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探讨

2021-05-08 04:30成卓华
文学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教育

成卓华

内容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人文素养是人才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核心素质。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高职生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有益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本文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现状着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的融合途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教育 人文素质 融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激荡的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人文素质培养在职业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高职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的融合教育,有利于高职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现状分析

1.高职生对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缺乏清晰认知

根据调查显示,高职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素质”等概念缺乏清晰认知,由此可见,高职生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素质的了解缺失,高职院校在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活动相对缺乏。通过对高职生是否都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培训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高职生没有机会参与到人文素质教育中。调查还发现,高职院校没有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职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发展缺乏认知,高职院校未能加大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发展的力度,从而导致高职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认识相对模糊。

2.高职生的行为举止表明人文素质的缺失

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校园里,几乎很难看到刻苦学习的学生,周末或者假期图书馆也是空无一人。在高职院校中,大多数的高职生沉迷于网络世界,打游戏,虚拟空间谈情说爱,甚至有部分高职生在校与在外打架斗殴,当着老师面抽烟、说脏话,还有互相攀比、考试作弊、私自翻墙出校园等不良现象存在。这反映出了高职院校对高职生缺乏人文素质的教育,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当今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减少高职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高职院校应加大重视对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培养力度。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员[1]。

3.高职生缺乏强大的人文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高职院校缺乏对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导致大多数的高职生存在着不思进取、急功近利等问题。缺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导致高职生缺乏强大的精神动力。高职生毕业后往往对未来感到迷茫,他们对于自身今后要从事的职业认识的很浅显,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低,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低,他们的社会适应力低。由此可见,这些都与高职生在校期间缺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这方面的学习。导致他们不能在毕业后极快适应社会需求,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途径探索

1.整合优化资源,形成系统的素质教育体系

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构建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首先,高职院校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品位。从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有效融合。实现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升华情感的目的,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讲座,以此开拓学生的思维,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大力举办社团活动、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融合的宣传力度,激发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感慨,其次,学校可以构建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赋予校园环境以独特的传统文化,使高职生的行为举止、价值观念有所升华。还可以通过设置学校的艺术专栏、文化橱窗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获得熏陶。最后,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实践活动具有的特点,对高职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让高职生更多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应当革新教学方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有效融合,为高职生上一堂收获颇丰的课。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积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的目的,通过创设情景,推动学生进行思考。把校训、校风等灌输到学生头脑中,以此促成学生提高自身人文素质。通过拓宽教育渠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从而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质[2]。

2.增强师资力量,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教师是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教师继承、传递人类社会和民族创造、积淀的社会文明,对人类文化知识、社会意识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引导者。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对教师的培养,通过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增强师资力量等方式,发挥教师在推动中國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效融合的引领作用。高职教师的师德师风、文化水平、能力高低,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教师要努力做学生的引领者,要在专业及学术上为学生所认可,尽可能帮助学生学习。培养优秀的高职教师,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中国优秀传统与人文素质融合的内涵。教师应通过自身的气质修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学生提高的人文素质。采取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教师的进行人文素养的相关培训,建设一支具有极高人文素质的队伍,还可以鼓励教师创新授课方式,积极主动地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融入在教书育人中,以此实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帮助学生成才,为社会多做贡献。

3.丰富校园生活,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

为了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高职院校应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可以通过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发展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比如:汉字书写大赛、诗歌朗诵比赛,激发高职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高职生的人文素质修养。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要加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发展的宣传力度。利用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发展的传播,激发高职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总而言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发展对高职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加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宣传力度,有利于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多多做贡献。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使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3]。

4.革新培养方式,加大人文素质教育投入力度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旨在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格等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创新对高职生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可以开设与人文素质相关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旨在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坚守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把对高职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发展作为重点,构建完整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加大人文素质教育投入力度。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发挥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途径,构建高效、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其次,高职院校还可以开设人文选修课,比如历史、哲学、文学、艺术鉴赏、法律等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修课的选择,然后高职院校安排好教学计划,鼓励教师自主编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融合发展方面的教材,以此达到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4]。最后,高职院校还可以构建人文素养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把学生的人文素质纳入综合考评当中,以此激励高职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技能有所提高。

三.结束语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发展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员的必经之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高职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培养,有利于高职生正确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促使高职生自觉主动的提高人文素质。高职院校构建以人文素质为平台的服务体系,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深度融合,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要积极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理论的深度探索,革新高职人才培养思路,以此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构建以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高职生的服务体系平台建设,使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深度融合,有效实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少云.高职学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的探讨[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08(002):79-81.

[2]张树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024):183-184.

[3]杨石峰.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意义与途径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03(005):33-34.

[4]史薇.試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礼仪教育的有效融合[J].新校园(上旬刊),2014,000(008):21-21.

(作者单位: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