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

2021-05-07 06:17:36王蕊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传导

王蕊芳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甘肃张掖 7340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后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统计数据表明30%~90%的糖尿病患者后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疼痛和感觉异常, 其中以下肢更为多见,严重患者可出现肢体溃疡甚至坏疽,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 目前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西医以控制血糖和营养神经为主要的治疗方案,但是部分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者反复发作。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气血运行无力导致经脉瘀阻进而形成的一系列的病变, 因此认为应以活血化瘀之法进行治疗[2]。 因此该院近年来使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为观察临床疗效,选择 2018 年1 月—2019 年 9 月至该院进行治疗的 100例患者进行该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进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患者100 例进行临床研究, 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 观察组男34 例,女16 例,年龄 48~79 岁,平均年龄(67.13±6.29)岁,糖尿病病程7~24 年,平均病程(15.27±4.31)年。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病程 3 个月~6 年,平均病程(1.57±0.61)年。对照组男32 例,女 18 例,年龄 45~77 岁,平均年龄(65.33±7.81)岁,糖尿病病程 8~21 年,平均病程(16.03±5.47)年。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病程3 个月~5 年,平均病程(1.42±0.83)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报请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并予以批准。

纳入标准: 确诊为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符合中医辨证寒凝血瘀证;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其他因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使用同类中药的患者;不配合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规范的降糖治疗,以及甲钴胺胶囊(国药准字 H20052315,规格:0.5 mg×50 粒)口服治疗,0.5 mg,3 次/d,共计 4 周。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

当归 20 g,熟地 15 g,赤芍 15 g,川芎 10 g,桃仁15 g,红花 10 g,桂枝 15 g,桑枝 15 g,鸡血藤 20 g,延胡索 15 g,木瓜 20 g,牛膝 15 g。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方剂, 肾虚腰痛患者加杜仲 20 g,续断 20 g;脾虚患者加白术 15 g,莲肉 20 g;畏寒肢冷,下肢水肿患者加附子10 g;五心烦热患者加知母 10 g,黄柏 15 g。 每服药煎 2 次,分 2 次,每日早晚服用,共计 4 周。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SS 评分变化 TCSS 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是基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打造的评分量表, 该量表由神共计3 个维度, 总分19分,分数越高则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0~5 分为正常,6~8 分为轻度,9~11 分为中度,12 分及以上为重度。

1.3.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给予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神经选择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和运动神经传导。

1.3.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变化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消渴痹症”相关症状制定分级量化表,共包括肢体麻木不仁、四末冷痛、得温痛减、畏寒怕冷、便溏、尿少、浮肿等13 个项目,根据患者症状无、轻、中、重分别记 0 分、1 分、2 分、3 分。 总分 0~39 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S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TCS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TCSS 评分比较 [(),分]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TCSS 评分比较 [(),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80)观察组(n=80)t 值P 值15.12±2.05 14.91±2.24 0.832 0.320 10.16±3.61 8.32±3.19 3.571 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所检查的各项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v/(m·s)]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v/(m·s)]

项目 时间 观察组(n=80)对照组(n=80)t 值 P 值感觉神经传导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37.54±4.15 60.12±2.60 33.68±3.39 58.29±4.41 32.18±2.35 49.30±3.27 41.24±3.33 55.40±4.24 33.70±2.58 48.27±4.17 34.66±2.45 50.59±2.77 37.32±3.94 58.40±3.09 34.09±4.24 55.20±5.31 32.80±2.84 47.27±3.82 41.60±5.07 52.56±4.12 34.22±3.24 44.89±4.69 35.25±2.93 48.86±2.87 0.396 2.571 0.537 2.526 1.030 2.417 0.411 3.642 0.739 4.965 1.066 2.386 0.781 0.015 0.649 0.011 0.329 0.021 0.737 0.001 0.526<0.001 0.352 0.020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80)观察组(n=80)t 值P 值30.27±3.6 29.25±3.77 1.933 0.055 18.40±4.29 13.31±3.10 8.648<0.001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起病比较隐匿, 是由于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的内环境中, 未能被充分氧化利用的葡萄糖导致神经细胞轴突、鞘膜中的代谢转换失常,进而导致患者感觉神经和植物神经受累[3]。 初期出现麻木、手套、袜套样感觉,继而出现蚁走、虫爬、发热、触电等感觉,后期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同时伴随肌肉的萎缩、糜烂[4]。 控制血糖和营养神经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容易反复发作,病程进展较快。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消渴痹证”范畴[5]。中医理论认为,消渴症日久,阴津亏耗无以载气,燥热伤阴耗气 ,终致气阴两伤[6]。 气虚则生血不足、行血无力,致血虚血瘀;阴虚则脉络失去濡养、血行艰涩,血瘀加剧,瘀血阻络,脉络不通,而见肢体麻木、发凉、疼痛等症状。 因此治疗当以养血补血,活血化瘀为主[7]。

桃红四物汤出于《医宗金鉴》,方中以强劲的破血之品桃仁、红花为主,力主活血化瘀;以甘温之熟地、当归滋阴补肝、养血调经;芍药养血和营,以增补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以助活血之功[8]。 该方剂的特点是化瘀生新,因此本方将其中的白芍换为赤芍,增加活血化瘀的作用,同时加桂枝、桑枝温经通络,鸡血藤活血化瘀,延胡索活血止痛,木瓜、牛膝通经络,强筋骨, 对于气血瘀滞导致的经络不通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9]。 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本身就是血虚血瘀所导致,因此使用桃红四物汤补血活血,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0]。

从该次研究来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S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明使用桃红四物汤的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周围神经损伤程度较对照组改善的更为明显, 可见桃红四物汤对于恢复患者周围神经功能具有明显效果,这与药物活血补血的作用密切相关。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 说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较好。 这与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化瘀生新的作用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人体的肌肉骨骼等都是依靠气血运行以提供营养,气血运行不畅则经脉失去濡养,气血运行通畅,则肢体麻木等症状自然得到缓解[11]。 从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来看,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降低, 说明甲钴胺对于神经病变的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 但是观察组评分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 也说明使用桃红四物汤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但是临床应用中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方剂运用, 肾虚患者加杜仲、 续断以补肾,强腰骨,脾虚患者加白术、莲肉以健脾利湿。 畏寒、水肿患者加附子以补肾阳,起到温肾扶阳,温化水湿的作用。 五心烦热患者说明肾有虚热,应加知母、黄柏等药物以清湿热。 谭青蓝[12]对80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使用桃红四物汤配合常规方案进行治疗, 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血糖、血脂均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也有明显缓解。与该次研究结果基本相同。但是该次研究采用神经传导为研究指标, 更客观的反应出患者的疗效变化。

综上所述, 桃红四物汤加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联合甲钴胺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恢复神经传导速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桃红四物汤传导
桃红四物汤临床研究进展
Large eddy simulation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an argon thermal plasma jet
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的四物汤重定位及抗乳腺癌有效成分群辨识
桃红又是一年春(同题散文两篇)
神剑(2021年3期)2021-08-14 02:30:00
等一树桃红
神奇的骨传导
松桃红石林
乡村地理(2019年2期)2019-11-16 08:49:32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中成药(2017年3期)2017-05-17 06:09:05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