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影响

2021-05-10 03:09:02
黑龙江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髋关节

薛 白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附属医院外科,河南 焦作 454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功能逐渐减退,多数老年患者多患有骨质疏松,进而在外力作用下,更易导致骨折的发生率增高[1]。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活动,但术后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故选择有效护理干预方式以控制预后风险尤为关键[2]。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综合护理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8 年4 月—2019 年10 月焦作卫生医药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9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常规护理的47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综合护理的51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组,女25 例,男26 例;年龄65~81 岁,平均年龄(72.68±4.10)岁;受伤原因:摔伤21 例,交通事故伤30 例。对照组,女21 例,男26 例;年龄66~82 岁,平均年龄(72.73±4.08)岁;受伤原因:摔伤19 例,交通事故伤2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均符合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标准[3];均已行人工置换术治疗者;认知能力正常者;临床资料均完整者。(2)排除标准:合并人体脏器受损严重者;患有精神障碍者;有手术禁忌症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两组经常规检查后,均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向患者普及疾病的基础知识、治疗方式等,指导其谨遵医嘱;日常生活中指导患者采用健康作息时间表,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进行适量运动等。

1.2.2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医护人员带领患者做好常规检查,医师及时评估患者病情状态。运用图文PPT、视频讲解等方式告知患者疾病的治疗方式等,告知其疾病的治疗方式、注意事项等,提高其疾病认知度。术前由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按摩手术部位的皮肤,加强皮肤护理,准备好各种手术器械、物品等。(2)术后护理:①日常护理:术后,待患者意识清醒,及时告知其手术成功,送至病房。病房内需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保证病房干净整洁、安静;被褥、床单、病服等贴身物均选择棉质材料。由营养师评估患者的机体状态,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依据患者恢复情况,告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类食物,少食多餐,禁止油腻刺激之物。②病情监测:护理人员每2 h 查房1 次,仔细观察患者呼吸等生命体征情况;观察手术伤口是否出现渗血等情况,并查看各管道的连接是否固定,合体控制患者的输液速度。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师,并协助医师采取应对措施。③疼痛护理:对术后出现轻微疼痛的患者,指导其通过看电视、看书等方式转移疼痛注意力;对于疼痛较重的患者,遵循医嘱给予其杜冷丁等药物或经镇痛泵行镇痛处理。④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告知患者手术是有效的、成功的,通过支持性话语鼓励患者术后积极进行相应治疗,鼓励其树立治疗信心,进而消除其不安、焦虑等消极心态。⑤并发症预防:术后按时协助患者翻身、更换体位等;密切关注患者患肢形态、颜色等变化,定期按摩受压部位。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行伸屈等动作;指导患者多喝水,排痰,加强会阴部位、泌尿系统的护理。⑥功能训练:待患者病情好转后,指导其早期下床运动,行患肢站立、屈伸、步行等训练,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⑦出院后定期随访。连续干预3个月。

1.3 评价指标

(1)干预3个月后,应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表[4]评估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满分为100 分,90~100 分为优,80~89 分为良,70~79 分为尚可,<70 分为差,分数越高,患者髋关节功能越好。(2)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期间是否出现褥疮、泌尿系统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应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髋关节功能

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16%(47/51)较对照组的76.60%(36/47)高(Z=2.116,P<0.034;χ2=4.569,P=0.033)。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例(%)

3 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临床多表现为运动功能丧失、疼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致死,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使用,但由于患者术后受损骨质的修复能力减弱,进而导致骨愈合时间延长,而患者长时间卧床休养,易形成褥疮等并发症,不利于预后[5]。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髋关节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在于,综合性护理是一种综合性、全面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为目的,可有效改善患者身心健康。护理人员通过带领患者做全面检查,可有效缓解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使用视频等不同方式对老年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其疾病认知度;术前为患者做好皮肤管理,准备好各种手术器械等,均利于后续手术的顺利开展[6]。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等心态;由营养师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可有效保证患者机体所需营养,利于促进骨折恢复,增强肌肉能力,为后期骨痂、骨骼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进而保证骨痂生长牢固,增强骨关节稳定性、活动度。术后护理人员按时查房、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手术伤口等,利于及时发现不良事件,并采取干预措施[7]。此外,护理期间协助患者定期更换体位、翻身、按摩等,可有效减少褥疮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机体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利于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股骨头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冰雪运动(2020年4期)2021-01-14 00:56:02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1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3:48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