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推进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2021-05-08 03:49许剑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产业

许剑

摘  要: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是徐州市四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也是保持徐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能够为徐州市科技创新提供重要支撑。通过对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结合当前徐州市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不足,评判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提出适合我市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思路建议。

关键词: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1.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113

当前,在最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紧密结合的基础上,逐渐催生出一条新产业链,主要是由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组成,该产业链掀起了世界制造业最新的科技变革。2017年,徐州市被国务院批复定位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委把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列为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独立板块,专门出台政策意见给予支持[1]。作为我国新一代工业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基地,徐州是以工程机械制造业为龙头,以相关配套产业为辅助的世界级知名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中心。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的先进装备制造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现代装备制造业的脊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把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作为徐州市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我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在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中取得了成果,智能制造及其它相关产业也形成了初步规模。一是智能制造业的基础领域得到了长足进步[2]。二是产业规模初步形成,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得以发展。随着国家的重视和一些基础性领域取得的技术性突破,我国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基本确立[2]。

近年来,国家层面连续出台了关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如《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提出了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设立了大批科研重点项目,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3]。围绕《中国制造2025》,国家又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中国制造2025》为总纲,江苏省出台了《江苏行动纲要》。

二、徐州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及不足

1.统计数据

2019年,徐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高于全省2.0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升18.1个百分点。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2.8%和8.7%,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40.6%和40.1%;全市重点发展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8%,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达36.1%,其中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增长20.8%。创新驱动持续增强。2019年,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13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738家,省级以上孵化器达到54个,较上年增加6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30个。

2.徐州市智能制造裝备产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推进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先导地位,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增量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引领发展方式转变、支撑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4].今年徐州市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聚焦发展工程机械、特种车辆、安全产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等六大重点领域。

在政策引导上,徐州出台《2019年促进装备与智能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2020年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工作方案》,确定装备与智能制造推进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强化任务分解和工作考核。2019年和2020年,徐州分别甄选出30项、40项智能制造领域重大技术突破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分别为225亿元、211亿元[5]。

3.徐州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现存问题

(1)经济增长方式相对单一落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徐州市工程机械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模式。一些关键技术装备仍然依赖进口,局域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成套设备尚不能完全自主制造,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2)装备制造配套企业数量规模小、资金短缺,产业总体规模呈现大而不强的状况。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徐州,尽管随着行业兼并、重组、联合形成一批如徐工这样规模较大的集团企业,但整个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状况未能有效改变。徐州地区民营工程机械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处于各自为政、无序发展的状态。

(3)面临激烈的区域竞争,行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削弱。随着周边省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快速崛起,徐州市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正在削弱。如徐工集团压路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时曾超过60%,但是现在已经降至30%左右。

(4)政策刺激是目前行业发展主因,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国家对国内企业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而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实行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以及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等相关政策,极大地激发了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设备更新的积极性[6]。但就整个市场及行业运行状况看,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不足以及出口需求不足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就整个行业而言,其增长仍缺乏完备的内生动力和市场空间,这些也将有碍于徐州市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5)高端人才数量偏少,缺乏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徐州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急需雄厚的人才后备力量。首先,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重点领域急需专业人才和统筹装备制造经济管理的管理人才。其次,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工作力度不够,高端人才引进政策不够灵活且落实不到位。再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对充分掌握机械、自动化、信息计划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投入力度不足[7]。最后,尚未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

三、发掘徐州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潜力的建议

1.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构架,延伸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

结合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整合现有市场资源,合理规划确定徐州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布局,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徐工集团的龙头作用,加快企业战略性调整与重组,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与联合;另一方面要注意突出民营中小企业的特点和优势,加快组建产业发展联盟,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落实徐州市《促进装备与智能制造发展实施方案》,大力发展装备产业和智能制造两个方面的重点领域,深耕工程机械、特种车辆、煤矿安全装备、新型电力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消防装备、民用航空装备等七个装备制造的细分领域,全力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2.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优先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要基础装备,广泛开展联合设计、联合制造,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联合开展研发工作,健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承担机制,支持建立关键装备产品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3.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引进智能制造高端人才。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加速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制造装备产业人才的国际化引进进程,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长远发展造就雄厚的后备力量。优化人才培养机制,鼓励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人才培养定位清晰、针对性强,加强多学科融合、强调实践、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课程体系,设置以智能制造专业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注重对人才培养的理论、技术、应用、实践方面的全方位培养。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形成高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联动培养机制,形成从理论技术到实践需要的培养体系。

4.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做强做大智能制造装备业。

充分发挥政策对企业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设备更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及时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加快智能制造装备产品出口,创建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对于正在形成中的产业集群进行扶持和培育,制定一些针對性措施,吸引更多的同类与相关企业、机构进驻,搞好企业发展所需的软环境。

5.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先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转移动向,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以各种方式努力吸收、承接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转移,尽快改变经营模式,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江金骐;中国企业报;2016-09-23(版次:20版).

[2]尹成鑫;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我国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 ——基于智能制造技术与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的思考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21 .

[3]张雪芳;《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01-01.

[4]姜俏僖, 打造世界级装备“智造”中心 徐州的底气从何而来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桂洲中学;《2019素质教育研讨会》;2019-03-01.

[5]张洁;中德装备制造业比较研究 《成功(教育版)》;2012-09-16 .

[6]赵伶俐 尤红伟;基于财政政策的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中国教育报;2018-10-23(版次:08版) .

[7]秦正长;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浙江日报;2017-05-27(版次:00019版) .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XSM--045。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0)

猜你喜欢
产业
浅谈产业投资基金自任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城市台创新发展模式分析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川渝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产业转型初探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民族文化产业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