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5-11 09:03:44徐春芸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居家年龄发生率

徐春芸

(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生在老年前期或老年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1]。据统计[2],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AD患病率为10%,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为20%。但仅有不足10%的AD患者得到了医疗机构的治疗和护理[3],居家护理模式仍然是AD的主要护理方式[4]。精神行为症状是指患者出现的幻想、幻觉、焦虑抑郁、情绪低落或高涨等表现,且大部分患者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上述症状。有研究[1]表明,70%~90%的AD患者会出现妄想、幻觉、睡眠障碍及焦虑等精神行为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是造成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目前,多有关于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部分研究,而对居家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居家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居家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老年神经病科治疗出院后行居家照护的110例轻中度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分类第3版(CCMD-3)[5],确诊为AD者。(2)年龄≥60岁。(3)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6]评估为轻中度AD患者。(4)患者或照顾者(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年龄≥18岁,照顾患者≥1个月且每天照顾时间>14 h)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严重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类疾病者。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2.1.1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居住情况、生活方式(包含睡眠情况及是否有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和饮酒等)]和疾病资料(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病程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1.2.1.2简明精神行为症状问卷(Neuropsychiateic inventory questionnaire,NPI-Q) 该问卷由Kaufer等[7]于2000年研制,2010年马万欣等[8]将其引进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中文版NPI-Q由照顾者回忆过去1个月患者是否出现该症状(妄想、幻觉、抑郁、焦虑、异常饮食习惯及异常的活动等12项)。照顾者通过回忆患者是否存在这些症状(该项不计分)、症状的严重程度(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及照顾者照顾苦恼程度进行测评。NPI-Q总分为12个条目之和,“是否存在这些症状”维度不计分,总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越严重。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1。

1.2.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前采用统一指导语指导患者填写问卷的方法,如遇患者精神状况欠佳时,由照顾者根据实际情况代为填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3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份,有效回收率97.35%。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居家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有序多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AD患者一般资料 见表1。

表1 AD患者一般资料(n=110)

2.2AD患者NPI-Q各维度得分情况 见表2。

表2 AD患者NPI-Q各维度得分情况 分

2.3AD患者发生精神行为症状的单因素分析 AD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率为68.2%,其中合并1~3种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为54.6%,≥4种精神行为症状的占13.6%;轻度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率为41.5%[(11+6)/(24+11+6)×100%];中度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率为84.1%[(49+9)/(11+49+9)×100%]。见表3。

表3 AD患者发生精神行为症状的单因素分析(n=110) 例

2.4居家AD患者发生精神行为症状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以研究对象的年龄、居住情况、睡眠情况、病程和疾病严重程度为自变量,精神行为症状为因变量,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4和表5。

表4 居家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相关因素赋值

表5 居家AD患者发生精神行为症状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n=110)

3 讨论

3.1居家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率为68.2%,其中合并1~3种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为54.6%,≥4种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占13.6%;轻度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率为41.5%,中度AD患者其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率为84.1%。但Mathys等[9](80%)和卢国强等[10](89.6%)研究结果均高于本研究结果,可能与本研究选取的是轻度及中度AD患者,其认知功能损害较轻有关。

3.2居家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中,年龄、病程、居住情况和疾病严重程度是居家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3.2.1年龄 AD是一种破坏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1]。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是影响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因素之一,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率会有所增加,这与Kim[12]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一方面,年龄较大的患者多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及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可能影响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和发展,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神经微血管单位的结构和功能、脑实质结构及血脑屏障等发生损害,影响了患者的认知功能,加速其认知功能的减退,使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率增加;另一方面,年龄较大的患者生活观念较保守,相较于年轻人来说,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及学习能力较差,对疾病的认知及自我护理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提示管理者应给予年龄较大的AD患者更多的关注,尤其是伴随慢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给予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提供更多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技能,使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均能更好的了解疾病,认识疾病的发展规律,以提早做好相关防范措施。

3.2.2病程 本研究结果表明:AD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其精神行为症状也有所增加。与Droogsma等[13]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由于目前AD是无法进行根治的,临床的药物治疗仅能改善认知和减轻临床症状[14],但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神经功能的损害会逐渐加重,甚至出现生理功能的改变,导致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率增加。有研究[15]认为,多部门协作的护理模式能提高A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对患者的早期康复和预后有重要意义。提示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应多部门合作进行治疗和康复,在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及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率较高时积极进行住院治疗,待病情稳定需居家疗养时,由社区医护人员给予制定较为完善、简洁和易行的护理康复计划。因此,医院-社区-家庭的护理模式是今后要工作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3.2.3居住情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居住情况是影响其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因素,与配偶或子女同住的患者其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是独居者的3.622倍(OR=3.622,P=0.005)。分析原因:与他人同住的患者其精神行为症状及微小的感情变化更易被主要照顾者或家属发现,而独居的患者其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较为隐匿,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代表其发生较低;家人与患者的长期接触,可更好的观察患者并发现一些短暂的精神行为症状,对于精神行为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及时就医治疗。因此,对于独居的AD患者,从患者健康角度出发,应尽量避免独自居住,可安排其与家人或保姆同住,使患者有更多的机会与家人沟通和交流,让患者不仅得到日常生活的照顾,同时也拥有了心灵上的情感支持,提高自身的幸福感;对于不能改变独自居住行为的患者,社区医护人员应给与更多的关注并加强随访,及早发现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并给与有效合理的干预措施。

3.2.4疾病严重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疾病严重程度是影响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因素之一,轻度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率是中度患者发生率的0.064倍(OR=0.064,P=0.000),中度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率是轻度患者的15.059倍。分析原因:疾病较重的患者其认知障碍程度较重,认知行为症状的发生率也越高。有研究[10]表明,轻度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较轻且具有部分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中度AD患者的脑组织等相关部位出现一定的损伤,多表现为幻觉、妄想及攻击行为。且随着疾病的加重,患者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AD患者的行为及心理状况的治疗应是有全面策略的。Hashimoto等[16]研究认为,A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额叶损伤有关,额叶损伤严重的患者其认知功能损害较重。因此,对于该类患者建议进行专门的医疗机构照护,同时提醒社区医护人员需对社区患者的病情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针对居家照护者进行照护专业知识培训,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方案,使其掌握更多的护理技巧,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居家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居住情况及病程有关。提示对于该类人群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量有限,未能深入探究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因素等。望今后能加大样本量,继续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居家年龄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变小的年龄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居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自我保健(2020年10期)2021-01-15 00:54:42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时代邮刊(2020年8期)2020-06-22 08:13:56
staycation居家假期
英语文摘(2019年2期)2019-03-30 01:48:24
TOO YOUNG TO LOCK UP?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