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今天人类成功踏上月球,这是时间的距离;从寒冷的南极到冰封的北极,这是空间的距离。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距离飘下的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距离留下的梦……
请以“距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距离”指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或间隔的长度。也可以指感情、认识等方面的差距。这个题目的写作范围很广。比较浅显一些的立意,可以写与朋友分别、与父母分居异地、或者与爷爷奶奶之间拉开了生与死的距离,还可以写与同学、朋友、父母等闹矛盾,产生嫌隙,拉开了心理距离等。当然,也可跨越时空,写与古人、名家、文学大师等神交,表达虽隔着时间和空间,但精神与思想却相通的主旨。也可结合当前的疫情,表达病毒隔开了人与人交往的空间距离,我们的心却没有距离的主题。
想让立意更深刻,还要发散思考,想一想除了指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外,距离还有什么意思?在历史和现实中,有哪些远近互通互变的现象?在多元的时代要不要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随着地理距离的缩短,心理距离会缩短吗?深入地想一想,能挖掘出更深刻的立意。
比如,可以从历史上的“天涯”变成今天的“咫尺”这一现象写起,表现科技的巨大进步;可以从“咫尺”与“天涯”是一种抽象的心理距离这一角度切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还可写师生之间、官员和百姓之间的“零距离”接触,表现新型的人际关系;可写万水千山隔不断的母爱和对祖国的爱;还可从鉴赏的角度写距离产生美,从交往的角度写距离保持了个体的相对独立性,从认知的角度写距离可以保证认识的客观性等。
距 离
明飞龙
距离是时间的积淀,拉开距离的过程叫历史,保持距离的过程叫现在,缩短距离的过程叫未来。距离是空间的轮回,远隔千里是距离,咫尺之间也是距离。千里可以成咫尺,于是有天涯若比邻;咫尺也可以成为千里,于是有咫尺成天涯。
距离是积淀中的酝酿,轮回中的新生。距离产生造型,于是有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雍容典雅的天坛故宫,玲珑剔透的苏州园林;距离产生音符,于是有动人心魄的二泉映月,激越悲壮的十面埋伏,如歌似泣的阳关三叠,悦耳动听的百鸟朝凤;距离产生色彩,于是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距离因为酝酿而新生,新生因为距离而拔节。
杜鹃用啼鸣把距离拉近,让人想起那伤感的传说;粽子用香味把距离推远,让人去祭奠屈子的英魂;花朵用芬芳把距离展示,于是她便在展示中获得美丽;果实用甜蜜把距离浓缩,于是她便在浓缩中获得欣喜。
有距离才有品味,有品味才有感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距离留下的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距离留下的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距离留下的梦;“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是距离留下的魂。
有距离才有过程,有过程才有思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因距离而生的亲情的低吟;“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因距离而育的乡情的浅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因距离而长的友情的高歌;“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因距离而发的爱情的绝唱。
没有距离得到的或许真实,但绝不完美。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看见的只是没有生命的尘埃,哪有月兔嫦娥之愁绪、桂花之迷人?人们来到蒙娜丽莎的跟前,看见的只是一些斑驳陆离的颜色,哪有令人心仪的微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嘴上说没有距离的朋友,其实内心戒备森严,一味追求没有距离的爱情其实不堪一击,因为距离越近越清晰,阴暗也越无遗。有距离怕什么?有距离就有交融沟通的长廊,有距离就有理解宽容的广场,何愁因貌合神离望而却步?何惧因敬而远之而寸步难行?
因为距离,才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因为距离,才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豪情;因为距离,才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清纯;因为距离,才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相思;因为距离,才有“变短暂为永恒”的神奇。
距離,铸就了美。
距离,凝聚了力。
距离,升华了爱。
(选自《时文精选100篇》,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8月版)
鉴赏
“距离产生美感”,人们都这么说。但是,为什么距离能产生美呢?伴随着作者的漫想,我们不断地从生活中挖掘关于“距离”的学问,渐渐地领略到“距离”的神韵:铸就美,凝聚力,升华爱!由此,关于“距离”的美感在读者脑海中逐渐清晰。
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用词妥帖,句式灵动,大量引用古诗文名句,文采斐然。
距 离
章 婷
一
有人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也有人说:远方除了遥远,还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
空间上的距离,让人学会了想象和追寻。引人入胜的风景,远处有亭台,人们朝亭台走去;到了亭台,更远处有溶洞,于是奔向溶洞;溶洞又非终点,更更远处还有瀑布……人们因此不顾疲劳不断地前进。引人走向远处是由于亭台、溶洞、瀑布的魅力;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付出努力,则是为了争取更好的未来景色。这大概就是对“距离产生美”的一种解释。因为相距遥远,人们才会对有着钻石般光芒的繁星产生好奇;因为相隔遥远,才会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慨。
时间上的距离,又如何来测量呢?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年幼时那深湛的蓝天和翠绿的树梢,那废弃的充满稻草腐味的小小茅舍和长满菊花的小土堆;也还记得那秋叶覆盖的瓦片、乱七八糟的墙画和坑坑洼洼的石板。过去的一切都那么真实,仿佛伸手就可以触摸。原来过去与现实的距离,是用记忆来丈量的。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标明它历史的街区和建筑上……
二
测量同一段距离,不同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曾经读到过这样一篇文章:通向月亮的路有多长?美国航天局费了很大的劲爬上月亮,说是三十多万公里,并且抓了几块冰冷的石头拿回来让同类看。而作者的父亲只用了一根三米长的井绳,就从井水中打捞起了完整的月亮和美丽的月光——三米之下,就能触到孔夫子和李白谈论过的那个月亮。取消距离,美国得到一块冰冷的石头;怀着敬畏之心谦卑地守着那段距离,人们就可以披上满身满心圣洁的月光。
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学会保持距离,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距离的存在,留给人们思绪驰骋的空间,于是才有了人们渴求的目光和前进的步伐。与昨天的距离,让人们懂得把握现在;与明天的距离,则让人们学会期待下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点评
“距离”是什么?作者在文中这样告诉我们:距离是对美的憧憬;距离是触手可及的真实;距离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想象的翅膀……一个颇具思辨色彩的话题,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熠熠生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结尾以质朴而凝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关系,于从容明朗的心态中折射出一种思想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