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陆卫群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探讨当代大学生“丧文化”的传播方式、特点及成因,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积极发挥学校和家庭培育大学生健康心态的积极作用,通过网络传媒健康舆论导向,弘扬网络正能量,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丧文化”;大学生;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4-00-02
2020年9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其中学生占比最高,近2.23亿的网民是学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90后”“00后”青年群体中逐渐流行一种带有悲观、颓废、无所谓等情绪的文化[1]。“人间不值得”“我和咸鱼没什么区别”等一系列自嘲调侃式“丧”语言表达出了青年一代对社会的看法和心声。久而久之,这种迷惘和欲望低下的“丧文化”已经逐渐渗透了大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日常情绪表达的常态。类似“废柴”“咸鱼”的价值追求,会导致大学生群体遭受心理压力和情感波折后采取逃避的态度,出现绝望的心态。因此,在网络“丧文化”盛行的当下,有必要对大学生“丧文化”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解决大学生群体负面社会心态等问题需要高校和教育部门的关注。
1 大学生“丧文化”的流行现象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情况,本次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共收集有效样本101份,并另选取5名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深入考察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丧文化”流行现象的看法和态度。
1.1 “丧文化”的流行特点与看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对新事物的了解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已成为大学生课余时间主要应用的媒体平台,类似“佛系考试、佛系听课”的网络“丧”气息正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为“丧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载体,更为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丧共鸣”提供了契机[2]。
考察大学生对当前“丧文化”流行的看法和态度时,有80.2%的大学生表示听说和了解“丧文化”,有49.28%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只是“丧文化”的旁观者,有60.39%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绝大多数学生并不觉得“丧文化”的流行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业,反而认为这是释放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对“丧文化”传播持反对态度的一般为高年级大学生,持支持态度的一般为低年级大学生。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丧文化”是一种网络舆论和交流方式,能在自身群体中获得身份认同;艺体类专业的学生则认为“丧文化”是对现实的逃避,不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从大学生感觉“丧”的各类因素来看,排在前两位的因素分别是学业因素和经济因素。
1.2 “丧文化”流行的影响
第一,作为情绪表达的积极作用。大学生“丧文化”情绪表达的积极作用主要有排解压力、自我防御和身份认同三个方面。使用“丧文化”等语言和图片是对情绪的表达,是用另类的方式来表现自我,大学生在网络虚拟环境通过“丧”符号的使用,消解现实生活中的压力,用自嘲式或反讽式的口吻降低现实的自我期待[3]。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使用“丧文化”的语言、表情包只是因为好玩,不仅宣泄了情绪,也有一种滑稽的感觉。有访谈对象表示,“丧”只是一种减压方式,“丧”过之后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网络空间中的虚拟自我往往按照个人理想与社会期待塑造,在网络社交中,示弱、喊“丧”似乎更有“意思”,也更能获得关注与同情[4]。在自身表达“丧”情绪时,约半数人希望自己得到关注和关心,在社交中,“丧文化”式的戏谑表情包能更好地切入话题,聊天氛围也更轻松。
第二,“丧”价值流行的消极作用。“丧文化”流行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大学生价值观的迷失、“丧心态”的铸就以及盲目消费三个方面。
首先,“丧文化”中的价值迷失。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问题纷繁复杂,社会大众对“90后”“00后”的“污名化”不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健全、理想的树立。“丧文化”中长期低迷和自我否定的情绪,势必会使大学生群体产生心理问题。其次,“丧文化”铸成“丧心态”。同龄群体的“丧”情绪和行为会对自身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丧文化”的流行引导“丧行为”,包括拖延症、熬夜、情绪低迷、自我嘲笑等。其中,最高比例的是熬夜,其次是拖延症,一批大学生习惯拖延事情,不到截止日期不做。这种“丧文化”促成的“丧心态”,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最后,消费主义引发大学生盲目消费[5]。在“丧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商业经济的渗入和包装,青年群体盲目跟风、盲目消费。在调查中,43.56%的大学生表示,“丧文化”会促使自身冲动消费,并可能多倍购买;30.69%的大学生表示会超额消费。问到如何脱离“丧”状态时,33.66%的大学生表示通过“买买买”转移,73.27%的人通过娱乐等消费方式消解“喪”情绪。当大学生处于“小确丧”“小确幸”这种碎片化状态时,往往更关注自我,陷入精致利己主义的追求中,近几年“大负翁”现象导致的校园借贷问题频频发生。
2 大学生“丧文化”流行的成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丧文化”的流行实则是网络社会的异化,“丧言丧语”式的情绪消解,凸显的是新媒体时代现实与虚拟自我的一种焦虑和矛盾心态。网络环境中对虚拟自我的丑化与无奈也是对现实的呐喊与抵抗。
2.1 社会成因
第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丧文化”的传播。“丧文化”并不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产物,其之所以可以迅速传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截至2020年6月,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2%,以前需要多种设备才能制作的网络文案,现在一部手机就能搞定,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流行。
第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让大学生对未来感到担忧。大学生群体虽然还没有完全接触社会,但是网络案例让他们感到忧虑和困扰。尤其是消费主义和泛娱乐化思潮的兴起,直接受到影响的其实就是学生。
2.2 成长与教育环境的潜在影响
第一,“丧而不颓”是对家庭期待的良好心态。样本调查发现,父母的期望和要求与大学生的压力和焦虑程度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且具有正相关关系。在现代家庭中,子女承担了父母更多的期待,而当大学生对父母的期望感到有压力时,就会在网络环境中寻找自我弥补的方法,通过“丧言丧语”降低这种期待。
第二,同龄群体的“丧”情绪对大学生自身焦虑存在一定的影响。在回答“周围人丧状态对自己的影响”这一问题时,40.59%的人认为存在一定的影响。感到“丧”时,大学生的主要倾诉对象往往是周围的同学和朋友,并且这种倾诉并非是单向的,而是相互、持续的循环过程。大学生借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表露自己的情感,加快了“丧文化”在群体中的传播。
第三,大学宽松的教育环境,容易导致大学生精神上“缺钙”。大学较为轻松的教育环境为他们“丧心态”的形成埋下了隐患。大学教育一般采用通识的大班教育,学生和教师缺少深入的交流,教学方式的单一,使大学生觉得课程索然无味而选择逃课、旷课。如不加以引导,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缺乏责任担当,因自控力差而无法完成学业,甚至遭到退学。
2.3 心理成因
网络“丧文化”的传播和流行与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表达自我感情的需要,这种情绪的表达主要是对现实中未实现状态的心灵补偿。二是寻求群体认同感,也就是合群,大学生如果无法跟上微博热门话题,很可能成为一个局外人。被关注的需要让更多大学生盲目跟风,使“丧文化”二次传播,同时满足了大学生表达无助感和孤独感的实际内心需求。三是大学生自身的弱点,促进了对“丧文化”的接受。研究发现,19.8%的人表示自己大学生活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责任意识较弱,容易迷失自我,在这种情形下,容易产生“丧心态”。
3 大学生“丧文化”流行的应对策略
“丧文化”的流行现象,应辩证看待,合理引导,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积极的心态。
3.1 学校发挥教育主体作用
学校教育要积极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积极关注大学生群体的现实压力,增强大学生内生动力。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育对大学生独立人格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塑造。其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引入大学教育。应加强学校教育,设置班主任制,关注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生活和学习。最后,弘扬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成立校园社团组织,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情绪排解渠道。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大学生放下手上的手机,积极参与校园实践,以娱促学,培养大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文化中颓废、消极的观念。
3.2 优化家庭教育方式
步入大学生活,往往需要更强的独立自理能力,在上大学之前,父母对孩子的照料往往比较周全,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并不强,但是进入大学后,学生要开始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远离家乡的大学生往往较难适应大学生活,孤独感导致大学生感到焦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疏离感会因为地域上的距离变得更加强烈,这时候父母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不断通过学习强化自身的网络知识,多与孩子沟通,做孩子的倾听者和朋友。通过家校联动的方式,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培育其独立、自信、自强的性格,养成良好的大学生活习惯。
3.3 强化网络媒体健康文化导向作用
加强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积极宣扬主流文化。对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健康内容的宣扬,是每一家媒体都应当做到的。要加大对“丧文化”信息的审核力度,对一些极端的“丧文化”信息及时进行处理,防止这种文化传播。媒体应积极宣扬主流文化精神,做“正能量”的使者。各大互联网社区、交流平台以及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媒体运营机构都应积极创新和弘扬主流文化,优化校园网络空间环境,而不要以流量为目标,哗众取宠,应针对国内青年群体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选择适当的传播方法,弘扬主流文化,确保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3.4 社会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社会企业尤其是网络企业,要以宣传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健康消费,警惕和抵制利用“丧文化”形成“丧”产业链,并从中获利。“丧文化”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群体心理与社交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社会企业不应过度解读,不能一味寻求商业经济利益,违背社会责任。树立企业公信力、弘扬社会正能量是社会企业应积极承担的社会责任。
4 结语
“丧文化”是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的一种青年亚文化。个人的“丧心态”通过新媒体平台不断放大,形成“丧共鸣”。“丧文化”的流行是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虚拟世界“悖反型”的人格塑造,这种自我保护式“污名化”既是对现实压力的焦虑和反抗,也是现实自我和虚拟自我的一种和解与协调。“丧文化”这种自谑式的表达在释放压力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判断的情绪化。因此,客观、辩证地看待“丧文化”的流行是引导大学生培育积极健康心态的重要前提,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上的“钙”需要各方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施蕾.无力颓废与抵抗消解——网络“丧文化”现象解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168-174,179.
[2] 滕国鹏,林雪婷.青年抖音使用中“丧文化”的流行和引导分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04):87-93.
[3] 董扣艳.“丧文化”现象与青年社会心态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7(11):23-28.
[4] 冯铭钰.年轻人喜欢在朋友圈传播“丧文化”的心理机制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1):47-48.
[5] 曹远.丧茶背后“丧文化”火爆的传播心理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1):70-71.
作者简介:张艳(1993—),女,江苏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人口社會学。
陆卫群(1960—),女,贵州贵阳人,博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性别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