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
思维是学习的第一要素,不仅解答题目需要用到思维,写作同样需要。写作作为展示内心情感以及学习成果的平台,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想写出佳作,创新思维是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他们观察、发现,打开写作思路。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以兴趣为前提学习效果才能更好。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产生写作冲动,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进行写作指导时,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学方法不能呆板,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调整,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小,知识面窄,不能很好地描绘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作文离不开生活经验的积累,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增加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在描写景物时,为了激活学生的写作灵感与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体验对景物进行描写,教师可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景物,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学生走出校园,到大自然中进行深入观察。对于小学生来说,亲身实践的教学效果要比在课堂上呆板讲解知识的教学效果好得多,所以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让他们亲自观察景物,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还能增强他们的写作自信,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写作小组,让小组成员互助合作,互相评价、提建议,使其正确认识自己,取长补短,调动写作的积极性。组建写作小组,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写作环境,同时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合作确定写作方向,确立文章中心思想,设计写作手法,完成标点符号和文章的修改,最终完成作文,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还摈弃了传统枯燥的写作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加专心,在合作中提高写作能力,非常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掌握学生的生活资源,让写作创新有个体差异
以生活化的作文教学理念为指导开展教学,必须组织学生参加课内外的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活动中增加阅历,增强实践能力,也能对生活产生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激发写作热情。另一方面,实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使其写作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其全面发展。家庭是学生生活最主要的一部分,家庭的故事都可以成为作文素材,例如在指导“我会做家务”这一作文主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扫地、洗衣服、做饭、洗碗、拖地等家务活动,然后将过程和感受写下来。学生对这样的实践活动特别感兴趣,也喜欢这样的作文教学方式。学生投入到家务活动中,会获得真实的劳动体验,教师再加以引导,轻易地就能唤起学生的回忆,使之将过程及感受写入作文中,让文章更具真情实感。
又如,写作“我眼中的冬天”这一文题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外出游玩,在出游过程中让他们边走边记录身边的景色:冬天的草地、花朵、鸟以及万物的形态,用口述的形式对所看到的进行描绘。回到学校,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所看到的冬天进行描写。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才能拨动他们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写亲身经历,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真实情感通过作文表达出来。
三、运用续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写作是阶梯式上升的过程。一个故事的结束代表着另一個故事的开始,只要学生拥有想象力,就能将故事无限地写下去。小学一年级教材中就有看图写话练习,可以让学生以图片内容为基础,发挥想象力,编写故事。阅读绘本的意义不仅在于增加阅读量,还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思维能力,提升其写作能力,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绘本《爱心树》,讲的是大树和男孩之间发生的故事,小男孩把树叶编成皇冠,在树下乘凉,与伙伴玩耍。小男孩很幸运遇到了这样一棵大树,默默奉献,给予他快乐,他无止境地向大树索取,直到大树只剩下树墩。故事内容简单易懂,结局却发人深省。教师可以抓住最后男孩老了孤单地坐在树墩上的情景提问:“你觉得男孩后悔把大树砍了吗?”“只剩下树墩了,男孩会一直陪着大树吗?”让学生想象男孩和大树之间还会有什么样的故事,进行续写。在续写过程中,学生可以感悟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则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写作水平。学生可以写出优秀的续写作品时,就意味着可以独立写作了。
总而言之,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从多层次、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要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思维定式,采用多种方式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