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视野下民族文化翻译的可译性限度探析

2021-05-06 03:20李海燕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4期
关键词:翻译者限度立场

李海燕

在现实视野下,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实际上在短时间内无法消除,由此在限度的范围内增加目标语中的文化信息量可促使其语言进行合理转化,这也正是现阶段民族文化翻译的重点。

一、现实视野下民族文化翻译的可译性限度

从整体上分析,翻译是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基础,通过翻译可以实现不同文化的转换,促使现阶段的目标语受众通过翻译了解其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内容。在翻译过程中,利用语言的转换可以促使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更为丰富,并结合文化的背景促使文化繁荣,加强文化传播,使其扩展到社会其他领域。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其可以说是先辈在生活中探索出的经验,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意识形态,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民族认同。不同的语言,在文化、语言、内涵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因而,在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难以保留的信息,即可译性限度。

二、现实视野下民族文化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原因分析

(一)语言差异因素

翻译是指现阶段运用一种语言来转换另一种语言,并保证翻译前后内容相同。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共同地域是少数民族的特征,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相同的文化历史,呈现出明显的语言习惯与特征,如在结构、音调、修辞、表现等方面的文化现象较为明显,与其他语言相区分,展现出独特的民族色彩。实际上,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由于不同的语言蕴含的民族特色不同,在翻译过程中难以保证语言转化信息的完成,部分目标难以全面传递至目标语中,造成明显的翻译有限性。对此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语言结构方面。通常情况下, 翻译过程中经常单纯地根据字面意义进行分析,转换其语言,进行文化信息传递。但该方式中由于民族语言习惯影响常常形成特定的结构,导致其蕴含的文化信息特殊。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人数较少,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并且种类较多,语言自成系统,其语法、习惯、读音等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在翻译过程中更为困难,影响整体的翻译效果。甚至在不同的背景下,民族语言也分为多种方言,相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区呈现出明显的不同。以苗族为例,分为湘西方言、黔东方言以及川黔滇方言等,甚至还可以继续划分。这些方言在语言与词汇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对翻译产生明显的影响。二是语言的表现系统方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民族思维方式与民族文化存在密切的关联,由于不同的民族生活背景存在差异,因此在思考问题上呈现出独特的风格,进而体现在语言方面。例如梁山的彝语通过代词与动词的调变进行主动与被动区分,而壮语中则进行数量词后置,展现出明显的区别。二者在表达过程中可以明确地体现出文化之间的不同,进而促使文化信息量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等情况。

(二)民族文化因素

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结合形成民族文化心理,在长期的发展与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共同文化心理,以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民族文化心理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较多,如历史传统、生态环境、生活习惯、审美价值等。由于该类因素的影响造成现阶段形成不同的价值体系,在伦理、道德、审美、思维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同,进而反映在文字上。民族文学可以说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虽然不同民族作家在文化素养上存在不同,但其作品均会体现民族文化心理,展现出独特的文化价值。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呈现出的信息目标不同,进而在语言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目标语失真情况,翻译者通常单纯地根据表面的意思翻译,未能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心理,造成传递的信息表达不完整,出现可译性限度。

三、现实视野下民族文化翻译可译性限度的文化信息扩容

现阶段,在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背景下,民族文化翻译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民族文化翻译过程中,其逐渐形成明显的可译性限度,影响整体的翻译性,因此应积极创新,灵活运用新方法促使现阶段的翻译突破其限制。

(一)基于民族立场进行文化翻译

在当前的现实视野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明确现阶段的民族立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立场,现阶段可以选择的立场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第三者立场。该立场的翻译者置身事外,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通过客观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其内容的实际情况,不会呈现出内容倾向。

第二种,翻译对象的民族立场。翻译对象的民族立场呈现出明显的民族心理,进而在翻译过程中呈现出民族性的真实性,并扩大其翻译的范围,融入全新的内容,保证文化信息量与民族文化趋同,寻求民族的认同。

第三种,目标语立场。翻译者会从目标语的受众角度分析,分析民族文化信息,通过文化进行替代与填充,进而达到翻译的目的。

在进行翻译过程中,不同的立场呈现出的特点不同,其传递的民族文化信息量也受到影响,需要深入地创新,从民族文化的传播角度开展优化,尽可能地在可限度范围内进行内容扩展,提升翻译的质量。在翻译过程中,以民族文化传播为基础,明确翻译目标,以目标作为实际的行为导向,促使翻译者对民族文化产生认同,保证翻译中可以全面地传递民族文化信息。注重民族场景的还原,从不同的角度创新,打造全新的体系,注重民族精神的融入,呈现出民族语言的色彩。通过民族场景的优势促使民族文化信息渠道实现全方位发展。注重民族文化的认知,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从语符方面进行翻译,也需要融入民族文化,深入了解其内容,保证翻译的精准性,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

(二)基于民族文化心理开展各项工作

现阶段的语言文字信息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表层的信息,另一部分为深层的信息。不同的信息包含的内容不同,如表层信息主要是指明确的文化信息,深层信息主要是指文学中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该部分内容必须进行深入的探索,以促使其满足实际的需求。翻译者应在表面文化信息传递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语言中蕴含的信息,准确地进行传递,以保证文化信息呈现出良好的文化价值。掌握民族文化心理分析作品内容的价值,对翻译的可译性限度进行扩容。注重内容的优化,探索现阶段文化的意识形态与审美观念,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进行翻译。例如,现阶段的少数民族在文化上还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对于该部分内容也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分析翻译的角度,明确其隐含的信息,以提升翻译质量。

(三)注重民族语境的还原

从范围的角度开展分析,现阶段的语言信息蕴含着大量的民族场景,因而在翻译过程中应注重民族语境的还原。在民族文化翻译过程中,应从多个角度研究,明确其语境因素产生的影响,明确其实际的价值,优化现有的理念,形成完整的翻译体系。

四、结语

在當前的背景下,民族文化翻译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应全面地开展创新,探索现实视野下民族文化翻译呈现的特点,做好可译性限度的文化信息扩展,扩大民族文化翻译的容量,深入挖掘民族语言、文化心理以及语境的价值,实现更好的文化传递。

参考文献:

[1]刘丹,李一格.文化翻译观看广西民歌如何迈向国际化[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21):186-187.

[2]喻馨锐.从中国文化“走出去”角度谈广西民族文化外宣翻译策略[J].英语广场,2020(32):44-47.

[3]胡春春.提升城市国际形象的路径研究:以扬州旅游文化翻译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0):174-176.

[4]孟容静.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景观外宣翻译研究[J].大众文艺,2020(18):142-143.

[5]陈小路.小议异化视角下中西文化翻译:以《阿Q正传》英译本和《黑奴吁天录》汉译本为例[J].英语教师,2020(12):105-107.

[6]康秦齐,陈才.翻译对民族文化心理的传承与超越路径探讨[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20(3):59-62.

(作者单位 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猜你喜欢
翻译者限度立场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翻译家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论正当防卫制度中的“必要限度”
咳停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验证
立场