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鉴 生
(商丘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崔世召,字征仲,号霍霞,别号西叟,福建宁德(今宁德市蕉城区)人,创作有《西叟全集》《秋谷集》《湖隐集》《半呓吟》《连啸》《腋斋遗稿》《问月楼集》等诗文集,是明后期闽东地区乃至福建文坛代表作家之一。明代熊明遇称其“诗文之备美,一似乎其楼之观也。诗则大历、贞元间,文擅苏柳之致,而拟于今,当宗五霸中桓、文也”;清初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赞其“诗颇清澈,无尘坌气”;道光间刘家谋《鹤场漫志》亦评其诗“沿晋安风雅,派与竟陵游,不染楚氛,可称矫矫”。然除《秋谷集》二卷外,就存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问月楼集》,为海内孤本,束之高阁,其影难获。笔者幸得一睹,今就其版本、刊刻、流传及文献价值略谈一二。
一
首册《崔征仲问月楼诗》首页第一行顶格题为“问月楼诗集”,次行空九格题“霍童崔世召征仲甫著”,第三行空九格题“晋安商家梅孟和甫校”。《崔征仲问月楼文》首页第一行顶格题“问月楼文集”,次行同诗集,第三行题“晋安曹学佺能始甫校”。《崔征仲问月楼启》首页第一行顶格题为“问月楼启集”,次行同诗集,第三行题“莆中黄光若木甫校”。《问月楼诗集》二“七言律诗”下《同黄若木集吉甫斋头赠》诗题小字注曰:“若木与余结社瑶华二十年往。”黄光字若木,莆田人,据赵世显《芝园稿》卷十三《瑶华社集得卮字》诗题注,瑶华社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中元节起于福州,可见崔世召在万历三十一年中元节就已经和曹学佺、黄光结识了。崔世召万历三十八年于南京识商家梅,成为好友,商家梅还数次到宁德与崔世召相见,互有诗酬答。这几人都是崔世召的诗友,以之校诗,理所当然。
《问月楼集》刊刻时间,从上面刻工蔡封可以推知为万历前后。但严绍《日藏汉籍善本书录》著为明万历八年(1580)刊本,颇令人怀疑,因崔世召生于隆庆元年,万历八年,虚岁才十四岁。不难判断,《问月楼集》作于万历四十四年后,这是因为熊明遇《文直行书》卷四载有《问月楼集序》,熊大约万历四十四年后才任职福建,严绍定是将万历八年庚辰纪年误记了。现在查核徐序末署期,正为四十四年后的庚申年,即万历四十八年,果然是把庚申误为庚辰了。但若据此确定刊刻时间,也还是过于武断,翻阅该集可知,《问月楼诗集二》“律诗”第一首题为《辛酉天启改元正月四日贵竹纪广文同诸社友集》,同集“古体”下《卖车行》序曰“壬戌秋仲后,访鄱阳令”云云,壬戌为天启二年。同集“七绝”下《癸亥秋余入三山忽报文豹莅任都阃喜出意外偶检行箧中兰卷依然似有神会者爰笔赋此》,癸亥为天启三年。而据笔者考证,集中还有天启五年七月作品(2)参拙作《崔世召年谱简编》,《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第18页。。无论如何,该集刊于天启三年秋后,是确然无疑了。
二
崔世召《问月楼集》,首见于明熊明遇所写序文,《文直行书·文集》卷四《崔征仲问月楼集序》云:“《问月楼集》者,集崔生征仲之诗文也。”可见《问月楼集》包括诗集和文集。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六云:“《问月楼稿》四卷。”知《问月楼集》为四卷,但为稿本。徐《笔精》云:“崔孝廉征仲贻余新梓《问月楼诗》,中多隽语。”则《问月楼集》已刊行流传。
不过至少乾隆年间,是书于崔世召家乡府县已失传。乾隆《福宁府志·艺文志》载为《问月楼诗集》,乾隆《宁德县志》卷七本传附录郑方坤《全闽诗话》:“崔孝廉征仲贻余新梓《问月楼诗》,中多隽语。”修志者把《问月楼诗集》等同于《问月楼集》了,还把“贻余新梓《问月楼诗》”所指之徐误为郑方坤了,可见乾隆间修志者都看不到《问月楼集》。道光间,时任宁德训导刘家谋从崔世召后裔崔挺新处见到《问月楼启集》下卷一本,知《问月楼集》四卷除《诗集》《文集》外,还包括《启集》,而启集包括上下两集。刘家谋还费心收罗《问月楼诗集》钞本六卷,其所著《鹤场漫志》卷下记载颇详:“邑《志》,崔世召撰有《西叟全集》《秋谷集》《湖隐集》《半呓吟》《腋斋遗稿》。版毁无存,仅余《湖隐吟》下卷一本,《秋谷集》钞稿一本。余从其族孙挺新借得《湖隐吟》,则上下卷俱在焉。又《问月楼启集》下卷一本。”又云:“续访得《问月楼诗集》钞本六卷,披榛采兰,足充纫佩。”《问月楼集》包括诗集六卷,启集二卷,加上文集,至少九卷,与《千顷堂书目》记为四卷不同,那么到底是稿本不全,还是后来的钞本重新编次呢?
从宫内厅藏《问月楼集》可知,《千顷堂书目》所言四卷,实为四册,册内也不分卷,《诗集》依据古体、律诗、绝句分体归类,体式下又依字数编排,体下各类诗又根据年代先后排列。《文集》则按诗文序、贺序、记及文编排,《启集》较难考察,依理也应据年代排列。因为《问月楼集》不分卷,也无目录,阅读及使用都不方便,后来抄者很可能依据《诗集》两册均按古体分四言五言及七言两类、律诗分五七言两类、绝句分五七言两类编排,而分六卷抄写,《文集》《启集》亦分卷抄写,刘家谋所见抄本《问月楼诗集》六卷、《启集》下卷,应是抄者整理本,已非原貌了。
《问月楼集》每册首页天头居右部分从左至右钤“图书寮印”“德山毛利家藏书”“德藩藏书”三枚印章,严绍《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作了详细说明:“此本系江户时代德山藩三代主毛利元次广收‘天下秘籍’之一。东山天皇宝永三年(1706)《御书物目录》著录此书,明治二十九年(1896)男爵毛利元功献赠宫内省图书寮(即今宫内厅书陵部),卷中有‘德藩藏书’等印记。”说明至迟康熙四十五年(1706),此本就已经流入日本了。而在中国,此书前两本即诗集部分已被原主人认真圈读过了,阅读者标圆圈,留下大量句读印记。而且还留下了四处注释语,例如在《诗集二》“排律”第一首《重游桃源洞和廖淳之韵》“人岂新知洽?山因旧贯仍”,于天头上注曰:“仍贯事如旧语(3)“仍贯事”当作“贯仍事”,即诗中“山因旧贯仍”,批注者笔误。。仍贯,《语·先进篇》‘鲁人为长府’,《注》:‘长府,藏名;藏货财曰府。为,盖改作之。闵子骞曰:‘仍旧(4)“仍旧”下,《论语》原文有“贯”字,批注者夺文。如之何?何改作?’注曰:‘仍,固也。贯,事也。闵子骞鲁人仍固旧事,不必该作。’”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人不如旧,山也是旧时的好,但“旧贯仍”一词僻见,于是书主人便引《论语·先进篇》及何晏《论语集注》引郑玄注加以解释。流到日本后,亦有人阅读,并用日语作了少量批注,双语批注,可谓此书一个亮点。
三
《问月楼集》内容涉及游历、唱和、交往的诗和序文、公文、书启等,文献价值可观,序文尤其值得关注。
《文苑英华》一千卷,北宋李昉等人奉敕编纂,是《文选》之后最大型的文章总集,一般认为编纂以来,仅南宋周必大和明嘉靖隆庆间胡惟新两刻,而《四库全书提要》称底本所自为万历本,学界并不认可,以为只是嘉隆胡刻之递修本,四库提要为误(5)参见中华书局1966年版《文苑英华》出版说明;杨旭辉《叙北京图书馆藏傅校〈文苑英华〉》,《文献研究》1995年第4期。。据《中国书籍善本书目》及《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今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沈阳大学图书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京大学综合图书馆等藏,皆为隆庆元年刻本,及隆庆六年和万历六年、三十年、三十三年、三十六年等年间递修本,并不存在万历年间的重刻本。但递修相关情况,却知之甚少。《问月楼文集》载崔世召《重刻文苑英华序》,云:
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因李白题咏及捉月醉溺而名震,后世建谪仙楼资念,登楼怀咏,绵延不绝,明正德壬申,御史邝文博集历代楼中题咏汇为一集,万历丙辰,御史兼应天府巡按骆骎曾在此基础上复加增辑为《谪仙楼集》。惜该集已亡佚,杜泽逊《四库标目》亦未增考。而据汤华泉说,今黄山市博物馆藏有残卷,还保留着序记诗文三百多篇(7)参见汤华泉《太平府文献中的宋佚诗——全宋诗补辑》,《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而崔世召《问月楼集》第三册《问月楼文集》亦载《太白楼诗序》,现将全文引如下:
姑溪春晓,碧合江流。采石云屯,青归野色。维舟吊古,千山销望帝之魂;击筑怀人,一壑卧谪仙之魄。楼角上穷碧落,玉楹与彩笔齐高;天边西有长庚,夜色共潭光不灭。抠衣荐藻,兴回剡曲之帆;吮墨磨崖,响入山阳之笛。固已游穷今古,韵满珠玑者矣。
于是侍御骆公建节上流,采风《下里》。划长江而东指,双旌拂牛渚之霞;思美人于西方,八韵吊蛾眉之月。灵心出世,寥寥和《白雪》于谁人?仙品超凡,隐隐作青莲之知己。尔乃遐搜故帙,遍察迩言,收之残蠹之余,合为千狐之腋。长风短咏,尽入清函;春屐秋觞,咸归绮府。岂非续《国风》于二《雅》,披至宝于群沙者乎?
某潦倒尘胸,坌埃俗品。览一片江山之胜,授简之未能;结八公鸡犬之缘,或舐鼎而已足。爰陈数语,用侧余编。嗟乎!付岁月于豪吟 ,笑破三万六千之局;疑神仙之谪世,应存七十二化之身。文不在兹乎,何必叹清才于异代;后当有作者,亦将追逸响于斯时。
崔世召在自编集里用“某” 字自代,已含蓄点出代笔性质。与网络版胡尔慥跋比勘,除“骑鲸化去,怪稗说之传讹;泛月忘归,纪风流之壮事”一句阙如外,其余文字几无相差,可见胡跋确实出自崔世召之手。那么福建宁德的崔世召何以能为南京太平府知府胡尔慥代笔呢?查乾隆《福宁府志》卷一五《秩官志》,胡尔慥于万历三十三年至三十九年任福宁州守,而宁德为福宁州属县,崔世召为州民。万历三十七(1609)二月十九日,谢肇淛应胡尔慥的邀约,游览太姥山,崔世召加以陪同。可见,崔世召先为州民,后中乡举,已与胡尔慥相识,《问月楼集》第四册《启集》有《请胡州尊启》《送胡太尊中秋节启》《送州尊重阳启》,都是与胡尔慥福宁任上来往书信。《问月楼诗集一》“七言律诗”有《采石矶题李太白祠二首》《客采石同张彦先文学和白元升山人集山雨楼分得华字七言律》《九日何玉长招同郭圣仆毕之王元直毕康侯集雨花台同得山字》《同安仲逸采石舟中赋》,可知崔世召此年秋是专程拜访胡而慥并停留多月,往返采石矶与雨花台间。《集一》中还有七律《又和骆侍御韵二首》,其一云:
寻真何必访蓬莱,沥酒空林荐一杯。埋玉青山曾否在,乘鲸白浪有无回。长江滚滚通灵气,騘马行行吊异才。一曲浩歌纤月冷,仙魂如迓夜深来。
其二云:
云闲空祠半草莱,西风吹鬓且衔杯。蝉声暮咽吟魂醒,犀影寒推素魄回。丘壑生前宜置子,汨罗骚后岂无才。清时休说投荒事,会有仙人拥节来。
乾隆十五年版《当涂县志》卷三二载骆骎曾《谪仙楼》诗云:
红颜轩冕总蒿莱,身后何如酒一杯。拂袖已辞天子去,赐环仍许夜郞回。江湖无恙神仙籍,山水偏宜逐客才。归去烟云应寂寞,月明犹似跨鲸□(8)原文阙,应是“来”字。。
三诗“莱”“杯”“回”“才”“来”韵全同,可知《又和骆侍御韵二首》即唱和骆骎曾《谪仙楼》。“又和”则前已有唱和。崔世召前已与胡知府相识,今又与骆御史酬唱,代笔为序在情理中。
(本文特别致谢左允文先生、陈宁章先生、洪华灿女士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