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摆脱贫困》中习近平的忧患意识

2021-05-10 02:33杨红运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忧患意识宁德

杨红运

〔摘要〕 《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习近平主政福建宁德地区的所思所想。该书始终贯穿、处处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其忧患意识主要体现在忧宁德地区之贫穷落后、忧不切实际之发展、忧脱离群众之危险和忧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认识之缺乏等方面,且呈现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的辩证性、运用中外经典文献进行思考的广阔性、崇尚“行动至上”的实践性以及迎难而上的进取性等特点。贯穿全书的忧患意识,在新时代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宁德地区越过温饱线提供了精神动力,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脉络,为当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遵循。

〔关键词〕 《摆脱贫困》;习近平;忧患意识;宁德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1)02-0008-06

《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习近平在1988-1990年间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所思所想,记录了诸多其对宁德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的创见。为了向国际社会全面介绍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工作思想,2018年4月外文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摆脱贫困》英、法文版的电子书正式向国内外读者销售。对该书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脉络。为此,笔者尝试以忧患意识为视角,并结合多种资料如习近平总书记的其他著作、他人回忆和采访文章等,来理解该书的思想内涵与现实价值。

一、《摆脱贫困》中习近平忧患意识的主要体现

据学者们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忧患意识的形成既与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忧患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忧患意识的传统有关,也与其独特的生活阅历和丰富的地方治理实践有关 〔1 〕。七年知青岁月使习近平总书记有种深深的“黄土情结”,使他懂得了“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坚定了他将人民的衣食和冷暖放在心上的信念 〔2 〕。1988年,他所接手的宁德地区是福建省最贫穷的地区之一,被当地人称为“穷山恶水”,该地区的经济总量在全省垫底。上任不久,他对闽东九县调研后指出,“(闽东)商品经济的发展较其他贫困地区,显得更为步履维艰……现在的脱贫还是处于低水平,还不稳定,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3 〕6。两年后,宁德地区脱贫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他仍称:“我却没有丝毫轻松之感。我深知,相距于我们的理想,相距于我们的目标,相距于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脱离贫困线只能说是起步。” 〔3 〕160可见,该书始终贯穿、处处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忧患意识。

(一)忧宁德地区之贫穷落后

宁德位于福建东北部,南临福州,北依温州,面向东海,下辖9个县市,面积为1.345万平方公里。由于地处沿海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资源贫乏,商品经济意识薄弱,工业缺乏骨干企业和强有力的支柱产业,与全省工业发展速度的差距不断拉大。1987年,该地区城镇化水平为10.8%,低于全省同期14.5%的平均水平 〔4 〕。据当时的调查资料显示,一些少数民族人均年收入只有200-300元,农民生活艰难,温饱问题无法解决,作为“全国扶贫第一村”的福鼎赤溪畲族村,村民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地瓜饭,配的是苦菜加盐水,“孩子光脚没鞋穿,婆媳一条裤子轮着穿” 〔5 〕。因此,习近平在该书中讲道:“联系闽东地区的实际,穷地区,穷家底,脱贫致富的任务非常艰巨。” 〔3 〕20在调离宁德时,他给宁德地直机关干部指出:“目前的闽东,经济状况仍然比较脆弱,基础产业还比较落后,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财政赤字的包袱仍然很重,脱贫工作还应上新的台阶。” 〔3 〕16

不仅如此,经济的贫困伴随的往往是教育和思想观念的落后,后者反过来又会制约前者的发展,故“穷”与“愚”陷入了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相关资料显示,1990年宁德地区文盲和半文盲人数占19.53%,而全省文盲和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15.63% 〔6 〕。文盲和半文盲人数的高比例也造成了宁德人思想观念的落后,小农经济意识浓厚,商品经济乃至市场经济的观念相对薄弱,不善于从长远利益出发,不善于争取外来的合作者 〔7 〕。对此,习近平表示“心里沉甸甸”的,他提醒党员干部必须对宁德地区的教育现状多几分忧患意识,应高度重视该地区的教育“贫困”,因为“这有助于增加我们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3 〕128。

(二)忧不切实际之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对通过发展来解决贫困这一问题并无争议,但对如何发展来解决贫困在认识上仍有分歧。在该书中,习近平认为,摆脱贫困的关键就是“唯有全民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或者说是搞“经济大合唱”,为此,党员干部必须先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样才能使得地区乃至国家摆脱贫困,实现繁荣富裕 〔3 〕159-160。与此同时,他清醒地指出,干部群众迫切要求脱贫致富的愿望是好的,但不要指望着一下子抱个“金娃娃”或者奇迹的骤然出现,不能走急于求成、脱离实际的发展之路 〔3 〕52。故他所采取的并不是“烧三把火”,而是“小火烧温水,常烧不断火。有时还给添点冷水”的做法 〔8 〕。他还提醒人们“不能同发达地区攀比,不能简单比上项目,比发展速度”,“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与之相适应的路子”。〔3 〕3在《困境的突破——贫困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思路》一文中,他要求人们必须认识到“乡镇企業正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唯有立足闽东实际,宁德地区的乡镇企业才能突破“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 〔3 〕103。此外,他告诫党员干部不可为了政绩而盲目上项目,而应发扬滴水穿石的实干精神,“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 〔3 〕26。据统计,《摆脱贫困》一书中仅“实际”一词就出现了57次之多,从这点可以看出习近平对脱离实际发展的担忧。

(三)忧脱离群众之危险

20世纪80年代的宁德地区,当地人将盖房、修坟和娶媳妇称为人生三件大事。一些干部盖房缺钱,萌生了以权谋私的念头,无偿调用劳动力,侵吞计划内的物资,甚至占用教育、扶贫和救灾等物资,以“一己之私破坏了党的权威和形象”,习近平果断地把“敢于碰硬,敢攻难点,抓反面典型,拔钉子户”作为突破口,处理了1 021名干部 〔9 〕。同样,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对类似脱离群众的现象表示担忧,认为廉政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党已是在和平时期执政了40年的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之战争年代大大地增加了,而脱离群众对党、对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也大大地增强了” 〔3 〕12。不仅如此,他还批驳了那种“腐败不可避免论”的错误论调,强调发展经济必须与廉政建设齐头并进,不可偏废,改革开放应带来“民心的振奋”和增强党的凝聚力,否则,“那决不是我们所要进行的改革开放”。〔3 〕20

(四)忧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认识之缺乏

早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就强调必须“真正地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战略方针来抓”,“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是一场硬仗,没有决心不行,手软了不行,婆婆妈妈的也不行”。〔10 〕17-19主政宁德时期,习近平批评了重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是违反辩证法的,因为真正的社会主义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民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还意味着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同时,他表示宁德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是“很严峻的”,“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又沉渣泛起”,“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还相当薄弱,集体主义观念有所淡化,还有相当多的文盲、科盲、法盲,迷信思想也在阻碍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提高”,故必须“肯花大力气,能够打持久战,善于采取好办法”。〔3 〕111-117在离任宁德的赠言中,他再次提醒黨员干部“抓好党的建设,丝毫也不能放松精神文明建设” 〔3 〕152。

综上所述,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忧患意识主要体现在脱贫致富、发展模式、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这些忧患意识是他那“一颗热爱闽东的赤诚之心”的写照,正如他在离任宁德时所言:“闽东的点滴变化,都会给我带来无比的喜悦和欣慰。” 〔3 〕157用他后来的话概括就是:“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11 〕

二、《摆脱贫困》中习近平忧患意识的主要特点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先贤们用浓墨书写着忧道、忧君、忧民、忧天下的故事,如《诗经》中讲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周易》中讲的“安不忘危”,《论语》中讲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魏征讲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范仲淹讲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传统,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结合中国传统的忧患意识和中国共产党的忧患意识,根据对《摆脱贫困》中习近平忧患意识具体体现的分析,笔者认为,该书中习近平忧患意识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的辩证性

习近平认为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观察一切现象、处理一切问题的武器,特别是观察一切社会现象、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武器” 〔3 〕156。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他引用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来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选任、精神文明建设、民族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等。据笔者统计,该书所引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就有《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怎么办》《反对修正主义》《给亚·德·瞿鲁巴的信》《关于提高人民劳动生产率》《青年团的任务》《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

正因如此,习近平对宁德地区存在问题的分析就游刃有余。例如在《跋》中,他主张对宁德经济发展持辩证的态度,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制约前进中的不利因素。针对贫困地区能否脱贫的担忧,他明确要求干部和群众解放思想观念,可到各处大讲一下“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辩证法 〔3 〕1。又如在《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一文中,他从全局与局部、紧缩与发展、财政收入与搞活企业、多办事与量力而行等方面分析了闽东财政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在建设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一文中,他主张辩证地分析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既抓住主流,又注意支流,既突出重点,又照顾一般 〔3 〕118。关于共青团改革,他主张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因为“积极和稳妥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辩证的统一关系” 〔3 〕108。

(二)运用中外经典文献进行思考的广阔性

中国共产党人总能以长远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来思考问题,故其忧患意识体现为一种“深邃的战略忧患” 〔12 〕。习惯于博览群书、经世致用的习近平,其忧患意识更具广阔性。早在去延川插队时,青年习近平“炕头上的书总是堆得满满的”,他常常晚上点着煤油灯看书,甚至“还能饿着肚子坐得住,能踏下心来看书、阅读、思考”  〔13 〕。就《摆脱贫困》一书而言,除了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外,他还引用了大量中外名著来思考现实问题。据笔者统计,该书仅引用的中国古代名著就有《管子》《道德经》《论语》《孟子》《墨子》《尸子》《韩非子》《尉缭子》《左传》《东周列国志》《吕氏春秋》《离骚》《史记》《说苑》《贞观政要》《琵琶行》《宋史》《令箴》《朱舜水集》《明良论》等。

此外,他也善于引用当时的新闻来思考现实问题,例如他引用焦裕禄的感人事迹来表达自己对干群关系的担忧,要求领导干部时刻反思在落实为人民服务上是否做到了“完全”和“彻底” 〔3 〕46。又如他引用马拉多纳错失世界杯冠军的例子,来说明宁德的“经济大合唱”中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关于密切联系群众的思考,他不仅引用美国学者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中的观点来说明民心所向问题,也引用我国古代苏辙的“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张居正的“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来说明民心向背对于执政党的重要意义,提醒党员干部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与民同苦、与民同忧 〔3 〕11-13。中外历史文献的运用无疑使得习近平能够站在历史和世界的高度来思考忧患意识。

(三)崇尚“行动至上”的实践性

受儒家思想支配,我国古代圣贤们的解忧不外乎“以乐慆忧、以酒解忧、以隐避忧、以豫防忧” 〔14 〕等,他们很难找到解忧的根本办法。中国共产党人向来讲究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总是认真研究對策并将其付诸实践,以改变不利的现实。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就崇尚实干,主张“说短话,开短会,发短文件,能当机立断的事,就不要推诿扯皮” 〔10 〕255。他后来曾回忆道:“我在正定时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从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骑到滹沱河沙滩就得扛着自行车走。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 〔15 〕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认为要想摆脱贫困,就得实事求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他指出:“任何一个人,即使智商很高的人,都不可能一次性就求到事物的‘是。即使求到了,也是一种阶段性的‘是。” 〔3 〕26为此,他不主张多提口号,而是崇尚“行动至上”,要求干部将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经济工作的实践上,脚踏实地谋发展。他不仅提倡调查研究,也身体力行,几乎跑遍了宁德地区的各个乡镇。上任不久,他就不辞辛苦地到闽东和浙南调研,倡导要在基层进行党的宣传、调查研究、信访和办公(即“四下基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许多干部下到最边远、最贫困的地方去,亲身体验到群众的疾苦,思想感触很大,回来后都说忧患感增强了,责任感增强了” 〔3 〕33。时至今日,寿宁县下党乡一些老人还对习近平下乡办公的情景记忆犹新,说他汗流浃背,一边拿搭在脖子上的白毛巾擦汗,一边同桥上迎接他的干部群众握手,脱下的白衬衫晾在廊桥上,看上去湿漉漉的。有的老人表示:“时常想起习近平同志当年冒雨走在山路上的背影,还有他鞋子上的泥巴,心里暖暖的。” 〔16 〕

(四)迎难而上的进取性

从哲学意义来看,忧患意识总是从不合理性方面来看待现存事物,并表现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中国传统的忧患意识往往伴随个人的困境而产生,其表现形式也往往是悲观和消极的,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是积极和乐观的。就这点而言,有过知青岁月经历的习近平的忧患意识,更好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强的意志和迎难而上的勇气。早在正定工作期间,他就表示针对不正之风要克服畏难情绪,“把‘怕字换成‘敢字,把‘软字换成‘硬字” 〔10 〕17-19。在《摆脱贫困》中,他对这种迎难而上的进取性作了更全面的探讨。他指出,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局面,党员干部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困难和艰苦能够磨炼人的意志、锻炼人的能力,人们要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去迎接它”,“选拔干部就要在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上见高低”。〔3 〕150党员干部应具有为人民事业“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保持一点“闯的精神”“冒的精神”和“一股气”,否则,就难以走出一条好路和新路 〔3 〕160。在谈到信访工作时,他指出,领导干部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无所作为,而应积极地想办法为群众解决衣食住行之苦、生老病死之需,为偏僻山区老百姓解决买不到灯泡、肥皂等问题也算实事 〔3 〕47。

总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向贫困宣战的岁月里,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个人与国家等交织在一起,《摆脱贫困》一书所体现的习近平的强烈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给宁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缕阳光。

三、《摆脱贫困》中习近平忧患意识的重大指导意义

多年前,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就提到“不读书要不得,‘书呆子现象也要不得”,强调读书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17 〕271。担任党的总书记后,他仍表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18 〕406正因如此,我们从忧患意识角度阅读《摆脱贫困》,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讨论忧患意识自身,还必须分析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为宁德地区越过温饱线提供了精神动力

忧患意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性的反映,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态度。积极进取的忧患意识有助于人们自觉地参与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利益,推动社会进步。主政宁德时习近平的忧患意识也势必影响到当地脱贫工作的成效,他曾在“地僻人难到”的寿宁县下党乡调研,表达了对脱贫的责任感:“下党有多苦,大家都看到了。下党不改变面貌,我们就无颜面对父老乡亲。” 〔16 〕为此,他提倡“滴水穿石”精神、“弱鸟先飞”意识、“行动至上”作风和“四下基层”制度,使得宁德地区找到了适合本地特色的大农业发展模式,发展以加工本地农副产品资源为主的乡镇企业,吸收富余劳动力 〔3 〕5。他坚持发展“三资”企业和对台贸易,积极利用传统口岸和沿海重镇的优势。为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宁德地区在简化手续、降低费用和改善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这些“他想得深、看得远”的做法很快就取得了实效。两年后,集“老、少、边、山、穷”于一身的宁德地区,脱贫面貌有所改观。1989年当地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已达439元,人均口粮为283斤,全区94%的贫困户越过了温饱线 〔19 〕。时过多年,当地一些干部对习近平所说的“干部一定要抓‘做功,而不是‘唱功”仍记忆犹新 〔16 〕,这就从一个角度证明了习近平忧患意识对当地干部作风的深刻影响。

(二)有助于我们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脉络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要想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脉络,我们就有必要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时期的讲话和著述。以《摆脱贫困》而论,习近平就引用了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率”的对话,以说明新形势下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 〔3 〕12。主政浙江期间,他再次提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指出干部要“激浊扬清”“正字当头”。如果党员干部失去律己之心,随波逐流,混淆是非,国家就会陷入 “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 〔17 〕176。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后,他多次提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讲道:“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20 〕通过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梳理,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习近平新时代忧患意识和党建思想的渊源了。此外,《摆脱贫困》中的很多表述都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注脚,例如从“行动至上”到今天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滴水穿石”到“脱贫攻坚”,从“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到“精准扶贫”,从“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到“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从“必须过好‘自我关”到“打铁必须自身硬”,从“300万人该得罪,还是这二三千人该得罪?”到“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等,通过对类似表述的梳理,无疑会加深我们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脉络的认知。

(三)为当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遵循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18 〕405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都具有前瞻性。该书提到宁德地区的脱贫走适合本地发展的道路,促使区域生产要素的不断优化,其指导思想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 〔3 〕68,无疑为当今我们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推动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这个难题提供了有益启示。该书成书到现在已有将近三十年时间,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然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短板突出、社会发展滞后和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等原因,一些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后仍然存在返贫的风险,“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21 〕。又如该书提到的“四下基层”“为官一场,造福一方”和“要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等警示,对于今天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仍有借鉴意义。再如该书对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深刻的反思,“我们切不可物质上脱贫了,精神上卻愚昧了。我们需要的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现在农村有些地方致富以后就大兴土木修庙建坟,求神拜佛,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3 〕116。如今,摆脱物质贫困的农村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贫困”,有些人热衷于打牌赌博、封建迷信和奢侈浪费,集体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等,这些均凸显了消除“精神贫困”的迫切性。我国类似现实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在《摆脱贫困》中找到有益思路。

总体来说,《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既对宁德地区的贫困现状、经济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有理性的忧虑,也对突破困境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体现了其忧党忧国忧民的坦荡情怀。尽管习近平谦逊地称该书“或许有些微意义”,“我亦断定此书会被人遗忘。遗忘乃是大好事,足以证明我们前进得很快”, 〔3 〕158-159但一本充满务实、进取和理性的忧患意识的著作不会被遗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需要从丰富的思想资源中获取前进的生机和活力。

〔参 考 文 献〕

〔1〕孙百亮.习近平的忧患意识及其时代意义〔J〕.党史文苑,2013(18):38-41.

〔2〕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J〕.西部大开发,2012(09):109-112.

〔3〕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4〕邢文信.福建省城镇发展与布局〔M〕.福州:福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84-386.

〔5〕王曙光.中国方略:经济金融变局与秩序重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7:178.

〔6〕余金满.福建省经济开发现在与未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150.

〔7〕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福建:跨世纪战略研究:下册〔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198.

〔8〕袁德礼.记者写天下〔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3:331-332.

〔9〕张铭清.办好一件事 赢得万人心——福建宁德地区查处干部违纪建私房纪实〔N〕.人民日报,1990-05-21(02).

〔10〕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1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制度建没〔N〕.人民日报,2014-07-01(01).

〔12〕程林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1):6-10.

〔13〕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145.

〔14〕薛安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44-47.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45.

〔16〕习近平帮我们挖“穷根”〔N〕.人民日报,2018-09-17(01).

〔17〕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9〕苦干不苦熬 开发山海资源 宁德越过温饱线〔N〕.人民日报,1990-08-12(02).

〔2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1〕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02).

责任编辑 梁华林

猜你喜欢
忧患意识宁德
宁德时代如何兑现长期价值?
宁德时代为何是新“股王”
宁德时代新技术或使电动车续航超800公里
宁德车里湾锂离子 动力电池基地已开工
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魏源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
中原文化与文晓村新诗创作
警惕美国别有用心的“忧患意识”
浅析阮籍《咏怀诗》中的忧患意识
以“忧患意识”锻造领导核心
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范仲淹的“先忧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