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差异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研究

2021-05-08 08:37韩红利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差异教学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

作者简介:韩红利(1981— ),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工程师。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差异教学

摘 要:文章针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学习准备状态的差异,依据差异教学理论,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的差异性、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将高校图书馆开设的信息素养课程分为基础检索知识讲授、针对信息需求开设讲座、辅助学术研究三个教学阶段,以期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1-0098-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总信息量大量增加,信息质量变得参差不齐,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以正确选择、利用和评价信息。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指人们确认信息、檢索及获取信息、评估信息、整理信息、使用及创造信息的能力,其作为个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高校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我国经济及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大学生群体的信息素养存在很大差异,如: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从小利用计算机查找信息,经常出入图书馆,具有一定的信息识别、应用和筛选能力,了解图书馆的相关知识服务;而来自偏远城镇及农村的大学生因上大学以前从未接触过图书馆,缺乏获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意识和技能,信息素养较低。有关研究发现,有一定信息素养的大学生更容易对高校图书馆及信息素养课程产生兴趣,而完全没有接触过图书馆的大学生则容易对图书馆存有偏见,主观认为图书馆仅能提供书籍资源,导致大学生之间的信息素养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利用信息素养课程调动所有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是值得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的课题。

1 大学生信息资源使用现状

笔者整理分析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自身在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阅览室辅导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工作经验,以及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大学生群体内部存在信息不平等现象的假设,并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使用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心理准备状态和接入、使用经验开展了调研工作。

笔者根据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确定了影响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因素,分别为心理状态、信息通信设施和信息通信技能状况,通过发放问卷、观察、访谈等调查方法,对天津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学生的ICT接入和使用状况进行了调研。调查内容见下页表1[1]。

笔者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显示,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对信息通信技术的态度、所有权、自由度、技能现状和社会资本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虽然大学生对计算机及网络的使用率较高,但部分大学生仍未掌握检索图书馆资源的方法,且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在遇到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时往往选择放弃。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信息素养较高的学生大多积极参与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信息素养相对较差的学生大多消极应对信息素养课程,而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师也容易忽略对基础应用知识的讲解和考核,教学深度不够。

2 差异教学及理论依据

差异教学(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2]。差异教学的精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需求,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布卢姆的目标教学法是差异教学的基础,布卢姆根据人的准备状态、认知过程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将教育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综合六个层次,通过设置适合学生的学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完成学习任务,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3]。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与目标教学法类似,该理论提倡教学任务和教学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以获得战胜自我的成功体验,激发提升自身能力的热情。因此,信息素养课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将教学目标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进步,完成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并以此激发他们对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热情,学生学习动机的增强有利于他们继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良性发展。例如,学生为了解决自身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学习信息检索技能,在运用信息检索技能查找图书馆资源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感兴趣的问题,在不断的发现和学习中得到提高,且通过学习深知自身的不足之处,继而进一步学习检索知识。

3 差异教学的实施原则

3.1 根据学生差异制订教学内容

任何知识的获取和创造都需要联系和利用现有的知识,学生的个性差异应作为教师教学环节的重要考虑因素[4],以保障教学效果。教师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对他们进行分组,并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制订识记掌握类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预习和识记掌握,并在课堂讲解时对他们进行测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知识掌握程度对他们进行分组,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保证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使学生通过差异教学得到切实提高,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热情。差异教学法拓展了信息教学的广度、深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提高。

3.2 弹性的分组方式

信息素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大班教学讲授基础知识后,教师通过分组进行小组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和练习效果。Diane Heacox认为,差异教学的核心是弹性分组[5]。如果教师按学生能力或成绩对他们进行分组,就很容易使学生猜测到分组的原因,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弹性分组的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智能差异,以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实行灵活分组。信息素养课程教师应将信息素养高的学生和信息素养较低的学生组合起来,组成协作小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3 成长性的教学评价

信息素养差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检索、寻获、组织、整理、使用、创造及评估信息能力。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如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质性评价,不以分数为唯一考评标准,综合评估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并通过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成长。

4 信息素养教学的实施

4.1 基础检索知识讲授

在基础检索知识讲授阶段,高校图书馆一般以选修课的形式面向低年级及信息素养较低的高年级学生开设信息素养课程。刚入校的新生对高校图书馆充满好奇,对学习充满热情,高校图书馆应针对他们讲授图书馆的基础服务、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及技巧;招收义务信息咨询员,分组带领新生实践课堂教学内容,引导新生掌握获取信息知识的技能,促进馆员专业素养的提升。

4.2 针对信息需求开设讲座

高年级及信息素养较高的低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检索知识和技能,能够较熟练使用图书馆信息资源,他們为了深入学习专业课程、研究感兴趣的内容、完成论文等,需要收集各种文献资料、查阅前沿信息,有较多的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应开设公开讲座,邀请数据公司的专业人员为学生讲授文献检索知识及技巧、移动图书馆系统的使用等。信息素养课程教师应与专业课教师及时沟通交流,关注专业课的教学进度,在恰当的时机开设相应的信息素养讲座,开展嵌入式知识服务,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在专业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效率。

4.3 辅助学术研究

针对已掌握基本检索技能,并尝试跟踪学术进展的研究生,高校图书馆应开设辅助学术研究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检索国内外文献资源,以及查找、确认、获取和跟踪学科前沿信息的专业技能。高校图书馆应联合专业课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法和现场教学法,灵活安排学生的上课时间和课程内容。其中,专业课教师负责专业知识的教学,馆员则为学生做好信息服务,共同完成针对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课程及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目标。

5 结语

信息素养课程中的差异教学是教师在分析学生个性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基础上,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完成信息素养课程的学习任务,并运用所获得的信息技能完成专业课学习的教学方法。差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大学生都能够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进而能够更好地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知识服务。

参考文献:

[1] 闫慧.数字鸿沟研究的未来:境外数字不平等研究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4):87-93.

[2] 宁光芳,张世禄.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差异教学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6(5):15-18.

[3]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7-24.

[4] (美)Carol Ann tomlinson.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M].刘颂,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12.

[5] (美)Diane Heacox.差异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M].杨希洁,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35.

(编校:冯 耕)

猜你喜欢
差异教学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初中差异英语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