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静
内容摘要:自读课,聚焦核心素养,上“承”教读课教学,学“法”、习“法”,最终得“法”,下“转”课外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预设走向生成;从知识走向人文。以点带面。
关键词:自读课 核心素养 自主阅读 承教法 终得法 沟通课内外
人民教育出版社执行主编王本华说:“统编教材自读课更侧重于学生自主阅读,其选文的典范性轻于教读课文,但在阅读方法的代表性上则强于教读课。”基于此,现就八年级上册自读课文《梦回繁华》的课例做如下思考。
一.从“课内”走向“课外”
教材主编温如敏提出新教材的七个创新点,其中两点都聚焦在课外阅读上:一是要构建“三位一体”(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教学结构,二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而“三位”要想“一体”,“自读课文”教学自然是一个重要枢纽,是连接教读课文和课外阅读的重要桥梁。初中三年的阅读教学呈阶梯状发展,七年级重在“激发兴趣、自主阅读”,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起来。八年级应上“承”教读,下“转”课外,注重方法指导,在让学生自己读起来的同时,还抓住“自读提示”中的方法,找到引向课外阅读的线索,建立起课内外阅读之间的通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九年级重点则落在“群文阅读,综合分析,做出判断,形成解释”上。如此方能加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之间的联系,更好构建“三位一体”,实践新课标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目标。
《梦回繁华》是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作为说明文单元的自读课,它可成为检验学生单元学习效果的一篇例文。
《梦回繁华》作为一篇说明文,则只需要教最主要的说明文知识;作为一篇自读课文教,学生可运用在教读课中获得的阅读体验和方法,自主学习,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阅读能力。“勾画关键语句,概括每段内容”以明课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赏析语言,咀嚼文中四字词之韵,明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精炼兼典雅隽永之特点;以第四段为重点分析课文的说明方法……一步步的教学推进,皆是一次次能力的实践与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以陪伴者的姿态出现,不去满堂讲,也不去满堂问,保障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总之,自读课,上“承”教读课教学,学“法”、习“法”,最终得“法”,下“转”课外阅读,让学生饶有趣味地去读课文,掌阅读同类课外阅读的能力,就是自读课的成功。
二.从“预设”走向“生成”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应抓住教学过程中学生偶然闪现的亮光,使教学效果自然且最优化。此种动态的生成性教育是在预设的前提下创造新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思维,构筑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但课堂生成具有自发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做好充足的预设,以备随机的生成。
1.预设文本,个性化解读文本
预设文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自身能与文本进行精彩的对话。教材研读得深,体味到了其中的精妙,读出了自己的慨叹,才能精巧设计教学内容,才能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與课堂教学。“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所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应个性化解读和预设,最后自然达成生成。
《梦回繁华》这样一篇自读说明文,既要教师去引领方法的学习,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会。如何巧妙融合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师需做到成竹在胸,也就需要教师对文本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只有深入文本之中,才能更好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美。可以根据情节的需要,在分析《梦回繁华》第四段中的“摹状貌”这一说明方法时,可出示一段更为简略的文字加以比较,让学生深刻领悟什么是“摹状貌”,还引导学生读出其应有的紧张气氛,学生自然沉浸其中,达成很好的教学效果。这都是教师自己充分领悟了文本之后,方能自然达成的教学状态。
当然,在深入挖掘文本内容之后,我们是否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引领学生再看课文,比如:“假如你是阅读者,你从文中读出什么?假如你是写作者,你从文中读出什么?假如你是绘画爱好者,你从文中读出什么?假如你是历史爱好者,你从文中读出什么?”如此让学生自选角度,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被激发,也就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
“于细微处挖掘课文的内涵,于独特处发现文本的价值,于相关处整合教学的内容。更好地走进文本的深处,丰富教学的思维层次,让语文立体起来,使课堂教学目标突出,思路清晰,环节简化,内容优化,更富有语文味。”教师对文本解读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厚度与高度。胸中丘壑万千,清风明月自来。
2.预设学生,全面分析学情
预设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现状,包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性格气质等等。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自己所设置的问题学生可能的回答,只有设身处地得去思考,预留生成的空间,方能成竹在胸,更好地驾驭课程教学。
《梦回繁华》一文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并没有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读文本,分析文本。所以师生配合不到位,以至于在解决说明对象特点、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时耗时过多,而对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赏析则一带而过,“品梦”环节学生更是无法参与,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往往预设的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面对真实的学生个体时,因其成长与能力的不同,往往需要及时作出调整。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现状,备好学情分析,方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达到最佳效果。
3.预设课堂,捕捉教学灵感
课堂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地方,只是许多时候,教师害怕学生提问或错答、乱答,害怕课堂秩序被破坏,教学进度受影响,所以总会打断学生的回答甚至干脆装作听不见。其实,万物殊途同归,这个时候,教师若心中有智慧,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捕捉关键信息,进行巧妙地引导,抓住闪光点并进行放大,便可因势利导生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梦回繁华》一文对文章标题含义的挖掘,是每个参赛选手都努力引导学生去领悟解读的重点。“‘繁华是什么,又是谁在‘梦回”,这是几乎所有教师都会提出的问题。无论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还是历史的角度,同学们都能很快理解到“繁华”一方面指《清明上河图》展现的北宋汴梁当时从近郊到城市的繁荣景象,实属人间天堂,如梦中仙境;另一方面指张择端绘画技艺的高超。再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探究,学生可以充分理解“繁荣”二字的含义,对千古名作的欣赏不再停留在绘画内容的知晓上。《清明上河图》曾是南渡的北宋遺民对故土繁华的一份怀念,背井离乡的北宋遗民,他们发出的是对故土繁华已逝的声声哀叹,繁华恍然如梦,如昙花一现,过眼云烟,这自然不难理解。而如今的参观者,他们发出的定是对前人非凡智慧杰出创造力的声声赞叹。而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反思,如果当时的北宋统治者能有忧患意识,北宋就不可能没落,不会成梦;因此生活在当今物质繁荣时代的我们都应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花好月圆,繁华常在。而后面这一点,如何引导学生去自然达成,便相当棘手了,似乎无论怎么处理,都不能水到渠成而有牵强附会之感。其实,在教师抛出问题“谁在‘梦回”之时,除了“北宋的南渡移民”,下面还有同学小声说“还有我们”,这便是一个契机了,为何我们要“梦回”,除了赞叹自然还有反思在里面,反思从何而来,从历史中而来。抓住教学灵感,凭此契机,相信会更自然一些。
三.从“知识”走向“人文”
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二者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都有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可以说是他们有意义的生命的构成部分。师生之间不仅存在教与学的交往活动,更多的是生命的涌动与成长。所以,“教书”已然不够,“育人”则任重道远。
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是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重视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母语教育固有的责任,这也是新时代要求下,文化发展的自觉。这就要求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行为上做出相应的重视。
《梦回繁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学习此篇文章,有必要引导学生突破原先狭小的心灵圈子,放眼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感受古人非凡智慧和卓越成就。这一目的可以通过理解标题“梦回繁华”的含义来达成,无论是我们对“繁华”的赞叹,还是对于“忧患”的反思,都可以引导学生从更高的文化角度来把握。
但有的教师在引导“盛世危机”之时,会大谈特谈“当今危机”,造成文本游移,重心偏离,反而损害了教学效果。因此,强调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既要打好文化基础,也要警惕教学中出现的泛人文化的天马行空式的讨论,仰望星空还需脚踏实地,离开文本这一土壤,开不出所谓文化、文学的花来。
教育改革只有落实到了课堂上,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教师也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的发展。
课堂变革教学中,要求我们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做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心灵的教育,我们要以生命的高度,用生态哲学的观点,用动态生成的视角来对待课堂教学。语文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做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研究一粒沙,从中看到整个世界;研究一滴水,从中看到整片大海。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教师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