取了不同精度DEM下的形变值、形变范围。通过比较,最终以 30 m精度DEM测出的形变效果最好,以此判定了6处滑坡群主体部分,均发生在李店乡东部及东北部方向,以阳山里村西部区域形变量最大,滑坡区域最密集。根据形变值与形变范围,结合滑坡特点、剖面情况、无人机航拍、土质状况及天气情况,判定滑坡原因是降水量过大引发的灾害。
此次实验只利用D-InSAR技术观测了研究区12天内滑坡群的沉降值,并未研究其时序变化。因此,若要持续监测此区域,获取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情况,还可以利用PS-InSAR、SBAS-InSAR等技术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