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过对开封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背景的剖析,从“两化融合”“放管服”“产城融合”以及分类评价等几个角度简单阐述了开封市产业集聚区在10年发展中取得的成效,为开封市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提供研究支点,为改革创新提供研究依据。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建设成效
1 引言
产业集聚区是资源流动与整合的重要产物。河南省作为中原腹地,对于供需、资源以及环境的反应尤为敏感,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河南省委、省政府在2009年4月出台《关于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开始进行河南发展模式转型。开封市人民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在2009年规划发展的以工业行业为主题的产业集聚区为10个。截至2020年,开封市规模化产业集聚区一共有8个,以汴西新区产业集聚区为先导,黄龙产业集聚区及开封市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为侧翼,协同五县联动,形成了开封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中坚力量。经过10年的发展,开封市产业集聚区不断进行转型升级,在机制体制不断改革创新的基础上,产业链条逐渐完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 发展背景
开封市产业集聚区基本成形于2009年,是在迅速响应河南省及开封市政府的产业集约化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号召下所产生的。它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一方面带动了开封市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与省内乃至全国各个地市的协同联动。开封市产业集聚区建立之初,秉持“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理念,按照不同功能区的特点建立了环绕开封市的八大产业集聚区。规划之初,按照各自不同的区位及资源特点,八大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重点及方向各有特点。汴东产业集聚区依托“三纵四横”的区位优势及老工业生产基地优势,重点发展机械设备制造及物流产业;汴西产业集聚区依托其新兴优势,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现代服务等战略性产业;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依托其基础设施优势、化工材料齐全及人才优势,定位清晰,集聚效应明显;黄龙产业集聚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及农产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与运输以及煤化工产业等;四县在政策倾斜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强化自身人力、资源及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各自深化发展自身产业特色。
开封市人民政府围绕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及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不断强化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包括城市总规划与产业集聚区规划、土地利用总规划及生态环境规划以及区域性规划“五规合一”的举措;产业集聚区水、电、气、道路及污水处理等管网建设,使得我市产业集聚区不断完善区域载体平台功能,机制体制建设逐渐成熟,助力我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成为开封市经济腾飞的中坚力量。
3 发展成效
3.1 探索新型组织管理机制,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制示范效应
开封市委市政府在2014年12月发布的《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对于开封市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应持续进行“两化”融合试验区师范工程。一方面提升企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开封市工业化水平的发展进程。要做到有规划、有步骤地实现开封市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对标引导工作。随着“两化”融合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入,开封市将该项标准纳入智能化改造项目考核范围中,并对示范性企业进行表彰及奖励,力促企业“两化”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开封市产业集聚区发展集中于工业化方向,“两化融合”管理体制可以快速提升集聚区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2018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开封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中指出,要关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不断坚持示范引领效应,加强点面结合,逐步进行系统推进的工作路径,能够较快地推动集聚区内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2020年7月,开封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 《开封市2020年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攻坚实施方案》及《开封市2020年推进工业绿色化改造攻坚实施方案》,进一步进行任务分解及落实,取得突出成效。如表1所示。
3.2 优化企业营商服务体制,深化“放管服”下简政放权实效
2013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深化信息通信領域“放管服”改革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以此为契机,简政放权制度改革提上日程,《通告》指出,政府部门应当优化突出其服务职能,放权与管理相结合,同年,国务院专门成立推进政府职能优化以及“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开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党中央的改革决策,积极行动起来,不断深化政府职能部门的改革。
2017年以来,开封市依托政务公共云以及大数据两大支撑平台,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主要突破口,不断推进我市各个产业集聚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在“开封模式”下形成管理产业集聚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政务服务模式。“放”的是事项处理的效率。行政权力事项实现在线办理,投资与审批程序实现平台联合,实现数据共享、并联审批;“管”的是公平与秩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监督”,不断推行“多规合一、整体评勘、统一规范”的标准,加强事中及事后监管,维护产业健康发展;“服”的是便利与品质。产业集聚区项目审批基本上达到可以全部实现在线审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管理,充分实现简政放权,服务产业发展,带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活力。
2020年年初,汴西产业集聚规模化生产企业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兴旺在发言中曾感慨地提道:“我市对于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不断落到实处,企业感受到了重大政策利好。”
同时,开封市产业集聚区在体制机制方面不断简化企业相关手续的办理程序,“放管服”的务实精神,进一步优化我市运营商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项目入驻开封,实现经济的发展。
3.3 释放改革创新活力体制,实现“产城融合”示范效果
2013年中央的城市规划会议上提出,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城市规划带来的资源浪费。2013年7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明确指出,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涉及的相同内容统一起来,并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各规划的其他内容按相关专业要求各自补充完成。开封市委市政府依据中央决策要求,结合本地市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加快产城融合的发展步伐,2016年成功申建国家第一批示范区,开封市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和中原城市群规划。
近年来,开封市不断释放改革创新活力体制,实现城市设施服务产业和城市发展良性互动,“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以产业集聚区促进产城融合,不断探索“园中园”项目规划与实施、进行生活区改造,坚持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建立配套生活及环境设施,迁村并居、设立学校、医院等,开封市集聚区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与统筹,实现在项目进行布局规划实现集中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实现集约化、产业分布和发展实现集群化的态势。
同时,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吸引海内外项目入驻,建立成为新型的复合型城区,为延长开封市产业链广度与深度、统筹城乡及经济发展带来更好的发展契机,也为产业集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建立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带动转型发展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7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办法》,这一办法的提出,对于引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集聚区对于产业发展的中坚作用带来突破性进展。开封市市委市政府迅速做出反应,领会相关精神,根据《开封市产业集聚区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实施细则》(汴三区办〔2019〕3号),开封市组织开展了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工作。根据分类评价结果,截至2019年年初,我市参与评价的415家企业中,规模以上制造企业407家,A类企业59家,B类企业308家,C类企业40家。同时,在此次评定中,详细列示了各个产业集聚区中具体优先发展类企业的名称及分布范围。见图1。
为做好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快速发展,带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开封市在做出产业集聚区分类综合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考虑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题思路,还结合亩均产出、绿色发展等理念,积极构建出一套综合评价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和排序,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政策性引导和倾斜,这一企业转型发展的引导机制在我市实施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A类企业排序为优先发展类企业,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更进一步,实现激励与支持同步的引导机制;C类企业则暂定为倒逼转型类企业,压力和帮扶并重,为开封市产业集聚区转型发展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4 结论与展望
开封市产业集聚区在体制机制建设中,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以期为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开封市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不仅受到本区管委会的直接影响,基于全省、全市发展规划,走出了一条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引导的、具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建设路线。
[1]开封市委市政府办公室.2020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R].开封:开封市委市政府,2020.
[2]开封市人民政府.开封全力推动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N].开封日报,2018-07-11(1).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J].城市規划通讯,2020(9):1-4.
[4]张婧茹. 开封市汴西产业集聚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D].开封:河南大学,2017.
[5]王丹丹.河南省开封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6(16):36-3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开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调研项目(项目编号:ZXSKGH-2020-381)。
[作者简介]刘沙沙(1987—),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讲师,河南大学民生学院,研究方向:管理学、教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