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柔
〔摘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分析了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为了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积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在战略方面,保持战略定力,以中国之稳应对时代之变;在制度方面,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中国之治应对时代之变;在生态方面,发展低碳经济,以绿色中国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在外交方面,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智慧应对时代之变。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大变局;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1)02-0014-0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分析了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站在全局、战略、宏观的高度对国内外形势形成了清晰认知,认识到其既有推动世界深刻变革的积极一面,也有导致世界剧烈动荡的消极一面。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既要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又要强化应对挑战和危机的意识。这就需要全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从以下四个维度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一、战略之维:保持战略定力,以中国之稳应对时代之变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特别强调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保持战略定力,注重运用战略思维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
1.保障民生底线,提升服务水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从个体问题向群体问题转变,为此,要改革医疗保障体系,充分让老年人享受社会保障的各项福利,加快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的全国统筹进度,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保障贫困地区能平等享受医疗资源。保障民生底线,减少区域间公共服务差距,提高城市群公共服务能力和精细化治理水平,促进更多更全面的服务供给和养老保障体系形成。
2.推动绿色发展,构建宜居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先进的理念是规划的根本。近年来,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兴起,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就要设立绿化目标,应用绿色生态技术,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建立城市绿色管理体系。要始终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经济建设布局之中,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贯彻新发展理念,同时大力发展环保科技,以生态建设为抓手,以制度为保障,推动宜居城市的建设。
(二)协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1.推动改革方案更具针对性,因地制宜确保政策落地。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使改革方案更具针对性,问题能够得以解决;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破除妨碍经济发展的陈旧体制机制,采用更加精准有针对性的政策,积极解决重点问题。
2.推动改革深入基层,确保有效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就要以改革的方法解决基层的形式主义,确保改革的实效。基层琐事多压力大是事实,给基层减负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改革要接触基层的实际,避免出现走马观花等形式主义问题。近年来,中央提出给基层减负的号召深得人心,减负后很多基层干部得以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把工作重点放在脱贫攻坚做实事上面,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如辽宁铁岭市银州区统筹、合并各项检查,减少次数、改进方式,少看表、多谈话,提高了检查效果;沈阳市沈河区对一些街道政務服务大厅和社区服务窗口进行改革,不再追求整齐划一,大胆减少窗口设置,一窗受理、一站办结。这些做“减法”的生动实践,既给基层干部减轻了工作负担,也收获了群众好评,为改革向深水区推进提供了动力。
(三)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道路问题是根本问题,关乎党的前途和命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重大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指导方针。
1.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贸易便利化。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已经惠及世界各国投资者,未来中国将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合作交流,推进全球治理现代化、规范化,共享发展成果。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3月,海关总署会同口岸管理各相关部门出台了《提升我国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措施(试行)》,提出了18条针对性举措,旨在通过优化通关流程、简化办证手续、降低口岸收费、建立完善管理机制等有效手段,进一步压缩进出口环节、时间和成本。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做好亲商安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沿线省区市及东盟相关国家口岸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全面铺开口岸一次性联合检查,推广陆地边境口岸边检自助查验,推进口岸物流无纸化作业” 〔1 〕 ,以不断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持续优化口岸环境。
2.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维持良好的国际合作和贸易秩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基于中国对世界发展大势及中国自身发展道路的思考,是中国在综合考量各方利益与人类共同福祉的基础上,对人类未来发展提出的建设性方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解决全球公共问题,迫切需要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形成新的集体倡议和共同行动。
二、制度之维: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中国之治应对时代之变
亨廷顿认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差距,不在于其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其政府的有效程度 〔2 〕。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有利于我国有效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因此,党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积极应对挑战与机遇。
(一)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多项制度
在国家治理格局中人民处于主体地位。我们党要提高治理效能,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1.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关键环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核心,有利于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和提高公民民主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直接、最广泛、最生动的体现。
2.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的法治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市域治理的主体是人,实现社会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就是要建设人人尽责、人人参与、人人享受的治理体系。南宁市作为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坚持公正执法,持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重点领域的执法,各行政执法部门牢牢把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一执法工作生命线,强化在食品药品、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工欠薪等领域的执法,严厉查处违法案件,切实维护了社会经济秩序,保障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二)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领导干部要胸怀的两个大局。为促进广大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作为,2018年5月,党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激励广大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作为。
1.增强对党忠诚、为民造福意识,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担当。敢于担当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政治胸怀,《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要加强党章学习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尊崇党章、模范践行党章、忠诚捍卫党章,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3 〕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因此,领导干部能正确履行对党忠诚、为民服务、提升人民幸福感的职责,就是新时代担当作为的好干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为民办事、为民造福是共产党人的天职。2020年6月出台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显示,全国有1 300多万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3 900多万名党员战斗在抗疫一线,近400名党员为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以自己的实践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
2.切实增强时不我待的意识,提升党员干部的历史担当。历史担当是党员干部正视历史的初心。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上必须始终清醒,决不能放松警惕,要坚持人民至上,传承好革命精神,永葆斗争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决心,经常分析研判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有效加以应对。作为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史教育、党的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有效应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渗透。
3.锻造干净品质,提升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 “为官避事平生耻。” 〔4 〕首先,干部要有责任担当,责任就意味着尽心尽责干事,如对定下来的工作部署,要一抓到底、善始善终,对突发事件要临危不惧,关键时刻亲自指挥。其次,领导干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经受住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考验,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还要正确处理好公和私的关系,清楚地认识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党和人民做事的。
(三)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路径和方式
中国共产党人要清醒认识到国内外的各种复杂因素,处理好“大变局”和“战略全局”两个大局的关系,这是对党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考验。
1.提高政治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政治领导是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得以提高的条件与前提。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强调:“党委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5 〕 坚持党的一切领导是应对改革开放风险挑战的正确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2.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有力遵循,也是管党治党和依规治党的重要保障。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善党的执政方式。近年来,中央密集修订或制定出台了系列党内规章制度、政策法规,为推进党的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挥了突出作用。在实践中,首先,要把党内法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党内法规执行力度,综合运用教育、责任、纪律、监督等手段,形成法规制度落实的有效合力。其次,要抓好党内法规制度相关配套衔接,尤其是地方党内法规的制定,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细化措施。再次,要加强党内法规理论方面的研究,建设专业人才队伍。一方面,加强党内法规理论研究,由相关部门牵头积极开展党内法规理论和对策研究、成果研讨交流、专业人才培训等,为推进党内法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决策参考和人才支持。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党内法规专门人才,提高党务工作者的党内法规意识和执行党内法规的水平,使其在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上实现新担当新作为。
三、生态之维:发展低碳经济,以绿色中国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多更生态优质的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加强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创新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环境和发展的关系,将生态建设作为文明发展的重要策略。新时代,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党的十九屆五中全会也明确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基本抓手和途径,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6 〕
一方面,要完善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遵从生态系统一般规律”的生产发展观以及“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后代和自然”的生活消费观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法律法规,通过制度来加强党对环境保护的领导,促进社会发展走绿色低碳的道路。
另一方面,要完善区域环境优化政策,如完善优化区域产业布置政策以及优化区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政策。同时,还要加强问责力度,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和问责体系,突出地方党委和政府在社会治理系统中的地位,倒逼地方转型、提升生态治理质量,出台环境信用管理办法。
(二)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和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为积极贯彻落实有关决策部署,推动工业绿色转型,我国制定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明确提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工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实现绿色投资,需要更加强调社会投资,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育和生态保育。其中,绿色财政要求政府财政投入要优先考虑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项目,节约并保护水、土地、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提高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质量,保护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绿色金融要求在坚持市场导向的同时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在贷款利率、额度、偿还期限等方面对绿色发展项目进行倾斜。这些都有助于筑牢生态安全屏、开展绿化行动、完善绿色屏障体系。
四、外交之维: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智慧应对时代之变
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从现在到2035年,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将有新的发展变化,但总体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此来改善国际经济秩序,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一)要做到坚持正确的大局观、角色观
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共产党员必须懂得以局部需要服从全局需要这一个道理。如果某项意见在局部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就应以局部服从全局。” 〔7 〕在当前形势下,需要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只有拥有既符合时代要求又饱含辩证思维的大局观,中国共产党才能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同样只有树立正确的角色观,才能够冷静分析国际局势并把自身摆进去,弄清楚世界格局中中国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只有树立正确的角色观,我们才能在充满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的世界中保持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不被乱花迷眼、浮云遮眼,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要真正做到“适变”,就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这不仅需要党员干部具备敏锐的思维能力,更要求其具备宽广的观察视野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不断提高预测变化的能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纪律严的外交队伍。对党绝对忠诚是外交人员的根和魂,这就要求从事外交工作的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坚持外交为民。同时,要增强干事创业敢担当的本领,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从事外交工作的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加强学习,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知识。
(三)维护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反对单边主义,坚定不移地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在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展现了大国担当,推动着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平等包容的方向前进。从2014年至今,我国先后制定和对外发布了一系列规划、建议、设想,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等,有关部门、行业、企业也制定了各种配套规划,创立了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中东欧金融控股公司等相关金融机构。同时,还要增强文化自信,坚持贯彻以德为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正确看待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培育国人深厚的文化修养,清除文化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澄清误区、扫除障碍,推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四)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过去数十年,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深刻演变,而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反映新格局,代表性和包容性很不够。” 〔9 〕中国坚定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通过“一带一路”大力支持周边国家发展,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和共同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按照新阶段的战略发展安排,描绘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我们要理性地分析当下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外部挑战,在国际局势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大增、中国战略机遇期遇阻、周边安全形势趋紧的复杂环境下,树立忧患意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并进一步推进新型国际关系的建设和世界秩序的重塑。
〔參 考 文 献〕
〔1〕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做好亲商安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桂办发〔2018〕23号)〔EB/OL〕.(2018-06-14).http://www.gxzf.gov.cn/zt/sz/gxyhyshjjxs/zfwj/20180614-699111.shtml.
〔2〕俞可平.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380.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20.
〔4〕李 维.习近平重要论述学习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04.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8.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98.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5.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792.
〔9〕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18(03).
责任编辑 王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